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灿若秋叶(一个乳腺癌患者的手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石杰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石杰,笔名如是,喜欢文学和哲学,主要写小说和评论,有小说集《小村残照》《你说校园里有没有蛇》,评传《王充闾:文园归去来》以及专题评论集《栖居与超越》等出版。以其优美的文笔和认识上的深刻,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受到读者的好评。
书评(媒体评论)
贾平凹,著名作家
我向来敬重和爱怜有才华的女性,但我在读罢
她的小说的那个黄昏脑子里总摆脱不掉对这个女子
命运的担忧。有才华的女人是无法享受世俗社会中
的富贵的,因为她们敏感、孤傲、个『生太强,不
肯屈就容忍且厌烦俗世纠扰。而尤其石杰,评论文
章中那么坚硬,小说中又如此柔丽,其性格是一般
人难以把握的。有道是圣贤者庸行,大人们小心,
你一个女人家既要保持你的自在、鲜活,要发展你
的天才,你不牺牲很多怎么成?
王充闾,散文大家
在她的生命历程中,孤独、凄苦的心境,恬淡
、谦和的个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的执著追求和优秀品质,以及理想的人格,冰
雪般的清纯,相伴而生,结伴而行。这是她历久弥
新的人生主题,也是她赖以写作的内在条件。祈望
她走出痛苦,淡然前行。
秦岭,医生
我几年前结识了这位乳腺癌患者,并且成为忘
年朋友,互相勉励!我知道她有过一段艰难痛苦,
却不知道她有着怎样曲折的心理路程。恐惧、失落
、悲伤、逃避、迷惘乃至绝望……都有过,她靠坚
定的信念和意志最终走出来了!疾病使她学会了怎
样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怎样通过饮食起居调理身
体,怎样在纷繁中保持简单的心境,怎样理清杂乱
、看淡名利、完满人生,热爱自己、他人、自然和
社会。癌症是顽疾,但未必全是绝症,很多癌症通
过科学诊疗能够长久生存。医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医生也
并非万能,如何面对疾患、将更精彩的生活延续,
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所以说,这本书不
光是给癌症患者的,也通过一些科普知识,让普通
大众不再“谈癌色变”,不再轻言放弃,而是正确
面对疾病和生死!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四年前,我被确诊为乳腺癌。我看着医生那张
没有表情的脸,心里是一千个不信,一万个不甘!
此前一分钟,我还安安静静地卧在床上。我知
道病理结果可能出来了,心想没事的,不可能,不
会。有医生不是说过了么?良性,百分之八九十是
良性……我看着身边两位化疗的患者,心里甚至有
几分可耻的得意。
可是突然间,我就从天堂跌进了地狱!
面对雪白的墙壁,我茫然失措,混沌一片,整
个思维彻底凝固了,嘴巴既不会说脑子也不会想。
紧接着,便是手术,是化疗,是疼痛,是脸色
苍白头发光光。
死神的身影一度在我的脑海中徊转。我心想,
我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好几位亲人,都先后死于
癌症。而家族史,就意味着我的体内有癌基因。在
我尚未出生的时候,癌症的种子就种下了,只等着
发芽破土成长的机会;而属于基因方面的疾病是无
法治愈的。不久的将来,我就会像很多患者那样,
转移到骨头,到脑袋,到肺……总之是全身的所有
器官,把我活活地折磨死!尽管我发现得还不晚,
可是这种东西谁控制得了,这种病谁说得清?不是
有很多早期病人,都命赴黄泉了?
怎么办?怎么办?!
尤其另一个噩耗袭来的时候,我顿觉天地暗淡
、了无生趣。有段时间,我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整天不是躺在床上,就是游魂一般地在野外的树林
里走来走去。
可是我终究活了下来,支撑我活下来的就是这
本书。我只用三个多月时间便写完了初稿,感觉好
像有一股什么力量在推着我,有个声音在催促着:
写吧,写吧……所有的章节写得都顺利,指尖敲打
着键盘,好像灵魂跳着生命之舞一般,沉重,也酣
畅淋漓。我知道,促使我写出这本书的是我和无数
个像我一样的癌症患者的苦难,是我可怜可爱的病
友,是我的因癌症而去世的朋友和亲人们。
也许那些目前仍然健康的人们也在我的关怀之
列?是的,他们不是癌症患者,幸福且幸运,而且
说不定终生远离癌症的魔爪。可是谁说得定呢?在
人类尚未解开癌症之谜、尚未掌握控制癌症的根本
方法、导致癌症的工业和环境因素也还不能有效治
理的情况下?也许你此刻还是健康人,你旅游、工
作、结婚、生子、赚钱、养老……总之享受着一切
世间可能享受的。可是有一天,偶然或必然地,你
接受那些高科技仪器的检测了,有人可能会告诉你
说:得了癌症。
和许多肿瘤写作者一样,在这本书里,我也苦
苦地思索我为什么患了癌,也找到了日常生活方面
的原因,也探讨了对策,乃至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而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身体素质提高了,
感冒的时候少了,精力较以前充沛了。出院以来我
一直按医嘱准时复查,每次复查,结果也都不错。
所有这些,不能不说是养生和医疗的功绩。
可是我仍然不想把身体疗养作为重点写。为什
么呢?一句话,这种信息已经太多太多了。只要随
便打开电脑、电视、手机,或者走进实体书店,都
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诊疗知识和养生经验,乃至细微
到教你怎么吃饭、怎么喝水,怎么起床又怎么入睡
。每一位肯思考、善行动、想学习、有毅力的患者
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养
生计划。我不想重复,更不想复制,只是想找出一
条比养生更有根本性的救赎之路,因为它符合我的
性格也符合很多患者的实际情况。这条路在哪儿呢
?在内心,在情绪,也就是说要彻底解开患者的心
结。假如进而能够树立起与癌症抗争的信心,就更
理想了。否则,再好的治疗和调养恐怕也是无济于
事。
当下人已经活得太苦太累了,烦恼、压抑、焦
灼、封闭……每颗心都成了一座孤岛!尤其癌症患
者,从确诊那天起,你的身体里就有颗定时炸弹了
,你面临的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从初诊到确诊,
从人院到出院,从手术到放化疗,从健全到残缺不
全……紧张、焦灼、恐惧、怨恨、失落……都跟随
着你。尤其出院以后,你不仅要承受外界的舆论,
更担心转移、复发,总觉得头顶上悬着把达摩克利
斯剑。你不堪重负、步履蹒跚,乃至因此而削弱或
者丧失了与癌症抗争的信心和体力。
而且,从本质上说,癌症患者的心理是孤独的
。这是很多患者的实际情形,也是我的内心体验。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我痛苦、压抑、勉力平
衡,心里装得满满的却一句话也不想讲,几乎把自
己完全封闭起来了。我嘱咐亲属,嘱咐知道消息的
几个朋友,甚至嘱咐我的主管医生,让他们严守秘
密,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乃至很长时间里我单位的
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直到有一天,我面对着电脑了,才意识到我的
行为是多么愚蠢!我写我自己,写为什么会发病,
写我对肿瘤的认识,写我的整个治疗过程和每个环
节的切身感受,也写了一些我亲历亲闻的癌症患者
们。他们可能很普通、很平凡,甚至有很多缺点和
毛病。可是在死亡面前,生命却闪出了最宝贵的品
质,值得人尊重和怀念。抒写使我体验到了久违的
欢乐,我更想把这种欢乐送给他人。我不清楚读者
是谁,在哪里,但我
目录
一、左乳房摸到一个肿物
二、《油画词语》
三、“凭我的经验应该是良性的”
四、夜赴京城
五、恐惧
六、幻灭
七、手术
八、告诉我还能活多少年
九、等待病理结果
十、FISH,FISH
十一、发明镜子的人是最冷血的
十二、走进化疗
十三、疼痛难忍
十四、我是谁
十五、保姆和江湖医
十六、爱的支撑
十七、美是天性
十八、女人,女人
十九、食与性
二十、中医和西医
二十一、天不应地不灵
二十二、有知好还是无知好
二十三、在死神面前起舞
二十四、草地上的两个小女孩儿
二十五、痛苦死和安乐死
二十六、别让你的心里留下遗憾
二十七、噩耗袭来
二十八、迎接明天
后记
精彩页
后来我才知道钼靶其实是乳房肿瘤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专家说:钼靶能捕捉到乳腺微小的针状变化与钙化,其诊断的准确率可达85%~90%以上。尤其在显示钙化点这方面,比B超强得多,尽管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身体的辐射、对某些患者某些部位的肿块儿容易遗漏,等等;而超声本身的优越性恰好可以和钼靶相互弥补。
交款还得重新排队。我看看表,已经10点40多了,心里很着急,好在这次排队的人少了些。交完款我就急匆匆地乘电梯去楼上做彩超。天啊,等候的人太多了,候诊厅几乎坐满了人;走廊里也有人来回溜达。
我把单子交给分诊台的护士,她只扫了一眼就说:“下午3点以后啊,等着吧。”我听见分诊台扩音器里播出的号码和我的还差一百多呢,心里着急,于是转身出了超声科大厅,想先去做钼靶。
做钼靶的地方和彩超正相反,室内空空如也,连人影也不见。我正诧异着,见两米外一个房间门口有两个穿白大褂的女人唠嗑呢,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后来我才知道我去的是科里的钼靶室。
我对门外那个中年妇女说:“请问做钼靶是在这吗?”
她看看我,点点头说:“跟我来。”兀自朝里边一间屋子走去。
我紧随在她的身后走进屋里,她在离我远远的地方说:“把上衣脱了。”手里一边鼓捣着什么。
我把包放在墙边的椅子上,解开扣子,脱掉外衣。
她用眼角扫了我一眼说:“背心也脱了啊,啥也别剩。”
我沉默着。尽管屋里只有两个同性别的人,我还是有些犹豫,有些羞赧。我误以为拍钼靶片子也和肺透一样,就小声儿说:“背心上没有金属扣子啊。”
她有些不耐烦地说:“让你脱你就脱得了,快点儿。”这时她已经转到室内隔断墙外去了。隔断墙很薄,下半截是水泥白灰的,上半截是透明玻璃,好像还有个木框什么的;墙外边的一张桌子上有台电脑。
她隔着玻璃墙确认我上身已经一丝不挂了,便一边往我跟前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瘦啊,还不知道夹住夹不住呢,可别像刚才那个似的。来,转身,让我看看。”一边打量着我的乳房说:“嗯,还行。”把我在仪器前摆放好,“别动啊,别动,夹住的时候肯定有点儿疼。”
我一听心里就紧张了。我从小就身体敏感,对疼痛特别恐惧,眼前这陌生的家伙让我一时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它要对我做什么,怎么做,不由得打量了它一眼。只见那两排无缝的牙齿正贪婪地盯着我左侧的乳房,慢慢合拢着,合拢着,终于咬住了,越来越紧,越来越紧,我感觉浑身都被夹扁了。
身上有些发热,汗也从额头渗出来。我咬牙忍着,心想这可是诊病呢,必须挺住,马虎不得。好在工夫不大那两排铁齿就松开了,女医生在墙外说:“完了,穿上吧。”
我一边系着衣服扣子一边走到女医生身边,女医生还在电脑前摆弄呢,屏幕上有几张图片,黑黑白白的,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一会儿女医生递给我一张片子。我边看边说:“您说我左侧乳房里是怎么回事啊?”
P14-15
导语
你体验过确诊前的惶恐吗?你体验过确诊后的绝望吗?你体验过失去乳房的自卑伤感吗?你体验过术后治疗的艰辛苦痛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你是患者也许你还是个健康人。《灿若秋叶(一个乳腺癌患者的手记)》作者石杰既是作家也是乳腺癌患者。她以跨界写作的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极大勇气,给癌症患者们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不仅写出了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经历,也写出了感受;不仅写出了孤独、痛苦,也写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不仅写乳腺癌,也涉及其他癌种;不仅涉及医学常识,也有文学审美意义;其感染力是同类题材的作品所不能比的。本书是写给乳腺癌患者的,也是写给整个癌症群体的;是写给非健康者的,也是写给健康人的。它告诉你如何解脱痛苦,战胜自我,勘破人生,正常生活。甩掉种种身心压力,在绝望中诞生出一个新的自我!
序言
我从1984年开始从事肿瘤医学工作,做乳腺癌
诊治和研究也将近二十年了。这些年里,我几乎每
天都接触癌症患者,见惯了生生死死、悲欢离合。
可以说,我的心是和着患者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每
当我看见痛苦不堪的患者脸上有了笑容,卧床不起
的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了,奄奄一息的病人生命有了
转机,或者听到以往的患者有好消息的时候,内心
都无比欣慰。我渴望她们活着,渴望她们健康,渴
望她们有机会去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心愿。因此,
当我得知石杰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心里的喜悦
是难以言表的。
四年前,我接触到了石杰这名乳腺癌患者。当
时患者非常多,工作也异常紧张,我们甚至没有时
间做过多的交谈,只记得手术前她问过我一句什么
话。后来我才听人说,她写作。很多患者都有个精
神支柱,比如父母、子女、事业,写作可能也是她
的精神支柱吧。只是我没想到能写出这么一本书,
关于癌症的,而且写她自己的经历。
癌症患者往往有一种自卑感,不想让更多人了
解病情,逃避,甚至把这种心理隐藏得很深。石杰
显然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在这本书里,她写了自己
的真实境况,写了自己为什么得乳腺癌这种病,勇
敢地敞开了病情,并且写了整个治疗经过,也写了
每个治疗环节的切身感受。看得出,面对疾病,她
想得很多、很深,而且竭力为自己也为所有的癌症
患者寻找条出路。所有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尽管
她不是医疗工作者,有些思考也很有道理。比如她
根据自己的肿瘤性质确诊过程得出的病理才是最终
标准,在病理结果出来之前,患者既不可过于紧张
、自暴自弃,也不能盲目乐观马虎大意,就值得确
诊前的患者们思考;再比如她在化疗中得出的个体
差异这一点,也符合实际。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
的特点,况且现在讲求精准医疗,患者病情不一样
,方案就不一样,反应也就不一样。不能凭想当然
,把他人的治疗反应与自己的反应等同起来,乃至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她达观
的人生态度。即使医疗手段已经明显进步了,谈癌
色变也还是一种普遍现象。面对癌症患者这个宣判
,她也恐惧过,困惑过,烦恼过甚至绝望过,可是
终究看开了,想明白了,不仅没有倒下,而且重新
振作起来,冷静面对严酷的现实,努力思考并去除
以往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珍惜当下,使生活变得
充实而有色彩,就像书名所写的:灿若秋叶。
本书的作者是有爱心的人,自己身患重病,却
能把内心的想法和经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写出来,
这本身就是爱的表现。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全身
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也应是综合性的,其中很重要
的一点就是患者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得不得癌症,
得了癌症治疗效果怎样,日后生存期长短、质量高
低,都与其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而心理健康尤其是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是很难重建的,这是每个有经
验的医生都了解的,也是令医生们头疼的事。而患
者与患者问的交流,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我想这本书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容易使患
者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努力从种种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增强与癌症抗
争的勇气。这是患者以外的人的开导很难达到的。
癌症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整个社会都应该予
以关注。目前我国癌症的新发人数还在持续上升,
每天约有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乳腺癌则位居女性恶
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其严重性不容小觑;不过社
会上普遍流行的谈癌色变也是不可取的。随着科学
和医学的发展,癌症已经不都是绝症了,很多癌症
病人已经可以早期发现;即使转移了,也可以控制
;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在提高。我相信,只要医患携
手并进,癌症就有治愈的希望。这不是盲目,而是
信念!
2018年8月15日
内容推荐
《灿若秋叶(一个乳腺癌患者的手记)》基本上是作者石杰在两年前治疗乳腺癌的切身经历以及个人情感遭遇,期间也穿插着其他一些癌种以及其他患者的具体情况。全书从偶然发现肿物开始,依次写了诊断、手术、化疗、出院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各不相同的内容,有其独特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