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分类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寓意,后改名“老舍”。老舍先生是满族正红旗人,他的创作具有很鲜明的北京本土特色,不管是其剧本还是小说,读者都能领略到浓郁的京味儿。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下,老舍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严重的损失之一。
老舍先生的戏剧成就非常高,《茶馆》《龙须沟》是中国戏剧领域的丰碑,另外老舍先生创作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也是广受读者喜爱,老舍先生也因此以得票第1m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目录
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中篇小说
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
柳屯的
断魂枪
小人物自述
上任
黑白李
微神
有声电影
狗之晨
柳家大院
眼镜
不成问题的问题
也是三角
邻居们
大悲寺外
附录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精彩页
骆驼祥子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
导语
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出版老舍先生的作品集,是对老舍先生的最好纪念。
老舍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人民艺术家。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是京味儿文学代表作家的小说选集。
这样一位有着传奇人生的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下层百姓生活,以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见长,语言京味儿十足,亲切、活泼。
序言
老舍是我敬重的长者和作家。
年长德高,人品好,作品多而好,这是我对老
舍先生的认识。老舍在散文《我的母亲》中,写到
自己的性格成因深受母亲的影响——“我自幼便是
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我之
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
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老舍为人的抗
争、软而硬的刚性和义气。这是老舍在《老张的哲
学》创作谈中,第一次对自己性格的归纳。在北平
《新民报》所载的长篇散文《八方风雨》一文中,
他自称把这篇文字当作“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报告”。在老舍的其他文字里,我们也都能看到他
平凡人的自我定位。这也是他的实在人生。记得有
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平平凡凡才是真”,我正是
在老舍所写的平凡人的生活中,逐渐认识老舍的不
平凡的。
说起编选老舍的作品集,还得从因缘说起,缘
故,缘分,有缘,就像一根丝线,把我引向老舍作
品以及他的家人。世人大多相信因缘之说,我也是
其中之一。
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从中国新文艺大
系小说卷中读到老舍的短篇《断魂枪》。小说写于
1935年,情节不复杂,讲述武林高手沙子龙当客栈
老板后的境遇——三个片段:王三胜卖艺、孙老者
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献技。读此小说,对我而言
,是大有拍案叫绝的感受的。此后,我在一个文学
聚会上,巧遇一位贵港作家朋友,与他谈及这篇小
说,他大加赞赏,连说短篇小说还有这种写法,真
是绝妙!
关于这篇小说的写作,老舍在《我怎样写短篇
小说》一文里,是把其当作觉悟之作看待的。何也
?“一个事实,一点觉悟”,从原计划写十来万字
的武侠小说《二拳师》的一大堆材料中,抽取了一
小块,来表现三个人和一桩事,“全篇是从从容容
的,不多不少正合适”,“长篇要匀调,短篇要集
中”。老舍把《断魂枪》当作“紧凑精到”的创作
原则的实践,即“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是很有启示意义的。诚如老舍所说的,“五千字
也许比十万字更好”。这个启示,和鲁迅先生所说
的小说创作,“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
好是画他的眼睛”,追求利落、准确,以及简约凝
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同样,从长篇小说《大明湖》里抽取的一个片
段写成的《月牙儿》,与《断魂枪》的写作觉悟相
似。对这篇作品,老舍说过“由现在看来,我楞愿
要《月牙儿》而不要《大明湖》了”的话,“因它
比在《大明湖》里窝着强”。
《月牙儿》共43段文字,每段字数不多,讲述
了母女走上相同道路的悲剧人生——因生活无着被
迫做暗娟。民国初年,父亲早逝后,母亲给人洗衣
服并典当家中所有的东西来维持生计。母亲两次改
嫁——第一次,新爸爸供母女衣食,送月牙儿去小
学校读书。但是好景不长,新爸爸在一次意外事故
中死了,母女俩又衣食无着。母亲做那个事后,月
牙儿没有原谅母亲。月牙儿小学毕业了,没有找到
工作,为了生存,她把自己卖给了胖校长侄子。后
来,没干几天的她从小饭馆辞职后,找不到事做,
万般无奈之下,月牙儿走上了与母亲相同的道路一
“上了市”。她“拿十年当一年活着”,从各种各
样的男人身上拼命地挣钱,然后悄悄地给沦为乞丐
的母亲送去。月牙儿染上了花柳病,她把病极力地
传染给他人,因为“我不觉得这对不起人,这根本
不是我的过错”。月牙儿被抓进感化院,后来入狱
。在狱里,月牙儿觉悟到“世界比这儿强不了多少
”……
诚如老舍所说的,作品中的这对母女,其性格
和命运的叙写确是和《大明湖》不同的——用老舍
的话来说,“在女子方面,重要的人物是很穷的母
女两个。母亲受着性欲与穷困的两重压迫,而扔下
了女儿不再管……这个女的最后跳了大明湖。她的
女儿呢,没有人保护着,而且没有一个钱,也就走
上她母亲走上的路一在《樱海集》所载的《月牙儿
》便是这件事的变形。可是在《大明湖》里,这个
孤苦的女儿到了也要跳湖的时候,被人救出而结了
婚”。这里的“变形”,便是老舍不满意《大明湖
》的实践。显然,老舍对这个变形是很满意的。《
大明湖》里的这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如同旧戏
里演的一样,新娘新郎披红挂彩,在鼓乐声中拜天
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喜庆是喜庆了,女的似乎
也有了新的希望,但这显然不是老舍想要的。
同样,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里,我也看到
了媲美《月牙儿》的主旨取向和篇章结构。小说写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的变化,主要情节是祥子的
人力车得而复失、人生从有希望到无望的“三起三
落”。
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
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希望第一次破灭。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
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
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虎妞以低价帮祥
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其后,祥
子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祥子的生活希
望破灭。
如果说,车子的三次失去,让祥子的生活希望
破灭,那么,杂院里二强子19岁的女儿小福子的遭
遇,则彻底粉碎了祥子心里残存的对女人、家庭以
及未来的一丝念想——小福子对他有情有义,等着
他回来娶自己。面对哭肿了眼的小福子,祥子说会
来接她——“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一定来!”
老主顾曹先生给祥子出主意——帮祥子租赁车子,
接小福子来家住,帮助高妈洗洗作作。祥子满心欢
喜去找小福子,可是,杂院里小福子人去楼空,顺
着小马儿的祖父的指点,祥子最终在白房子(妓院
)打听到了小福子的下落——她已不堪凌辱,在小
树林里上吊了。
用作品说话,祥子终于从“体面的、要强的、
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劳
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
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老舍这篇作品的写作起源于1936年(民国二十
五年),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在跟老舍闲谈时,谈
到了他在北平曾用过的一个车夫,“自己买了车,
又卖掉,如此者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
此后从春到夏,老舍着迷似的收集资料,“把祥子
的生活和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才写出了这部
“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对苦人
有很深的同情”的作品。
……
诚如老舍大女儿舒济在给现代社“老舍诞辰120
周年经典珍藏版”系列作品的题词中所说的,在老
舍先生诞辰1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出版老舍先生的
作品集,是对老舍先生的最好纪念。斯人已去,精
神长存,怀想作者的音容笑貌,笔者便有诸多感慨

说到和老舍家人的往来,好像是20世纪90年代
末的事了吧。记得曾两次拜访舒乙老师,一次是
1998年,在西三环的万寿寺,另一次是2002年,在
亚运村新馆。拜访的主题都是老舍以及他的作品。
舒乙老师待人和善,为人真诚。舒乙老师为我所供
职的出版社选编了老舍的小说和散文,为散文选写
了序文《五把钥匙》,并附上他写的《老舍生平及
作品》一文。后来,我从舒济老师那里得知舒乙老
师住院了,想去医院看望,终因院方的规定未能成
行。
与老舍大女儿舒济的往来,缘于《老舍自述·
注疏本》的组稿。多年前,我在网上淘到两种《老
舍自述》。我很想出一部注疏严谨的《老舍自述》
,于是便给舒济老师打电话,舒济老师认可徐德明
老师的本子,并给了我徐德明老师的电话。其后,
舒济老师又准备好了有关老舍的照片资料,供我翻
拍。此后又多次整理家里的老照片供我选用。如今
,这部舒济老师认真审阅过并为之作序的注疏本(
徐德明、易华注疏)即将付梓。对我开列的老舍小
说和散文的选目,舒济老师也建议增补上一篇小说
《不成问题的问题》。这篇文字,舒济老师也不吝
赐教。我对舒济老师的真诚和严谨,对她付出的劳
动,是心存感念的。
老舍的家风,其子女也都传承了,这是很让我
印象深刻的。
写到这里,顺便提及《有声电影》一文的取舍
。在市面上,此文收入小说集和散文集的均有版本
,我以为,从叙事和抒情议论的轻重比例而言,视
其为小说似更为贴切,再说,老舍是有自传体小说
的写作的,代表作是《正红旗下》。这一篇的取舍
,我特意咨询了舒济老师,舒济在回信中说《有声
电影》以《老舍全集》为准,是短篇小说。
老舍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在国内外
享有崇高声誉的人民艺术家。编选他的作品集,是
我读经典、读大师的修行课。在编选过程中,我的
做法也许与大多编者相同或相近,即参考多种版本
,权衡选择,但囿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了解,疏漏
在所难免。卷前的这点文字,所写的也无非是读书
心得,寥寥数语,谈不上什么新鲜,也不敢说知人
论世,如无看头,也仅糊窗覆瓮而已,不过心也存
念,期待读者读老舍时能各有所得,有些好处,如
此这般,便是很让编者感到欣慰的事了。是为记。
庞俭克 记于2018年3月30日
改于5月23日
内容推荐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收入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17篇。
老舍的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下层百姓生活,以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见长,具有鲜明的风格。正如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里所说的,“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故事酝酿长久,素材收集多,“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本地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