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伊拉克/一带一路国别概览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黄民兴 |
出版社 |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向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代表作有:《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一项研究》(专著),《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专著),《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上、下册)(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4—2009年卷)(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主编)等。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地理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气候 第三节 地势地貌 第四节 自然资源 第五节 行政区划 第二章 简史 第一节 史前和古代时期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 第三节 近代时期 第四节 现代时期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国家标志 第二节 宪法 第三节 政党 第四节 议会 第五节 总统 第六节 政府 第七节 司法机关 第四章 军事 第一节 军事简史 第二节 军种与兵种 第三节 国防体制 第四节 军事合作 第五章 文化 第一节 语言文字 第二节 文学 第三节 艺术 第四节 人文古迹 第六章 社会 第一节 人口与民族 第二节 宗教 第三节 民俗与节日 第四节 教育 第五节 医疗卫生 第六节 体育 第七节 新闻出版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与地区组织和联合国的关系 第三节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六节 与中国的关系 第八章 经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工业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 第五节 商业与服务业 第六节 财政与税收 第九章 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古代对外贸易概况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政策与现状 第三节 外国投资及经济援助 下篇 第十章 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 第一节 中伊经贸合作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对伊投资与合作 第三节 未来经贸及产业合作相关领域 第十一章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 第一节 能源合作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精彩页 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伊拉克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参战,英国迅速占领伊拉克。战争期间,土耳其和英国殖民当局均在伊拉克大肆征用民工和物资,伊拉克的出口下降,商品匮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受到影响。1915年年初,英国即在其占领区任命了一位军事总督负责巴士拉地区的民政,解散土耳其的行政机构,正式建立了英国殖民机构。 1919年年初以后,巴格达的英国民政专员实际上已统治了整个伊拉克中部和南部,不久控制了摩苏尔省。1920年召开的圣雷莫会议宣布把伊拉克的委任统治权交给英国。迫于伊拉克国内的压力,英国殖民者扶植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之子费萨尔出任伊拉克国王。1921年8月23日费萨尔在巴格达加冕,哈希姆王朝(1921—1958年)正式建立,英国则通过双边条约牢牢控制了伊拉克。哈希姆王室在伊拉克的地位是软弱的。除了作为有先知血统的圣裔的威望以外,国王依赖的主要是英国的扶持以及谢里夫派和伊拉克部分民族主义势力的支持,伊拉克当地的传统势力大多是反对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伊拉克政坛中各派政治势力的争夺十分激烈。同时,这一时期伊拉克的阶级分化不断加剧,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从1958年革命到伊拉克战争 1958年7月14日,由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卡塞姆政权在内政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进行土地改革、降低房租、实施食品价格管制、颁布劳工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巴格达贫民修建廉价住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取消英资石油公司绝大多数租借地、成立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制订五年计划等。在外交上,新政权 ①谢里夫是奥斯曼帝国任命的伊斯兰圣地麦加的统治者称呼。 ②追随费萨尔的原奥斯曼军官,均为阿拉伯人,有民族主义思想。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转而发展与苏联的关系。 在1958年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阿里夫兄弟属于激进的泛阿拉伯派,主张加强与埃及的关系,因而与卡塞姆发生矛盾。1963年,阿里夫兄弟联合复兴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短暂执政几个月后,复兴党因为与阿里夫兄弟的矛盾激化和错误的政策,其政权为阿里夫兄弟所推翻。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成功地夺取政权。复兴党领袖、军人贝克尔出任总统。复兴党的上台结束了战后伊拉克政局动荡的历史。 复兴党执政时期,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体,这一体制在1979年7月萨达姆担任总统后最终完善了。党的领袖大权独揽,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直接控制着国家安全机构的领导权。复兴党领导政、军、警、特等权力机关,党的地区领导机构的成员基本上也是革命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从而在最高层实现了党政合一。复兴党政权以阿拉伯逊尼派作为主要依靠对象,对于什叶派和库尔德族(多数属逊尼派),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法进行控制。政府还通过告密、监禁翮武力镇压等非常手段严厉压制反对派。 复兴党积极推行世俗主义政策和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这些都推动了伊拉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其独裁统治也埋下了尖锐的民族、教派矛盾的隐患。在外交方面,复兴党的外交原则包括泛阿拉伯主义、激进主义(石油国有化,反美)、争当阿拉伯世界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等。这导致了伊拉克与西方和周边海湾君主制国家关系的恶化。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一直存在着领土争端、教派争端、民族纠纷、意识形态纷争、对海湾霸权的争夺等诸多矛盾。到20世纪70年代末,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超过伊朗,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军队规模扩大且装备精良。而革命后的伊朗则政局动荡,经济滑坡,军队人员骤减,因美国制裁,武器装备缺乏零部件。对于伊拉克来说,这正是它夺取海湾霸权,进而确立在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的大好时机。1979年萨达姆担任总统后,便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飞机轰炸伊朗的军用机场,5个师的地面部队分三路突进,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巴格达原本计划在两周内结束战事,但伊拉克在经历了初期的胜利后,9月底战争陷入胶着状态。1981年5月以后,伊朗军队转人反攻,并于7月中旬进入伊拉克境内,“闪击战”演变为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消耗战。伊拉克在战争中得到了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和沙特、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大力支持,后者为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贷款。1988年4月,伊拉克大举反攻。同年7月18日,伊朗被迫宣布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两伊实现全线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告结束。 两伊战争给伊拉克带来了惨重的损失。据估计,其军队和平民的伤亡总数达40万人,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伊拉克欠下外债800亿美元,国内通货膨胀率高达45%。但战争给伊拉克留下了一支具有实战经验、装备精良、人数多达百万的正规军,巴格达企图凭借空前的军力重新追求在海湾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地位。 为解决对海湾国家的债务问题、转移国内矛盾并谋 导语 黄民兴编著的这本《伊拉克》是《“一带一路”国别概览》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地理、简史、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外交、经济、对外经济关系、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突出了伊拉克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力争为读者提供全景式的国情介绍,还从“一带一路”政策出发,引用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中国与该国贸易情况及其投资环境,旨在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合作人才培养,帮助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有效地防控风险,从而全方位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序言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伊拉克的总体国情 介绍,下篇介绍了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以及“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 伊拉克位于西亚,地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 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古希腊人称其为“美索不达米 亚”,意即“两河之间”。伊拉克除北部为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 雨。但是,伊拉克的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农产品有 椰枣、小麦、大麦、棉花、烟草等,其中椰枣产量 居世界第一。伊拉克最重要的矿物资源是石油,储 藏量居世界前列。伊拉克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有 水陆商路通往南欧、高加索、阿拉伯半岛、南亚等 地区。加上低洼的地势、肥沃的平原和富裕的城市 ,它成为欧亚各民族穿梭往来的要道和兵家必争之 地。虽然新航线的开辟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相对降 低了其战略价值,但石油的开发则对此是一个补偿 。在阿拉伯世界,伊拉克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包括 丰富的水利资源、耕地资源和石油资源,这是不多 见的。 从历史上看,富饶的两河流域是西亚文明,乃 至世界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区,它拥有人类最早的文 字、城市和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 量的影响。在中东,伊拉克文明与埃及文明交相辉 映;尤其在西亚,伊拉克文明对周边的波斯、叙利 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土耳其地区均产生了深刻 影响。在历史上,伊拉克是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 国、亚述帝国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阿拉伯帝国达 到鼎盛时期的阿拔斯王朝的中心。因此,伊拉克在 古代历史上曾长期是西亚乃至中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直到波斯崛起后才被后者取代。直到逊尼派的奥 斯曼时期,伊拉克仍然是该帝国抵抗什叶派波斯的 前沿地区。此外,伊拉克的古代文化对地中海沿岸 的希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学者让·波特罗不 无钦佩地指出:“西方文明直接发源于基督教,后 者处于两大文明的汇流处,即圣经与希腊化。我们 文化的所有方面都是由两河文明形成的。” 今天伊拉克的主要民族是阿拉伯民族,占全国 总人口的73.5%。在非阿拉伯的少数民族中,人口 最多的为库尔德族,约占人口总数的20%,其他少 数民族包括波斯族、土耳其族、亚美尼亚族、亚述 族、犹太族等。在宗教方面,96%的居民信仰伊斯 兰教。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总统必须是穆斯 林。在穆斯林中,什叶派占60%,逊尼派占40%, 伊拉克因而成为阿拉伯世界少见的什叶派居多数的 国家。什叶派主要居住在南部,逊尼派则集中于北 部,巴格达包括什叶派居住区和逊尼派居住区。什 叶派信徒包括阿拉伯人和为数不多的波斯人,而在 逊尼派中,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大体各占一半。因 此,伊拉克在两次大战后的阿拉伯世界占有重要地 位,对今天的中东格局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伊拉克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比伦和巴格达、巴士拉是丝路上重要的商业中 转站。因此,历史上伊拉克与中国存在密切的贸易 和文化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与伊 拉克发展起了友好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个方面。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企业 迅速进入伊拉克市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 域取得突出成就,为伊拉克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伊拉克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伊斯兰国”解体 后伊拉克形势的逐渐稳定,未来伊拉克必然在中国 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综上所述,了解伊拉克的国情、历史、政治、 经济、外交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建 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上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简史、政治、 军事、文化、社会、外交、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 下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和“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下篇里有关中伊经贸合作 及投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 作的介绍。 本书的分工如下:前言、全书统稿,黄民兴; 陈曦、郑敏,第一章;丁雨婷,第二、五章;冯燚 ,第三、七章;付宇杰,第四章;陈利宽,第六、 八章;刘昌鑫,第九、十、十一章。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章波助 理研究员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孙慧敏、崔璐、李 思远、王心悦等同学参与了本书英文和阿拉伯文资 料的搜集、校订。曾担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的杨洪 林先生认真阅读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此一并鸣谢! 编者 2018年6月 内容推荐 黄民兴编著的这本《伊拉克》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伊拉克的总体国情介绍,下篇介绍了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下篇里有关中伊经贸合作及投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伊经济合作的介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