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乱谈琴(精)/雅众辛丰年音乐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辛丰年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辛丰年,1923年生,原名严格,江苏南通人。曾为《读书》《音乐爱好者》等诸多知名刊物撰写音乐随笔,其中尤以《读书》杂志音乐专栏“门外读乐”知名。著有《乐迷闲话》《如是我闻》《辛丰年音乐笔记》等书十余种,驰誉书林乐界。辛丰年先生早年因抗战动乱,未能完成初中学业,后读书自学成癖,并迷上音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遍历乐坛诸家,饱尝古典音乐之妙。跋涉乐海半生之后,他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化成一篇篇“乐普”文章,他的文字也因此成为中国乐迷亲近西方音乐的津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目录 前言 钢琴赞 古钢琴的回忆 古钢琴三到中华两类古钢琴 钢琴三百年 初生之犊 取代古钢琴 丑小鸭变成了天鹅 前一百五十年间大事记 乘潮而上进入盛世 泛滥与庸化 钢琴的反对派 钢琴的改革者 钢琴的变种 钢琴仍有生命力 艺术机器的奥妙 钢琴的心脏 琴槌虽小,关系非小 美化、强化弦音的共鸣板 弦上之音大有奥妙 为人增加一只手 钢琴的生产与消费 市场今昔 调音师这角色 奇琴种种 机器怎样通灵 从六指弹到十指弹 弹奏习惯的变迁 从手上功夫到脚下功夫 炫技者与艺术家共处 教学事业的兴旺 不得不吞下去的苦药 乐器以外的练习手段 不一定十指都用 人与琴 莫扎特与钢琴 贝多芬与钢琴 肖邦与钢琴 作曲家同它结下了不解缘 非音乐者与钢琴 怎样享受钢琴 钢琴音乐的读法 到键盘上去自得其乐 钢琴乐话 用复调进行音乐思维的老巴赫 音乐家心中的太阳——莫扎特 雄辩家贝多芬 钢琴诗人肖邦 钢琴画家德彪西 行吟即兴的舒伯特 鱼目与珍珠 民族风味 炫人耳目的音乐 四手联弹与改编曲 从独手到多手 钢琴何往? 钢琴同乐队的关系 洋琴在中华 附录一:文字资料与乐谱 附录二:一篇对本书的评论 精彩页 钢琴赞 这本小小的书可以说是一部钢琴小传吧。太史公为古人作传,传在前,赞在后。我为我所爱的钢琴写传,禁不住要先来一篇赞。 音乐史中应该有“钢琴世家”或“列传”,那当然是无须说得的。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我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上,钢琴这样一件事物的出现及其影响,也应该特书一笔。 钢琴有什么好? 在所有的人造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与足操作的机器。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可举的名作似乎只有雷诺阿的《双美抚琴图》)。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知遇,它忽地通灵了!弹贝多芬,如哲人之深思雄辩;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又如作画。这又哪里是机器里发出来的声音!它竟一身而兼有诗人、画人、哲人,鼓动家的功能。尼采、托尔斯泰、萨蒂、阿道尔诺们爱之,弹之,当然不是没缘故的了。 想想看吧,假如世界上没有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二十七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三十二部奏鸣曲了;没有肖邦的那些“钢琴诗”了;德彪西的“钢琴画”也就不可得而赏了。那人间将是何等的荒凉、寂寞! 历三百年而不衰的钢琴,是不是一件尽善尽美的乐器? 它不但有缺陷,而且是不小的缺陷。 哈洛德·鲍尔说它是“所有乐器中表现力最小的。弹出一音后,不可能再对这个音响加以修饰、修改,只能对其长度作适当的控制,但也不可能无限度地延长”。 这大概要算是对这乐器最苛刻无情的评价了。然而他却是一位钢琴演奏名手。半个多世纪之前,笔者为丰子恺复述的月光曲故事所迷,决心听个究竟。当时就从两张歌林老式唱片上听此曲,开了蒙,从此也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开始了乐迷生涯。那弹奏者正是鲍尔。直至如今还不免以他的演绎为尺度去听他人的处理。他是我不见面的启蒙者! 也有人提出,钢琴的音色比起其他许多乐器来平淡无奇。此话有理。假如同管弦乐队中的绝色相比,钢琴自惭没有那种令人一见倾心的魅力。竖琴,何其华丽!钢片琴的音色乍听有如天外仙音!还有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等,也是配器家调色板上的重要颜料,吉他的音色也有胜于钢琴。 奇妙的是这其中有个带点哲理味的现象。令人一见倾心的一些乐器反而多听必腻。音色越是艳丽(如竖琴)的。也越叫人腻味得快。而姿色貌似平凡的钢琴反而是不会令人生厌的。波兰出生的琴人霍夫曼在其《论钢琴演奏》中如是说:“它之所以被认为是最高雅的乐器,是否正因其不太感人呢?”“这种高雅使它最为耐听。” 前文中那位说它的声音平淡无奇的乐人,却又说它是一种可以使人想像出其他音色的乐器。这一点不应夸张,但也并不玄虚。这正是钢琴上可以把乐队改编曲弹出管弦乐队效果的一个原因。《卡门》作曲者比才特别擅弹管弦乐总谱(即视奏总谱,弹出浓缩的管弦乐曲),听者觉得他指下发出了逼似管弦乐器之声。 奏鸣曲,有人曾译之为“独响乐”。其实正如别人说过的:钢琴奏鸣曲,就是钢琴上的交响乐。妙绝!这话一语道出了钢琴的“特异功能”!除了钢琴,还有哪种乐器能独奏一部交响乐的?(管风琴上的“交响乐”是单调乏味的。) 钢琴是全功能的,旋律、和声、对位,它全包了。异常复杂的多声部进行与织体,它也可以做出来。有位钢琴家说得好:它不是一件乐器,它是几十件。它那八十八键的广大音域差不多就等于管弦乐队中从低音提琴到短笛的全部音域。一架小钢琴俨然是一支大乐队。钢琴家“指挥”这支“乐队”,比一个乐队指挥更要来得指挥如意、得心应手。 P4-7 导语 浓缩三百年来钢琴趣史,探究乐器之王魅力之源。 一部“钢琴信徒”写就的“钢琴简史”,借“乱谈”之名道来与钢琴有关的人与事,愿为“乐器之王”的美名“添柴加薪”! 《乱谈琴》是辛丰年先生专门谈论钢琴以及钢琴文化的书籍,可以说这是一部“钢琴小传”,从钢琴的外形、结构一直到钢琴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总之有关钢琴的人与事无所不包,为读者娓娓道来300年钢琴文化史。这本小书在内容上深入浅出,普通读者可从中体会古典音乐之美,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亦可从中感知乐趣。 序言 少年时听音乐如东风之过马耳。从二十岁起, 乐盲一下子成了乐迷,越来越迷,虽说只满足于站 在象牙塔的高门槛之外,做一个窃听者。 事情是从无意中读了一篇贝多芬月夜漫游为盲 女在破钢琴上即兴创作、弹奏《月光曲》的故事引 发的。因此我也就执迷不醒地做了几十年的“钢琴 梦”。 李白有句诗:“处世若大梦”。像许多“难友 ”一样,本人也未能逃过一场梦魇,那恶梦的惨苦 是绝未预想到的。更没想到能从其中走了出来,尤 其没想到,忧患余生竟有美事:我圆了“钢琴梦” 。 1995年写这本小书,正是我躲进小楼埋头乱弹 琴之时,弹得如痴如醉,忘了时间,忘了煤球炉上 的饭锅,焦味扑鼻,救已无及。乱弹琴,我不怕别 人笑话,只怕邻居叫骂,因为萧伯纳就是这样弹而 且成了乐评家,我不想当乐评家,更不想当演奏家 ,只求自得其乐。 前此几十年中,虽是只能在钢琴入梦时才能享 受它,但也到处留心有关的资料,看了不少洋文的 。咬牙订购那部二十大厚册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 家大辞典》,首先就为了其中介绍钢琴的资料,有 人说是“最详尽的”(其实不然,读了仍然不过瘾 )。“乱弹”之余,兴奋之极,便想将自己腹笥中 收罗的那些信息同别人共享。但我并不想冒充内行 ,所以用了个“乱谈琴”的书名。本来名副其实, 可惜老版没采用。 一弹指间又沧桑,造化弄人,不许我多享“乱 弹”之乐。帕金森病害得我双手报废,写字、拿筷 子都手不从心,遑论弹琴。辛辛苦苦花了几年功夫 练出来的百来篇小品(还包括“月光曲”的前两个 乐章),全都一江春水付东流! 《一千零一夜》中有一篇故事,构思绝妙,讲 一个老实人被并无恶意的王子捉弄,让他接连地处 于困境与好运之中,叫他疑心自己是在不停地做美 梦或恶梦。几十年前,有一位笔名奚若者用文言译 的《天方夜谭》译文别有风味。这篇的题目是《非 梦记》。 现在,有机会为这本《乱谈》正名,固然聊可 自慰,但重读其中有些难逃似是而非之讥的议论, 我倒又想把书名改成“钢琴梦呓”了。 2007年10月 内容推荐 《乱谈琴》是辛丰年先生写的一部“钢琴小传”,本书从钢琴自身的发展历史入手,同时兼收与钢琴有关的各种趣史轶闻,短短一本小书将三百年钢琴文化史“尽收笔底”。这既是作者自己对执迷大半生的“钢琴梦”的一次圆梦,也是写给诸多尚未知琴趣的读者们的绍介之书,希冀更多的人能“爱上它、迷上它、享受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