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简明资本论(图文典藏版)/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作者 | (德)卡尔·马克思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对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几位重要人物之一。一生著述甚丰,《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是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极其著名,他据此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时至今日,他的诸多观点仍在影响着世界政冶和经济局势。 书评(媒体评论) 马克思大胆的经济的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他 的阶级斗争的政治理论,他的黑格尔哲学演变理论, 具有历史“观念”的重要意义。 ——萨缪尔森 我常把它(《资本论》)同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 学说相比,它是当之无愧的。这种分析的洞察能力是 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也许是最突出和最不朽的成就 。 ——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 马克思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值得我们献上永远的 敬意。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资本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有很大 的文学价值。 ——S.S.波劳厄 目录 编译者语 《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 第一卷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商品 货币的职能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工作日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三章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相对剩余价值 协作 工场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 第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五章 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六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的两个假定条件 简单再生产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原始积累 第二卷 第一章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的循环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第二章 资本周转 资本的周转与种类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劳动期间 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周转时间与可变资本 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导言 简单再生产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第三卷 第一章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成本价格和利润 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不变资本和价格变动 第二章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与平均化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形成与市场 超额利润 第三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身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 第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 货币经营资本 商品经营资本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实现方式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及其所得的利润 商业可变资本的补偿和获利 商业资本的周转与价格 第五章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生息资本 利润和利息率 信用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流通手段与贵金属 第六章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 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的形式 绝对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 土地价格 第七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三位一体的公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精彩页 价值形式 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使用价值或商品的各种具体形式出现的,这是它们的自然形式。因为它们既是有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所以它们是商品。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性:以使用价值表现的自然形式,以交换价值表现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像商品的使用价值那样可以被人们感觉到,在商品的价值中没有一个自然物质,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也看不到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人类劳动的具体表现的时候,商品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因此,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只有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现在我们回到价值的这种表现形式,来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商品的价值好像是虚幻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交换价值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或价值形式。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就可以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货币表现价值,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最后结果。 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的价值关系。由于一切价值形式的全部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因此,分析这个形式确有一定难度。 最初的商品交换,只是一种个别的行为。那时,没有商品生产,人们只是把偶尔剩余的产品拿去交换。于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便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简单的价值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20码麻布=1件上衣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麻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衣)上。前一种商品(麻布)起主动作用,也就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它的价值被相对地表现出来。后一种商品(上衣)起被动作用,即处于等价形式上,它是表现前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两个要素,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同时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端即两极。这两种形式总是分配在通过价值表现而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的商品上。例如,在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等式中,麻布的相对价值形式通过上衣而得以体现,上衣则只能充当等价物而不能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若要体现上衣的相对价值形式,等式则变成1件上衣=20码麻布,这时,等价物就是麻布而不是上衣了。因此,同一商品在同一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形式是作为两极互相排斥的。 一个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它当时在价值表现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要发现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表现怎样隐藏在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中,必须撇开这个价值关系中的量的方面的关系,首先应该考察它的质的方面的关系。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质的物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论20码麻布=1件上衣,或=20件上衣,麻布=上衣是这一等式的基础,只有把等式两极的商品还原为同一性质的东西,然后才能比较它们的量。在麻布=上衣这一等式中,这两个被看作质上等同的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麻布的价值通过它同上衣的交换关系得以表现,而上衣则以自己的商品体充当麻布的等价物,上衣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作为价值物出现的。 我们知道,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这种价值性质,是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而显露出来的。离开了交换关系,孤立地看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说明商品体包含着价值,并不能说明价值表现出来的形式。因此,只有在麻布=上衣这一等式中,织麻布的劳动和缝上衣的劳动才能实际地转化为共同的物,即化为抽象的人类劳动。作为一种具体劳动,缝上衣的劳动与织麻布的劳动是有区别的,但是,缝与织都具有人类劳动的共同性质,由此可以证明织劳动创造出的价值,与缝劳动创造出的价值没有任何差别。通过这种间接的方法说明,只有在不同商品的等价交换中,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体内的价值,才能得到具体的表现。简单的价值形式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还是很不充分、很不完全的。P10-12 导语 卡尔·马克思被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不朽巨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大势所趋,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资本论》,《简明资本论(图文典藏版)/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资本论》大众普及型读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序言 《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 现在,我把《资本论》第一卷献给读者。它是我 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 篇相隔许久,是因为多年疾病使我的工作一再中断。 在第一章中,我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 容作了概述。这样,既是为了本书内容的连贯和完整 ,同时,也改进了叙述方式。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 前书只是简略提到的那些论点,在本卷中都作了较为 详细的阐述。相反,前书中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本 卷只是简略提及或者干脆省略。 万事开头难,各门科学莫不如此。所以,本书第 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最难理解。其中,对 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 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内容则极其简单 。两千年来,人类对这方面所进行的探讨和努力,并 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可是,人们对那些更有内容 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为 何如此?因为,研究已经发育的身体比研究身体的细 胞更容易。分析经济形式,只能用抽象的逻辑思维来 进行。然而,对于资本主义,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在那些 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对一些琐事斤 斤计较。的确如此,但这是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解剖 的那种琐事。 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这本书并不难 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一些新知识、愿意自己 思考的读者。 物理学家多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充分、最少受干 扰的地方考察研究,或者,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 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在本书中,我要研究的是资 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迄今为止 ,实行这种生产方式最典型的地方是在英国。所以, 在理论阐述时,我主要以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 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 ,或者认为德国工人的生活状况远远好过英国工人而 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当头棒喝:对不起’先生 ,这正是说的你们的事情资本主义生产的客观规律必 然要引起激烈的社会对抗,但问题本身并不在于对抗 的发展程度的高低,而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 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性及其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 发达国家的社会状况的今天,就是工业较不发达国家 的明天。 在德国已经完全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地方, 比如工厂,由于没有工厂法,工人的情况比英国还要 糟糕得多。在其他方面,德国也同西欧所有国家一样 ,既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生产 的不发展。现代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灾难压迫着我们 ,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而陈旧的生产方式、 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使我们受苦的, 不仅有活人,还有死人。死人控制了活人! 与英国相比,德国和西欧大陆国家的社会统计资 料很贫乏。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资料,也能够把那些国 家的政治经济的帷幕揭开一道缝隙,使我们能够窥见 幕内美杜莎的头。如果德国政府和议会也像英国那样 ,能够组织委员会并指派专人定期调查社会政治经济 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能够像英国委员会那样,有公 开调查真相的真正权力,在调查中,如果能够找到像 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 、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情况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的英 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调查人员,那么 ,调查的情况就会使德国民众大吃一惊。珀尔修斯用 一顶隐身帽把自己隐蔽起来,以便有利于追捕妖怪。 我们却用隐身帽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严严实实地遮住 ,以看不见为由而否认妖怪的存在。 不要掩耳盗铃。正如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 中等阶级拉响了警报 一样,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 响了警钟。在英国,社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当它 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到那时 ,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则要根据工 人阶级自身发展的程度而定。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 ,姑且不论他们的动机是否高尚,其切身利益也迫使 他们必须废除那些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因此, 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立法的历史、内容 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必须向其他国家学习。一 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书的最 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也不能跳过更不能用法令来取消社会的自然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为了避免产生误解,需要简单说明:我绝不用玫 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本书中所涉及的人, 只是一种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经 济利益的物质承担者。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种历史 的、自然的发展过程。作为这些阶级中的个体,不管 他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但在社会意义上,他 必定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并且,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 系负责。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 人,绝不仅仅是出现在其他一切领域内的那些敌人。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那些 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全都暴露出来,并让 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英 国高教会派可以饶恕对它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十八个 展开的攻击,却不会允许你攻击它关于现金收入的那 三十九分之一。在今天,同批评传统的财产关系相比 ,无神论则变成了一种很轻的罪。尽管如此,社会的 进步却是不可阻挡的。以几星期前发表的蓝皮书《就 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使团的信函往来》为 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蓝皮书中坦率地说:在德国 ,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他 们对现有劳资关系的变革已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 可避免。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 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 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 时代进步的标志,法官的紫衣黑袍不能遮掩。奇迹不 会在明天出现,但它已经透露出这样一种感觉:现有 的社会制度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 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 册)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三册),第三卷即 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 我欢迎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但对于舆论的偏见 ,我从不让步。我仍然相信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 的格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卡尔?马克思 1867年7月25日于伦敦 内容推荐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一百多年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作品深刻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披露了资本的本质和力量,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原书篇幅宏大,理论深奥,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轻松读懂此书,卡尔·马克思著的《简明资本论(图文典藏版)/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对原著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取舍,力争保留其主体和精华内容,化繁为简,以小见大。同时精选了与书中知识点有的关百余幅精美图片,并配上详尽图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内容和思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