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庄子(精)/国学典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苏志诚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苏志诚注译的《庄子(精)》又名《南华经》,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容博大精深,行文恣肆汪洋,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吝和浪漫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文集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哲学散文集,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录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肢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序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些流传至今的
经典凝聚着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智慧
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人必
备的精神食粮。
国学典籍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潜心
阅读国学经典,观先民缔造优美传说,诸子百家唇枪
舌剑,骚人墨客妙笔生花,仁人志士匡国济时,贤才
良将金戈铁马;赏诗歌之幽深情韵,词曲之娟丽婉转
,散文之古雅奥博,小说之奇思妙语,史籍之深沉厚
重,而后细细品之,含英咀华,既可了解中华民族优
良的文化传统,也可领略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
,还能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国学是一笔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国学
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热”蓬
勃兴起,各种国学典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国学
正以不容小觑的姿态走向复兴。但是国学也面临着几
个困境:首先,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国在
时代的号召下迈向世界,与各国接轨,中外文化的碰
撞、新旧理念的冲突,十分强烈,国学难免有时会偏
离轨道。其次,我国的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普遍缺
乏国学的基本常识,有的甚至在家庭或西方文化的影
响下,对国学持负面态度。最后,古籍文字深奥,不
易理解,阅读起来费时费力,一些读者即便有阅读兴
趣,也只能敬而远之。而且,国学典籍汗牛充栋,鱼
龙混杂,从业已出版的相关书籍来看,或失之艰涩,
或失之庞杂,实在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让国学走出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国学一个正
确定位,继续振兴国学,弘扬经典国学教育,剔除国
学中的糟粕成分,撷取其中的精华。鉴于此,我们从
浩浩群籍中撷精集萃,汇编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
,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国学的风貌,为读者打造一条通
向国学的画廊,让读者与先贤近距离接触,领略其智
慧,掌握其精髓,体味经典古籍的独特魅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
百,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苏志诚注译的《庄子(精)》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名著,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动摇的“绝对经典”地位。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
精彩页
孔子去见老聃,老聃刚洗了头,正在披散着头发晾干,那木然的样子,简直不像一个活着的人。孔子躲在一个地方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会儿,二人见了面,孔子说:“是我眼花呢?还是真的呢?刚才先生的身体,挺立着一动不动的样子简直就像一段干木头似的,那全神贯注的样子,真像是把天地万物和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了您所思考的问题。”
老聃说:“我是神游在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上,进入了浑沌虚无的境界。”
孔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聃说:“心里对这个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不解,发现它不是人所能理解的问题,嘴张开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试着给你谈一下它的大略吧:地之极致为阴冷之气,天之极致是炎热之气。阴冷之气虽在地上却植根于天上,炎热之气虽在天上却植根于地上。两者相互交流、贯通和合,这就生成了万物。或许有某种作为这一切的纲纪存在着,但我们却看不到它的形体。消亡又生息,盈满又空虚,一暗一明,日变月化,每时每刻都有所作为,我们却不知道它是怎么样起作用的。万物的出生应该有一个萌发的地方,万物死亡也应该有一个归宿,开始和终结是相反的,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开端在哪里,也不知道它结束在什么地方。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事物存在,那么这个世界该是谁来作为它的主宰呢?”
孔子说:“请问,您神游大道的情形。”
老聃说:“如果到了这样的境界,那真是无比的美妙和无比的快乐。在无比美妙的境界中享受最伟大的快乐,这就可以被称为最崇高的人了。”
孔子说:“请问,怎么样才能达到最美妙、最快乐的境界呢?”
老聃说:“食草的兽类,不担忧更换沼泽地;水生的虫类,不担忧变换水是在什么地方。因为那都是些小的变化而并没有失去基本的生活条件,所以,喜怒哀乐的心情就不会随着小的变化而在心中引起动荡。天下这块地方,是万物共同生息的场所。既然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生存背景,那么我们的四肢和身体早晚得成为一堆垃圾,由于生和死、终和始也将和昼夜交替一样循环不已,谁也无法打乱这一循环性的自然秩序,我们也就不必对它太介意!如果连生死都能不介意,又何况人生那一点得和失、祸和福之间的斤斤计较呢!所有隶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都和得失祸福连在一起,所以对于它们,完全可以像抛弃泥土一样弃之不顾。因为我们懂得我们的身体比那些隶属于此身的东西要更加珍贵些。如果懂得了我自身存在的珍贵,也就不会为一些小的变故而患得患失了。而且世界的千变万化是无穷无尽的,又何必为这么一个无限性的问题而弄得自己心神不安呢!已经明白了大道的这种属性的人是可以对这个问题释然于心的。”
孔子说:“先生对天地万物已经有了如此高明的理解,还借助最准确的言说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心理素质。古代的君子,谁又能超过您呢!”
老聃说:“不能这样说。水的清明澄澈,是在无所作为的情况下才会自然如此的。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并不是修养出来的,因为万事万物事实上根本无法也不可能离开道的无所不在性。就像天自然就高,地自然就厚,日月自然就明亮一样,哪里需要像我这样来修养啊!”
孔子出来,把这些告诉了颜回,他说:“我对于道的认识,就如同醋坛中的飞虫一样,太渺小了!如果没有先生启发我,揭开我蒙蔽在心头的糊涂念头,我就不会知道天地大全的道理。”P270-27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