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马建富,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省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省职教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重点培育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方向带头人。 先后主持省部级(重点)以上课题6项,厅级课题18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技术教育》等转载近20篇;出版著作、主编教材等17部。 “社会转型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等2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2014年);负责的“职业教育学”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视频课;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省特色专业负责人(教育学);有2项教学成果先后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2013年);另有多项成果获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审时度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第一节 “四化同步”与农村职业教育 一、“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 二、“四化同步”与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第二节 “三权分置”与农村职业教育 一、“三权分置”显露了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契机 二、“三权分置”下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第三节 “返乡创业农民工”与农村职业教育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动力特征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面临的资本困境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积累的职业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四节 “留守妇女”与农村职业教育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表象特征 二、农村留守妇女贫困的教育归因 三、破解农村留守妇女贫困难题的教育培训策略 第二章 改革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供给侧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一、“供给侧”的内涵 二、职业教育供给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理念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三、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念 第三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需吻合度较低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保障不力 第四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逻辑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科学治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一、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 二、教育现代化的提出与内涵 三、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历史溯源 二、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三、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建立健全现代农村职业学校制度 一、现代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与意义 二、现代农村职业学校制度的特征 三、现代农村职业学校制度体系构建的理念与策略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一、教育治理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三、科学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第四章 发展路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选择 第一节 稳步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必要性 二、新时期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政府支持 四、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第二节 积极推进农村高等职业教育 一、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四、农村社区教育开展职业培训的策略 第四节 积极引导社会职业培训 一、引导发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二、引导社会职业培训的策略 三、引导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 第五章 模式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类型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类型 第二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四、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第三节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第四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背景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第六章 协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校企的角色定位 第一节 地方政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概述 二、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政策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第二节 职业学校: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体 一、职业学校是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体 二、职业学校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困境 三、职业学校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第三节 涉农企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体 一、企业角色:行动主体,协同参与 二、企业作为:深度合作,全程参与 第七章 趋势展望: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发展趋势之一: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图谱 二、基于农民工诉求的农村职业教育应对策略 三、基于留守农民诉求的农村职业教育 内容推荐 马建富等著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论》基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端的新特征和新诉求,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径。作者认为应通过科学治理,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要稳步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在回顾、总结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校企必须扮演好各自角色,协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于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四化同步”和消除贫困的趋势与目标,展望了2030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图景;通过研究图谱,展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进展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