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西方思想研究者、权威译者张广勇先生编译,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等各个方面。他的机智和幽默,博学与深思,让你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喜悦,更可以收获生活的智慧。
伯特兰·罗素著的《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值得永久珍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伯特兰·罗素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由西方思想研究者、权威译者张广勇先生编译,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等各个方面。他的机智和幽默,博学与深思,让你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喜悦,更可以收获生活的智慧。 伯特兰·罗素著的《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值得永久珍藏。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罗素一生致力于探讨教育、伦理、历史、政治、婚姻、社会改革以及和平运动等问题,著述颇丰,其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机智,因其“以丰富而重要的著作为倡导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所作的贡献”,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也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反战人士、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 目录 序言 谈幸福 谈什么使人不快乐 谈浪漫蒂克的忧郁 谈烦闷与兴奋 谈疲劳 谈犯罪意识 谈被虐狂 谈畏惧舆论 谈快乐 谈幸福的人 通向幸福之路 我的人生追求 谈高尚的生活 谈爱和坚毅 谈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 谈情爱 谈婚姻 谈家庭 谈现代的家庭 谈嫉妒 谈竞争 闲散颂 谈闲情 谈工作 谈兴致 谈中庸之道 谈如何老去 谈如何对待死亡 我为什么喜爱哲学 谈哲学 谈哲学的价值 谈西方的智慧 自由思想十诫 谈知识与智慧 谈品质:活力、勇气、敏锐、聪慧 谈智力教育 谈权力 谈权力欲 谈领袖及其追随者 谈历史 东西方幸福观 我的中国观 中国人的性格 谈民族主义 谈科学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谈当今时势 谈人类的未来 寄语未来 跋 序言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 一位在西方学界遐迩闻名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一 位令中国学人耳熟能详和不胜歆羡的西方学者,一 位为人类文明留下历史足印和恒久价值的世界公民 。本书所选不啻是从其宏富著述中摭拾一二,犹如 从这位名人浩瀚的思想海洋中舀取几瓢水,借此以 蠡测海而已。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罗素的作品:“阅读罗 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此言 立刻让我记起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 的“惊讶的快乐”。是的,读罗素的作品,即便是 他的片断,总在人们的惊诧中凸显他的睿智;在读 者的愕然中显示他的博学。总之,读他的书总给我 们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惊讶的快乐”。 那么,罗素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或者说从他那 里,我们获取了多少“惊讶的快乐”? 罗素留下了一份精神遗产。他一生著作等身, 畛域广泛,从长篇巨著到学术谈片,像一座宝库, 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确实令人惊叹。不是吗 ?本书虽为一卷,但拿在手上却觉得沉甸甸的,因 为它留给我们的这份精神遗产丰润而厚重,怎能不 让我感受到它的不堪重负。 众所周知,罗素是卓尔不凡的西方思想家。他 对西方文明的哲思,对现代社会的考问,对世界未 来的展望,无论是历史的回溯,还是现实的诉求, 其思、其问、其望,都是颇具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的思想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无疑是构成西方 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文化的传承 既在于学术链条的对接和赓续,更在于精神传统的 弘扬和传播,这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后者就显得更 为重要了,正如本书跋中所形容的,罗素的思想为 我们点燃了一盏又一盏的智慧之灯,它照耀着我们 的人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确,罗素是我们的良 师益友,他就生活在我们这些普通人中间。 罗素留下了一种文化符号。所谓文化符号,并 无玄义。现代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认为,人类 文明进程中的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基本象征,它表 达了某种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他说中国文化的基本 象征是道,阿拉伯文化的基本象征是洞穴,等等。 在此,暂且借用斯宾格勒的基本象征一词,这里所 说的文化符号其宗旨也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基本象 征,也就是寻找最能代表它的标志性的东西,用概 括性的语言加以表述。对个体对象的文化符号的揭 示,可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也是文化比较研 究的需要,一如斯宾格勒用基本象征对世界各种文 化进行比较研究一样。 基于上述这样一种理论铺设,我们探讨罗素留 下什么文化符号,也就是要确定他的基本象征,寻 求最能代表他的标志性语言,以此有别于其他思想 家的文化符号。倘举诸家为例,就我个人的肤浅认 识,姑且为他们逐一命名:卢梭的文化符号是忏悔 孤独,叔本华的文化符号是生存虚幻,尼采的文化 符号是上帝死了,培根的文化符号是知识格言,汤 因比的文化符号是宏大叙事,梭罗的文化符号是恬 静落寞,杜威的文化符号是实用主义……也就是说 ,一说实用主义就知杜威,一说上帝死了就知尼采 ,等等。由此可见,文化符号的意义在于使研究对 象的具性化和精确化。那么,罗素留下的文化符号 是什么呢?我以为用博大精深,庶几可矣。事实上 ,在现代西方知识界,其学识之博大精深者,无人 能望其项背,不信吗?请你说一个,试着与罗素一 比可知,罗素留下的文化符号就是博大精深。这一 点使我想到我们的老师周谷城先生(1898--1996年) ,他以一人之力独著《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而享誉学林,其学识涉及范围之广堪与罗素相媲美 。周先生在中国学界的文化符号也与罗素一样,被 公认为博大精深。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这一中一外 的博大精深者,都是长寿者,都与百岁之龄相距两 年。在此我想说的是,对于他们的博大精深,吾侪 虽不能至,但对于他们的长寿之道,我们却心向往 之。 罗素留下了一个美好形象。什么美好形象?这 就是文前所说的世界公民。罗素的生涯跨越两个世 界,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历百年之久 ,用“天翻地覆概而慷”来形容并不为过。他经历 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及其困扰、两次世界大战的灾 难、社会主义“凯歌行进”及其曲折发展、旧殖民 主义体系的土崩瓦解、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且 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一切都会 过去,历史时光的流程,在他那里也不过如浮云掠 过。 然而,一切又都不会过去。罗素作为一个世界 公民,数十年来如一日,奔走于东西,穿梭在欧美 ,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为反战而屡遭厄运,为和 平而不遗余力;大凡文化教育、社会民生、伦理道 德、妇女解放和政治改革等问题,无一不引起他的 关注,且又身体力行,积极地投身于中。尤其是, 他对世界的现状和人类的前途充满了忧思,他的目 光却永远朝向前方,而释放的是他那浓浓的人文情 怀。康德在18世纪写的名文《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 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曾给罗素以深刻影响,世界 公民便成为他魂牵梦萦的理想,而这又与他的人文 主义取向相一致。正因为此,他急切地呼吁要建立 一个世界政府。可以这样说,在现代西方思想家中 ,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比他更竭诚地呐喊成立一个世 界政府必要性的了。罗素对世界政府的渴求为他赢 得了美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世界公民的美好形象 ,虽然世界政府的建立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察其言,更观其行,罗素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 他为此也留下了那难以磨灭的历史足印。 总之,罗素留给我们什么?让我们各自带着这 个问题读读这本书吧,它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倘 使你获得一种“惊讶的快乐”,那就是本书编译者 最大的快乐了。 2018年1月18日 导语 伯特兰·罗素著的《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广勇教授对罗素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其内容涉及罗素关于人生、成长、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后记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是 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也是最为现 代中国知识界所熟悉的西方学者。他一生著述甚丰 ,涵盖极广。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不仅撰写了诸 多被称为经典的学术著作,而且还以极大的热情致 力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问题 的探讨,并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为人类幸福 和世界和平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 而树立了他作为一位20世纪智者和世界公民的形象 。 本书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 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 等各个方面。无论是早期在《中国问题》中谈论中 国文化,还是后期在《思想谈片》中直抒胸臆,他 的博学和深思,充满了深邃的睿智;他的机智和幽 默,展现了智者的风范。在这些篇章之中,他点燃 了一盏又一盏智慧之灯。 第一盏是人生的智慧之灯。罗素以为智慧是由 几种因素促成的,在这些因素中,处于首要地位的 是均衡感,即考虑一个问题中的所有重要因素,又 掂量其中每个因素的那种能力。从人生来看,在幸 福美满的生活中,人们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 保持一种均衡。这种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 人必须既有追求又有舍弃,以维持这两者的均衡。 幸福美满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但在追 求幸福美满的过程中,人们还必须学会明智地舍弃 ,从而不至于空耗时间和精力,徒增烦恼和忧愁。 这种均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除了其生活 赖以建立的主要兴趣之外,还必须培养自己广泛的 兴趣。一个人兴趣越是广泛,视野越是开阔,对自 己的生命越是超脱,他拥有的快乐就越多,同时也 就越能充分享受人生、摆脱命运的束缚。 第二盏是知识的智慧之灯。就历史来说,它给 人一种沧海一粟之感,使人摆脱人生的各种束缚, 宠辱皆忘,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无我或解脱。它使人 超越个人生命的局限,进入无限的时空之中,开阔 心胸和视野,从而使人生变得自由而伟大。就哲学 来说,它使人对各种事物保持积极的思索,在假设 的领域里扩展对世界丰富想象的思维。它使人减少 那种“独断的自信”,使人谦逊地认识到,有许多 知识是似是而非的;有一些事物,人们自以为己知 ,其实并不真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哲学所思索 的宇宙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伟大,并进而可 能与宇宙相结合而构成宇宙中的“至高至善”。 第三盏是社会的智慧之灯。当代世界的一个重 要问题是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 间滞差及其将带来的灾难。罗素指出,当前世界的 状态和对原子战争的恐惧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没有相应的道德和政治的进步,只可能增加犯了 方向性错误的技术所可能造成的灾难的幅度。所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越来越显得必要 ,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使我们实现自己 目标的能力增强,倘若我们的目标不明智,那么我 们作孽的能力也就越大。因此,他呼吁处于这个原 子时代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观 念,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的成果成为人类幸 福的源泉。对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 光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 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 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 最快乐的时光之一。”阅读罗素这些清通流畅、耐 人回味的作品,你不仅可以得到快乐,而且更为重 要的是可以得到智慧。 本书是为一般读者而选编的,为了在有限的篇 幅内尽量能容纳更多的内容,我们对有些篇章作了 一定的删节,并根据内容另拟了标题。在此,谨向 编入本书的罗素作品的翻译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广勇 2018年1月8日 精彩页 谈什么使人不快乐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么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检讨一番之后,你可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体味体味看。 虽然不快乐的种类互异,但你总到处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纽约,那是大都市中现代化到最标准的一个哕。假定你在办公时间站在一条热闹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个夜舞会中;试把你的“自我”从脑子里丢开,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一个一个的来占据你的思想,你将发见每组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烦恼。在上工时间的群众身上,你可看到焦虑,过度的聚精会神,消化不良,除了斗争以外对什么都缺少乐趣,没有心思玩,全不觉得有他们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况很好,有的还很有钱,一心一意地去追逐欢娱。大家追逐时都踩着同样的速度,即是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车子鱼贯而行;坐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略一旁视就会闯祸;所有的车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过旁人的车辆,而这又因为拥挤而办不到;倘若那般有机会不自己驾驶的人,把心思移到别处去时,那么立刻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抓住他们,脸上印着微微懊恼的表情。一朝有一车黑人胆敢表露出真正的快乐时,他们的荒唐的行为就要引起旁人的愤慨,最后还要因为车辆出了乱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乐是违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详一下快乐的夜会里的群众。大家来时都打定了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咬紧牙齿,决意不要在牙医生那里大惊小怪一般。饮料和狎习,公认是欢乐的大门,所以人们赶快喝,并目.竭力不去注意同伴们怎样的可厌。饮料喝到相当的时候,男人们哭起来了,怨叹说,他们在品格上怎样不配受母亲的疼爱。酒精对他们的作用,是替他们挑起了犯罪意识,那是在健全的时间被理性抑捺着的。 这些种类不同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当然,个人心理也大半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关于消灭战争,消灭经济剥削,消灭残忍与恐怖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我在这里想谈的。要发见一个能避免战争的制度,对我们的文化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这种制度决无成功之望,因为今日的人们那样的烦闷,甚至觉得互相毁灭还不及无穷尽的捱延日子来得可怕。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么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养残忍与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人就做了残忍与恐怖底奴隶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给?以上种种考虑把我们引到个人问题上来:此时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们这患着思乡病的社会里,能有什么作为,可替他们或她们本身去获取幸福?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将集中注意在一般并不受着外界的苦难的人身上。我将假定他们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作普通的肉体活动。大的祸害,如儿女死尽,遭受公众耻辱,等等,我将不加考虑。关于这些题目,当然有许多话好说,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讨论的属于两类。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日常烦闷的方子,那烦闷是文明国家内大多数人感着痛苦的,而且因为并无显著的外因,所以更显得无可逃避,无可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终于毁掉了对一般可能的“事物”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乐,不问是人类的或野兽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根基。(P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