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心镜》记录了索以从2010年至今8年间的旅行经历、见闻和感想,其足迹遍布众多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境。他用朴实、风趣的文字和令人震撼的照片向众人展示,在那片原始的世界里,真实质朴善良的人性和至美的风景。 书中提供了多条众所不知的旅行线路,为旅人提供更广阔的旅行空间和可能性。 我们在拥挤的城市,不大的办公桌,朝九晚五。为生活奔忙,就像磕长头,只不过信仰的内容不同罢了。我们的信仰关乎家庭、理想、爱情。而在精神的别处,他们的信仰关乎生死,关乎今生和来世。 有了山水和生活,就有了想象,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神山圣湖下的家园,生活的幸与不幸,都在俯仰之间化为云烟。在忙碌中找不到自己,就让随风而展的经幡,祈福的玛尼经石,寄托我们从未停止寻找的安宁。 作者简介 索以,珠海索以传媒有限公司CEO,自由摄影师,西藏摄影第一人,西藏旅行红人,《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图作者,拥有百万级忠实粉丝。 目录 启程 人多善变,一会儿要自由,一会儿又说孤独 不知PS,只知CS 一部相机,记录人生 所有相遇都似曾相识 滇藏线:从风花雪月到心中的日月 从风花雪月到心中的日月 大理没有剑谱,双廊还有海地 徒步进藏的老陈,滴答滴的丽江古城 泸沽湖,陌生人的三人床 不是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 卡瓦格博,我看见了 徒步雨崩,让旅行回归本初 即将抵达,却不得不说再见 川藏南线:磕长头,为了世界和平 老师没有告诉我,读书可以更好地书写人生 大香格里拉,心中有日月 磕长头,为了世界和平 翻山越岭,看四季更迭 来古冰川 十里桃花,刺穿天空的长矛 思金拉措 川藏北线:红城看红尘 三十而立,感知世界 丹巴没有美人 红城看红尘 简陋的房舍,简单的人生 用信仰的石头,砌一座城 不断行走,终究成为讲述者,而你已不在 如果你们犯了事,就来我们这里 似曾相识,你好萨普 拉萨:山一程,水一程,千转梦回是君身,心路向天横 没有异域,只有异乡的旅人 纳木措的天门,青藏线的归途 山南地区:转山转水转佛塔 转山转山转佛塔 朱措白马林,走错房间的温泉 库拉岗日雪山 普莫雍措的自然之作 宗戈普冰川下的星空 日喀则地区:26次看你,这一抹蓝 26次看你,这一抹蓝 卡若拉冰川 吉祥须弥扎什伦布寺 极目览苍穹,翼下雪山雄 尼泊尔徒步:神的孩子望故乡 去山的那一边,看看西藏 加德满都的啤酒,八手的小奥拓 逝去的王国,夺命的小飞机 暴走到失忆,淘不到珠子 祖国的泡面,仲巴的界碑 道拉吉里的佛光,神的孩子望故乡 愿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阿里地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 伟大的喜马拉雅计划 万山之祖、百川之源 普士拉的兵站,绒辖沟的帐篷 中国境内的马纳斯鲁峰 寻找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冷布岗日 世界的中心,李翀的转山 帝国之都穹窿银城 所有关于远古的想象被打开,并且无限放大 王朝的覆灭与更迭,现实与过去的醉梦 一措再措,寻冰挖车 仁青休布措的繁星,落入人间的天堂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 扎布耶,天空之镜 你把自己留在了当惹雍措 羌塘这片无人的世界里,总有孤独的行者
序言 风景不绝心情不老 旅行的意义有很多种,与之相关的书也五花八 门,以至于很难给它一个定义。翻看历史,人们出 行的原因很简单:读书、经商、逃难、行军、朝圣 ,等等。在这些原因里,旅行并不是“旅行”本身 。那些被世人铭记的伟大行者,诸如玄奘、徐霞客 ,他们即使不算旅行,也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留下 的文字也成了历史文献。他们留下的诗篇和字画, 蕴含了那时候人们的旅行观。 旅行是一个法语词,本意为“劳苦”,所以旅 行最初的意义并不像现在这般轻松自在、逍遥人生 。起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旅行这件事并不热衷, 直到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开始懂得旅行是生活 的一部分。而所谓生活,我的理解是生存和活着。 工作都是为了生存且生存得更好,努力搭建丰富的 物质基础,让闲暇时光得到精神的愉悦。苏珊·桑 塔格在《论摄影》中说:“现代人大多是隐蔽的工 作狂,即使在旅游时也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每到 一地便拍照。”在《游客凝视》一书中,约翰·乌 里把旅游彻底视为一种消费形态,游客只不过是在 消费“物品的符号意义”,去往著名的地方,看著 名的景点,留下著名的V字手造型。这也是我们的传 统出游方式,在经济基础和视野局限的前提下,最 无奈的选择。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为寻找旅行的本意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游记、攻略、感悟可以不再是其他人 留在电子屏幕上的专属。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 出行方式和目的地,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开始一 次让人兴奋的旅行。 离开自己生活之所,去往他人生活之所。去探 索未知的不毛之地,寻找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慢慢 地,走出去的时间越多,旅游就变成了旅行,走马 观花的游变成了细细品味的行。于是就有了户外运 动,通过自驾、徒步等方式跋山涉水看风景。 我曾在欧洲逗留数月,也曾感慨历史文明的辉 煌,自然景观的壮美。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当老 外在我的手机照片里看到中国的美景时,那不可思 议的表情。于是我决定停下来,重新回到属于自己 的国度,用行走弥补曾经的无知,用影像记录走过 的风景,把这个东方古国所孕育出来的山水、文明 看清楚。当我再次走出国门时,既可以向他们展示 自己的国度,也会更加懂得如何感知他国的山水、 文明。或许这样,才能不虚此行,毕竟时间总是有 限的。正所谓,风景不绝,心情不老。
导语 索以著的《心镜》用287张高清大图,首次集结秘境影像,震撼眼球!探秘人迹罕至的冰川,登顶寒风彻骨的雪峰,流连极致之蓝的湖光,触摸离星群最近的空气,穷尽八年时光,用镜头亲近绝处风景。 崭新线路带你抵达二十余处未被喧嚣占领的雪域风光,默读一帧帧不屑于被世俗解答的人情风土,所谓旅行,是尊敬更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性。 精彩页 从风花雪月到心中的日月 从大理到丽江,沿着214国道至西藏芒康,入318国道,一路抵达拉萨,全长1927公里。滇藏线一直被称为最美的进藏线路,从云南的温婉古镇穿越连绵的梅里雪山后进入西藏,风光险秀无比,从风花雪月到心中的日月,可谓是最风情万种的旅途。 去哪儿旅行?几乎不证自明的是,一旦某个地方获得了天堂的美誉,它就会变成地狱。多年后,目的地不明确成了习惯,漫无目的地游荡成了主要方式。即便是尽人皆知的地方,平静如水的心态也可以把我从地狱拉回天堂。但在此之前,一定要经历炼狱般的考验和折磨。 飞机落地昆明,走出陌生的巫家坝机场。公交站牌前,没有一个认识的地名。一个外国人问我怎么去大理,我说我也是刚到,不清楚。大理,7那个有六脉神剑的地方,7那就先去大理吧。在机场附近找了一间旅馆住下,买了前往大理的汽车票。 2017年在昆明,我和武哥开玩笑说,7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都不知道该去哪儿。今天再来昆明,居然有这么多朋友坐在一起喝酒,还享受了专车的待遇。 大理没有剑谱,双廊还有海地 云南总是慢半拍,从昆明到大理,时光越过山岭江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惬意地种花饮茶,快意地醉酒骑马。移步易景,从景观到人物,包罗万象。 在大理的汽车站,我再一次一脸茫然地不知道该去哪里。尽管之前看过一些帖子,但是我总是刻意地忽略吃住行的内容。那是别人的旅行,我不想去复制,我希望一切都是新鲜的。那时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寻路靠问,住宿靠腿。同车有个背包的驴友,我上前寻求帮助:您好,您知道古城里青年旅社怎么走吗? 我是日本人。对方用蹩脚的中文说。从那以后不管见到什么人,哥们儿都先说Hello。 各地的青年旅舍是穷游的圣地,便宜且有同路人。那时大理的青旅一张床位只要25块钱,那也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舍。之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个人毛病的增多,再也没有住过上下铺的多人间。那时还很年轻,喜欢和人聊天,想去听大家讲故事。住在我上铺的是比我大一些的福建男生,他说他要徒步去西藏。我知道有骑车的,有自驾的,但我不知道竟然还有徒步的。我叫他老陈。老陈说,他就想做点儿不一样的事。大家都用交通工具,他就想走着去。可他在大理等了3天了,也没有遇到一起徒步的人。 你也去西藏,要不咱一起徒步呗。老陈说。 算了吧,我第一次去西藏,还没疯狂到要走路去。我说。 老陈略显失望,多年后我也失望,失望自己那会儿如果冲动一下,也就走了。没准儿当年就能混个网红,那时微博刚刚兴起。 老陈继续在旅社等着同路人,我背着相机去看苍山洱海。小说中的世界充满想象,现实中的古城人来人往,并没有小说中的仙气,更别提剑谱了。人们都说大理是风花雪月的,我却对古城没什么感觉。苍山下,三塔矗立。古老的建筑,现代的园林。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体力,我把大理转了好几圈儿,连续三次登上崇圣寺塔项拍大理全城。虽对古城无感,但洱海的蓝色还是醉人的。若干年后,当我看过西藏的各种蓝,才懂得洱海的蓝只能是色卡里最初级的蓝色。 客栈里,来自各地的朋友计划着环洱海骑行,想到当年没有跟着师兄们骑行西藏,于是想,不妨尝试下骑行,如果体力允许,就放肆地骑行滇藏线。 第二天,我花了50块钱租了台山地车,毫无准备地骑出了大理城。从大理到喜洲,一路油菜花开,倒也惬意。我总是停下车拍照,老陈就坐在路边等我。那时我才意识到他没有带相机,手机也没有照相功能。他说他只想用眼睛看,拍不拍照无所谓。那时我并不理解老陈的话。多年后我才意识到,有些路是用来拍照的,而有些路是用来感受的。 我严重低估了骑行这件事,由于没有任何准备直接出发。抵达双廊的时候我肌肉酸疼,屁股几乎要被磨成八瓣。老陈乐着说还是徒步靠谱吧,我说还是坐车靠谱。那时去双廊的年轻人都住在海地生活客栈,一间面朝洱海、春暖花开的客栈。来自各地的朋友点起篝火,唱歌跳舞讲故事。他们讲述各自的旅行见闻,而我只能拿起吉他嘚瑟一番。我曾经的那些旅行都微不足道,我只盼望接下来的旅行可以成为以后的谈资,但万万没想到若干年后,我可以去不同城市给数以万计的人讲故事。 对于描述风景,我的没文化暴露无遗,上学学的那点形容词根本用不上。如果非要表达风光景致之美,那就只能说脏话了。尽管如今读了点书,但对于当年的景致,还是用当年的表达方式来讲述吧。 后来我去过三次双廊,对于这个小镇一直充满感情。如今时过境迁,双廊大小客栈林立,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多少美丽的地方因为过度商业开发失去了本该有的样子。庆幸的是,在它未被人所熟知之前,我抵达过。 从双廊骑行回大理的路上,没了来时的新鲜劲,不再停下拍照,我只想快点骑到目的地休息。半路上一位来自广东的姑娘奉献了她的“神器”给我,让屁股和脚掌与自行车之间有了缓冲。这个被广大驴友封为旅行必备的“神器’’就是卫生巾。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