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夏书章见证了国家命运的危难与崛起,见证了与国家命运深刻相关的公共管理学遭遇的中断、重建与复兴。
夏书章的名字,是与中国行政管理学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行政管理学“活的教科书”。可以说,夏书章教授的人生经历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与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公共管理学重建与发展的缩影,他个人的学术史也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演变史的一个版本。
朱正威,马骏主编的《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通过学习,系统地梳理夏书章教授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以致敬夏书章教授的家国情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朱正威//马骏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百岁老人夏书章见证了国家命运的危难与崛起,见证了与国家命运深刻相关的公共管理学遭遇的中断、重建与复兴。 夏书章的名字,是与中国行政管理学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行政管理学“活的教科书”。可以说,夏书章教授的人生经历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与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公共管理学重建与发展的缩影,他个人的学术史也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演变史的一个版本。 朱正威,马骏主编的《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通过学习,系统地梳理夏书章教授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以致敬夏书章教授的家国情怀。 目录 上编 夏书章 的学术道路与学术品格 第一章 求学与学术成长 第一节 接受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阶段 二、辍学阶段 三、高中求学阶段 第二节 从中央大学到哈佛大学 一、艰辛求学路 二、赴美求学 第三节 从教生涯的开始 第二章 求索与学术追求 第一节 经历课程改革 第二节 院系调整中的思考 第三节 遭遇十年“文化革命 第三章 求真与学术青春 第一节 致力于恢复重建政治学、行政学 第二节 推进行政管理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骨干力量的培养 二、行政管理学教科书的编制与专业设置 三、西方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与借鉴 四、行政管理学会的筹建 第三节 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新领域 一、理论拓展 二、方法拓展 三、MPA教育推动 第四章 夏书章的学术精神与品格 第一节 负重前行、独立严谨的学术精神 第二节 谦和宽厚、匡助后学的学者风范 第三节 国际视野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学术追求 第四节 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术品格 中编 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重建与探索 第五章 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重建 第一节 重构中国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一、重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坎坷历程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学科体系 第二节 重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教学队伍 一、开展短期培训 二、建立专业基地 三、中国首届MPA班 四、身体力行,教书育人 第三节 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学术共同体 一、筹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二、指导学术杂志的发展 三、助力其他学术团体的发展 四、激励新一代公共管理学者 第六章 夏书章对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探索 第一节 确定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基调 一、强调社会主义大管理的概念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三、坚持密切联系中国现实国情 四、强调要批判地引入国外先进行政学理论 第二节 梳理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脉络 一、深化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二、拓展公共管理学的外延 三、阐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重点 四、规范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拓展公共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一、市政学 二、人事行政学(或称“人事管理学 三、高等教育管理学(或称“高等教育行政学 四、知识管理 五、行政成本与廉政建设 下编 夏书章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拓展 第七章 直面真实问题的行政学品格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公共管理学的重建、发展 第二节 中国情境下的真实问题 第三节 根植中国问题的方法论启示 第八章 坚持公共管理学的中国话语 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叙事基础 第二节 国家治理变革中的公共管理学建构 第三节 地方性与全球化相结合的知识生产 第九章 夏书章的学术探索对我们的启发 第一节 治国理政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 第二节 范式整合与学科成长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学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执政党的制度体系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价值形态与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理性 三、公共治理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四、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制度创新与理论建构 五、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六、合作治理的逻辑、路径与制度供给 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中的比较公共管理学 结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