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1930年代的上海充分表征了现代中国的现代性甚至未来性,同时也呈现出“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等半殖民地的驳杂性。海派文学也因此表现的丰富性,并突出体现为“文学生产与流通一体化”的文学图景。 吴晓东著的《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精)》借助文学广告这一盏聚光灯,重新照亮一些文学史空间,从文学原生形态的意义上展示1930年代的海派文学风景。 作者简介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等。 目录 《良友》的世界视野 曾朴的法兰西情结 胡适的“半部”文学史 “南国诗人”田汉与南国社首次沪上公演 中国化的“颓加荡”:邵洵美的唯美主义实践 巴黎情境与巴金的国际主义视景 “一·二八”事变与战争文学热 《现代》杂志与“现代派”诗 中国杂志史上的一个“准神话” 告别奥尼尔:洪深30年代的转向 废名小说的“文章之美” 田汉的转变 穆时英与左翼的殊途:从《南北极》到《公墓》 《西线无战事》与30年代的“非战小说” “茶话”与“咖啡座”:海派散文的都市语境 作为“中介”的日本 换个角度看“文艺自由论辩” 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 评论界“检阅”现代女作家 《人间世》与林语堂的小品文运动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 旅游产业的兴起与中国现代“风景的发现” 《欧行日记》与现代作家的欧洲游记 沪上“八大女明星”与丁玲的“梦珂” 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 “北新书局版”的中国现代四大作家 艾芜笔下的南国世界 文坛忆念刘半农 丰子恺的“消夏新书” 端木蕻良:“大地之子的面型” 后记
导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1930年代文学是“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特别是沪上文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1930年代的上海充分表征了现代中国的现代性甚至未来性,同时也呈现出“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等半殖民地的驳杂性。海派文学也因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并突出体现为“文学生产与流通一体化”的文学图景。吴晓东著的《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精)》源于一次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涉及重要的作家作品,及当时的重要资料,全景式展示了沪上文学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