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关村兵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彬//柳昌江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杨彬、柳昌江主编的《中关村兵法》通过探寻14位中关村知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完成对中关村知名企业家背后的创业历程和财富创造故事的发现和记录。
本书从企业成长和人生发展的高度,全面记录企业家的创业背景、经营轨迹、经营业绩、经营思想、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社会公益等,既有报告的纪实,又有文学的生动,更有理论的精深。
目录
引言
中关村新型科技园区的开拓者——凤凰城集团 周明德
互联网逆袭的“看车人”——停简单 柳文超
“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守护者——好未来 张邦鑫
跨国教育创业之路的奋斗者——佳一教育 王晓兵
综合性教育服务的践行者——桃李资本和跨考教育 张爱志
世界级数据智能标杆实践者——HCR慧辰资讯 赵龙
把几块钱的粥卖到5个亿的女掌门——嘉和一品 刘京京
行业应用软件工程的开拓者——中科软 左春
MBA培训界的黄埔校长——社科赛斯 李发进
不忘初心的公考教育推动者——华图教育 易定宏
科学城里的酒店“掌门人”——京仪酒店 刘军
公共安全的推动者——辰安科技 袁宏永
IT行业的先驱者——东华软件 薛向东
中关村科学城新型商场的领军者——翠微股份 匡振兴
寄语
序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站在了改革开放
新的起点上。回望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北京召开,大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
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征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内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显著提高,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经
济结构得到重塑、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
式的发展……而在科技方面,1978年亦是中国“科学的春
天”,这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被称为“标志
性的划时代的里程碑的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的一座丰碑。此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
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均
取得了非凡成就,并且更是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
批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使中国科技迈入新纪元,而中关村科技园区
更是伴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一路高歌、一路前进。如若说
中国科学的春天是从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始的,
那中关村的春天,便要从一位年轻的科学家——陈春先说
起。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曹永
仙、汪诗金、吴德顺、刘春城、罗承沐、耿秀敏、潘英、
李兵等同仁,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
仓库内,占用了小半间房子,悄无声响地种下了一粒叫“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种子。这粒种
子扎根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创业的土壤,努力挣扎破壳,
几经风雨,已颇具萌芽破土之势,又伴随着一大批毕业于
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纷纷
下海创业,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
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于是在1985年,闻名中外的“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已初具雏形。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
验区,这便是中关村科技园的前身,1999年8月更名为“中
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
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就这样,1980
年播下的那粒种子也终于破土而出,经过几十年的成长,
千锤百炼,终于发展成为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
集的区域,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
硅谷”。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关村从一片荒原发展成为一处
科技圣地,从“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发展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种跨越
式的发展自然与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
集的区域息息相关,仅在中关村核心区所在地北京海淀就
有数百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一批批高新
技术人才和创业团队。在这里有陈春先、纪世瀛、王洪德
、段永基、柳传志、王选、王文京、俞敏洪、刘迎建、尹
卫东、雷军、俞孔坚、李彦宏、刘强东……老、中、青、
新四代企业家,他们在中关村创新创业,他们一路风雨兼
程,攀登一座座科技创业高峰,努力推动产业的变革。他
们在书写各自人生传奇的同时,也缔造了以艰苦奋斗、改
革创新、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为底色的中关村文化和中关
村精神。而什么是中关村文化,什么是中关村精神呢?说
到中关村文化,经过四代企业家的探索、发展、总结,其
内涵可大致概括为:勇于突破、敢为人先,志存高远、科
技报国,融合、包容,持续创新,国际开放。至于中关村
精神,在一代代企业家和创业者眼中,它具有根深蒂固的
奋斗与创新基因,是科技创新创业、勇于冒险奋进的代名
词。它既具有包容性,又有连接性。它是不畏险峰的艰苦
创业,它是为家为国的情怀,它是矢志不渝的坚守,它充
满着无比神奇的色彩,它能创造奇迹……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每一代“中关
村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园地,而这一代代敢为人先、敢
冒风险、敢闯敢试的“中关村人”在见证中关村创新发展
的同时,也正促进着中关村的飞腾。今日的中关村示范区
已经形成“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有以联想、百度、
京东、小米、中芯国际、奇虎360、美团、今日头条、商汤
科技、旷视科技、寒武纪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
。中关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攻克了汉字激光照排系
统、曙光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5G移动通信、人工
智能芯片、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靶向免
疫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总的来说,中关村在引领国家科
技创新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亦是改革开放的剪影。它
像是一个充满无限能量的点,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独
一无二的神秘魅力,焕发着无限的激情和活力。改革开放
的大时代成就了中关村,中关村也在影响改变着这个时代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位。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关村勇于改革创新,一直走
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最前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
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助力新时代,用科技拥抱未
来。
2018年,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关村街道结合
区域特点,不断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地区营商环境,
并通过开展“六个一”工程,即一个赛——中关村地区创
业大赛、一本书——《中关村兵法》、一个展——中关村
地区企业四十年成就展、一个家——院士之家、一条街—
—金融科技街、一个联盟——中关村地区科技联盟,打造
“中关村智聚”特色品牌,将中关村地区打造成为创新创
业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
新平台,持续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中关村科学城
建设聚智、聚力、聚人才。
本书《中关村兵法》即为“六个一”工程之中的“一
本书”,书中精选实录了14位中关村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有中关村科技园的开拓者、凤凰城集团董事长周明德,公
共安全的推动者、辰安科技袁宏永,行业应用软件工程开
拓者、中科软科技左春,IT行业的先驱者、东华软件薛向
东,桃李资本创始人、跨考教育创始人张爱志,好未来创
始人张邦鑫,从数学老师到跨国教育企业董事长的佳一教
育董事长王晓兵,世界级数据智能公司HCR慧辰资讯CEO赵
龙……并将各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之道结合《孙子兵法》的
经典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以飨读者。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此
书,在了解这14位中关村企业家艰苦创业历程的同时,亦
能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启发。
本书得以成功出版,首先要特别感谢本书每篇的企业
家,有他们的积极支持,才使得本书内容日臻完善,在此
谨对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分享表示感谢!此外,还要感
谢为这本书付出过辛勤劳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正是他们
的共同努力,才使这本书最终面世。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及时成书,又因条件
限制,所选入的企业家难以面面俱到,书中内容也难免有
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14位创业领路人的创业征程,教你如何构筑强大的企业。
杨彬、柳昌江主编的《中关村兵法》以企业家创业史为经,以每个阶段的精彩故事、理论论述、思想观念为纬,纵论企业家的创业人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济危机,始见思想光辉。靠创业抓住机会,靠创新战胜危机,企业才能永葆发展的动力。
后记
2018年,又是一年风雨兼程。这一年,我们步入中国
改革开放第40年,也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第40年。春去秋来
,岁月用豪情把杖朝对折,蓦然回首,40年的荏苒光阴已
然从我们面前匆匆闪过。40年,创新变革,转危为安;40
年,转型升级,逆势而上;40年,聚智聚才,不忘初衷。
在过去40年里,中关村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担负着国家
战略的责任和使命,都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烙印,都标上了
民族发展的印记,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宏大事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40年间,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
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到具有全球影
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走出了一条砥砺奋进、
矢志创新的道路,也练就了融合新时代元素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文化。今天的中关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北
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聚集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
业,300多家上市公司,70余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独角兽
企业家数量占全国的45%以上。
中关村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机
制体制的改革创新。中关村的每一分子都在努力构建支撑
创新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争当创新城区的建设者、改革
创新的探索者。互联网科技、教育、百货、酒店、餐饮…
…中关村各行业领头羊企业,从传统经营迈向新时代、新
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阵痛中“腾笼换鸟”、破茧而生。在这
个群体里,一大批老、中、青、新优秀企业家不断诞生,
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他们永远方向明确、昂首挺立,正是他们这
种心系社会责任、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具有时代精神的企
业家,带领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顽强不倒
,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聚智、聚力、聚人才,构建“高精
尖”经济生态结构。凤凰城周明德、中科软左春、东华软
件薛向东、HCR赵龙、翠微匡振兴、社科赛斯李发进、好未
来张邦鑫、京仪酒店刘军、嘉和一品刘京京……每一位“
中关村人”都见证着中关村的创新发展,留下饱含变革和
探索的故事。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新时代顽强拼搏的企
业家们。
回顾中关村的发展历程,不断变革创新、持续破壁是
成就今天的中关村的重要前提。产品、技术、服务、战略
、市场和产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随着市场导向向
终端消费者的倾斜,要求我们企业不断地更新换代、见招
拆招,兼具化险为夷和稳扎稳打的能力。《孙子兵法》是
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
的美誉,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被
很多企业家赞誉为竞争谋略必读书,帮助他们形成具体的
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本书将14位中关村企业家的经
营管理之道结合《孙子兵法》的经典理论进行融合和分析
。如书中提到的“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是要根据市场
情况的变化、顾客的需求变动等一系列现实情境的改变而
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略,以此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长足发
展;“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即是说全面地看问题,在有利的情况
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要考虑到有利
的因素,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并最终取得胜
利;又有“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胜利之师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智慧,抑或“故其战胜不复,
而应形于无穷”灵活思变的智慧……将今日企业危机之事
,古之兵法化解危机之智慧和格局融会贯通,成为许多管
理者夺取市场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让今天的中关村企业
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能够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
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
谈会上说:“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
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
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
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中关村40年的发展成果举
世瞩目,我们感恩这个伟大时代,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
北京!未来的中关村,将紧跟时代大趋势,向着科技、文
化与经济高度融合发展。作为这个大集体中的企业家们,
继续追随中关村创新发展新梦想,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为北京、为
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业绩铸就了丰碑,辉煌沉淀为历史。要建立百年中关
村,就需要百年的思路和谋划,对于每一位中关村人而言
,与有荣焉,与有利焉,与有责焉。中关村的未来,任重
而道远,一定更加辉煌灿烂。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于军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 戴彬彬
2018年11月15日
精彩页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革。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为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周明德在这号角中摩拳擦掌,带几名得意门生下海创业,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几经波折,初尝创业失败之艰辛,但这次经历成为他走下去的指路明灯,让他更加明确未来要脚踏实地、摸准市场脉搏,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走科技振兴的道路。《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做到了这些,就掌握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依据这几个方面的情况制订作战计划,就有把握取得胜利。
周明德从中关村最早的“院墙经济”科技园,让很多中小型初创企业在这里萌芽,满足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一边继续在单位履职,一边经营企业的要求。到他谱出老旧工业厂区腾笼换鸟的佳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搭台,助力小微企业孵化。再到他的科技园发展的第三阶段,建设特色化的高品质科技园区。建成的“世纪经贸大厦”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和创新创业公司入驻,形成规模化的双创科技园。再到他接手保福寺桥的科技园建设项目,历经三年打造出更高端的5A级、智能、全精装科技园——“世纪科贸大厦”,成为多家事业单位设立子公司或研发中心的心仪之选。周明德在智能化高品质科技园建设领域扎下根来,不断精进,一路升级,建设科技文化双轮驱动的花园式大型科技园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域的“北塘古镇”、再现繁华的“湖桥列市”的“青龙古镇”……今天,周明德致力于实现科技强国梦,在高端制造领域再次实现科技报国理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换代。创业25年来,公司建成、经营了十几座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园,为中关村的建设和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正优秀的商人应该是为国为民的。周明德认为,“商人”的“商”字在数学中就是“解”的意思,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有问题了,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就开始实施。做好之后,自己的公司发展了,人们的困难也解决了,生活也就越来越好。真正的“商”应该是“共赢”和“解决问题”,应该坚守的是一种正确的商业文化理念。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周明德关心、关注社会问题,以企业家的仁爱之心、报国情怀,服务民众、爱护员工、回馈党和国家。
说到“中关村”,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高科技”“IT”“创新创业”这几个关键词。如今拥有大批独角兽公司的中关村,在近30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引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借助周边众多国内顶级学府的知识和人才聚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刷新着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980年,中关村成立了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1983年,成立了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1986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1987年,国务院发布“双放”政策,放活科研机构,放宽科技人员,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走向市场,开始创业,周明德就是其中之一。
周明德是经济学博士,曾经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教研室副主任,现任凤凰城科技集团和保福科技园集团董事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海淀区政协常委、海淀区工商联副主席,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1993年,他带领几名学生下海创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建了凤凰城科技集团和保福科技园集团,在科技园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域深耕细作,围绕着中关村发展壮大,从多个角度培育扶植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的科技孵化体系,打造出十几个科技园区,孵化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
放牛娃的书香生涯
周明德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儿时家境贫寒,从小就帮着父母干农活,6岁放牛,10岁加入人民公社生产队。出于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周明德一边干农活,一边争分夺秒地读书,那时一个中等劳动力干满一整天才能记10工分,周明德15岁初中毕业时,他已经挣了600工分。周明德打小喜欢读书,无论做什么,口袋里都装一本书,闲下来就翻开看。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少数人初中毕业继续读高中,更多人选择放弃学业在家务农或者进城找工作,周明德因为天资聪慧又爱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轻松考取了安徽财贸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财经大学的中专,别看是中专,比现在考“985”院校的本科还要难上许多。
周明德18岁那年中专毕业,被国家分配到安徽宣城行署供销社,报到的时候,他穿了一身破旧的衣服,农民打扮,不怎么受欢迎。虽然出身贫穷,但是周明德在态度上不卑不亢,放下身上的背包就离开了。第二天,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收拾办公室,嫌他的背包碍事,便要往旁边挪,挪动的时候发现背包特别重,不像一般装衣物干粮的包袱,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一背包的书,其他什么值钱东西都没有。这个发现让供销社的领导刮目相看,于是,党组开会决定要收下这个可爱的孩子。周明德的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