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首任考试院长岗位上(我的教育人生)/上海高等教育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启迪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胡启迪,1939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黟县人。数学教授。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后,长期从事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系统工程、人口控制等。科研项目曾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2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77年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20世纪70年代起任控制理论教研室主任;1984年任数学系主任。1988年1月至1989年8月赴美访问。1992年6月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1995年3月转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后期致力于上海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工作。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九届委员,及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11月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华强教育专项基金“华强奖”的“特殊贡献奖”。
后记
在祖国68周年国庆的前夕,我终于完成了书稿
。成稿的过程也是自己回忆往事、重温人生的过程
。久远的年代与猛进的现实在追忆中连接,无非给
社会留下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一代知识分子中某一
个教育工作者的成长标本。
我毕竟年老了,加之自己一贯举轻若重的作风
,写得很辛苦。在未交稿前,一直是负担在身。承
蒙亲人、友人的多方支持、关心,激励我坚持前行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妻子冯准。50年来,在我“
心系事业,公而忘家”的常态里,她在工作的同时
,默默地操持家务,顾老护幼,成为支撑我事业的
后盾。这次她又成为我书稿的第一读者,提出了许
多真诚的意见。她说看了书稿她才真正知道,我过
去在干什么,有了贴心的了解。我也要感谢我的女
儿胡缨,她在百忙中帮助我录入电子稿,并通过电
子邮件,给出文字修改意见,使我触摸到年轻人对
书稿的感觉。
其次我要感谢考试院的一些老同事金彪、刘昌
堃、姚梅乐、瞿凯诚等,他们对部分书稿仔细阅读
,或提出了宝贵意见,或提供了有关历史数据,力
图使史料更符合实际。
对考试院院办诸昕雯女士,我要致以诚挚的谢
意,她一直与我保持联系,在电脑输入等具体事务
上提供许多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上海市高教学会张红女士和上海
交通大学出版社钱方针老师与张呈瑞女士,由于她
们的联络、组稿、指导,方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胡启迪
2018年6月
目录
我述教育人生
沐浴教育
乏趣的童年(1939年12月至1945年12月)
萌动的少儿(1946年1月至1951年8月)
茁壮成长在继光中学(1951年9月至1957年8月)
走进华东师范大学(1957年9月至1961年8月)
教师生涯
我的黄金三年(1961年9月至1964年9月)
皖北“四清”经磨炼(1964年10月至1966年7月)
“文革”十年遭折腾(1966年7月至1976年10月)
创建控制理论教研室的实践(1971年7月至1984年5月)
不惑之年任数学系主任(1984年6月至1992年9月)
倾心管理
走上上海市高教管理之路(1992年6月至1995年2月)
在首任考试院长岗位上(1995年2月至2006年5月)
情系教育
退休后的余热(2006年5月至今)
颂师恩
念桃李
我思高考改革
曾经的高考改革
学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创建
高考单独命题权的获取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探索轨迹
高校招生计划和收费体制的改革
不懈探索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招生的高考改革新模式
由问题导向所呼应的改革探索
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革考试与招生的管理方式
高考制度为什么要改革?
高考制度须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
社会对高考改革的诉求
高考改革“改什么”和“怎么改”问题
感言高考改革
我忆考院创建
为什么要组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教育考试院的筹建和挂牌
并轨建制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初创时期的首要工程
关于“强考益招”与“争创一流”的目标口号
考院创建促进了考试招生事业的发展
重整队伍,继续前行
“三讲”中的自我剖析材料
即知即改,自我净化,重整队伍,在创院路上继续前行
考试院民主管理跨新步
招考工作中的花絮
我议教育改革
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创一流,上水平,促进上海高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自学考试——上海开放教育中的一朵奇葩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在新世纪把我院建设成一流教育考试机构而努力奋斗
关于建立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若干意见
把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愿景锁定好
给多元化评价的实施留出改革的空间——兼议平行志愿推行的得失
上海“春季高考”是如何推出的
附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胡启迪答记者问
胡启迪就今秋高校招考改革有关政策答记者问
上海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部分
后记
精彩页
教师生涯
我的黄金三年(1961年9月至1964年9月)
回望人生,我感到毕业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三年是我人生最惬意的三年,无忧无虑,生活自立,一心工作,如饥似渴地充实业务知识,满怀实现理想的信念。尽管毕业时面临祖国的困难时期,但那时我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及数学系,精神面貌极好,当时正值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落实“高教60条”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制订“红专规划”作为执行路线图。我从那时开始,下定了一生要走“又红又专”道路的决心,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终身为人民服务,立足本岗位,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具体来说,我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就是要在教学科研上勇攀高峰,并按此制订自己的规划。
首先要过好教学关。一毕业我就在周彭年先生对58级学生主讲的《数理方程》课中担任助教,蒙徐元钟学长帮助,我迈开了大学教学的第一步;接着又在陈昌平先生对59级学生主讲的一年学时的《数理方程》课中担任助教,周、陈两位先生是数学系知名的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风格各异。周先生教学细腻,论证严密,滴水不漏,全身心投入,调动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陈先生教风严谨,板书优美,言辞精练、幽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听一堂课是一种享受。在我日后的教学中,从两位先生身上,汲取了丰富的教学营养。之后,我又连续在60级和61级学生中重复做《数理方程》习题课辅导教学。1963年9月,物理系五年级(59级)理论物理专门化班要求开设《积分方程》课程,系和教研室鼓励我去主讲,我第一次独立踏上了大学主讲讲台。我以俄国数学家彼得洛夫斯基的原版俄文著作《积分方程》为教材,通过翻译、消化进行教学,教书的过程也是学书的过程,受益匪浅。三年的教学磨炼,我闯过了“教学关”,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的备课笔记作为我人生成长的见证。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的成长道路上,党和学校明确对青年教师提出“管教管导”的要求,即当今提出的“教书育人”要求。不仅要备课笔记经得起检查,批改作业认真负责,讲课效果要好,辅导答疑也要到位。学生有问题找得到老师,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还要及时与年级辅导员沟通,交流信息,研究针对性措施。当时我系青年教师积极性很高,想出很多办法。我也结合《数理方程》教学,把一些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的同学组织起来,戏称“穷棒子小组”,加以特别辅导,赶上教学进度,不积累问题,并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学习当时优秀民办教师吴佩芳的“鸡毛飞上天”精神,使小组学生学习有了进步,也增进了师生情谊,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其次是“科研关”。科研的基本能力,在那三年得到了培养。当时我所在的微分方程教研室分为几个科研组。除“抛物型方程组”“常微分方程组”“力学组”外,我被分在由教研室主任陈昌平先生领衔的“一般偏微分算子”科研组内,共有4人,其他2人为师兄徐元钟和杨庆中。我们的选题既与系里选择的广义函数基础理论研究相一致,又瞄准了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世界费尔茨奖获得者、瑞典数学家霍曼德是此领域的奠基者。我们在陈先生的带领下,从零开始打基础,经过搜集论文资料,影印讲义,组织Seminar(研讨班),每周定时轮流报告系列论文,阅读苏联数学家盖尔冯德的《广义函数》专著,逐步打基础,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我们还邀请兰州大学教授陈庆益先生前来专题讲学,拓宽科研思路。不久,陈昌平先生在国内顶尖刊物《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率先实现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零的突破,对大家是极大鼓舞。我们也开始考虑寻找题目,小试牛刀。我与杨庆中当时同住一寝室,年轻气盛,常常切磋讨论,直到深夜,真是人生难得一景。那时,我们心里装的全是事业,除了教学科研工作,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均抛之脑后。记得1964年春节的某天下午,陈昌平先生临时召集我们3人在他家里开科研组会,讨论科研规划,外面冬雪纷飞,屋内讨论热烈,十分投入,一直到晚上七点才结束。此时我才想起,那天正是我与冯准确定恋爱关系后的第一次约会。她当时在广州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执教,我们约定利用寒假回家探亲之机见面。那次约会地点在大光明电影院门口。会后,我赶紧乘公交从师大二村(长风公园附近)奔往大光明电影院,已迟到一个多小时,当然不见人影。当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通知联络还需公用电话。我急中生计,冒着雪,撑着油布伞,披着老棉袄,穿着球鞋,摸索着,直奔七浦路冯准家,去致歉说明。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突然造访,冯准全家毫无准备,约会在这样意外的场景中进行,成为日后家里经常调侃的经典笑料。福德殷厚的老岳父,看中了我的诚恳、落拓,反而给予赞赏。回忆当年的恋情,如此简约、纯真,富有色彩,颇耐回昧。三年的“科研关”训练,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然而时光荏苒,这样的机会不再重现,不时感叹那黄金三年能多延
导语
《在首任考试院长岗位上:我的教育人生》由“我述教育人生”“我思高考改革”“我忆考院创建”和“我议教育改革”四个篇章以及附文组成。其中“我思高考改革”主要记述自1985年至21世纪前10年间,上海市曾进行过的高考改革,特别是胡启迪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亲历的高考改革。依据自己的思考,他对“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实践中的高考改革问题提供自己的感知。在“我忆考院创建”篇章中,记述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从决策、筹建、挂牌到初创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为上海招考机构的发展存史。“我忆教育改革”搜集了他在高教局和教育考试院期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和讲话。
序言
2016年11月8日,在2016年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会华强教育专项基金“华强奖”颁奖会上,我被授
予“特殊贡献奖”。颁奖嘉宾为华强教育专项基金
管委会名誉主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上海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
荣华,他们在颁奖词中说:“他是上海市教育考试
院的创始人,从1995年考试院创立开始,他呕心沥
血,带领班子成员,进行了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基
本制度建设,在招考改革、内部管理等方面走在全
国招考机构前列。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是全国最早成
立的专门教育招考机构之一。本市普通高校自主招
生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招生计划并轨、高考科目改
革、春季招生改革试点,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先行先
试。退休后,他始终关注教育改革和考试招生改革
,发挥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推动上海市教育改
革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上海市教育考
试院第一任院长胡启迪同志。”
隆重的氛围又把我带到当年探索高考改革、创
建教育考试院的峥嵘岁月里。20世纪90年代初,正
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猛进期,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
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了快
速的进程。此时,受组织的召唤,我离开了服务30
年的华东师范大学,从数学教授的岗位转到了上海
市高等教育管理的岗位。1995年,上海市教育系统
领导机构改革,在成立大教委的同时,又组建上海
市教育考试院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为了
创建考试院,组织上又把我放在考试院首任院长兼
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自此之后的十来年,我与上海
“考试与招生改革事业”紧紧连在一起,直至退休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爱上了这个事业。20世纪
90年代初至21世纪前十年,是上海高考改革的艰辛
探索和不凡实践期,作为上海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在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的高考改
革思路不断推进,高考改革措施频频出台。我作为
上海市高教局的分管副局长以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院长,亲历了这段历史时期,组建了上海市教育考
试院,目睹上海市的考试招生机构改革迈上了新台
阶。于是产生了一股记述这段经历的创作冲动,以
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高等教育发展走过的道路
和取得的成果,并供后人评说。
早在2009年,时任上海市高教学会会长的张伟
江教授就约我为学会组编的《上海高等教育文库·
领导篇》撰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上海教育
改革不可或缺的一块,教育考试院的创建是上海教
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但当时由于个人思虑过多
,撰书的想法被搁置了。2015年,挚友伟江教授此
事重提,鼓励我提笔记述。并说:“我们都到了这
个年纪了,从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到大学教授,又
走上市高等教育领导岗位,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
上经受了锻炼,备尝常人难以理解的磨难,享受成
功的喜悦。每个亲历者都写下自己特有的历程,以
绘就一段美丽的教育人生。”受其热情鼓励,我开
始聚神构思、搜集材料、提笔写作,今天终于成文

本书由“我述教育人生”“我思高考改革”“
我忆考院创建”和“我议教育改革”四个篇章以及
附文组成。其中“我思高考改革”主要记述自1985
年至21世纪前10年间,上海市曾进行过的高考改革
,特别是我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亲历的高考改
革。依据自己的思考,我对“为什么改?”“改什
么?”“怎么改?”等实践中的高考改革问题提供
自己的感知。在“我忆考院创建”篇章中,记述了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从决策、筹建、挂牌到初创阶段
的整个历史过程,为上海招考机构的发展存史。“
我忆教育改革”搜集了我在高教局和教育考试院期
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和讲话。
有幸,我的人生会与“高考改革”结下不解之
缘,这个“缘”并非是由自己内生的兴趣爱好或客
观命题的吸引诱惑所致,完全是由我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决定的。由此也使我有机会在本书“我述教育
人生”篇章中,回首自己的整个教育人生和思想起
伏,这是本书比较投入的部分,带有自传的性质。
人生是不同人由于不同出身,不同生长环境,
不同时代,不同成长经历所呈现的不同故事。在多
维空间中,每个人留下的人生轨迹,仅是一小段曲
线,成千上万的曲线编织成一幅群体的图景。我是
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由党和祖国一
手培养教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我又是一个出生在
上海,受教育于上海,最后又一生服务于上海教育
的教育工作者。时代与环境铺垫了我人生的底色。
正如地球上的物质离不开引力一样,生活在祖国土
地上的我们,整个人生轨迹也离不开时代的激荡,
烙刻着中国特色的印记。1960年3月,经过党的多年
培养、教育、考验,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光荣地在
党旗下宣誓加入了党组织。当时在“艰苦奋斗,发
愤图强”“做一个红色专家”的激励下,作为一个
满怀科学献国抱负的青年学子,我浑身是劲,发奋
学习,愿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事业。入党后我知
道,“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
”“党员专家,首先是党员,然后才是专家”。入
党初期,有两条标准是明确的,一是党叫干啥就干
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二是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用就是吃苦在前,事事带头,勇挑重担。由此
确立了与党和祖国的事业共命运,忠诚于党和人民
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生的信念,
践行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在具体岗位上,干一行
、爱一行、专一行,创造性地发挥螺丝钉精神。尽
管在确定具体岗位时,我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我
会强烈地表达诉求、意愿。但一旦组织决定了,我
会尽快地投入到具体岗位中去。
数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
业以及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但也浪涛起伏。在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我们个人也身随潮滚,成绩与喜悦,困难与奋斗
,坚持与磨炼,思索与升华……谱写着自己平凡的
人生之路。但我一生认真、执着,心系事业,从不
懈怠,始终不变的是当初立下的信念:不虚度年华
,为人民服务,无悔此生。
内容推荐
《在首任考试院长岗位上:我的教育人生》作者胡启迪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一名大学教授走上了上海市高教管理岗位。作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首任院长,参与了1995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创建工作。他勤奋务实,呕心沥血,带领班子成员进行了上海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基本制度建设,在招考改革、内部管理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招考机构前列。他还参与了上海市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招生收费并轨改革、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春考春招、构建招考立交桥等高考改革项目的调查、设计、决策、实施整个过程,经历了招生录取从手工操作到网上录取的革命性转变。作者通过追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市高考改革的历史进程,并提供了自己对高考改革的见解、思考和感知,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等教育发展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果,供后人评说。
全书共有四个篇章:“我述教育人生”“我思高考改革”“我忆考院创建”“我议教育改革”及相关附文。本书记述了作者作为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由党和祖国一手培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一生跟党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创造性地发挥螺丝钉精神。本书有“身随潮滚,初心依旧”的成长成才心路历程,也有带有自传体的教育人生回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