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汽车后座杀手、消失的末班公交、幽灵客机、快餐里的油炸鼠、车厢里的裸男、吊死的男友、钩子杀手、下水道里的鳄鱼……103个头皮发麻的故事,你最少听说过5个!扬·哈罗德·布鲁范德著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这是一本关于美国“都市传说”的著述。书中融会了有关广受欢迎的著名、搞笑、离奇、惊险的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试图揭示这些当代民间叙事的诸多模式和可能包含的意义。本书可以给喜欢讲惊险、鬼怪、恐怖故事的嬉皮读者提供说不尽的故事素材,是绝佳的培养和刺激读者幽默感的教材。本书作者暨“都市传说先生”“民间侦探”“对20世纪传媒影响最大的传奇学者”布鲁范德教授热情撰写“新版致辞”,本书译者、香港大学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扬全面修订译文,并作“译后记”和“再版补记”,向中国读者全面开阔地介绍本书。
作者简介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美国著名民俗学家,犹他大学荣休教授,曾任美国民俗学会(AFS)主席、《美国民俗杂志》主编,出版学术著作、编著等十余部,发表论文、书评等逾百篇,其代表作《美国民俗学概论》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好评。布鲁范德涉猎的领域相当宽泛,但影响Z大的治学领域,是他在都市传说方面所做的开创性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他陆续出版了多部都市传说著作,因此被称为“都市传说先生”“民间侦探”,被认为是“对20世纪传媒影响Z大的传奇学者”。
目录
第一章 旧篇新章
作为民俗的都市传说
传说的讲述
“男友之死”
作为文化符号的都市传说
都市传说的阐释
第二章 经典的汽车传说
“死亡之车”
“花心男人的保时捷”
路边幽灵:“消失的搭车客”
第三章 “钩子”和其他少年恐怖传说
成长中的恐惧
“钩子”
“后座杀手”
“孩子的临时保姆与楼上的男人”
“室友之死”
“炉中的宠物(或婴儿)”
“嬉皮临时保姆”
第四章 可怕的污染
“头发里的蜘蛛”
“肯德基油炸鼠”
“下水道里的鳄鱼”
第五章 尸盗
“包裹中的死猫”
“丢失的奶奶”
第六章 令人难堪的裸体
“结实的水泥凯迪拉克”
“旅居车里的裸男”
“火车车厢里的裸男”
尴尬的场面
“惊喜聚会中的裸体主人”
更多的裸体传说
“黑暗中的屁”
第七章 购物的噩梦
“红丝绒蛋糕”
“毯中蛇”
第八章 正在生成中的传说
“节油汽车”
老爷车
幽灵卡车司机和幽灵客机
“舞厅中的魔鬼”
滑稽的事故
绑 架
后 记
译后记
再版补记
都市传说研究词汇表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当代民间故事的著述。很多
人听说过这些故事,并把它们当作真人实事,但是
除了专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它们是当代民俗真实
而典型的组成部分。搜集、研究这类传统的民俗学
者们,将“消失的搭车客”“肯德基油炸鼠”“丢
失的奶奶”这类人们信以为真的故事称为“都市传
说”。
将“现代”“当代”“都市”这些词与“民间
传说”放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因为人们常常把
“民间传说”与遥远的过去、偏远的山村、神聊闲
侃的老头儿老太太们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古老、
神秘、朴素。实际上,都市传说是带有讽喻意味或
神奇色彩的、新近发生(或未经证实)的现实故事
,是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相信并讲述它们的,是
当代社会中那些最为见多识广的“民众”——青年
人、都市居民、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传说讲述者所
称的真人实事,也是听其他人转述而来的,至多也
就是来自某个信得过的目击者或者媒体的报道。新
闻媒体加入到传播、求证都市传说的行列,往往更
增添了传说的可信性。但是,正如本书所表明的那
样,都市传说是民俗传统,而不是历史。
与失踪的宝藏、地下的财富、预言、幽灵、罗
宾汉式的江湖英雄等古老传说相似,都市传说被一
本正经地口耳相传,作者通常是不可考证的。在流
传过程中,特定的细节会发生变异,但我们称为“
母题”的这类传统的核心因素仍然保持不变。从某
种程度上说,都市传说所述之事不应当真,因为同
一件奇闻怪事,是绝不可能发生在不同地方的成百
上千的同学、朋友、七大姑八大姨身上的。都市传
说的叙事结构、典型的传统民间母题和不同的口头
版本,使它们与真实事件的文字叙述区别开来。尽
管传说所涉及的故事常常言之凿凿、有据可依(甚
至有照片),但无数的重复讲述和地点的变换(有
时甚至是世界性的),无疑揭示了它们不过是“真
实”的民间传说而已。此外,同传统的民间传说一
样,都市传说的确也独特地、不自觉地反映了其流
传的社会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虽然民俗学者一再证实诸如“死亡之车”“红
丝绒蛋糕”之类妇孺皆知的传说纯属虚构,但是民
间传说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去辨别口头传说的真伪
。对于一个民俗学者来说,搜集故事的不同版本,
探寻它们在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流布和变异,仅仅是
研究的开端。我们不一定能够找到传说中的饮料瓶
里的老鼠尾巴或者头发里的蜘蛛,尽管此类传说被
人们普遍接受且广为流传,但是,当出现健康或卫
生标准被疏忽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得知美国人是
如何反应的。诸如此类的传说大行其道,正说明了
我们的忧虑所在。
美国民俗学者已经搜集和出版了许多都市传说
的文本,并且在研究其变异和分布方面取得了引人
注目的成果。大量的都市传说文本被民俗档案馆收
藏,或保存在研究者个人手中,而对这些传统的文
化材料的阐释仍然有待深入。本书融会了学者们有
关最著名的一些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同时辅以我
个人搜集的资料和学生们的作业,我们试图揭示这
些当代民间叙事的诸多模式和可能包含的意义。当
然,某些新传说中可能包含着颇为古老的母题,找
出这些主题并分析其心理意义,将是极为有趣的研
究,但已超出了本书的范围。
我所列举的很多传说来自印第安纳州,印第安
纳大学的民俗项目搜集和研究了无数的都市传说;
还有的资料来自我任教的犹他州,分布模式显示,
传说材料似乎有点儿向那里倾斜,但是都市传说是
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及其细节上的差异,都可以在其他民俗档案馆或个
人收藏者那里找到十倍或更多的相似材料。本书只
是泛泛而论,因为哪怕是对某一个都市传说进行彻
底研究,也得用一本书的篇幅来阐述。尽管许多专
门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但许多学者仍为本书
提供了研讨会记录和未发表的论文。同时,在流行
的书刊、电影、电视节目中,也有很多源自都市传
说的素材,本书未及多论,有待于今后进行彻底和
系统地研究。
导语

《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当代民间故事的著述。作者扬·哈罗德·布鲁范德融会了有关最著名、最搞笑、最离奇、最惊险的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并试图揭示这些当代民间叙事的诸多模式和可能包含的意义。本书可以给喜欢讲惊险、鬼怪、恐怖故事的嬉皮读者提供说不尽的故事素材,是最好的培养和刺激读者幽默感的教材。
后记
本译著首版,承蒙刘瑞琳总编的大力支持,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随后引起了读
者们的兴趣,名列多种推荐书单中;学界也多有关
注、引用,如美国威拉姆特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教授张举文曾发表书评,对本书给予了
较高评价,他认为:“对中国民俗学界,本书中译
本的出版无疑是个迟来的惊喜。”
当原著作者布鲁范德于1981年发表该书时,美
国民俗学正朝气蓬勃地向上发展。《消失的搭车客
》不但第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都市传说”这个新
的民俗学体裁,而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榜样,即
将民俗学家的眼光从传统的、古老的神话、传说等
体裁扩延到当代的、崭新的、正在被每个人创造的
这个新民俗现象上。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有关都市
传说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布鲁范德一
系列有关都市传说的著述中的代表作。
“……两位译者在文字与概念上出神入化的翻
译不但保留了原作的精彩,亦适应了中国读者和社
会特色,可谓无懈可击。《消失的搭车客》之可读
性不但会吸引普通读者,其系统性与开拓性也同样
应使之成为民俗学家必备的参考书。”中国社会科
学院施爱东研究员亦撰写、发表了书评《都市传说
:都市情绪的下水道》,对书中所涉都市传说的本
质特征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评述。就在写这篇补
记之时,青岛大学马光亭老师发微信告诉我,她将
此书作为其所授民间文学课的必读书目,有位同学
读后受到启发,决定选择都市传说作为毕业论文的
研究主题。事实上,我自己的研究生,如张建军等
同学,也同样是在此书和布鲁范德教授其他著作的
启迪下,开始了都市传说的译介和研究,并取得了
一些成果。
魔宙文化向来关注都市传说,在推介宣传、产
品开发等方面成绩斐然,影响广泛。这次又独具慧
眼,策划了布鲁范德教授三部著作的再版、首版事
宜;在人文社科书籍出版方面享有盛誉的三联生活
书店,欣然决定再版此书,显示了对当代民间叙事
新文类社会文化意义的重视。魔宙文化的编辑汪徽
、王婉君,三联生活书店的编辑邝芮等人士,为本
译著的再版付梓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布鲁范德教授听闻此书再版的消息,十分高兴
,专门撰写了新版致词。相信此次再版,会进一步
扩展布鲁范德教授的学术影响,增进读者们对域外
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引发对国内相似社会文化事件
和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在本译著的再版修订过程中,我的研究生陆慧
玲认真校对、审阅了原著和首版译本,提出了相关
问题的修订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订正、补
充、润色了译文,力求更准确、顺畅地表述原著之
意。
谨向为本译著的出版做出贡献的上述人士致以
诚挚的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以八章的篇幅概述了八大类都市传说及其
诸多异文。对每一类,作者不但从民俗学的视角加
以搜集、分类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进行了结合社会
背景的阐释,“大致反映了民众们在其生活中关注
和幻想的种种事件和现象”,为都市传说的研究提
供了样本。
——张举文(美国威拉姆特大学东亚系主任、
亚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兼职教
授)
本书既是当代都市传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美国
最成功的“学术畅销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令
人沮丧的现代都市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日
渐消退,人们总是处在焦灼不安的情绪当中,传说
则成为都市人排泄负面情绪的下水道。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
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我很乐意说自己写的是“都市传说”类型故事
。因为都市传说的核心特点是:看完就想讲给人听
。这些传说的形成和演化,是人对生存环境的心理
反应:恐惧、紧张,或窘迫、搞笑,更是人们最接
地气儿的想象——好故事不就得这样吗?因此,《
消失的搭车客》就是我的师承。
——金醉(公众号“魔宙”主笔、《北洋夜行
记》作者、都市传说研究者)
精彩页
作为文化符号的都市传说
如果传说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元素:很强的故事性、一定的可信度、一定的警示意义,它们就可以作为鲜活的口头民俗保留在我们的文化中。“男友之死”这类流行故事,不仅情节引人人胜,而且确有人信以为真。传说的主要训诫通常直接明晰地以警告的形式出现,次要训诫则多以暗喻象征的形式表现,以此对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进行更深入的批评。
人们花时间讲述和聆听传说,不仅仅是因为其奇异有趣的情节,更深层的原因是它传达了真实的、有价值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换言之,这些故事是以吸引人的方式传达给我们的颇有深意的“新闻”。都市传说与电视台等媒体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关注死亡、伤害、绑架、悲剧、丑闻等。显然,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不能完全满足人类互相接触交流的基本需求,我们还要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从字面上看,“男友之死”这样的故事只是警告年轻人应躲避类似的危险情境;但在更具训诫意义的层次上,传说反映了人类(特别是妇女和年轻人)对远离安全范围、处于陌生黑暗环境中的恐惧。我们注意到,在此类故事中,年轻的女性(一般都穿着高跟鞋和晚礼服)总是十分无助和被动:蜷缩在毯子里待在车上,直到救援人员的到来。这类情节一再出现在时下流行的都市传说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一般的民间传说,其主要功能通常是试图解释自然界不寻常的、超自然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都市传说也有此功能,但它们在当今更常见的功能,是显示当代生活中也会发生令人震惊的事件,而且你的朋友或熟人就是当事人,当然人们也能找出些貌似合理的理由来加以解释。我们一方面希望这些传说摄人心魄;另一方面又希望从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或结论。因此,青少年们讲述的恐怖故事中的杀人犯往往是一个在逃的疯子,而不是外星人或人形怪物;汽车里的广播电台有时会跟现实生活中一样发出警告;警察最终会控制局面(实际上,随着传说的流传,故事中警察的作用越来越大);年轻的情侣只有在独处并且受到惊吓的时候才容易受到伤害,但此时社会中的成年人和保护者们则会及时赶来相救。
与未经证实的报告(“谣传”)相似,都市传说满足了我们对可能发生的、奇异的、恐怖的、有潜在危险的事件的好奇心。非正式的谣传和传说填补了专业新闻报道所留下的空白,这些丰富多彩的“真实”故事(尽管通常是虚假的),可谓是当今高科技世界中传播的民间新闻。
都市传说的阐释
从自然语境中搜集完整的口头文本,辅以传说讲述者和听众的背景资料,是可靠地阐释民间叙事社会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从大众传媒采集到的文本,需要确认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受众。应根据搜集的样本,尽可能地弄清故事的历史和分布状况。过去的民间叙事研究未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当今和未来的搜集者应以此为目标,保存完整的故事及讲述者资料。就都市传说而言,这更应成为标准的程序,因为它们是易于观察的、不断发展的民俗文化。即使是不完整的资料,亦有可能通过评析比较而获得关于其意义的有价值的结论。民俗学家认为,不存在无意义的文化资料,任何来自某一文化的资料,都有助于了解同一文化中的其他资料。
任何现存的口头传统,如故事讲述,都包含着特定的固定元素,同时也包含着另外一些经常变化的元素。在集体再创作的过程中,某一民众群体中的人们将新的材料吸收到自己的口头文化中,然后通过创造性的复述加以再造,由此产生的口头叙事不免有类型化、公式化的特征,但其细节却是变化活泛的。对都市传说之类口头叙事传统进行鉴别和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分其固定元素和可变元素。都市传说的固定元素,通常指情节中基本进程的概括描述,如“男友之死”中泊车的男女、外面的危险、救援、恐怖的结局等。将这些抽取出来的元素与其他传统传说中的故事元素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内在结构样式,正好吻合常见的二元对立:老人/青年、生/死、在家/出走、好/坏、现实/幻想等。另外一个典型的样式是三段式叙事,高潮在第三段出现。从这些样式中,我们可以发现或隐或显的故事的象征意义的线索。
同其他口头民俗一样,都市传说有两种变异。许多传说的变化是为适应当地环境而进行的合理改动,既然把传说看成实有之事,讲述者会细述人名、地点、时间和情境。超越地方色彩的变异是:对新角色、物件或情节元素的描述,以及讲述者对传说的解释(有时被称为“口头文学批评”)。当其他讲述者复述或扩展这些可变元素时,它们便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更宽泛的传统之中。比较民俗学研究表明,诸如“破禁…‘头发因恐惧而变白”等古老母题,也进入了“男友之死”这样的新传说中。
除了都市传说的文本材料,与传说主题相关联的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亦应被民俗学家们纳入研究的范围。民俗学家应当考察民俗之外的其他文化是怎样表述同一主题的,这在大众文化、公共机构(如学校和教堂)、家庭生活方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可能找到证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