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2017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6家单位第一次联合开展了评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活动。经过广泛发动推荐、严格审核遴选、开展专家初评、专家委员会终评四个环节,通过严格审核材料、集体讨论审议,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公平、公正的立场,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反复权衡、精心斟酌,从400名入围候选人中选出当代教育名家终评会议的候选人和递补候选人名单,最终推选了90位当代教育名家。 杨雪梅主编的《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由黄河科技学院组织专门机构,通过对9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访问联系,在获得21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当代教育名家的同意和支持后,将他们的事迹择要撰写,编著成书。其间文稿已和名家本人反复交流并获得认可。本书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以往此类书籍单调僵化的框框,对每个名家的事迹介绍,附有一篇普通教师或学生的文章。 作者简介 杨雪梅,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博士后。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会长,河南省督学。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致力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与创新创业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丛书)等10余部(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等奖项。被授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十大科技领军人物,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导师库”。 目录 教化育人,师法天地(代序) 刘人怀 潘懋元:高教泰斗学界楷模 高教“一代宗师”的人生智慧 汤钊猷:走过半个世纪辉煌斗癌路 阅读浅谈 陈桂生:执着的教育学人 一人一生皓首穷经 朱正威: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爱的课堂 美的教育 陶西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追梦人 育人者 追梦人 薛天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与薛天祥先生 钱易:钟情教师事业成就大师风范 “大先生”钱易 杨福家的教育人生 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 张厚粲:厚德粲然自在“心” 厚德载物粲晖育人 张楚廷:一位大学校长的教育人生 真善美的一生 李庾南:道德优美 学术纯粹 为教育而生的“温柔”灵魂 钟启泉:创建中国课程学派的设计师 始于名字,知于才华——感钟启泉先生 杨德广:一位实至名归的教育家 站成一棵树,刹那间便是永恒 唐盛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创新者 高度的力量 胡大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领航者 大道至简——跟行胡大白 马芯兰:教书是对人的教育 马芯兰老师对我的启示 姜大源:跨界勤酿得《要义》 躬耕职教四时佳 知其事 敬其智 宋乃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博学与情怀兼具的数学教育家 吴颖民:把握核心素质培养领袖人才 好校长吴颖民 何晓文:打造团队合作的教师文化 未闻 却识 石伟平:平民学者职教先师 踏实地处暗吐芳香 汤赛南:教育“六观”铸卓越 小事件 大情怀 任勇:走向卓越不是梦 做一个有“势”的教师 周洪宇:以学报国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的周洪宇 刘可钦:面向未来重塑学校 ——为师生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寻梦路上的刘可钦 后记
序言 教化育人,师法天地(代序) 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真正产生密切的关系,是 从隋文帝开始的。中国的教育,源于生产生活的传 习,初衷是对人的培养。《孟子·尽心上》: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产生初期,读书与 做官的关系并不密切。商周时期,读不读书无关紧 要。只要是王室或诸侯国官员的嫡长子,就不用发 愁,将来父亲的位置就会由你来继承。这种“世卿 世禄”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农门有民,所以 ,努力读书,基本上是无用的。战国时期战乱频仍 ,军功制成为底层草根进入上流社会的重要通道, 所以从军打仗成为有抱负年轻人的首选。这个时候 读书人不多。秦统一后虽然有保举、吏道、通法、 征士等措施,但都没有形成与读书有关的气候,就 教育参与人才选拔的作用而言,较之世袭制已有了 进步。比如通法一途,即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 能人仕。要想当公务员,就得读法律条文而且能解 会用,读书有用了。汉代主要是察举和征辟。这样 的制度,主要看负责举荐的官员知不知道,欣不欣 赏,考察的是“孝廉”。应该说这是进步。看你是 否符合标准,一般有四个指标,一是看德行,二是 看学识,三是看决狱,四是看才干。这四种指标中 有两个可以考察,即学识和决狱。学识是指对经书 的知晓程度,决狱是看你对法令的理解程度。有了 这两条,只要德行不亏,才能出众,就可以当官了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意识到读书的重 要性了。东汉中期以后,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国家行政能力日趋瘫痪,选人用人制度由官僚家族 支配,参与者则侧重名声,沽名钓誉。民谣日:“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 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好的制度一旦腐朽,则必 然走向反面。所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接受颍 川世族陈群的建议,将人才划分为上上,上中,上 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 级,是为“九品中正制”,但这种制度很快由士族 把持,到西晋时,门第和家世成了唯一选才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平民子弟再努力 ,再读书,也都在下上,下中,下下之间沉浮,土 族子弟无论读书是否努力也都位居上上,上中,最 次也是上下。在这种状况下,谁还读书?隋文帝杨 坚即位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 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 的考试,通过后录取为官。隋炀帝杨广史评不好,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就是这么一个皇帝,在即位第一年即下诏云: “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 很快恢复了被杨坚废除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 ,并在大业二年(606年)增设进士科,肇始了行有 1300年之久的、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考试活动— —科举。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紧密结合起来,不但推 动了时代发展,也书写了悲欢离合的万千人生。读 书做官,干百年来成为年轻人的追求。当然,这个 制度在成长、壮大到没落的过程中,在真老虎到“ 纸老虎”的演变中,出现了许多有失公允、泯灭良 知甚至是黑暗腐朽的历史污点,但将读书与选人制 度紧密配合起来,其时间长度和范围广度,当属世 界之最。科举制度开了读书做官之门。读书做官经 常被人诟病。我们不能一味强调读书做官,但也不 能全面否定读书做官,我们要十分重视人的直接经 验和实践活动,也要特别重视人的学识品格。最好 是正直、清廉、信仰坚定、能力超群、理论功底扎 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各级领导职务。读书 人不从政,难道让文盲来当官?只是当了官的读书 人,不要失了本真。 起于隋,盛于唐,行经宋元明清,至清光绪年 间,科举考试因程式僵化而陷于末途,1905年清廷 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 止,各省岁科考试也即停止。”科举制“寿终正寝 ”。这个时候,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外敌入侵,军 阀内战,偌大华夏放置不下一张安稳的书桌。但在 这个过程中,从科举制结束后兴起的新学也在一点 点成长,至新中国成立时,已基本形成了“六三三 四”的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站起来的同时,深深感觉到 文化教育对民族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提升的重要 意义,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 1959年10月召开的全国扫除文盲、业余教育工作会 议资料显示,1949~1958年这10年间,全国扫除青 壮年文盲7502.90万人。这其中,干百万教师田头看 书,挑灯备课,风雨中奔波讲授。在普通教育领域 ,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呈现出生机勃 勃的发展局面。虽然知识分子在各种运动中受到一 些误解和委屈,但是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传道授业 的历史使命从未放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富起来的潮流成就了一个 个财富人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万元户”到后来 的“千万富翁”“亿万富豪”,财富的气场越来越 强大。这些富翁、富豪都有自己的老师。富人富了 ,干百万教师还在讲台上,青灯黄卷,耕耘不辍。 他们眼中真正的财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他们追求的理想,是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吹响了强国的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教育的使命和着国家民族事业的兴旺使得教育 焕发了新的生机,教育工作者秉承自己的使命,不 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守教育的基本规律,积极探 索新时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 使自己的工作紧贴时代的脉搏。党和政府也十分关 心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 ,坚持兴国必先强师,要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 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 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 、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 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 基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 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 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 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 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 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 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人民教师崇 高的地位,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 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 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 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辱使命,为新时代中国教 育的健康发展担当尽责,默默奉献。 当代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1949 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为2554.70万,仅 占总人口的4.72%。到2017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 在校生达到3.6亿人,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22.01% 。68年间,在校生增加了3.34亿人,总数是当年的 14.09倍,占比是当年的4.66倍。这么快的增长速度 ,这么大的体量,反映了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规模 成就。 教师队伍是取得这样成就的重要职业群体。 201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627.26万 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教师和教育 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敬业勤奋,教书育人,默默 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教育 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 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中 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6家单位第一次联 合开展了评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活动。经过广 泛发动推荐、严格审核遴选、开展专家初评、专家 委员会终评四个环节,通过严格审核材料、集体讨 论审议,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公平、公正的立场 ,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反复权衡、精心斟酌,从400名 入围候选人中选出当代教育名家终评会议的候选人 和递补候选人名单,最终推选了90位当代教育名家 。 教育正在回归本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已经突破应试教育的强大磁场,发挥出越来越强大 的力量。正是为了实现教育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当 中的真正作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的优秀人才在 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革,他们以锲而不舍 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探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 径。他们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饱念爱国和教育情 怀,生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党和人民 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探索,求正归真。他 们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习知识、创新思维、成长成 才的引路人,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将自己锻炼成教 育名家。他们信念坚定、情操高尚、品德高洁、学 识扎实,既是人师,又是楷模;他们教育理念清晰 、教育思想丰富、致力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中 国当代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他们创新教育模式和教 育方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育人风格;在师生中乃 至社会上享有崇高声誉。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产 生的影响力,获得广泛认可。 由黄河科技学院组织专门机构,通过对90位当 代教育名家的访问,在获得25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当代教育名家的同意和支持后,将他们的事迹择要 撰写,编著成书。其间文稿已和名家本人反复交流 并获其认可。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以往此类书籍单 调僵化的框框,对每个名家的事迹介绍,附有一篇 普通教师或学生的文章。虽然这些教师和学生不是 名家名人,但他们对这些名家的崇敬敬佩之情,呼 之欲出,在一定意义上凸显了名家的人格魅力和学 识魅力,反映了他们无私奉献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 在本书付梓之际,受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 白先生和本书主编杨雪梅校长之邀,我很高兴为之 作序。 刘人怀 刘人怀,工程力学专家、管理科学专家。1963 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先后在兰州大学、中国科技 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1981年初作 为西德挑选的中国首批洪堡学者曾在西德鲁尔大学 留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 部院士,2000年再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 部首批院士。曾任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 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常委 、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 员会管理学部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 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暨 南大学校董、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战略管 理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 首席咨询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 科学家,广东省院士联合会会长等职。出版学术著 作15本,主编著作9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培 养博士66人,硕士146人。
导语 教育正在回归本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突破应试教育的强大磁场,发出越来越强大的能量。正是为了发挥教育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当中的真正作用,杨雪梅主编的《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的优秀人才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革,他们以锲而不舍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探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后记 为中国的教育人做点事情,哪怕是在不为人知 的地方轻轻地鼓掌,是我们一直的心愿。 看每一个教育名家的事迹,都使我们重拾初心 ,热血奔涌。我们知道,有这样一批人在默默地为 民族的复兴做着奠基的工作,辛苦勤勉,几十年如 一日。在一些现实的诱惑甚嚣尘上的时候,他们坚 守内心,心无旁骛。为他们鼓掌,实际上也是为自 己鼓劲。 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先后六次用信函或邮件、 用电话或微信,发出了近干条信息和稿件。25位在 不同岗位的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欣然应允,尽管在编 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他们的支持激励着我们 ,我们不忍放下。 我们只是轻轻地鼓掌,为名家们,为中国教育 人。 我们设想过太多的方案。其中纠结,源于我们 对名家的感佩和崇敬。每一步进展,我们都会反复 讨论,并且多次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一步一个脚 印往前走。虽然不是举世浩大的工程,但涓流汇集 ,奔腾成溪,其间曲折回转,总是有的。仅仅结构 布局,文章排序一项,我们就设计过按教育层次、 教育类别、姓氏笔画、姓氏拼音,等等,最后还是 以名家们的年龄为序,感觉这样合适。 可知编撰此书的心灵历程。 25位名家的材料全部经过本人审阅、同意,有 的名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尽管文中附了不少参考 文献,但难于一一列出,谨向相关作者表达真诚的 感谢并致歉意。 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担心挂一漏万,故在这里 感谢所有关心本书、为本书作出贡献的人,感谢所 有的中国教育人。 不当之处,诚请方家指正。
精彩页 二 终生为师的大师 潘懋元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八十多年,曾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间担任了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热爱教育工作、忠于教育,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他培养的研究生现在成为知名学者、专家以及教育部和大学的领导人的近百人,已获得学位的硕士、博士达百余名。 “欲为学,先做人。”在老师和学生的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做人榜样。 一次,潘懋元被山东某高校邀请去讲学,回校时买了打折机票,学校却按机票全价予以报销。事后,他把多报的300元如数还给了学校。 1994一年春,潘懋元被聘为汕头大学兼职教授,月薪6000元,他仅拿1000元作为来往旅途费用和生活开支,余下的5000元悉数捐献给厦门大学高教所设置“懋元奖”。此后又陆续捐出60多万元,许多毕业生也纷纷捐款,现在已有300多万元基金,每年校庆时颁发给中青年教师、硕士生、博士生、管理干部多项奖金。 张亚群1997年到厦大读博士时,并不是潘懋元的学生。张亚群的博士论文请潘懋元指导,他连错别字都给纠正过来。每到过年的时候,潘懋元还会邀请没有回家的学生到自己家里吃年夜饭,春节团拜还给师生和家属发红包。 每年新生入校,潘懋元总要见见教育研究院的新生,跟他们话家常。在迎新晚会上,他还自备一个小节目,那就是用教育研究院师生的名字制作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了他还发奖…… 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我个人在物质生活上没有什么追求,最大的乐趣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潘懋元说,“当老师就是追求我的幸福和实现我的价值,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倾其一生,他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给了他的学生。 虽身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泰斗”,但潘懋元从不摆架子,在学术上坚毅严谨,在精神上则自由开放。他主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学术问题上展开论争。在潘懋元家的客厅里,最惹眼的除了绕墙的书架上摆满书籍外,还有地上的几十张小板凳,这是为周末学术沙龙准备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只要不出差,每周六的晚上,潘懋元就准备好茶点,在家里迎接学生。沙龙是漫谈式的,学习上遇到问题或创新见解都可以提出来探讨。以“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为原则。学生在沙龙上发言时,他经常执笔倾听,时而点头,时而妙语释疑。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沙龙一办就是40年。“我一个人想的,很有限,开个沙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潘懋元说。在这位90多岁高龄还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的率先垂范下,其他教师也纷纷开设学术沙龙,这已然成为厦大一种宝贵的学术传统,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学生们的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是为人的航标和榜样。大家都记得潘懋元常说的那句话:“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创新性地创建了“自学一研究一教学”三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前两个环节,学生不是放任式学习,而是带着潘懋元安排的题目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学”环节,则让大家把学习心得拿到课堂上讲,其他同学来评析,并随之展开讨论。由于成效显著,这一教学模式被推广至校外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如今,这位近百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头脑敏捷、声音清亮,坚守在教育一线,亲自给博士生上课,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他愿倾其一生为他挚爱的教育事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三 高等教育学界的泰斗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奠基者和这个领域的领跑者,潘懋元当年尽管担任了繁多的行政工作和社会工作,但他从未放松过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他的足迹曾踏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地,去了近百所高校,做了上千场报告,一直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发展。他一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在国内外重要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见解精辟独到的学术论文,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潘懋元博大精深的理论底蕴、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完整的理论来支撑。刚过而立之年的潘懋元敏锐地认识到,忽视高等教育的特点,硬把普通教育理论搬到高等教育中行不通,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理论。1983年,潘懋元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潜心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方法。 “高等教育学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