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爆品牌--小成本做大品牌的思维与方法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何学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何学林是中国策划业开山鼻祖和教父级人物,中国策划业和创意产业真正的开创者,中国第一代著名策划家,一直引领中国策划业,经常被模仿甚至被剽窃,但从未被超越。是中国策划界从业最早、资历最深、起点最高、专业化程度最高、成名最早、实战最丰富、策划理念最独到,策划案例影响最大、最具实战效果、最负责任、敢对结果负责的真正的“中国策划第一人”。
目录
第一章 从产品向品牌转变
第一节 企业为什么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1.国外技术剥削
2.传统产业企业盈利能力低下
3.没有品牌,没有定价权
第二节 用品牌引领创造,加快自主品牌创造
1.打造自主品牌,才能实现高价、高利润
2.打造自主品牌,实施“竞优”战略
第三节 中国经济升级的出路:由“中国创造”向“中国品牌”升级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最好方式是走品牌强国之路
第五节 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变
1.做大做强就必须尽早实现“贴牌”的转型
2.“贴牌”会导致品牌缺失、竞争乏力
3.打造中国品牌已成高层共识、国家战略
第二章 品牌侵略猛于战争
第一节 揭穿外国品牌的阴谋
1.策划品牌侵略
2.制造品牌恐惧
3.“埋葬”中国品牌
4.资本控制中国品牌企业
第二节 外国品牌的产品在国内的售价凭什么比国外高3~5倍
第三节 品牌的敌人是品牌:有多少民族品牌被外国品牌控制
第四节 恐吓也是战斗:打造品牌要花很多钱、很长时间吗
第五节 揭露掏空我国的品牌战争
1.不能再将资源和血汗低价卖给外国人
2.钱都去哪儿了:倾家荡产换来的血汗钱又高价买了外国品
牌的产品
3.如果是这样:将70年土地使用权高价卖给外国人,把产品
廉价卖给中国人可以吗
第三章 澄清我国企业对品牌的迷糊观念、错误认识和做法
第一节 走出打造品牌的误区
1.打造品牌的“三只拦路虎
2.国人对品牌的错误认识为什么如此普遍、固执
第二节 一个品牌命名的错误导致一家企业少赚了1000亿元
第三节 一家伟大的企业也难免犯品牌延伸错误
第四节 凉茶喝出了洗发水的味道:一家年销售80亿元的企业
竟也犯品牌常识性错误
第五节 15年不鸣,一鸣惊人:一个品牌错误让一家企业长达
15年默默无闻
第六节 语言文学教授不懂品牌策划,导致一个著名品牌彻底消失
第七节 请算命、易经大师做品牌策划,让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还在艰难创业期
第八节 由于不懂得品牌策划,导致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
1.为什么品牌商品卖得贵
2.为什么我国的产品价廉
第九节 不懂得品牌策划,导致中国99%的企业不赚钱
1.老板为什么累,企业为什么不赚钱
2.为什么非低价贱卖不可呢
第四章 做强做大企业的不二法则之一:品牌定位策划
第一节 独一无二性:专注于一个无人竞争的领域,做到极致
第二节 巨大的用户需求性:决定了成为第一品牌的成就有多大
第三节 适合自己:首富都符合定位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四节 奔驰、宝马、沃尔沃:看世界名车是如何定位的
第五节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王老吉、七喜:看饮料企业如何定位策划
第五章 做强做大企业的不二法则之二:品牌命名策划U
第一节 品牌传播如何少花钱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节 品牌命名策划:一个好名字是品牌成功的一半
1.通俗易懂:品牌命名策划的第一项基本原则
2.便于记忆:品牌命名策划的第二项基本原则
3.利于传播:品牌命名策划的第三项基本原则
4.品牌的联想与内涵要一致:品牌命名策划的第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节 品牌专有法则:品牌延伸不当常常导致企业毁灭
1.品牌延伸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错误
2.品牌延伸的危害
3.若要进入细分市场或多元化,要给新产品取新品牌名
4.为什么品牌延伸错误屡犯不止
第四节 品牌聚焦法则:提到品牌要让消费者立刻能想到某个概念
第六章 做强做大企业的不二法则之三:公关营销策划
第一节 围绕定位展开公关营销策划
1.公关菅销优先法则:广告是风,公关营销是太阳
2.广告是在万分之一的效果上做创意
3.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
4.将广告效果提升一万倍的方法
第二节 椰岛鹿龟酒是如何通过事件营销起死回生的
第三节 日本SB公司是如何通过新闻事件营销一炮打响的
第四节 农夫山泉的品牌是如何打响的
第五节 王老吉是如何通过公关营销打造品牌的
第六节 “蒙牛”品牌又是怎样做成功的
第七节 脑白金的品牌策划,完全遵循“721原则”
第八节 如何将黄金搭档打造成又一个如脑白金一样成功的品牌
第九节 21金维他用充满噱头的字眼吊起消费者的胃口
第十节 统一石化是如何边赚钱边打造成一线品牌的
第十一节 联想的品牌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第十二节 公关营销打响品牌,广告维护品牌
第十三节 传播的通俗化法则:传播通俗化可以使传播更能到达消费者
1.消费者不是广告人,他们不研究广告
2.广告人的所谓创意似乎就是下决心要让人看不懂
3.傻广告何以成功——芸芸众生俗者多
4.玩虚的为何有市场——广告公司的必然
第七章 做强做大企业的不二法则之四:傻瓜化法则
第一节 商业模式傻瓜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第二节 技术傻瓜化:节省大笔市场推广费用
第三节 技术
精彩页
第一节 企业为什么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例如,2014年有260家制造业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合计23万亿元,但净利润总计仅为4623亿元。同年度中国17家国有银行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5200亿元,净利润却高达12300亿元!
1.国外技术剝削
中国市场的高端电子、电脑和数码产品市场几乎被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垄断。白花花的银子滚滚流入世界科技列强囊中。中国国内的各类家电品牌,核心器件大多来自国外。汽车、电脑等人们普遍认为的高利润产业,几乎全都面临国外技术的剥削。中国企业以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人,只需签署一纸技术合同,就可以抽走中国企业一大半的血汗钱!
“血淋淋的国外技术剥削”丝毫不夸张,早在十几年前,不少经济学者就为这些现象痛心疾首:中国出口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中国出口一台DVD卖价是32美元,而交给外国
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制造成本是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
2.传统产业企业盈利能力低下
说中国GDP含金量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并非指中国没有非常赚钱的企业和公司。众所周知,中国各大国有银行也是世界同行业中最赚钱的——2016年,中国有110家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其中,沃尔玛位列第一,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位列前四。然后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国家发展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特大国企位列前50强,也是非常赚钱的。
而问题的要害也恰在于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贸大战成为一场没有期限的无硝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成了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之争。所以,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拥有多少综合实力强大、居于全球产业链上游、具有强大抗风险能力的跨国公司,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与上榜的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还不强。上榜美国公司平均营业收入63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51亿美元,远远高于上榜中国企业。在上榜的中国传统产业里的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特别明显,有6家金属行业企业包括有色金属和钢铁企业,它们总计亏损21亿美元。有6家汽车制造企业共盈利114亿美元,但不及美国两家汽车企业ni亿美元的利润,其中原因在于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两家美国企业具有整合与影响全球价值链的能力,而中国6家公司缺乏这个能力。
苹果首次进入前10位,是前10位中唯一实现营收正增长的企业,比排名第二的国家电网、第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四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家中国公司的利润总和高出很多。
再以美国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为例,它排在中石油之后名列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第六位,但利润是位列第三的中石油的2倍还多。
3.没有品牌,没有定价权
没有品牌,我们就没有定价权,就掌握不了销售渠道和终端,就只能任人宰割和盘剥。即使全世界都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产品也一样,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认的是牌子,而品牌是人家的,主动权掌握在人家手里。为什么我们那么辛苦,赚的钱还是那么少?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企业不赚钱?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外国品牌对我们的剥削。企业没有品牌,就只有低价贱卖,结果是企业不赚钱,员工也赚不到钱,钱都让外国品牌赚走了!这是使我们的国家财富被外国资本掠夺、人民被剥削的根源。
按照我们那么辛苦工作的付出来说,其实我们得到的报酬应该比现在多10倍才对。我们以东莞的玩具为例,众所周知,东莞的玩具的利润率太低了,我们总认为,像玩具这样的传统行业的利润率是很低的,高科技才会有高利润率,殊不知,同样是玩具,美国的玩具公司的毛利率2007年超过40%,和芯片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品牌,它不做制造,却掌控了我们玩具销售的定价权,我们的销售价格它说了算,所以它就给我们一个玩具0.1元的利润,而它们一个玩具赚3.6美元,终端价格也是它说了算,因为品牌是它的,它可以定很高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工人一年可以赚4万美元,而我们的工人一年只能赚2000美元的原因。P4-6
导语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全球市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竞争。从“中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来看,我国企业具备了产量优势,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品牌”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何学林著的《做爆品牌--小成本做大品牌的思维与方法》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大量经典品牌运营案例,内容很有深度和高度,论述很接地气,专业性、实用性很强,是一本难得的很有学术价值和实用、实践价值的专业著作,市场无同类深度、高度和专业性和如此落地、接地气的图书。
序言
寻找増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内生动力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
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
书记的讲话切中了我国当前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要害
,点出了民族自主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国经济与
企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所以,中国要以品牌为
核心整合各种经济要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8月24日主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中国
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
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
发〔2016〕44号)指出: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开展品
牌基础理论、价值评价、发展指数等研究,提高品
牌研究水平,发布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以
及品牌发展指数,逐步提高公信力。全社会尤其是
企业,应该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强化品牌
建设,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经
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要么成为名牌,要么为名牌打工
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从需求侧上主要表现为
投资乏力。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受产能过剩抑制,
房地产投资在去库存压力下增长放缓,而用于对冲
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受投
资回报率和地方融资能力制约,难以持续维持高增
长态势。
要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依赖出口增
长显然已不现实,只有依靠内需增长的拉动才是最
可靠的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可
行之路。
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已经遍布全世界,但是,
中国并不是一个品牌大国,中国的世界品牌廖若晨
星。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美国以247席
几乎占据了一半,中国只有15个品牌进百强,在上
榜的中国品牌中,中国移动名列第九,排名最高,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也进
入前20名,民营企业只有华为和百度。2016年《世
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2016年12月26日在美国纽约
揭晓,中国入选的品牌共有36个,其中入围百强的
品牌有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腾讯、CCTV、海
尔、中国移动、华为、联想。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品牌大多是中
国制造的,世界各国商场里的产品半数以上是中国
制造的,但是鲜有中国的品牌。中国出口的商品中
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而一个
世界第一强国,必然是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
必然是世界品牌最多的国家!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全球市场各个行业各个
领域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竞争。从“中国制造
”的世界影响力来看,我国企业具备了产量优势,
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能为众
多世界级品牌做代工说明我国产品也具备了一定的
品质优势。然而,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所
带来的产量优势并未改变我国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底
部的局面,其关键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品牌竞争力优
势。
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讲,打造品牌的价值和意
义在于同样的消耗可以有更高的售价,从而实现更
大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
国的必由之路。这才是真正能够大幅度拉动中国经
济增长的引擎。
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品牌”是中国经济转
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这并不是否定创造、否定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而是在针对现实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科学的发展
和技术的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是需要很长
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是需要先期进行庞大
的研发费用的投入,投不起;三是即使是这样,有
了科技创新的产品,如果没有品牌,仍然避免不了
低价贱卖的命运而使企业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四
是通过科技创新直线赶超美国遥遥无期,并且差距
还会越拉越大。所以应该采取先创造品牌赚钱而后
反哺技术创新的战略,打造品牌则相对来讲比较容
易,而且人人都可以学会。打造品牌的过程其实是
企业赚钱、赚大钱的过程,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
应该先通过打造品牌赚钱、赚大钱,然后再用赚来
的钱进行研发投资,搞科技创新,当然,在打造品
牌的同时,有条件可以去加大研发投入,搞科技创
新,进行技术创新更好。采取扩张的发展战略,拉
动内需,促进投资,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利用庞大的正在贬值的外汇储备趁机收购世界
品牌、世界500强企业、世界矿产和房地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全
面推广,中国的企业品牌意识增强,为中国品牌带
来快速发展的绝佳机遇。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变革和
我们“互联网+”的推进所形成的融合效应,不仅酝
酿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也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2.寻找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更为强大的内生动力
有幸和巧合的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何学林
就曾策划世界寻梦圆(详见2002年1月由浙江人民出
版社出版的《十年一剑——何学林的大策划》和
2003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寻梦
圆大策划》)。
北京申奥刚获成功之际,何学林又在第一时间
策划了奥运圆梦圆(详见2002年1月由浙江人民出版
社出版的《十年一剑——何学林的大策划》和2007
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策划中国城市》)。在
奥运圆梦圆大策划中,何学林指出,奥运之梦其实
就是强国之梦。何学林是将奥运圆梦圆大策划上升
到中华民族追寻强国之梦的高度来进行策划的。
策划的灵魂是创意,而创意的价值则是其超前
性,何学林在十几年前做出了世界寻梦圆大策划和
奥运圆梦圆大策划。实现中国梦,需要集全党全国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当代中国策划业开创者和
职业策划家的何学林,以“学林策划,智利天下”
为抱负,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来
出谋划策。有世界寻梦圆和奥运圆梦圆大策划的基
础在先,相信一定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出谋划策、
尽绵薄之力。
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是促进中国经济未来10
年高速增长的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因为城镇化是中
国未来10年最大的内需。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
的有力保证。
但是,新型城镇化怎么搞?同样需要具体的大
策划。中国现有的城市问题不少:千城一面,产业
同构,主题缺失,特色危机,交通拥堵,房价太高
,环境恶化,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等。如果新
型城镇化继续走过去的老路,在现有的城市里大兴
土木,“开膛破肚”,让亿万农民继续拥进城市的
话,就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推高房价,恶化城
市生活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剧上学、就医、就业
等压力,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可能导致城市功能的
瘫痪。因此,城镇化也是一篇大文章,也需要大策
划。至今还未走出阴影的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
是由美国房地产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前车之鉴,不
可不察。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
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
,如果沿用过去的老路,新型城镇化又具有极大的
风险性。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对新型
城镇化进行精心的大策划,将负面的风险因素降到
最低限度,将正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另一方
面,我们还要为中国梦的实现寻找第二条道路——
风险更小的道路。“两条腿走路”,中国梦更容易
实现。寻找这第二条道路,是本书的目的;而对新
型城镇化进行精心的大策划,则是笔者另一本书的
目的。两者的目的都是实现中国梦。
有幸的是,早在1996年何学林就在特区进入后
特区时代、政策性效应释放殆尽、需要进行战略转
型和升级之时给珠海经济特区进行了城市主题定位
与整体大策划,并在实践中创立了“城市主题定位
与整体大策划”的城市策划方法论体系,运用这套
策划方法论体系,何学林有志于将中国的每一个城
市,每一个县,每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系统地
策划梳理一遍,这叫策划中国。
直到今天,中国的城市策划还停留在点子式或
局部式的策划层面,还远未上升到主题定位和整体
大策划的高度。因此,何学林创立于1996年并在后
来大量的城市策划、县域和区域经济策划、旅游景
点景区策划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的“城市主题定位
与整体大策划”的策划方法论体系,对今天新型城
镇化的策划仍然具有方法论的战略指导意义。
为中国梦所做的大策划依据的是何学林20多年
来为中国企业所做的策划实践和理论研究,并结合
世界品牌的成功经验和笔者策划世界梦、中国梦、
强国梦的经验。
最后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品牌战争——为破
解中国梦难题而作》、《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
体大策划》两大策划完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所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环境保
护”、“资源节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
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科学发展”、“重要战略
机遇期”等主张和要求,实施这两大策划,完全可
以使这些长期以来得不到实现的主张和要求得以实
现,并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交通拥诸的
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千城一
面的问题、产业同构的问题、主题缺失的问题、特
色危机的问题等城市“病”,从而实现全面小康和
幸福生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国梦,需要
大策划,需要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
为胸怀“学林策划,智利天下”的民间智囊和职业
策划家,何学林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并还将继续为
此而竭尽全力!
内容推荐
何学林著的《做爆品牌--小成本做大品牌的思维与方法》前面几章揭露出中国缺失品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外国品牌的阴谋和侵略,剖析目前我国企业品牌案例的故事,研析当前我国企业大量经典品牌运营案例,后面几章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结合自己的成功案例和当前一些企业的案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