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茶经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唐)陆羽//(清)陆廷灿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茶经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四 茶之器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饮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出
九 茶之略
十 茶之图
续茶经
凡例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四 茶之器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饮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出
九 茶之略
十 茶之图
精彩页
茶之造
※ 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1。茶之芽者,发于藂薄之上2,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锥文也3。]犎牛臆者,廉襜然4;[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囷然5;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6 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7[上离下师]。
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8 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9,存于口诀。
※ 注释
1 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薇、蕨,都是野菜。凌,带着。2 藂薄:指有灌木、杂草丛生的地方。《汉书注》:“灌木曰丛。”扬雄《甘草赋注》:“草丛生曰薄。”
3 京锥文也:京,高大。锥,刀锥。文,同“纹”。全句意为:大钻子刻钻而成的花纹。
4 臆者,廉襜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廉,边侧。襜,帷幕。全句意为:牛胸肩部位的肉,像侧边的帷幕。
5 轮囷:轮,车轮。囷,圆顶的仓。意为:像车轮、圆仓那样卷曲盘曲。
6 竹箨:竹笋的外壳。箨,读音tuò。
7 籭簁:两字意思相通,读音亦同:shāi。皆为竹器。《集韵》说就是竹筛。
8 坳垤:土地低下处叫作坳,小土堆叫作垤。形容茶饼表面的凸凹不平。
9 否臧:否,读音pǐ,贬,非议。臧,褒奖。
※ 译文
采摘茶叶,都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三月、四月间。茶芽肥壮得像竹笋的,大都生长在岩石风化的肥沃土壤中,等新芽条长到四五寸的时候,就像薇蕨等野菜新发的嫩长细枝,这时要在清晨带着露水采摘。短而瘦小的茶芽,通常都生长在灌木杂草丛生的茶丛里。抽出的嫩枝有三枝、四枝、五枝,应该选取其中主枝挺拔的采摘。下雨的时候不要采摘,晴天有云也不要采摘。天气晴朗了,就采摘茶叶,把它们在甑上蒸熟,用杵臼捣烂,放到模子里拍压,接着焙干,穿成串,密封包装好,茶饼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茶饼的形状多种多样。大致说,有的像胡人的靴子褶皱蹙缩;[像用钻子钻刻而成的花纹。]有的像野牛胸肩上突起的肉层层叠叠;[犎,读作朋,野牛的意思。]有的像浮云出山卷曲盘曲;有的如同清风吹拂的水面微波荡漾;有的如同陶工筛出的陶泥,用水澄清后,细润光滑;[澄泚,就是用水把泥澄清。]有的像新开垦的土地,遇到大雨冲刷,形成了条条沟壑。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好茶。有的茶如同竹笋的硬壳,枝干坚硬,很难蒸熟捣烂,所以制成的茶饼形状好像破竹筛一样。还有的好像霜打过的荷叶,茎叶凋败,变了样子,所以制成的茶饼显得枯萎干黄。这些都是粗老、劣质的茶叶。
茶叶的制作,从采摘到封存,一共要经过七道流程。从茶饼的形态颜色看,像胡人皮靴到好似霜打的荷叶,茶叶品质共有八个等级。有人把黑泽光亮、形体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有人把色泽黄褐、形体多皱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中等的鉴别方法。如果对于茶饼,既能说出它的优点又能说出它的缺点,这才是鉴别品评茶叶的行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茶饼表面有茶汁浸润时颜色就光润;茶汁没有流出而含在茶饼里,表面就干缩起皱,制作时间久了过了夜的茶饼颜色就黑,当天制成的茶饼颜色就黄;蒸得透、压得紧,茶饼就平整;任其自然的,茶饼就起皱凸凹不平。茶叶和其他草木叶子都是这种特性。所以鉴别品评茶叶的好坏,自有它行内的口诀,不能仅仅用“好”或“不好”来评论。
P14-16
导语
一边品茗,一边细阅;一边畅谈,一边深思;很多的生活细节我们都离不开“茶”的参与,它是人生的伴侣,是友情的桥梁,是文化的缔结!茶的世界清新而独特,徜徉其间相信你会乐在其间。
本书将陆羽的《茶经》、陆廷灿的《续茶经》合编在一起,除了因为两者都是茶艺专著而且书名有传承关系之外,更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更深层的文化内蕴,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对茶文化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是值得大家一读的国学经典!
序言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仅有专
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
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
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陆羽的《茶经》,是
一部关于茶叶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
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
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其中包括
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
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翔实,系统而全
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业的发展演变,极具史料价
值。《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钟爱,盛赞它
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作序道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
茶神”,肇始于晚唐。
唐朝北方的回纥国曾以千头良马换取《茶经》
。从那以后,《茶经》传到国外,目前已被译成日
、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
陆羽的《茶经》,是对整个中唐以前唐代茶文
化发展的总结。《茶经》问世,对中国的茶叶学、
茶文化学,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
响。
《续茶经》,草创于年崇安任上,编定于归田
之后。《四库全书著录》有寿椿堂刊本。全书分正
文三卷、附录一卷,约七万字。书前有雍正乙卯黄
叔琳序及廷灿作凡例。陆羽《茶经》另列卷首。其
目录完全与《茶经》相同,即分为茶之源、茶之具
、茶之造等十个门类。但自唐至清,历时数百年,
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而此书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丰富,并
进行了考
辨,虽名为“续”,实是一部完全独立的著述
。《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一一订定补辑,颇切
实用,而征引繁富”,当为公允之论。陆廷灿也因
编定了此书,而被世人称为“茶仙”。
总之,不论是《茶经》也好,《续茶经》也罢
,它们都是中华茶文化的典范之作,都凝结了作者
对茶道的心血和热爱之情。编者将《茶经》《续茶
经》合编在一起,除了因为两者都是茶艺专著而且
书名有传承关系之外,更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更深层
的文化内蕴,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
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对茶文化的概括和
总结。因此是值得大家一读的国学经典!
内容推荐
茶文化的经典传承,新生活的品质演绎。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内容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翔实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业的发展演变,极具史料价值。
陆廷灿的《续茶经》亦是一部完全独立的经典著述,此书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复”。
两部著作统作《茶经》,基本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对茶文化的很好的概括和总结,是值得大家一读的国学经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