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谢瑜主编的《思辨的力量(第3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集)》收录了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论文以及部分教师关于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思考成果。书稿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秉持“师生互动”的理念,既收录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论文,也收录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论文。既有老师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中国话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有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反思。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引发引发读者作为第三方的再思考。二是秉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当下研究生关注程度较高的重大事件的联系和思考。既有对异化思想、技术理性等经典理论的讨论,也有对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等现实问题的关注。书稿的出版,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实效性。 目录 一、理论与经典 消费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隐性批判维度 异化与活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社会活力思想 技术理性与“工匠精神”培育之思 正确认识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家风研究的文献综述 浅谈《春秋》决狱的核心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三、网络思政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 自媒体时代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蕴含的哲学原理与方法创新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驱动逻辑运思 Logic behind Rise of Research 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四、时政热点 “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精准扶贫的理论实践现状与主要挑战分析研究 从中国物流发展看中国道路 五、社会民生 针对“共享单车”停车问题的大众心理分析及行为导向的对策建议 共享单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探析 完善托育服务,托底“幼有所育 社区治理视域中的车位租赁矛盾及其化解之道 ——以成都市某小区为例 男女比例失衡相关社会问题分析 知识分子焦虑倾向的诱发与演绎:青年博士生焦虑心理研究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of Anxious Propensity of the Intellectuals Young Doctoral Students Anxious Mentality Analysis 女性大学生“裸贷”现象的反思 ——基于马克思消费异化视角 六、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 如何上好一门课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与反思 新时期高校优良校风和学风培育探析 Research on the Fine School Spirit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大思维方法 On Five Ways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in a New Era 做哪一种哲学教师:韦伯和尼采的教师角色观之比较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