◆上市三年,15万读者选择这一版精致简约的《呼兰河传》。
◆以1940年初刊版为底本精心编校,保留原汁原味的萧红文字。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她以简洁无华的笔法,深沉记录悲凉绝望的人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萧红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文章结构松散,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语言富有朴素的诗意,充分展现了文字的简单之美。
◆她按照天性写作,深度关注人的境遇和人的命运,作品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作家。
萧红(1911-1942)
民国女作家,被誉为"文学洛神",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
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一个富裕家庭,1942年葬于香港浅水湾边,时年31岁。
萧红一生感情炽烈,毕生追求自由与爱;半生漂泊,历经艰险,颠沛流离。19岁为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24岁时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31岁病逝于香港,去世前完成重要作品《呼兰河传》。
本书收录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和两部短篇小说《后花园》《小城三月》。
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纯真的快乐和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他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的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写一个少女在春天的心事,温润的笔调载满了她对幸福不为人知的期待。翠姨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独自承担生命的孤独和悲伤。萧红在对翠姨爱情悲剧的描述中,也寄托着自己无奈的人生感慨。
◆她写的都是生活,她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好像我们都很熟悉似的。……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胡风
◆萧红的文学成就一点也不比张爱玲逊色。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没有收录萧红是不可饶恕的疏忽,她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夏志清
◆让人称奇和赞叹的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在战争和艰难的个人生活环境下竟能有这样的成就。她的名声姗姗来迟。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地显露出来……
——德国汉学家顾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