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尤利西斯(上下)(精)/名著名译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尤利西斯(上下)(精)》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本书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 目录 序 一部二十世纪的史诗(译者前言) “小花”如何?(再版前言)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录:乔伊斯年谱 译后记 序言 魏尔登·桑顿 欣悉金陧教授的中译本《尤利西斯》即将问世。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学成就,广大读者可以因此读 到英语文学丰富遗产中一部最伟大的小说了。 几年来,我有幸和金定期会面,谈论翻译中出现 的各种问题。我们的讨论大部分涉及原文的许多细节 ——有时涉及非常微小的细节——也谈论乔伊斯小说 中比较重大的方面,还有翻译理论的各种问题。我曾 津津有味地拜读过金关于《尤利西斯》的意义和翻译 的论文,受益匪浅。 尽管我不懂中文,但是我可以证明金隄教授对这 本内容庞杂之书的原文和精神,有着细微而深刻的理 解。一个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中生长的人,竟能对这部 西方经典著作了如指掌,我对此感到十分惊讶。 我研读这部小说已有多年,而且特别细心地检查 了原文,为我的《(尤利西斯)的引喻:注释目录》 (1968)一书做准备。然而,金从方方面面苦心钻研原 文,一次又一次提出了许多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问题 ,使得我们的会面让我既受启迪又感愧疚。有时在我 们的讨论中,我对金提出来的某一问题以为微不足道 ,或者认为是具有西方文化的人一目了然的,到头来 却发现他提出了我过去从未想到过的实质性问题! 在两种语言的交流和转变这一令人着迷的过程中 ,我很高兴一直是一位密切观注者。金的译著能否成 为经典的《尤利西斯》中译本,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但是,种种征兆是吉祥的,因为在金陧教授身上我们 看到一个人难得的兼备条件:精通两种语言,谙熟《 尤利西斯》,彻底的投入以及正视翻译上无数挑战的 认真态度。我的确很难想象另一种译本能像金的译本 那样忠实于乔伊斯虚构的各种目的,不管大的还是小 的。 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的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中,约翰·科格雷夫评论《乔伊斯之探》(剑桥大 学出版社,1992年)一书时,提到了金隄教授的论文 《翻译(尤利西斯):东方与西方》,认为他“对《尤 利西斯》中文翻译问题的讨论,突出强调了乔伊斯文 体的表达方式。他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在翻译中呈现原 著面貌的作者之一”。我敢断定,即使对研究这部小 说数十载的人来说,他的译本也提供了无以数计的阐 释。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六日 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 导语 《尤利西斯(上下)(精)》由詹姆斯·乔伊斯所著。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讲述的是青年诗人斯蒂汾寻找一个精神上象征性的父亲和布卢姆寻找一个儿子的故事。通过对一个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类社会种种复杂微妙的情感。《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后记 (一)冷风和热风 《尤利西斯》从它在全书出版前一年的一九二一 年二月在纽约专案法庭受到“诲淫”判决和禁令起, 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在纽约的美国地区法院获得伍尔 西法官宣告此书并非诲淫可以进口的著名判决为止, 以十二年又十个月的时间,经历并且促成了西方社会 文化思潮的一次重大变革。同样值得深思的是,这部 如今已确立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英语文学著作的小说 ,从它一九二二年二月在巴黎正式出版起,到一九八 六年二月在北京第一次发表包括较多完整篇章的中文 选译为止,用了整整的六十四年,这过程反映了一个 更复杂、更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文化变革。 中国人并非不能欣赏这一名著。早在出书的一九 二二年,诗人徐志摩在英国读到此书,立即就赞它是 一部独一无二的不朽贡献,并以诗人特有的热情奔放 的语言,歌颂《尤》书最后一整章无标点的文字“那 真是纯粹的‘prose’,像牛酪一样润滑,像教堂里 石坛一样光澄……一大股清丽浩瀚的文章排傲而前, 像一大匹白罗披泻,一大卷瀑布倒挂,丝毫不露痕迹 ,真大手笔!”① 然而,诗人枉自热情,中西文化交流的气候远远 没有成熟到引进这样一部著作的程度。原文文字艰深 是一个原因,但现在看来并非惟一的——甚至并非首 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书在中国似乎尚未出 现已被打入冷宫,正如王家湘教授在欢迎《世界文学 》一九八六年初发表拙译时谈及过去情况所说的:“ 不知何处吹来的‘颓废’、‘虚无’、‘色情’、‘ 毒草’等冷风,使人望而却步。”① 我在《(尤利西斯)来到中国》一文②中,列举了 周立波一九三五年全面否定(1984年重新发表)和一九 六四年袁可嘉批判否定《尤》书的情况。其实这类反 面意见本身不足为奇,在《尤》书发表之初的西方也 曾经有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 史时期中,尽管乔伊斯这部小说已成举世公认的名著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语文使用者(以我们的 绝大多数而言)始终不能亲眼看一看这书,能看到的 只有一条条将书禁斥在门外的“理由”,实质上和一 九二一年西方的英语使用者听到纽约专案法庭的判决 一样。其实就是发出这种禁斥声的人自己,也决非冷 风之源,而是冷风的受害者,否则很难想象像周立波 这样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何以会连《尤》书都没有 看到(因为他在提到主人公姓氏原文写法时,不写正 确的Bloom,而把它写作Blum,这是原书中没有的写 法,大概是从俄文写法转来的,而我们知道当时此书 并没有俄文译本,他的根据很可能是苏联的评论文章 ),就能如此深恶痛绝,将它说得一无是处,根本没 有任何文学价值可言呢? 所以,现在的中文译本的出现,绝不是一本书的 问题。这一从无到有过程中的许多事,从七十年代以 前的打入冷宫状态,其中包括五十和六十年代中国有 计划地大规模翻译世界各国名著而惟独将它排除在外 ,到七十年代之后的逐渐改观: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袁 可嘉来天津竭力劝我译书、八十年代中期《世界文学 》积极刊载译文、八十年代后期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单行本、同时中国大陆文学出版界首屈一指的人民 文学出版社决定出内容更多的选译,凡此种种都说明 中国的气氛已经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它的重要性远 远超过任何法官的判决。这是一个大气候的变化,正 因为有了它,才能有海峡两岸文化界共同关心这一名 著的中文译本的盛事,才能使广大中文读者亲眼看一 看这部包括“像一大匹白罗披泻,一大卷瀑布倒挂” 的“清丽浩瀚”文字在内的奇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我从事这一译事前后十六年,前十年以研究为主 ,具体发表三整章加两个片段的译文和若干论文,其 中包括荣获天津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的论文 《西方文学的一部奇书》,后六年全力以赴,现在虽 称杀青,仍觉并未达到十分满意的程度,恨不能再有 一二年时间作一次全面而又细致的整理工作,可惜出 版业务强调时机,尤其在最近两年来出现了竞争的情 况下,不允许慢慢地精雕细作。 不同译文的出现,正是上述文化交流新气象成熟 的一个标志,对于读者和翻译界是一件大好事。特别 有意义的是,读者将会发现,同一著作的两种译本, 竟能有这么大的差异,有的地方甚至连实质内容也大 不相同。这就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界。 对于一个以翻译艺术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这更 是考验、提高的难得机会。我在前言中提出,我的目 标是“尽可能忠实、尽可能全面地在中文中重现原著 ,要使中文读者获得尽可能接近英文读者所获得的效 果”,我愿意再次强调,我认为这是文艺翻译者应有 的目标。我的话实际上是我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的 结论,在拙著《论翻译》①和《等效翻译探索》②中 都作过详细的论述。我承认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甚至是一个永远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但是有这个 目标和没有这个目标是大不相同的。文艺翻译本是一 项既有趣而又艰苦的事业,投入其中是既需要有浓厚 强烈的兴趣而又必须有苦苦追求的决心的 精彩页 仪表堂堂、结实丰满的壮鹿马利根从楼梯口走了上来。他端着一碗肥皂水,碗上十字交叉,架着一面镜子和一把剃刀。他披一件黄色梳妆袍,没有系腰带,袍子被清晨的微风轻轻托起,在他身后飘着。他把碗捧得高高的,口中念念有词: ——Introibo ad altare Dei.① 他站住了,低头望着幽暗的盘旋式楼梯,粗鲁地喊道: ——上来,啃奇!上来吧,你这个怕人的耶稣会修士!② 他庄严地跨步向前,登上圆形的炮座,环顾四周,神色凝重地对塔楼、周围的田野和正在苏醒过来的群山作了三次祝福。这时他看见了斯蒂汾·代达勒斯,便朝他弯下身去,迅速地在空中画了几个十字,同时一面摇晃着脑袋,一面在喉咙里发出嘟嘟哝哝的声音。斯蒂汾·代达勒斯瞌睡未醒,心情不大畅快,扶着楼梯口的栏杆,冷冷地望着那张摇头晃脑嘟嘟哝哝为他祈祷的马脸,望着那一头并未剃度的淡黄头发,头发的纹路和色调都和浅色橡木相似。 壮鹿马利根掀起镜子,往碗里窥看了一眼,又麻利地盖好。 ——回营!他厉声喝道。 然后他又用布道者的腔调说: ——啊,亲爱的人们,这是地道的基督女:肉体与灵魂,血液与创伤。①请奏缓乐。请闭上眼睛,先生们。稍候。白血球略有问题。全体肃静! 他侧过脸去瞅着天空,吹了一声打招呼的口哨,缓慢而悠长,然后凝神听着回音,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白牙中间这里那里还有一些金点在闪闪放光。金口的人。宁静的晨空中,传来两声尖锐有力的啸鸣回答了他。 ——谢谢,老伙计,他兴致勃勃地说。很不赖。关上电门吧,劳驾! 他跳下炮座,一面将梳妆袍的下摆收拢来裹住双腿,一面向观看他的人投去严肃的眼光。阴影中的丰腴脸膛,阴沉沉的鸭蛋形下颚,都使人想起中古时期一位庇护艺术的高级教士。他的嘴边浮起了一片和蔼可亲的笑容。 ——绝大的讽刺!他欢快地说。你的姓名荒谬得很,古希腊人!”② 他以友好的开玩笑姿态指了指,哈哈笑着转身走向护墙。斯蒂汾·代达勒斯跨上楼顶,困不滋滋地跟在他后面走了几步,在炮座的边沿上坐了下来,同时继续望着他,看他把镜子支在护墙边沿上,把刷子伸进碗里蘸一下,然后把脸颊和脖子都涂上皂沫。 壮鹿马利根的欢快的声音接着又说。 ——我的姓名也是荒谬的。玛拉基·马利根,两个扬抑抑格的音步。倒是有一点希腊韵味,是不是?跳跳蹦蹦,高高兴兴,正是壮鹿的意思。③咱们俩得到雅典去。怎么样,要是我能从姑妈那里挤出个二十镑来,你去吗? 他把刷子放下,兴高采烈地大声笑着说: ——去不去呀?这个半生不熟的耶稣会修士! 他住了嘴,仔细地刮起脸来。 ——你告诉我,马利根,斯蒂汾安静地说。 ——告诉什么,宝贝儿? ——海因斯还要在这个碉楼里住多久? 壮鹿马利根从右肩上露出已经刮干净的那一边脸颊。 ——天主呵,他实在讨厌,是吧?他坦率地说。笨重的英国佬。他认为你不是绅士。天主呵,这些该死的英国人,钞票多得撑破口袋,吃的多得撑破肚皮。就因为他是牛津出身。你知道吗,代达勒斯,你倒是真正的牛津风度。他弄不明白你是怎么回事。嘿,我给你取的名字最妙:啃奇,像刀刃。 他小心翼翼地刮着下巴。 ——他整夜都在说胡话,闹一只什么黑豹,斯蒂汾说。他的枪套在哪儿? ——可悲的疯子!马利根说。你吓坏了吧? ——我是吓坏了,斯蒂汾加重语气说,他的恐惧情绪又上来了。黑夜在这野外,跟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一起,还老说胡话,哼哼唧唧闹什么开枪打黑豹。你跳下水去救过人的命,我可不是英雄好汉。要是他还要在这儿住下去,我走。 壮鹿马利根瞧着剃刀上的肥皂沫皱皱眉头。他跳下来,急急忙忙地在裤子口袋里掏什么。 ——讨厌!他粗声粗气地喊叫。 他走到炮座旁边,将手伸进斯蒂汾的上衣口袋里说: ——把你的鼻涕布借咱们使使,擦剃刀。 斯蒂汾听任他掏出一块又脏又皱的手帕,提着一角抖弄了一会儿。壮鹿马利根干净利落地擦好剃刀之后,端详着手帕说: ——诗人的鼻涕布!咱们的爱尔兰诗歌有了一种新的艺术色彩:鼻涕青。几乎可以尝到它的味儿了,是不是? 他又登上护墙去眺望都柏林海湾,淡淡的橡木色头发在轻轻飘动。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