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汶川十周年记忆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汶川地震的救援和救灾行动,已经有许多文章、书籍面世,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编的《汶川十周年记忆》主要选取了几个特殊视角来反映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救援行动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展现了这十年来.中国在灾害防御中的前进步伐.拾集那些曾经被遗漏的防灾救灾的重要事件。
目录
汶川为何发生8级大地震
吸取汶川地震经验。科学有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专业救援在汶川地震中的作用及10年来的发展壮大
难忘,地震中用生命热爱人民的子弟兵
汶川震后“一线两网三级”心理援助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汶川地震10周年回顾
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启示录
汶川地震孤儿,在幸福港湾成长——中国灾害致孤儿童救助体系建设纪实
10年来地震科技的主要进展
砥砺奋进 辉煌业绩——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10年巨变
灾后重建中的文化与建筑思考
序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龙门山地区发生8级特大地震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
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灾害性地震,称为汶川地震。面
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
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
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
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随后进行的恢
复重建中,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
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
,在全国支援和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恢复
重建各项任务,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岁月荏苒,时光如流。十年前满目疮痍的废墟,而今
已是繁荣昌盛、和谐文明的乐土。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变,
归功于灾区人民的砥砺奋进,归功于举国上下的全力支援
.归功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汶川地
震灾区巨变的十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压倒一切困难而
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与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共赴时
艰、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为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
有关同志编写了一批展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展的文
章,并结集成书。
汶川地震的救援和救灾行动,已经有许多文章、书籍
面世,本书主要选取了几个特殊视角来反映四川地震灾区
紧急救援行动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
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展现了这十年来.中国在灾害防
御中的前进步伐,拾集那些曾经被遗漏的防灾救灾的重要
事件。
十年前,我们记得在北川中学废墟上曾飘扬着一面红
旗,我们还记得子弟兵和群众在救灾行动中血浓于水的情
谊,我们难忘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捐款捐物的场景,
更难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口支援灾区时那恢复重
建的热烈场面……十年后.我们看到的是安昌镇上的北川
新城,新建的羌族风格的新村新寨,让我们牢记地震灾害
历史的纪念馆、科普馆,果林茶山,那竹海清溪,青山秀
水的美丽家园……
我们以家乡的发展、人民的康乐、国家的强盛,来告
慰在汶川地震中罹难的人们,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谨以此书,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本书编委会
2018年5月
导语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龙门山地区发生汶川8级特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范围、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灾区巨变的十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与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共赴时艰、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编的《汶川十周年记忆》收入了展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展的文章,来告慰在汶川地震中罹难的人们。
精彩页
(二)震后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地震后的救灾主要分为应急处置、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
新的地震救灾体制机制要求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相互协调。其核心点是在应急行动中追求“科学、有序、有效”。
1.应急响应阶段
应急响应工作是保障抗震救灾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震情报送、灾情评估和灾害等级判定、灾情快速获取、启动应急预案、信息发布等。
一旦发生地震,地震部门首先要将地震基本信息及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通报各有关部门。目前各省级地震部门都建立了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可以在震后尽快给出灾情快速评估和灾害大致范围,由于时间要求快,可能出现偏差,但对及时救灾,意义重大。同时地震部门向党委政府提出应对的具体建议。
党委政府得到地震信息后,根据地震级别和地震部门的灾害初步评估与T作建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布置开展救灾工作.派出人员赴现场,组成现场指挥部协调灾区救灾,同时,依托民政部门和地震部门的灾情信息员快速收集灾情。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告上级政府或同级抗震救灾指挥部。
这个阶段的关键点是信息,只有具备信息平台,才能有灾害预估的结果和地点的判定,才能争取最快的救援时间和最高的救援效率。
2.应急处置阶段
各级指挥机构人员快速赶赴指挥部后,有序组织和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人员抢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基础设施抢修、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范、维护灾区社会秩序、信息发布等。指挥部需要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第一,协调驻地官兵、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调遣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公安消防部队等灾害救援队伍、民兵、预备役部队赴灾区迅速解救被困群众。
第二,迅速向灾区调遣医疗救护队伍和药品器械,组织抢救、治疗、转运伤员,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第三,派遣民政等部门紧急搭建帐篷,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可能出现的群众情绪要及时做好应对、解释、安抚等工作。
第四,派遣建设、交通、电力、通信、水利、广电、供水等部门及时组织抢修损毁基础设施,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派遣地震、国土资源、环保、气象等部门及时组织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做好余震及各类衍生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
第六,调集公安民警、武警等官兵加强治安巡逻守护,交通管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治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第七,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应急机制,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相关信息,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民政、地震等部门要及时掌握详细的灾情,随时向指挥部报告。
此外.民政、财政等部门要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全力保障抗震救灾资金需求。
这阶段的关键点是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和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是指由各省级指挥部统一管理,协调参加救援的部队、武警、公安、外省支援的救援队伍等,所有的条条管理都由地方统一协调,这是汶川、玉树等多次地震现场得出的经验。分级负责,体现在市、县两级上,承担安置受灾群众工作的艰巨任务。
3.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
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应急工作的同时,一般在10一15天后,要研究考虑受灾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过渡安置,是指在恢复重建完成之前,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方面的政策、条件等。
过渡安置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需要因地制宜,当地政府根据条件,制定一些过渡安置的政策。使得受灾群众在完全恢复住房等条件之前衣食住行有保障。
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谋划、全面推动灾区工农业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前期调查评估,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定恢复重建政策、工农业生产恢复、居民损毁房屋恢复重建等工作。
P17-1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