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拔节的声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敏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吴敏,女,1946年12月生,江苏省江阴市人。1965年毕业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及计生科研近五十年。系妇产科主任医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原中国计生协会新疆第四届常务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殖道感染防治项目首席专家,自治区生殖健康学科带头人;原自治区卫生系列职称晋升高评委专家库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医疗事故鉴定妇产科小组成员。曾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不孕不育诊疗指导》一书,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农家书屋”图书目录,并赠发全疆各地州、各市县基层。
后记
人生一世,总想给社会和家庭留下些什么。我
从学医开始到从医至今,转眼已整整半个世纪。几
十年来,我一直老老实实钻研学问,没给自己攒下
什么财物,也没给家人带来什么财产。可是,我却
有着很多人不一定具备的真正财富——想病人所想
,急病人所急,为病人分忧,给病人造福的理念;
创造新生命、迎接新生命的使命感;充分利用时间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传授医术,发挥余热的充实
人生。
既然有财富,总得留给社会和家人,为此,我
在七年前就进行了准备。我在退休后的返聘工作之
余,每天施展“一指禅”的功夫,在家里的电脑上
点点击击,对自己一生的经历进行回忆总结。我从
动笔起,断断续续,历时五载,完成了31万字的初
稿。此后又经过两年的反复修改,这才将拙作奉呈
在读者诸君面前。
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母校众多老师、同学
和校友的真诚关心和鼓励,使我充满信心克服困难
,坚持不懈伏案不辍。
感谢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为我提供了高起点的
平台、高水平的师资和高目标的选择,帮我打下了
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会梳理思路、升华思
想,决定我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方向。南菁母校是我
们学子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校友永远的皈依。与此
相辅相成的是,校友成了母校最为宝贵的财富,永
远是母校最值得信赖和最可以依靠的力量,也是母
校最好的名片和发展前行的推动力。
感谢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前辈、老师和医学界
的泰斗们用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医术,熏陶和培育
了我;感谢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的叶绮女士对我
的书稿给予重视和关心。
感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之后分别担任过多所
大学校长,侠义担当、著作颇丰的蔡崇武教授对我
的真诚关心和倾力帮助;感谢他的夫人、我的师母
——一位端庄优雅、慧质兰心的女士,给予我亲人
般的关爱和勉励。也感谢我的高中同学羊明东,为
我的作品问世尽心尽力。
感谢关心鼓励我书稿创作,并给予多方帮助的
9901部队农场战友王以苓与叶惠贤伉俪;感谢张兰
芳女士对我的真诚关爱和热忱帮助;感谢文汇出版
社,以及徐晓蔚老师圆了我的文学梦;感谢关注书
稿、提出建议的包新元、赵雄章、陈美娟、高政元
、汤恒炎等高中同学及校友;感谢热情鼓励我创作
的姚琦玮、颜惠康、王小露和刘仲方等大学同学;
感谢为我的书稿不辞辛劳、多方配合的我的助手陆
凌燕女士。本书得以出版,他们功不可没。
感谢我的女儿们对我的创作给予支持和鼓励,
也感谢从小与我相依为命的妹妹吴琦让我懂得了姐
姐的责任、义务和榜样作用,使我除了愿意为她倾
我所有、“两肋插刀”之外,还因此而发奋读书,
历练人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作者
2018年6月于新疆乌鲁木齐市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第一节 一个匆忙来到世界上的小生命
第二节 江南故乡的温馨记忆
第三节 “寻亲启事”找到的姑父母
第四节 我的父母亲是有故事的人
第五节 在护城河边长大的姐妹俩
第二章
第一节 从读书迈开的人生第一步
第二节 童年烙下时代印记的两件大事
第三节 一生铭记的启蒙老师
第四节 江南文化激起了我的生命涟漪
第五节 封建式家教与淑女的养成
第三章
第一节 徜徉在书香气息浓郁的重点初中
第二节 我差点成了苏州艺校的学生
第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的“瓜菜代”
第四节 从学校的课堂到农村的“双抢”
第五节 万里跋涉回乡探亲的慈母情
第六节 申请入团的漫漫长“争”路
第七节 一生相聚仅十四天的父与女
第四章
第一节 百年名校的师生情和谊
第二节 课外阅读带来的小波折
第三节 电影学院向我伸出“橄榄枝”
第四节 “白衣天使”让我无限神往
第五节 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学医梦
第五章
第一节 繁华都市里的新天地
第二节 上海第一医学院振聋发聩的迎新会
第三节 “体育侏儒”参加了学院击剑队
第四节 每天快乐遨游在医海里
第五节 大学校园里的同窗情
第六节 参加中日青年首届大联欢
第七节 姑父母对我“另眼相待”了
第八节 第一次见习中的医患关系
第六章
第一节 击剑队里出了“副产品”
第二节 大学里的最后半节课
第三节 政治运动的旋涡席卷校园
第四节 学习革命的女性林道静
第五节 上海高校的学生赴京受接见
第六节 随波逐流的冲动与受伤后的清醒
第七节 家乡并非避风港
第八节 情感禁锢年代里的情与韵
第九节 特殊时期的众生相
第七章
第一节 难忘“支左”的亲人解放军
第二节 工宣队给我们的特殊“见面礼”
第三节 “调虎离山”与“突然袭击”
第四节 “学农学工”的大学生们
第八章
第一节 父亲受审查致我被列入“另册”
第二节 我被派性的魔鬼撞进是非之门
第九章
第一节 终于盼到了“复课闹革命”
第二节 实习期被强行罗织“政治罪名”
第三节 我终于被关进“牛棚”里
第四节 被工宣队绑上“问题学生”的十字架
第五节 工宣队居心叵测的毕业分配
第六节 我与刘钢没有爱情的婚姻
第十章
第一节 我来到了第二故乡
第二节 悲喜交加的南疆之行
第三节 神奇美丽的北疆我爱你
第四节 塞外江南的白杨树城
第十一章
第一节 走进部队的大熔炉
第二节 经受挑战极限的考验
第三节 我背起一倍于体重的大麻包
第四节 “大学生连”曲终人散再分配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我的职业生涯第一站
第二节 抢救生命的上班第一天
第三节 “牙牙学语”的趣与乐
第四节 重回上海母校再进修
第五节 著名的妇产科泰斗们带教我
第十三章
第一节 我挑起了县医院妇产科的重任
第二节 每天面对新的业务“考试题”
第三节 与死神赛跑的小刺激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大女儿出生带来的苦与甜
第二节 夫妻间的裂痕与母亲的出走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政局大震荡的1976年
第二节 父亲的冤案终于被平反
第三节 与我擦身而过的“研究生”
第四节 接生六公斤重的巨大新生儿
第五节 “孔雀”为什么东南飞
第六节 小女儿陪随的乐和苦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疾风暴雨式的计划生育运动
第二节 党组织温暖的怀抱接纳了我
第三节 伊犁副州长为我铺就的进修路
第四节 噪声不断的婚姻画上休止符
第五节 妇幼司司长称赞“了不起”
第十七章
第一节 职业之路的新驿站
第二节 再见了,伊平的亲人们
第三节 进入全疆数一数二的大医院
第四节 刻骨铭心的南疆之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我被选为科室党支部书记
第二节 三甲医院的工作每天超负荷
第三节 新的工作岗位在召唤我
第四节 手中的“接力棒”将移交
第五节 愿生命的火花永远闪光
后记
精彩页
第二节 江南故乡的温馨记忆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犹太人自上海进入江南这片富庶之地,从此便在此繁衍生息,其中一分支改为阳姓(百家姓里排倒数第五)。这段历史无从考证,或者只是个传说,甚至可能是无稽之谈。
我依稀记得姑妈讲过,祖父是远近闻名,专帮人打官司写状纸的“铁嘴”,亦称“刀笔吏”。由于辈分排行第三,后改名“阳铁三”。阳铁三虽家境贫寒,却写得一手好字,且能言善辩,故被江南乡绅大户孙家看中,将女儿许配给他,并陪嫁了十亩上好的水田。祖父母生了一子一女,长子即为我的父亲阳云奇,次女即为姑母阳明宝。
在父亲13岁、姑母9岁时,祖父母因病相继离世,一双孤苦伶仃的儿女就被舅舅家领养。每当看到表哥表姐去上学,姑母就十分羡慕,但寄人篱下也只能在家中纺纱织布,绣作女红,当个“使唤丫头”,以报答舅舅家的养育之恩。上学受教育对于女孩来说,是没有资格的,因为江南人认为,“丫头家”早晚是“人家的人”,不值得多花钱培养。
倔强的父亲从13岁起就离开家乡,独自在上海书局印刷厂勤工俭学,当排字工,并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学业,直至大学毕业留在上海。之后,他曾执教于南京金陵女中,当过训导主任,后受聘于武汉大学任历史系副教授。我出生时,他正在武汉大学任教。
姑母从小对自己的亲哥哥有着强烈的崇敬心和依赖性,这是因为哥哥不仅是与她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是唯一可以倾诉、藉以依靠、值得信赖的精神支柱,而且哥哥奋发有为、满肚子学问,是她头上的一方天。作为女孩,她唯一能学、能做的就只有女红。也许是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她心灵手巧;或许是哥哥的榜样作用激励她求精求好,她小小年纪就把针头线脑的活做得无比精巧,让大人们都对她刮目相看,人人赞傲。从9岁开始,她把自己对哥哥的亲情和思念,通过针线密实地缝进每一件衣服,多次托人带给在上海当学徒的哥哥,给哥哥一次次的惊喜。直至她老年时,这些陈年旧事还成为她经常回忆的美好往事、津津乐道的家庭话题和值得骄傲的个人资本,总是百讲不厌。想想也是,现在9岁上下的女孩,大多还是吃饭不管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独女整天撒娇,哪像我那当年失去双亲的姑母,不光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且9岁就开始学当“妈”。
她对亲人的挂念和关爱,真可谓无微不至;把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她提起这些令她引以为豪、值得回味的往事时,我都感同身受般洗耳恭听,并且毫不吝惜、恰到好处地由衷赞叹,引得她像孩子似的开怀大笑。她曾在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大中华橡胶厂当过女工,因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她担心被东洋鬼子们抓“花姑娘”,故而像躲避瘟神般地回到江南出生地——江阴。
江阴是个山清水秀的著名小城,地处长江下游近入海处的南岸。境内延绵起伏的“三十三座半”山,像青翠欲滴的天然绿宝石,天女散花般地镶嵌在988平方公里的富庶大地上。长江的江面到此突然收束,最窄处仅1.5公里。奔腾不息的江水依然卷着漩涡、翻着跟斗,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地东流人海。受地域影响,饮长江水长大的故乡人,除了方言与其他地方的江南人略有不同,在性格上还多了一份刚烈,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格。
江阴是个人心齐、民性刚的英雄城市。明末清初,清朝统治者为了从精神上征服汉人,强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故乡的先辈们在民族英雄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率领下反抗异族侵略,留下了“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取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壮烈史篇。新中国成立前夕,江阴作为长江天堑、江防要地,进行过著名的要塞起义,有力地支援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江阴是个人杰地灵的“澄江福地”。古已名闻江南的“南菁书院”——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始创至今已有135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江阴出了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其中,担任海内外高校正副校长的专家学者有近200人,遍布海内外的教授、副教授数以万计。故乡被誉为“教授摇篮”“大学校长之乡”,真是群星璀璨,光耀中华!
P6-7
导语
吴敏著的《生命拔节的声音》主要叙述了一位老大学生半个世纪不平凡的经历和冷暖人生:从天真童年到古稀之年,从稚嫩学生到资深医生,从锦绣江南到西北边疆,从执着追求到梦圆时刻,书中真实地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时代风云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所爱所恨。她一生坎坷但目标明确勇往直前,她历经艰难困苦而永不言败,奋力拼搏直至取得骄人业绩,完全是她所经历的那些个年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生动写照。全书导向正确,充满正能量,尤其是主人公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大爱,令人感动乃至震撼。
序言
我缱绻地躺在沙发里,窗外豆粒大的雨点急促
地敲打着玻璃窗,屋里听到的是犹如清脆的金属声
。呼啸而过的狂风裹挟着雨点,在空中翻滚着,飞
舞着,于是,一曲带着边陲气息的撼人心魄的交响
乐,开始冲击我的耳鼓,撞击我的心灵。
这样的声音,我太熟悉了!它豪迈,它雄浑,
它博大,它似乎带着戈壁滩的野性。然而,我喜欢
它,因为它带着我的眼泪和辛酸,带着我的回忆和
感念,也带着我的喜悦和期盼。四十多年的边疆生
活,我和我的父辈、我的子女、我们新一代的边疆
人,都是在这暴风雨中跋涉,在这暴风雨中成长,
在这暴风雨中谱写着生命的乐章……
也许我真的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嘛!说不
清是怀旧情结,还是美好的联想,每当我看到这气
势磅礴的暴风雨,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纷纷扬
扬的春雨。
我的故乡在长江之滨,坐落在美丽富饶的苏南
平原、大江之阴。每年,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雨
就会随之而来。江南的春雨富有个性,它是那么轻
柔,那么温润,那么缠绵。它细细的,轻轻地飘荡
在空中。这时,山是绿的,地是绿的,连小河里的
流水也是绿的。柳树悄悄地发了新芽,地上开满了
无名小花,小城到处是生机勃发。然而,我最爱的
却是遍布在山坡上、小河边、住宅后四季常青的翠
绿的竹林。它们不随花色争春艳,只在严冬展翠袍
。任凭天寒地冻北风狂,依然是竹叶青青不肯黄,
枝条楚楚耐严霜。因此,凡是有竹根穿过的地方,
一支支竹笋就会在春雨的呼唤中破土而出,不屈不
挠地昂首挺立,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在赞叹声中
天天向上,并以哔哔啪啪的拔节声,宣示自己生命
力的顽强。
这是生命的乐曲,是奋发的篇章。它和江南丝
竹一样,是一种幽雅,是一种潇洒,是在不屈抗争
后的成长。我总觉得这是竹子献给人们的最动听、
最美妙的音乐。然而,我更赞美它的是:“未出土
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
我终于长大了,离开了家,又远离了故乡。我
从美丽的江南来到有两小时时差的辽阔边远的新疆
。从学生到医生,从年轻到古稀,从女孩到母亲,
从理想到现实,我就像江南的一棵翠竹,在这广袤
的天地里扎根、发芽、拔节、成长……江南的春雨
滋润了我,边疆的暴风雨锤炼了我。在这两个家乡
,我努力着,坚持着,拼搏着。我始终编织着一个
梦——为了一个女人的尊严,为了一名老大学生的
信仰。我至今无怨无悔,像竹子那样顽强地生长。
诚如有首诗云:“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
时。”
我不是哲学家,没有深入探究过生命的意义。
但我知道,人的一生应该活出精彩来。因此,在生
命的每一个节点上,我总是不忘初心、竭尽全力演
绎自己的故事,并力争让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份精彩
、一个传奇。
外边的暴风雨终于停了,晚霞映照蓝天,夕阳
无限美好。我离开温柔的沙发走到电脑桌前,电脑
的按键又欢快地跳动起来,屋子里又响起我生命拔
节的声音……
内容推荐
《生命拔节的声音》这部长篇纪实文学,叙述了一位老大学生半个世纪不平凡的经历和冷暖人生。从天真童年到古稀之年,从稚嫩学生到资深医生,从锦绣江南到西北边疆,从执着追求到梦圆时刻,书中真实地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时代风云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所爱所恨。作者吴敏经历的大起大伏、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是时代的缩影,也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其中的苦辣酸甜与心路历程,令人唏嘘不己,感同身受。书中所体现的时代变迁、难忘的地域风貌与一代人的音容笑貌,有着独特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本书情节跌宕、笔触细腻,充满正能量,是一部殊为难得的文学佳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