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堂的另一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亮永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苏亮永,60后,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巴音希泊尔草原。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
目录
吃老酒
看电影与偷西瓜
东外滩
纺织街33号
峰回路转叹人生
复旦南区
股市里的道场
海派丈夫
黑枣骝马
回到家乡
回归自然——写给父亲
吉米是条狗
九点钟,月亮从太阳旁边升起
看足球
来上海的台湾人
老马吃海鲜
邻居
六十棵榆树
马粪鸭子
慢车
难忘北蔡
排骨女子
期货人生
牵挂中秋
三十夜,我们为谁守护
生命轨迹
石头记
庭院深处
外滩随想
闲人说事之工作
想念冬雪
心中那片草原
星火巷
羊毛上的秋千
一座城市和一户人家
在水一方
致潞西(一)
致潞西(二)
走过乌拉特
精彩页
吃老酒
上海人说喝酒叫“吃老酒”,说玩叫“白相相”,形容某人厉害或勇敢的词语是“尬结棍”,我有一万元钱说成“阿拉仅有一粒米”。外地人除了听出一头雾水,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在这里选择几组上海方言,没有责怪上海人的意思。方言就是地方语言,千百年积淀下来,作古祖宗智慧的结晶,大面上说它代表不了什么,它也不会挤占谁的语言,伤害谁的利益,你不能说当地方言,说明你不是当地人而已。但是,若从小处着眼,方言可以反映那个地方的人的个性,处事方式,精细程度。这是我多年来山南海北跑下来,观察、思考出来的。我以为我这样总结有某方面的道理,但是没有科学依据。
就拿“白相相”来说,我闭上眼睛品味,就能品出轻松的感觉,若是用玩字品味,好象怎么都牵扯不到轻松上来。再说“吃老酒”吧,一个吃字我以为限定了醉酒程度,我们通常说饭吃七分饱,酒喝三分好,可以佐证上海人的“吃老酒”方言。
我住上海十二年,喝过无数次酒,醉酒可以说不曾有过,商业往来时的酒局也好,朋友休闲时的狂饮放纵也罢。这不是说我酒量过人,遇不上一比高低的对手,而是说上海朋友掌控酒局的尺度,可谓恰到好处,一局酒下来,酒气一身,即使不胜酒力的人,你所经过的街道人群,都会闻到你身上散发出的酒香,你像没有喝过酒样说该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你清醒着,却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滋味,你更不会心中闹腾遗憾,因为所有在场的人把要说的话都说了,要托的事都托了。酒是酒,情是情,事是事,人是人,烫贴了。
在上海与我一起喝酒最多的人当数陈征。陈征是我上海最铁的朋友,出版社编辑,属文化人。我们两人大部分场次是对饮,要么他来电话说:老苏吃老酒去。要么我去电话说:老陈喝一瓶。找一问干净饭馆,要几样小菜,三瓶陈年花雕对半喝,谁也不多喝一口,谁也不少喝一两。常理说,隔行不取利,隔行没言语。我是商人,他是文人。他喜于聊聊商场上的事,我乐于讨论文学上的事。彼此在谈笑间抒发了激情。老酒吃出了情分,老酒吃厚了友情。
若单从摄入酒的量上说,上海人喝酒不比内蒙人少,我见过不少上海人一日两餐必有酒,要么啤酒,要么黄酒,喝白酒者屈指可数,想想看,长年累月下来,那是什么数。上海人常年吃老酒不醉,醒着吃,吃着醒着,内蒙人喝一次醉一次,一喝就醉,醉了还喝。基于喝与吃有差别,我以为喝出的是豪放,吃出的是细腻,个性使然。豪放散落一地是胆量、刚烈,细腻被谋略、纤巧轻轻覆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彼此彼此,吃着,喝着。
无论是喝酒也罢,吃老酒也好,基于一种氛围,我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凡参与酒局者,要么都醉,要么皆醒。一醒一醉,说话不能平等,作态不可看齐,如圈于一个圈里的两只羊,一个吃草,一个看着,感觉不是一种滋味。上海人酒局上表现出冷静和宽容,他们劝酒时会说:菜多吃点,老酒随意吃。有醉酒者,也是自己贪杯。我是鄂尔多斯人,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会吃奶就会喝酒,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因此,大凡鄂尔多斯人醉酒,是被那激情的歌声醉倒的。越醉越唱,越唱越喝,你若遇上问你这样话的人:昨天咱们吃饭没有?你千万别惊奇,原因是酒局上有人醉了。呼和浩特市的人喝酒就比较沉闷了,一只大酒杯,斟满酒后,参与者会找出各种理由和你碰杯,碰的让你云来雾去,不醒人事。酒量小者,醉酒是难免的。所以说,呼和浩特市人喝酒是被“碰”倒的。
说来说去,以我的经验,还应首推上海人的“吃老酒”,人们在谈笑问酒肉穿肠过,醇香在肚里,清醒在桌面,多有情趣的事。基于这种理解,我十分想念那方水土和那群人。
看电影与偷西瓜
看电影与偷西瓜这两档事有牵联,素材提供给现代人,估计结论便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在三十年前那夜,风马牛却相扯在了一起。事情发生在秋夜,缘于看电影。
故事远在1979年,那年,全国好像阳光普照了,而我们那个村子,仅仅是曙光城西,大锅饭依然轰轰烈烈地吃,地主分子爷爷月黑风高时,仍旧弯腰低头接受批斗,全村的贫下中农在村长带领下,热情高涨地与天斗与人斗。村子离乡县太远了,仅有的一台收音机,也被村长霸着,村民该知道的消息、动态,该掌握的知识、常识,全在村长一人脑中。情绪、兴趣决定着村长的喜怒哀乐,村长在我们这个村无可争议是伟人,村长在前排踏步,全村村民都跟着踏步。于是,这一年,我们这个村还延续着文革时的做派、思维。
这一年,我初中毕业,侥幸考上了远在40公里以外的高中。记得学校通知10月1号开学。所以,我的7、8、9月份就要交给村里,村长安排我们两个初中毕业生和两个高中毕业生到砖厂劳动,砖厂离村子30公里。我这生有过两次砖厂烧砖经历,一次是1976年,小学阶段,另一次就是这一年。烧砖的经历,让我现在搞房地产开发得心应手,我一眼就可以看出砖块的硬度好坏,我同时摸摸砖块知道烧制时的温度火候。材料决定质量,经历写照苦难。
那三个月,两件事终生
导语
《天堂的另一边》峰回路转叹人生,一座城市和一户人家,股市里的道场,期货人生。作者苏亮永的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本册包括:吃老酒、回归自然——写给父亲、九点钟,月亮从太阳旁边升起、三十夜,我们为谁守护、闲人说事之工作等。
内容推荐
苏亮永著的《天堂的另一边》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录了作者2004年以来各类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文章约39篇,里面的小小说、散文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所写,里面既有对朋友之间复杂感情的细腻描写,又有对整个社会的一些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了深深的反思和探讨,是一本对我们带来很多启迪和深思的图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