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张朔人、詹兴文著的《海南人口与生态问题历史研究》以海南岛为叙述核心,自三亚(落笔洞)人至今时间跨度一万多年为叙事时间,重点围绕着岛内人口数量及分布、生态环境变化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论述。从“海南岛史前人类与自然环境”“民族迁徙与聚集”“汉族聚集与海外移民”“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自然力与生态环境演变”“社会因素对环境影响”“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人口及生态关系为对象,从族群迁徙、自然环境演化、社会因素影响等分层解读,进而为当下人口生态和谐发展及“生态立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运用考古学、地质学、气象学、气候学、地震学、土壤学、植物学及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社会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再现本岛人口发展、生态变化的规律,通过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勾勒国家治理政策变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状况回顾 一 相关理论探索 二 海南人口与生态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与框架结构 一 研究方法和路径 二 全书框架 三 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 第一章 海南岛史前人类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地质时期的海南岛 一 琼州海峡的形成 二 古生态环境 第二节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分布 一 洞穴遗址 二 贝丘与沙丘遗址 三 台地与坡地遗址 第三节 早期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 早期人类 二 生产活动 三 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民族迁徙与聚集 第一节 黎族族群及其聚集地 一 称谓演变 二 族群内部划分 三 黎族聚集地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临高人及其汉化 一 临高人族属与源流 二 临高人在海南的活动 三 冯冼家族对海南的经营 四 俚人的汉化 第三节 蛋民及其分布 一 海南蛋民族源 二 明代蛋民情况 三 清代之后的蛋民 四 当前蛋民分布 第四节 回族迁琼及回民社区形成 一 早期回族活动情况 二 回民社区形成 三 清代以来三亚回族 第五节 海南苗族 一 源流 二 落籍情况与族称转换 三 主要生产生活 第三章 汉族聚集与人口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政府移民及其分布 一 军事移民 二 贬谪移民 三 安辑流民 四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移民 第二节 民间自发移民 一 古代移民情况 二 解放海南后移民情况 第三节 海外移民 一 古代海外移民情况 二 近代以来的规模性海外移民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海外移民 第四节 特殊的国际移民 一 接受中南半岛难民 二 日本军事占领与移民 三 安置难侨、归侨 第四章 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节 历代人口数量统计与估算 一 汉代至隋以前的户与口 二 隋朝的人口 三 唐代编户数量变化 四 两宋时期的编户 五 元朝户籍统计 六 明朝编户 七 清代的人口 八 民国时期的户与口 第二节 民族人口估算 一 两汉非“王化”族群人口估算 二 “生黎”聚集地逐步清晰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海南人口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化 二 人口分布 第五章 自然力与生态环境演变 第一节 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一 气候环境 二 地形地貌与河流分布 三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第二节 气候的历史变迁 一 明清小冰期对海南影响 二 冷空气南下路径及小冰期时期冷事件成因 三 1950年以来的冷害与天气变化趋势 第三节 地形地貌的变迁 一 南渡江三角洲——海口地貌变迁 二 土地荒漠化与沙化 三 地震对地形地貌的改变 第六章 社会因素对环境影响 第一节 国家治理政策与环境变化 一 历史时期治理政策对生态影响 二 民国恶化的生态环境 三 新中国成立后生态问题与生态立省 第二节 生产方式与中西部地区环境变化 一 山地文化圈生产生活与环境变化 二 土地利用与环境变化 第三节 海南岛周边水域生态变化 一 近海资源变化 二 近海生态变迁 第七章 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海南人口容量 一 土地资源及其潜力 二 淡水资源及其承载率 第二节 人口发展趋势及问题 一 海南人口发展趋势 二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第三节 发展模式与生态立省 一 发展模式探索 二 生态省建设战略 三 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