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贝弗利·戴蒙德著的《东北美洲土著音乐》立足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视野和学科方法,对东北美洲原住民的历史传统、环境文化、语言演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界冲突、生存适应等进行多维度描述和教学研讨。其中,不同案例的选择与对照,为读者了解相关对象的传统内涵和音乐思维提供了两个切入点——聚焦于特定文化、区别于不同地理范围。在教学环节中,各案例论证所引导出的音乐选择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相关族群依托历史和现实条件,传播自身历史信息和传统内涵,并利用语言文化、生活方式演进,促进自身经典音乐的应运而生的不同侧面。 目录 中文版主编序 英文版主编序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与致谢 Ⅰ 传统知识:原住民与西方音乐学 关于称谓 文化碰撞下的本书写作 密码中的传统路径 传统原住民知识(TIK) 美洲原住民聚居地的主要代表 语言,口述与立场转换 关于环境评价 传统知识的整体性,口述传播与经验 民间传统的共融性 音乐人类学为我们带来什么 Ⅱ 因纽特部落:音乐与历史的不期而遇 传统的歌曲风尚 作为历史记载和司法体系的因纽特音乐 作为演奏活动的因纽特音乐 遇见“新喉音”:从地方性到全球性 Ⅲ 历史遭遇:阿贝内基及其他东部阿尔冈昆族人 外来移民之前的传统文化 殖民区域 仪式重构 记叙和表演不期而遇 原住民传统表演的新作用 基督教赞美诗 世俗曲目与素材 当代阿贝内基舞蹈及传统民歌 阿贝内基文化的新生 Ⅳ 文化冲突:切罗基传统与赫顿纳斯尼音乐 致力于“歌会 关于赫顿纳斯尼人 赫顿纳斯尼歌手与社交歌舞 传统知识及其现代性:舞歌的社会适应维度 易洛魁赞美诗 遇见不同传统知识 Ⅴ 当代美洲部族的跨文化原住民音乐 美洲东北部的印第安仪式音乐 印第安仪式活动基本构成 印第安仪式音乐的商品化 当代流行音乐及其戏剧效果 李·科瑞莫——神秘舞者(CD第19首) 永远——我的奋斗(CD第20首) 全体船员——为何寻韵(CD第21首) 查利·帕尼格尼亚克——烟草的甜味(CD第22首) 龙卷风——阿库·图塔(iMix#18) 默里·波特——1492,谁找到了原因(CD第23首) 乌尔阿利——博物馆之例(CD第24首) 乔伊·哈尔吉——后殖民时期的故事(CD第25首) 风骨:一个原住民舞剧(萨迪·巴克制作与指导,CD第26首) 当代美洲原住民音乐及其身份 作者后记 译者后记 专用术语表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 CD目录 导语 《东北美洲土著音乐》是《世界音乐系列》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作者贝弗利·戴蒙德立足布局复杂而又富于挑战的美洲各民族文化历史,按区域将相关民族特性及其原住民音乐的本体结构与相关仪式文化加以陈述与对比,并由此引申出自己的观点——从因纽特(北美的爱斯基摩人)、欧洲人、非洲人及美洲人通过多样性民族交流,由早期形成的历史共识和互动来看,其面临的挑战性任务是持久性的、多样性的,这种学术价值则贯穿于北美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本书各章节紧紧围绕三个主题:一是关于美洲原住民传统知识,即当代文化所涉及的“传统生态及其知识内容”。第二主题主要阐释美洲原住民和欧洲人、非裔美洲人及其他社会成员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碰撞。第三个主题则涉及原住民的现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