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常芳,女,1982年生,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教育和农村发展。自2013年以来,在SSCI/CS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8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4篇,在《管理世界》《农业技术经济》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2015年至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分别参与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激励在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中的应用 一 人力资本和健康 二 绩效激励在健康中的应用 三 国内外关于激励及学生营养健康的研究 四 校长激励方案设计 五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六 校长激励对学生营养健康的影响效果 七 小结 第三章 绩效激励在提高农村学生学业表现中的应用 一 人力资本和教育 二 国内外关于教师激励与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 三 教师绩效激励方案设计 四 教师绩效激励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五 教师激励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效果 六 教师激励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机制 七 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激励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总结 三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长久以来,教育都被视为实现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在中国,现实情况是,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是教育领域的短板。显然,这不利于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绩效激励在已有的研究中被证明有助于实现教育改善。因此,在此现实背景和理论肯定之下,通过激励的方式探索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问题的尝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常芳著的《激励与中国农村教育》基于对甘肃、青海和陕西的27个县300所农村小学19991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对陕西和甘肃16个县216所小学为期两年的调查,选择基于随机干预实验方法,以小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学业表现作为衡量校长激励的效果指标,以小学生学业表现作为教师激励的效果指标,根据大样本的随机抽样实证调查数据,系统地探讨哪种干预措施最有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关注西北地区农村小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尤其是当前亟待解决并且普遍存在的贫血问题;第二,赋予学校和校长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经济、生活习惯和学生特点因地因时制宜的制定改善学生营养和克服贫血的计划和方案;第三,在学校层面对校长和老师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第四,在贫困地区推广基于成绩增加值百分位的教师绩效考评方法,真正体现有教无类、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