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己且安常(罗汝芳的哲学建构与思想践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鹿博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信己且安常:罗汝芳的哲学建构与思想践行》作者鹿博试以多元、整全的视角,完成对江右思想家罗汝芳生平及思想的系统厘清。内容涵盖罗汝芳交游经历、思想传承、哲学创见等多方面的研究,又附录其年谱补正、轶文辑考等。同时借罗汝芳之个案研究的展开,立足工夫论进路,探讨王学流弊得以漫衍的成因和影响,相关探讨不仅涉及对阳明心学内部“法病”的发掘,更涉及对其“人病”发生及演进的研究。 作者简介 鹿博,女,1984年10月出生,江苏徐州人,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主要从事宋明理学方向研究,师从束景南教授。现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相关研究成果见载《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浙江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动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创新价值 上篇:“出”“处”自然,“善无常主”——罗汝芳的生平及其思想历程考述 第一章 罗汝芳家世略考 第一节 世居南城,祖籍磁龟 第二节 毗邻麻姑,“注精”从姑 第二章 罗汝芳成学背景:“善无常主”贵自得 第一节 家学影响:饶氏、前峰之引导 第二节 师承考述:“真师”与旁宗 第三节 悟道经历:从“良知实践学”的发明到晚年白沙学的转向 第三章 罗汝芳仕途起伏:“出”“处”之间成名士 第一节 仕途经历及施政理念 第二节 罗汝芳与朝堂重臣 一、与严嵩父子:践履义道 二、与徐存斋:亦师亦友 三、与张居正:公私有因 第四章 罗汝芳交游经历:“泛爱容众”处高朋 第一节 罗汝芳与中晚明学士群 一、罗汝芳与阳明直系弟子 二、罗汝芳与知交友朋 三、罗汝芳与弟子门人 第二节 罗汝芳与僧道羽仙 一、从私交到群体:罗汝芳佛界交游新探 二、从胡清虚到萧云轩:罗氏父子道教因缘重考 三、关于罗汝芳近佛涉道的评价问题 第五章 “善习古道”:思想史角度的罗汝芳学术理念分析 第一节 罗汝芳对先秦儒学风范的标举 第二节 罗汝芳于宋儒学术传统的继承 一、前论:阳明学与朱陆之争、慈湖之判 二、罗汝芳于朱子学的看法 三、罗氏对象山思想的延伸 第三节 罗汝芳与明代儒学 一、罗汝芳与薛碹理学 二、罗汝芳与阳明心学 三、罗汝芳与泰州学脉 四、罗汝芳思想与白沙学的汇通 下篇:“默识性体”,“信己”“安常”——罗汝芳的哲学建构及现实意义 引言 “四方架构”与中晚明理学研究 第六章 解“心”建“性”:思辨哲学视域的罗氏形上学主张分析 第一节 罗汝芳的“心”学理念 一、“心”乃强立,何况“光景”? 二、“心”从“仁”生,不相对等 三、此“心”之用,“知”作主宰 四、罗氏论“心”与“物”“事”“情境 第二节 罗汝芳宗“性”主张 一、“性”本位的确立 二、“性”体与“天德 三、“性”与“心”“命”“情 四、罗汝芳宗“性”主张与其道德主义立场 第七章 “默识”化境:实践哲学进路的罗汝芳工夫论研究 第一节 理论背景:中晚明王学的境界形态趋向 一、境界哲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二、本体实有形态的消极化呈现 三、境界工夫融摄三教实践蕲向 第二节 哲思取径:依托《中庸》,罗氏论“圣人易学 第三节 具体展开:罗汝芳境界工夫理论的三方面内容 一、皈依天道,“默识”性体 二、“不思不虑”,“轻省”“直养 三、“当下”检证,“因时”推进 第四节 关联研究:罗汝芳的境界工夫与其存有论、宇宙观 一、境界工夫论推导下的罗氏存有论 二、罗汝芳境界工夫论与其宗教宇宙观 第五节 工夫论进路的“二溪”哲学比较研究 一、龙溪工夫论与阳明“八句之教 二、王龙溪工夫论的三方面内容 三、王龙溪工夫论观点及其本体论主张 四、王龙溪宇宙观、境界论对儒学立场的脱离 第六节 从境界工夫考察罗汝芳、许敬庵之辩 第八章 “信己”“安常”:罗汝芳的思想建构于晚明社会的关照 第一节 罗汝芳论“信己”与信“心”能“己 第二节 罗氏论“常”与“安常”之境界 第三节 罗汝芳思想理念于晚明文学的影响 结语 附录 一、罗汝芳年谱补编 二、罗汝芳佚文辑考 参考书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导语 鹿博著的《信己且安常:罗汝芳的哲学建构与思想践行》主要探讨王学流弊得以漫衍的成因和后果,具体内容不仅涉及对阳明学理论内部“法病”的发掘,更关系到对“人病”发生及演进的研究。结合具体案例——江右思想家罗汝芳展开研究,是为突破学案研究的传统思路,试以多元、整全的视角实现对探讨对象的客观诠释。概而言之,罗汝芳生平经历的独特性同时彰显其治学路径的选择和学思体系的构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