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沙乡年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奥尔多·利奥波德著的《沙乡年鉴》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至今依然受用。这体现出利奥波德思想的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导语

奥尔多·利奥波德著的《沙乡年鉴》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作者一生在美国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此书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的科普读物。
   

“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至今依然受用。这体现出利奥波德思想的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名家翻译,译文流畅、准确,享受经典阅读魅力;十余幅手绘精美插图,感受自然之美。

目录

第一部分  沙乡年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第二部分  地貌特质

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州  

亚利桑那州和新州  

奇瓦瓦和索诺拉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曼尼托巴省  

第三部分  乡野情趣

乡野 

人的休闲

环河

大自然的历史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物

观鹿

大雁的音乐

第四部分  结论

土地伦理 

野地  

环保美学  

附录  奥尔多?利奥波德简介

精彩页

我把砍倒的橡树简单地量了量,树干直径30英寸,切面上有80个圆圈,即80个年轮。可见,这棵橡树的幼苗最初破土而出的时间应该在1865年,也就是南北战争结束那一年。根据这棵橡树的成长过程,我知道,当它还是幼小的树苗时,在其生长的头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每年冬天都会遭到野兔的破坏。野兔会把橡树苗的鲜嫩外皮都吃掉,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它的表皮又发出新芽。显然,橡树苗得以长高,肯定是幸而逃过了野兔的注意,要不就是野兔的数量减少。总有一天,有毅力的植物学家,会绘制出橡树的生长频率曲线图。图上的曲线每十年都上升一次,而每次的上升说明那正是野兔数量减少的周期。而曲线的下降部分,则表示野兔的数量增多,影响了橡树的生长。(由于物种内和物种问的永恒竞争,各动植物群落得以共存共荣。)
   

所以,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这棵橡树刚刚开始生长的时候,也许刚好赶上野兔繁殖的衰退期。当时带篷的马车仍在这条路上纷纷驶向伟大的南北战争的战场,也许正是这些来往的车辆破坏了道路两旁的植被,才使这粒幸运的橡子尽情地享受阳光,伸展出最初的叶子。一千粒橡树种子中,只有一粒能够长到足以与野兔抗争的高度,其他都是在一出生就被茫茫草原上的杂草淹没了。
   

一想到这棵橡树没有遭遇厄运,存活了下来,吸收了80个年头六月的阳光,我就感到万分欣慰。如今,在我的斧头和锯条的砍锯下,这位经历过80年暴风雪磨炼的客人被我请回了家,温暖了我的小屋,也温暖了我的心灵。从烟囱里飘出的缕缕轻烟足以向人们证明,80年的阳光没有枉自照耀。
   

我的小狗并不在意暖气是从哪里来的,它特别关注的是有没有暖气,暖气来得快不快。事实上,它感兴趣的是我能像变魔术般地变出暖气来。每当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起床,冷得瑟瑟发抖,跪在壁炉前生火的时候,小狗就会挤过来,待在我和放引火柴之间的地方。这时候,我划上火柴,不得不从它的双腿间穿过去,这样才能点燃木柴。它仿佛相信我有移山填海的神通。
   

恰恰是一道闪电,害得这棵独特的橡树最终不能成材。那是七月的一个晚上,我们被屋外的电闪雷鸣惊醒,我们知道雷电就在我们家附近,幸好没击中我们,我们又回去睡了。人们在遇到某些事情时,总是以自己为标准检测是否安全,遇到雷电时也是如此。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沙丘上散步,与田野里的金光菊及草原三叶草为那场新雨欢欣鼓舞时,偶遇的路旁的一棵橡树已皮开肉绽。没了树皮的躯干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螺旋状的伤疤,足足有一英尺多宽,还没被强烈的阳光晒黄。过了一天,树叶开始枯黄,我们知道,闪电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三大捆优质的燃料。
   

我们为失去老橡树而伤心。但是我们知道,老橡树有无数的子孙正在长大,它们健壮地挺立在沙地上,正接过其先辈成材的重任。
   

我们让这棵历经风霜的老橡树躺在那里,整整一年再也消受不了阳光了。(P6-7)

序言

有的人的生活离不开野生生物,有的人缺了野生
生物照样活得自在。那些离不开野生生物的人们读了
这本随笔集,定会既欢欣鼓舞又有身处两难境地之感

   

像风和日出一样,人们一度把获取野生的东西当
作理所当然之事。社会进步了,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
便从我们身边逐渐消失殆尽。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问题:为那些唾手可得的大自然中的野生生
物花费越来越高的成本值得吗?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
认为看大雁要比看电视重要,找到一朵白头翁花和
自由发表言论一样.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承认,有些野生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人本价值
,机械化能保证我们吃到一顿美味的早餐,科学也能
揭示出野生生物来自哪里。它们是如何生活的。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归纳起来,只有极少数人能看清这一
规律: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在日益递减。当然,我们的
反对者不会这么认为。
   

是到了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这本随笔集
记录的就是我的转变。它们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我们一家人为逃避现代文明,周
末在“木屋”里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在来到威斯
康星州的这个沙地农场之前,我们受尽了更广泛、更
优越的生活之累,已变得奄奄一息,之后又遭无情地
抛弃。于是,我们尝试着用斧头和铲子去重建自己的
生活.找回失去的一切。正是在这里,也只有在这里
,我们会找到上帝赐予的生存之道。
   这些有关小木屋的随笔便按月份先后编成了这本
《沙乡年鉴》。
   

第二部分是乡野的秘密,叙述了我生活中的一些
痛苦的小插曲。我的足迹遍布全美,花去的时间差不
多有40年之久,记录下一个个事件的清晰样本——一
个又一个曾与我们人类相伴的伙伴们离开了我们,就
此永别。所幸的是,它们为自然保护主义组织提供了
强有力的证据。
   

第三部分是结论,如果从更符合逻辑的角度来看
,可安排为第四部分,其中的一些观点让我们的反对
者有了借以反对的理由。只有那些与我们深有同感的
读者,才愿意去研究这一部分有关土地伦理学问题。
我想,也许这一部分能向同行解释,为什么大自然回
报我们的益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递减。
   

目前,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毫无进展,因为它
与我们信仰的亚拉伯罕教对土地的理解是不相一致的
。我们之所以如此滥用土地.源自人们普遍认为土地
就是属于我们可以支配的商品。只有我们把土地看作
我们共有的财富,到了那时我们才会怀着满腔的爱意
和敬畏来利用土地。可以说,土地在人类机械化的冲
击下,很难得以幸存,同理,我们想要从受科学支配
的土地上获得更好的关学收获也是不可能的。
   

土地是一个群落,是生态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应
该被爱护和尊敬的。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一种道德上的
延伸。土地能够带来文化收获。这是早已被人们所熟
知的事实,但最近却被人们遗忘了。
   这些文章试图把这三个概念连接起来。
   

这样一个观点总会因为个人的经验或者各人的偏
见而变得模糊不清或是被扭曲。但是不管真相在哪里
,有一点却如水晶般清晰,那就是我们这个越来越强
大美好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疑难病症的患者,只痴迷
于自身的经济健康,反而忘记了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
。整个世界都在贪婪地想拥有更多的浴缸,却忘记了
如何稳定制造浴缸,甚至忘记了关闭水龙头。在这个
阶段,没有什么能比合理地少关心物质的利益更有益
的了。
   

也许可以通过利用非天然的、经过驯化的事物,
来取代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事物的途径,得以实
现这一观念的转变。
   

奥尔多·利奥波德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1948年3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