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混乱中的行走(来新夏说北洋)/大家说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来新夏//焦静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2014),浙江萧山人,字弢盫。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主要从事历史学、目录学和方志学等研究,被誉为“纵横三学”。著有《清人笔记叙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古典目录学》、《北洋军阀史》、《中国图书事业史》、《中国地方志》等。“纵横三学”的来新夏先生“衰年变法”,晚年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随笔大家。
目录
代序 我和北洋军阀史研究
总说 释“北洋”
“军阀”与“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特点
北洋军阀集团历史作用的估计
分说
小站练兵——新建陆军
清末的军制改革
编练新军的实验
袁世凯宣传练军主张
袁世凯与“新建陆军”
新建陆军的特点
20世纪前后的政治风云
帝国主义侵略的新战略
维护封建统治的两种势力
民众的自发反抗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对总形势的估计
袁世凯正位北京
袁世凯权力的起伏
袁世凯操纵南北局势
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迁都之争与京保津兵变
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民初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时代潮流
移风易俗中的逆向势力
对民初社会习俗变化的几点思考
“洪宪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洪宪帝制”丑剧的出台
护国战争
“洪宪帝制”的失败
张勋复辟
民初的复辟思潮与活动
张勋其人
中外反动势力对复辟的利用
徐州会议
复辟闹剧的上演与失败
三次军阀混战
直、皖、奉三系军阀
直皖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
溥仪出宫
故宫沧桑
溥仪被驱逐出宫
逊帝的噩梦
北洋军阀的覆灭
北京政变后的政局
天津会议
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
“善后会议”的召开和奉、直、国军阀混战
直、奉系军阀的反革命“联合”
张作霖被炸与东北“易帜”
附录 参考书目提要
精彩页
北洋军阀的特点
第一,北洋军阀集团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的社会基础。它的某些部分在一定时期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这种变化发生的时间大致在1914年以后。
北洋军阀的大小军阀普遍地霸占土地、广置田产房舍,进行封建性的榨取和剥削,它的总首脑袁世凯在河南彰德、汲县、辉县等地占有土地400顷左右,其家族占有彰德全县田产的三分之一。奉系军阀张作霖依恃权势攫夺了大量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的良田美产。直系军阀李纯因历年在江苏、江西等地搜刮民脂民膏而拥有巨额财富,他除储存了黄金、珠宝和股票外,还把大量财富投放到土地和房产上。其中仅天津地区的地产就近百顷,值银近30万银元;在津出租的房屋有6000余间,值银127万余银元;另有家存现金达300余万银元。
北洋军阀集团的大小军阀早期由于大多出自农村,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封建性剥削的手段比较熟悉。当时,近代工业发展尚不显著;而这些军阀又缺乏对近代工业的充分了解,还不大熟悉资本主义的剥削手段,多数军阀基本上仍是霸占土地的大小地主,因而北洋军阀集团仍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但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工业利润成倍增长,大大地超过了地租所得,从而引起了这些军阀的贪欲,于是他们纷纷向工业投资。这种投资活动特别显著地表现在天津地区,从1914年至1925年,天津新建工厂26家,其中北洋军阀投资的有11家,占新建工厂的42.3%。这11家工厂的资本总额是1520万元,占26家资本总额2926万元的53.7%。如1918年开业的裕元纱厂实际上就是安福系军阀官僚所办,该厂董事会的主要成员有:国务总理段祺瑞、安徽督军倪嗣冲、陆军次长徐树铮、外交总长曹汝霖、交通总长朱启钤、众院议长王揖唐和安福议员王郅隆等,全部股本200万元,仅倪嗣冲一人就占有110万元。在直隶遵化、兴隆一带有倪嗣冲、冯国璋的三处金矿。山东的中兴煤矿就是徐世昌、朱启钤等人用私人名义创办的。号称“北四行”的盐业、金城、大陆、中南四家银行的资本也主要来源于北洋军阀的投资——即倪嗣冲、徐树铮、徐世昌、王占元、吴佩孚、孙传芳和冯国璋等人。北洋军阀的要人在各企业中的投资数目都很惊人,据一种不完全的统计:徐树铮800万元、徐世昌1000万元、靳云鹏2000万元、倪嗣冲2500万元、梁士诒3000万元、王占元3000万元、曹锟5000万元。因此,北洋军阀集团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军阀们通过地租和企业投资获得利润,又以所得进行高利贷剥削和购置土地。这三者的资金相互转化、增值,使这批人物既成为地主阶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时期进入了资产阶级的行列,带有某些资产阶级色彩。这就是北洋军阀集团最根本的特点,也是它与旧的封建性军阀的主要分界点。
第二,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时期洋务派提出来用以挽救清朝政权灭亡命运的“救世良方”,小站练兵就是“中体西用”指导思想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和体现。袁世凯提出“训以固其心,练以精其技”作为其建军的基本方针,即以封建伦常关系来团结军心,以西方军械操典来强化军事技能。他更明确提出“兵不训不知忠义”“兵不练不知战阵”等主张,把训与练作为两大建军思想和练兵内容,实质上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而为当时朝野上下所重视与接受,从而使他的练兵得到较充裕的供应和装备,使北洋军阀集团在创建阶段能够顺利地发展和壮大。
1912年以后,北洋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它面临的是一个新旧并存、中西杂陈的过渡性社会,它把“中体西用”思想推衍到政治范畴。它所强调的“中体”,虽然不能公然宣扬“君权”,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伦常关系;而所谓“西用”,已不仅采用西方的军事操典、器械、营规,还借用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如宪法、议会、选举等,所以,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民国政府,只是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撞击下体现“中体西用”的军阀政权而已。所谓国会选举、府院之争及历次阁潮等,无一不是北洋军阀集团利用西方民主形式来达到其封建性目标的所作所为。各种民主机构,甚至宪法都被北洋军阀集团用来作为封建性统治的装饰品和工具,一旦不合于“中体”,那“西用”就会成为牺牲品,如解散国会、缴销议员证书、暗杀政党领袖等,终而要埋葬民国,实行帝制。
P8-10
导语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来新夏、焦静宜著的《混乱中的行走(来新夏说北洋)/大家说历史》能为北洋通史补空而在一定时期内可备研究与教学参考之选。
序言
我和此洋军阀史研究
我虽是历史专业出身,但在读大学时对北洋军
阀史却了解很少,仅仅只在课余读过一本丁文江所
写的《民国军事近纪》,约略知道一点袁世凯北洋
军和直、皖、奉三系军阀的情况而已。1949年9月,
我结束了在华北大学的政治学习后,被分配到由该
校副校长范文澜教授主持的历史研究室,当一名研
究生。研究室分通史和近代史两个方向,我被指定
到近代史方向。我除了在范老直接指导和荣孟源老
师具体组织和主持下,写过一篇纪念太平天国起义
百周年的文章外,主要工作是对入城后从一些北洋
军阀人物家中和某些单位收缴移送来的藏档进行清
理和分类。这批档案有百余麻袋,杂乱无章,几乎
无从下手。整理的场所先是在东厂胡同旧黎元洪府
第花园的八角亭一间面积很大的房间里,有7个人参
加整理工作,整理组组长是后来任中国第二历史档
案馆副馆长的唐彪。每次从库房运来几袋就往地下
一倒,尘土飞扬,呛人几近窒息。当时条件很差,
只能穿一身旧紫花布制服,戴着口罩,蹲在地上按
档案形式如私人信札、公文批件、电报电稿、密报
、图片和杂类等分别检放到书架上。因为每件档案
都有脏污之物,要抖干净就扬起尘土,整天都在爆
土扬尘中过日子,直到下班,不仅外衣一层土,连
眼镜片都被灰尘蒙得模糊不清,鼻孔下面一条黑杠
,往往彼此相视而笑,但从没有什么抱怨。在整理
过程中,因为急于闯过这个尘土飞扬的环境关,进
行速度较快,所以除了知道不同形式的档案和记住
一些军阀的名字外,几乎很难停下来仔细看看内容
,只能说这是接触北洋军阀档案的开始而已,谈不
上什么研究。
大约经过两个多月的整理,袋装档案全部清理
上架,分别成捆。为了进入正规的整理工作,集中
十来天进行有关这段历史资料的学习,读了若干种
有关北洋军阀的旧著,如丁文江、文公直、陶菊隐
等人的著作。我们也从东厂胡同搬到有四五间宽敞
工作间的干面胡同,开始整档工作。我们将档案分
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类,每个人把一捆
捆档案放在面前,认真阅读后,分类上架,所以看
得比较仔细,并在特制的卡片上写上文件名、成件
时间、编号及内容摘要,最后签上整理者的名字。
这次因为已经经过第一轮清理,不再有太多尘土,
环境又比较宽敞幽静,所以大家心情舒畅,休息时
和在宿舍里常常交谈阅档所了解到的珍贵或有趣的
材料。这些都能引起大家的很大兴趣,有时我还在
第二天去追踪查档,了解具体内容。我曾利用空闲
的时间,把自认为有用的材料抄录下来,积少成多
,慢慢地积累有两册黄草纸本。同时为了查对档案
中的事实和加深拓宽这一领域的知识,我又读了大
量有关北洋军阀的著作,眼界逐渐开阔,钻研这方
面问题的信心也增强了不少。我也了解到当时这方
面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展开,以往的一些著作过于
陈旧,数量也不大,而新著几乎没有,相关论文也
只有零星短篇,所以感到这确是一块颇有价值的用
武之地。
随着半年多整档工作的接近完成,我对北洋军
阀这一近代的政治军事集团,从兴起到覆灭已有了
一个大致轮廓性的了解,对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也
掌握了基本脉络,奠定了我将以一生绝大部分精力
致力于北洋军阀史研究的基础。半年多的整档工作
,虽然比较辛劳,但收获是很大的。一是我通过整
档阅档工作,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
学术领域——它影响我一生的学术道路;二是我毫
无愧色地以自己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档案工作者而自
豪。不久,这批整理过的北洋军阀档案,奉命移送
到南京,和原国史馆合并,成立史料整理处,就是
现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前身,有几位同事随从
南下,我则应聘到天津南开大学工作。
我到南开大学任教后,仍坚持北洋军阀史的研
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开始写点文章。到津第
二年,我在《历史教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题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讲课记录,虽然还不很成熟
,但却是我第一篇北洋军阀史方面的专文,从此正
式进入北洋军阀史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我又得到
一次深入这一领域的机遇。原来在20世纪50年代初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范文澜、
翦伯赞等史学界前辈的倡导和主持下,由中国史学
会主编一套《中国近代吏资料丛刊》,包括从鸦片
战争到北洋军阀共十二个专题,分别组织专人编选
。当时,北洋军阀这一专题也组织过一个包括京津
史学工作者在内的编委会,已故的荣孟源和谢国桢
二先生都是成员。我当时虽尚不及而立之年,也承
荣、谢两先生厚爱,忝居其列,并接受委托在津搜
集资料。不久,人事变幻,编辑工作陷于停顿,在
津刚开始的资料搜集工作也告中断,所搜集的图书
资料全部缴归南开大学图书馆入藏。我虽对此事的
中辍抱有微憾,但却意外地接触了不少有关资料,
为我日后撰写《北洋军阀史略》作了必需的准备。
……
这套书的选录范围涉及档案、传记、专集、专
著、报刊和汇编等方面,凡现已流行的重印本或公
开发表过的资料尽量少选或不选,如确有一定史料
价值非此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也就难以避免重复。
资料门类的选用按照各阶段史实与资料多寡而各有
侧重,尽可能选录一部分具有史料价值的原始资料
和流行较稀的成书。如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
中选录清末北洋新军活动的资料;从中国第二历史
档案馆选录的第一次直奉战争资料,比较完备地反
映了战前的舆论准备、战争中直系的财政支出等;
从天津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黎元洪函电稿中选抄了新
旧约法之争、中德断交和军阀虐政等内容。有些官
书中虽有有关资料,但因篇幅过巨,内容繁杂,那
就从中钩稽选编,如从《德宗实录》和《宣统政纪
》中辑录的北洋新军资料;外国人著作则侧重于亲
历目击、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如埃·劳伦斯所著
《中国的军事力量——军阀》一书系作者亲历第二
次直奉战争之作,记录战争的前后比较真实详尽。
有些著作确有较高史料价值,如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乔·厄·莫理循的
书信集,是一部百余万字,涉及1895至1920年间中
国政情的重要资料,但就在我们选译过程中,知识
出版社即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为书名,将其全
译出版,那就只好舍弃不取了。总之,从浩瀚的资
料里选录若干,纳入有限的篇幅之中,确有疏漏之
虞。因之,我们又编制了书目提要和论文索引等参
考检索工具,以满足读者进一步求索的需要。这套
资料共五册,第一至四册系按北洋军阀的兴亡历程
分四个阶段,并围绕各阶段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别
选编六七十万字不等,各成一册;第五册则包括军
阀人物传志、大事记、书目提要、论文摘要与附表
等,总字数达三百余万字。
这套资料于1993年春全部面世后,与《北洋军
阀史稿》相配,既有专著,又有资料,应该说这一
领域的研究已基本完备结题。但是,我总以为应该
再努力以赴,把《北洋军阀史稿》撰写为真正意义
上的通史性著述——《北洋军阀史》。于是,我重
读《北洋军阀史稿》,发现确有增订余地,反复思
考,重新草拟写作提要,邀约分撰者,除了我的学
生焦静宜、莫建来、张树勇和刘本军外,日本学者
水野明和贵志俊彦等也应邀参与了一些章节的研讨
,同时,我编写了各篇章的要点,供分撰者参考。
从1994年开始搜集资料,分头撰写专稿;1996年,
个别章节完稿,而大部分章节尚待订正,难以总纂
成书;1997年,我尽量协调参与者的撰稿时间,又
历时一年,终成初稿百余万字,遂由我通读全稿,
审定内容,划一体例,润色文字,即于2000年夏交
付出版社。新撰《北洋军阀史》较之《北洋军阀史
稿》,显有改观,篇幅约增近三倍,内容颇多增删
修订,虽尚难称尽善,然已各尽心力。设新著《北
洋军阀史》能为北洋通史补空而在一定时期内可备
研究与教学参考之选,则数年辛劳亦足以自慰。至
于有不当或错谬之处,则司主编者不得辞其咎,愿
恭聆各方之指正!
我对北洋军阀史的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漫
长路途,别人看我似乎有点痴迷,而我则非常欣慰
地感到此生没有虚耗,因为我终于做了一件有益于
他人的事。我的这一历程充满着坎坷艰难,《北洋
军阀史》的告成,既为学术书林增植一株树木,也
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冲刷。我感谢奖掖和支持过我的
前辈和同道们!
内容推荐
来新夏、焦静宜著的《混乱中的行走(来新夏说北洋)/大家说历史》依靠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北洋军阀的诞生、发展乃至覆没的历史。总体上是“总-分”结构,前面的总说部分中《释“北洋”》《北洋军阀的特点》《北洋军阀集团历史作用的估计》等对“北洋军阀”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做了宏观的介绍,后面的分说部分围绕一些大的事件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评判,像《小站练兵》《袁世凯正位北京》《“洪宪帝制”》等将袁世凯起家、羽翼丰满到“帝制”失败的过程梳理的十分清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