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40年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不仅有利于继续推进改革,取得改革最终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方案,显然都包括了作为其最重要内容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汪海波著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精)》在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做了深入的分析。在第二章至第六章中,依据中国改革实践,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分别叙述了其历史进程。第二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第三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第四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第五章为“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第六章为“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8年)”。这五章是全书的主体,约占全书篇幅的七分之五。其中第六章就约占七分之二。这是基于第六章所叙述的改革历史过程的特点做出的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过一个精辟概括。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说的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述,准确地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尤其是准确反映了作为改革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这表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在第七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中,专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辉煌成就做了详细的分析,篇幅约占全书的七分之一。 本书力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导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表述。本书史论结合、以史为主,同时采取详简结合的撰写方法,依据问题重要性及其本身具有的简单和复杂的差别,有的问题写得较为详细,有的问题则写得较为简单。 作者简介 汪海波是本书的主要作者。1953年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1956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1956~1975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组)执教(其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完全停止了教学活动)。1975~1981年,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编辑室做编辑工作。1981~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并先后任该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987~1991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2013年,先后任《中国经济年鉴》副总编辑和总编辑。1995年至今,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工业经济问题研究》、《新中国工业经济史》、《中国积累和消费问题研究》、《中国经济效益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研究》、《对党的经济纲领的历史考察》和《汪海波文集》(第1~11卷)。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及其主要特征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一1984年) 第一节 以“二权”分置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率先突破 第二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改革 第三节 集体经济改革起步 第四节 恢复个体经济 第五节 现代市场体系开始发展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起步 第七节 对外开放初步发展 结语 第三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 (1985一1992年) 第一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为特征的改革 第二节 继续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继续发展现代市场体系 第五节 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节 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 结语 第四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 (1993—2000年) 第一节 国有经济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调整 为特征的改革 第二节 深化集体经济改革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节 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第五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第六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初步形成 结语 第五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 (2001—2011年) 第一节 以继续推进战略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特征的国有经济改革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第三节 继续深化集体经济改革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五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六节 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第七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发展 结语 第六章 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2012—2018年) 第一节 以主要管资本和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为特征的国有经济改革 第二节 推进以“三权分置”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继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五节 全面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节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发展的新阶段 结语 第七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 第一节 初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创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 第三节 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跃上了新的历史阶段 第四节 改革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 作用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五节 改革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伟大胜利 索引 后记
导语 汪海波著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精)》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一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义。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不仅有利于继续推进改革、取得改革最终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