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枫桥经验故事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全国公安文联//诸暨市公安局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国公安文联、诸暨市公安局编的《枫桥经验故事集》共六个篇章。“难忘峥嵘岁月·珍贵回忆”收录的是1963年参与“枫桥经验”试点总结的吕剑光、李先觉、徐贤辅、马成生、孙子甫、骆炳理、许根贤等同志写下的回忆录,留存了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手珍贵史料;“诞生时期代表·一往情深”,记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枫桥经验”代表性人物的故事,这些代表人物中既有周长康、宋金良等在枫桥蹲点调查过的干部,也有许根贤、魏仲尧等在枫桥派出所默默奉献的老公安,还有陈友堂这样的基层干部;“新时期群英谱·星光璀璨”,通过20世纪80年代至2003年期间,俞国行、傅缨、金伯中、黎伟挺、石小忠、徐贤辅、朱建阳等领导专家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介绍了王水芳等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人物;“新时代新动力·平民英雄”“新时代公安人·枫桥故事”“新时代公安人·暨阳花开”则分类记叙新时代以来枫桥镇、派出所以及诸暨公安系统涌现出来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先进典型和创新举措。
目录

枫桥的故事枫桥的人
难忘峥嵘岁月·珍贵回忆
“枫桥经验”的产生过程
毛主席亲自树立的一面红旗
起草“枫桥经验”的经过
参加“社教”工作
回忆“枫桥经验”的产生
难忘的日子
——忆出席全国公安战线表彰大会的情景
诞生时期代表·一往情深
耄耋之年续写枫桥新篇章
来自公安部的李副所长
许根贤的枫桥十年
老宣的城里亲戚宋金良
情系乡民的老公安魏仲尧
队长·书记·厂长
——俞善昌与“枫桥经验”的难舍情结
人民代表陈友堂
新时期群英谱·星光璀璨
俞国行与“枫桥经验”的不解之缘
傅缨眼中的“金矿”
“枫桥经验”的“炼金人
从“枫桥经验”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总结提炼新时期“枫桥经验”让他难忘
九次蹲点枫桥留下历史记忆
朱建阳的半生缘分一生牵挂
我与“枫桥经验”的情缘
你好,枫桥岫山1993
——王水芳纪实
新时代新动力·平民英雄
红枫义警
——平安枫桥的“新警力
陈家村的“小宪法
三个百分之百
——永宁水库征迁安置实录
步森的“连环计
望乡
——乡贤的力量
巾帼之力
——记“枫桥大妈”陈佩英的故事
山野轶事
——记栎桥村党支部委员杨山野
王海军的“三大法宝
公益种子吕小祥
从厂长到村长再到会长
——陈水月的华丽转身
骆根土与枫源村里三件宝
企业家赵林中的家国情怀
新时代公安人·枫桥故事
风雨前行人薪火相传者
——杨光照的故事
枫桥的红“峰”叶
——记杨叶峰的一天
从未停歇的吴嘉军
有你真好
——边赘让你“安心租
赵信:一颗心以人民的名义跳动
调解能手沈凯的二三事
社区民警赵纲的“望闻问切
孙法均:一棵扎根在枫溪江畔的红枫树
邻家警长黄彬炳
交警徐国鑫的服务经
邻家警事
新时代公安人·暨阳花开
卢国泉的三尺岗亭
“老宣”不老
城东好警黄星亮
“小福哥”与“邀邀灵
“倒背钿筒”陈可义
孙何峰的耐心功夫
杨天均心中的一家人
社区“三哥”魏越锋
何伟忠:被群众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异乡人在店口
后记
序言
枫桥的故事枫桥的人
枫桥是个有文化的地方,枫桥自然也是个有故事的地
方。
枫桥的文化积淀厚重而温暖,悠长的历史画卷铺陈在
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点缀着西施浣纱的潺潺流水和王冕画
荷的清气乾坤,也回响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激昂歌声。枫
桥有雨,枫桥有风,枫桥的雨细而风轻,枫桥的故事也就
温润,绵柔,有情有义,如诗如画。
枫桥的故事是丰富多彩的。而创造故事的枫桥人,自
然也是有着丰富而温暖的内心世界的人。枫桥的故事和枫
桥的人,如今集成这样一部厚重的书,翻开哪一页,都是
家国情怀的深情倾诉,都是枫桥过往的峰回路转。
2018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此
时此刻,将枫桥的精彩故事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枫桥
人的精神风貌重新梳理和展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打开这本书,认识这些人,你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
解“枫桥经验”的历史,你会在被时间拉长了的讲述中捕
捉到灵魂的一种鲜活和一种恒久。
你会结识曾数十次出入枫桥的周长康。作为“枫桥经
验”诞生和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当年他和同志们到枫
桥蹲点,挽起裤脚和农民一起下田劳作,和农民聊心里话
,和农民讨论对“四类分子”是“文斗”好还是“武斗”
好。话越说越透,理越辩越明,枫桥的故事由此拉开新的
帷幕。
你会结识曾九次赴枫桥调研的徐贤辅。作为《枫桥区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起草者之一
,当年他睡在农民家的粮仓里,头枕着小小的衣服包,却
在思考着枫桥故事这篇大文章的起承转合,思考着与社会
治理有关的雨雪阴晴。
你会结识始终保持了农民本色的地下党员周中贤。曾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残酷斗争中九死一生的老周,在新中国
成立后却仍然埋头耕耘在家乡的原野上,甘心做一名默默
无闻的普通农民。
你还会结识精干的派出所指导员许根贤,结识本分的
生产队长魏绍和,结识改邪归正成为先进工作者的小骆。
甚至.你还会结识到一位在群众教育下从满腹牢骚到心悦
诚服的老地主……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在历史的每一页上
,都闪耀着人民的智慧和才华。“枫桥经验”历经55年风
霜雨雪,不仅没有萎缩,没有衰败,反而如经霜的梅花,
以其旺盛的生命活力.向世界吐露着一种自信的芬芳。特
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枫桥经验”在新时期新时代的继承
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之后,枫桥的红枫更显艳丽,枫桥的风
景更加壮观。枫桥的故事更有了崭新的内涵和色彩。
于是,我们又结识了老杨调解中心热情的主人,结识
了穿红马甲的“红枫义警”,结识了“跑不死”的派出所
教导员吴嘉军,结识了镇南警务站的“邻家警察”,也结
识了更多的警察兄弟和热心的群众,结识了新时代枫桥新
故事的创造者们。
55年的枫桥历史,已经构成了一部文化大书,内容丰
富、饱满、热烈而深沉。它的前言,书写在历史的深处;
它的后记,还孕育在未来的创造之中。我们常常以为文化
是一种单一的、孤立的形态,我们以为舞台上的吹拉弹唱
、书斋里的涂涂写写。画案上的挥毫泼墨才是文化。殊不
知,我们的认知是狭隘的,是片面的,文化是人民书写在
大地上的宏图,是历史刻画在山河间的壮丽。文化是我们
在工作中、在生活里、在斗争间用汗水和才智书写下的时
代篇章。还是说枫桥的故事吧,在55年不长也不短的空间
与时间里.谁能不说它已经形成了一种闪耀着价值光辉的
文化形态?谁能不说这故事是充满精神力量和人文色彩的
社会主义文化产品?谁能不说这故事和创造这故事的人值
得我们永远尊敬?
枫桥。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样板,枫桥的故
事和枫桥的人,当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因此,我希
望亲爱的读者们以一种平静而崇敬的心境,深入到这些平
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里,去认识和了解这些平凡而又不平
凡的故事创造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文化创造者。一位
当年曾参与枫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亲身经历了“枫桥经
验”诞生过程的老同志,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了这样一句
话:“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书本上也许深奥难懂,而在枫
桥这块土地上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指针。”这句话让我印
象深刻,这句话更让我心潮澎湃。因为这位老同志发自肺
腑的话,说出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结合,创造出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故事的精
神之髓,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之髓,是我们在以习近平总
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
动力。
枫桥的故事在枫桥人的努力下,一定还会继续写下去
,而且,会越写越好,越写越精彩,越写越美丽,越写越
有气魄。那是中国人的气魄,是中华民族的气魄。
更是中华文化的雄浑气魄。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 张策
2018年9月5日
导语
全国公安文联、诸暨市公安局《枫桥经验故事集》收集了55篇故事,从“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将枫桥人的精神风貌,枫桥的精彩故事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中有曾数十次出入枫桥的周长康,他见证并参与了“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有曾九次赴枫桥调研的徐贤辅、有始终保持农民本色的地下党员周中贤、结实精干的派出所指导员许根贤、本分的生产队长魏绍和、改邪归正成为先进生产者的小骆以及在群众教育下从满腹牢骚到心悦诚服的老地主,在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一不闪耀着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新时期,我们又结识了老杨调解中心热情的主人,结识了穿红马甲的“红枫义警”,结识了“跑不死”的派出所教导员吴嘉军,结识了镇南警务站的“邻家警察”,也结识了更多的警察兄弟和热心的群众,结识了新时代枫桥新故事的创造者们。本故事集浓缩了枫桥55年的历史,通过作者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枫桥经验”在新时期新时代的继承发展,使枫桥的故事更有了崭新的内涵和色彩。
后记
2017年8月,由浙江省公安厅牵头,浙江省委政法委参
与,联合绍兴市公安局、诸暨市政法委、诸暨市委宣传部
、诸暨市公安局、诸暨市委党校等组成“枫桥经验”联合
蹲点调研组,在省公安厅副厅长金伯中同志带领下进驻枫
桥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蹲点调研工作。调研的任务之一
,就是在完成调研报告的同时挖掘整理有关“枫桥经验”
的小故事,既为撰写主报告提供素材,也为本书的出版奠
定基础。
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我们逐渐透过纸质的资料触摸
到“枫桥经验”的历史温度。如现年91岁的周长康先生为
“枫桥经验”研究所付出的心血和热忱,让我们深深的感
动。他从春秋鼎盛之期到如今的鲐背之年,从未停止过对
“枫桥经验”的探索和思考,可以说,将之融入了生命。
自1963年“枫桥经验”诞生到步入新时代的2018年,55年
间,谁能统计出有多少像周长康先生这样将大部分精力投
入到“枫桥经验”中的前辈呢?他们从始至终心系枫桥、
志在枫桥、梦萦枫桥,把对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对
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这座长三角的小镇
,拳拳之心,令人敬佩。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也看
到2010年92岁的吕剑光厅长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枫桥
,泪目中闪耀着不舍和爱。正是通过他们,我们才深深感
受到“枫桥经验”的历史温度,这种温度,来源于许许多
多的无名英雄在“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历程中点燃理想所
产生的生命的热度。当我们再次翻开史料,不得不感叹那
些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文字组成历史事件,不是冰
冷而泛黄的纸页,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一段
段灿若织锦的青春光华、一篇篇动人心魄的生命史诗。
毫无疑问,“枫桥经验”已经不只是一部博大的社会
鸿著,她和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创造者,共同构成了弥足
珍贵的历史记忆。而我们收集整理的故事,不正是时间长
河里散落四处的遗珠吗?只有把那些故事和片段连缀起来
,后人才能从中窥视到历史最真实、最丰满、最厚重的一
面。由此,我们更坚定了将故事集涵盖“枫桥经验”整个
55年历史的想法。
2018年3月,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决定成立“枫桥经验”
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指定由金伯中副厅长负责,组织力
量开展工作。2018年5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绍兴市公安
局、诸暨市公安局召开《枫桥经验故事集》编撰工作会议
,决定成立33人的编撰队伍,重新对采访对象进行系统梳
理.把“枫桥经验”有价值、有意义、有分量的故事充分
挖掘和整理出来。8月底,全书初稿杀青。按照时间节点,
我们把故事集分成“难忘峥嵘岁月·珍贵回忆”“诞生时
期代表·一往情深”“新时期群英谱·星光璀璨”“新时
代新动力·平民英雄”“新时代公安人·枫桥故事”“新
时代公安人·暨阳花开”等六个篇章。
“难忘峥嵘岁月·珍贵回忆”收录的是1963年参与“
枫桥经验”试点总结的吕剑光、李先觉、徐贤辅、马成生
、孙子甫、骆炳理、许根贤等同志写下的回忆录,留存了
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手珍贵史料;“诞生时期代表·一往
情深”,记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枫桥经验”代表性人
物的故事,这些代表人物中既有周长康、宋金良等在枫桥
蹲点调查过的干部,也有许根贤、魏仲尧等在枫桥派出所
默默奉献的老公安,还有陈友堂这样的基层干部;“新时
期群英谱·星光璀璨”,通过20世纪80年代至2003年期间
,俞国行、傅缨、金伯中、黎伟挺、石小忠、徐贤辅、朱
建阳等领导专家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在创新发展“枫桥经
验”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介绍了王水芳等具
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人物;“新时代新动力·平民英雄
”“新时代公安人·枫桥故事”“新时代公安人·暨阳花
开”则分类记叙新时代以来枫桥镇、派出所以及诸暨公安
系统涌现出来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先进典型和创
新举措。
值得一提到是,在故事采访和写作的作者队伍中,除
了一直从事“枫桥经验”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有部门机构
的在职领导、省市和诸暨公安系统的在职和退休民警,以
及职业记者、企业职工等。每个人都仿佛循着采访对象的
回忆,共同进入到那一段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仅感动于
55年来“枫桥经验”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的无私奉献
,也深深感受到“枫桥经验”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发展
、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我们把内心的感动化为动力,饱蘸
深情地写下一篇篇成稿,并几经修改,数易其稿。正是凭
着这样的执著,才让许多故事以最真实和完整的面貌呈现
在读者面前。在采编工作启动之际,上海《故事会》杂志
社常务副主编吴伦老师和浙江余杭“故事大王”丰国需老
师应邀亲临诸暨进行指导。在成书过程中,浙江省公安厅
承担了对新时期群英谱中俞国行、傅缨,以及仍在从事“
枫桥经验”实践和研究的现任领导金伯中、黎伟挺、石小
忠等同志的采访重任,也是数易其稿。我们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
长沈秋伟同志,承担了本书的筹划、组织、篇章构思和文
精彩页
“枫桥经验”的产生过程
吕剑光
“枫桥经验”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推广的依靠群众力量制服反革命和其他犯罪分子的一个很典型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为当年中共浙江省委工作队的一名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总结“枫桥经验”的工作,现将这一经验的产生及推广过程简述如下。
一、选择枫桥区作社教试点
1963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杭州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该《决定(草案)》认为当时敌情严重,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击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同时又强调要坚持教育人和改造人的方针,即毛泽东主席在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对于整个反动阶级专政,必须依靠群众依靠党。对于反动阶级实行专政,这并不是说把一切反动阶级的分子统统消灭掉,而是要改造他们,用适当的方法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新人。”
同年6月19日,中共浙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精神,重新部署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省委派出了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林乎加率领的省委工作队到诸暨县枫桥区,会同诸暨县委在枫桥区的枫桥等7个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我当时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和浙汀省公安厅、宁波地区公安处抽出的30多名公安民警参加了这次试点工作。
诸暨县枫桥区,地处浙江省中部偏北的会稽山,是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就在枫桥镇建立了党支部。1939年3月31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到枫桥镇大庙发表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演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枫桥的部分山区是中共领导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5月诸暨县解放后,枫桥人民在当地党政组织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改造反动阶级分子的政策,对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认真地进行监督改造,在农业合作化后建立了“集体承包、专人负责、大家监督”和治保会建立“四类分子”档案等监督改造制度,创立了依靠群众监督改造“四类分子”的良好工作基础。
1958年8月,枫桥区公安特派员应邀参加了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在枫桥区社教运动试点中,划出一段时间开展对敌斗争。尽管试点工作处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气候中,但是,省委工作队领导根据省委的指示,规定在社教运动中除现行犯外,一律不捕人。并且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待“四类分子”的一贯的方针政策,参加试点的省、地、县公安干部,深入群众,对“四类分子”的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协助省委工作队领导设计试点中对敌斗争的方案,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方法,从有利于改造出发,尽量缩小打击面,并且率先试点示范。 1963年7月到9月,枫桥区7个社教运动试点公社各生产大队先后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7个公社6.5万人口中有“四类分子”911名。根据调查,有比较严重违法行为的163名,占总数的17.9%。这少数“四类分子”主要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遇到暂时困难.国际上敌对势力反华叫嚣,特别是在1962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妄图武装窜犯大陆时,记“变天账”,写反动诗,收回土改时已分给贫苦农民的房子,等等,更多的是利用“酒、色、财、气”腐蚀拉拢基层干部。少数“四类分子”的这些活动,激起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义愤,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提出要对“四类分子”“武斗(即打骂体罚)一遍,逮捕一批”。他们说:“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对敌人只能打服,没有说服!”“这些人不法办,公安局的监狱就白造了。”运动一开始,试点的7个公社的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就要求逮捕45名“四类分子”。针对上述情况,省委工作队深入群众,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引导他们敞开思想,展开辩论,用回忆对比的方法,总结土地改革以来对敌斗争的经验,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是“文斗”(即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斗争)好,还是“武斗”好?少捕好,还是多捕好?主要依靠群众专政还是单纯依靠公安司法部门专政?通过讨论,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武斗’斗皮肉,外焦里不熟;‘文斗’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斗倒敌人,擦亮社员眼睛。…一四类分子’表现有好有坏,破坏有轻有重,如果一刀切,都捕起来,斗一遍,赏罚不明,对改造不利。”在初步统一干部、群众思想的基础上,以生产队为单位依靠群众先对“四类分子”进行全面评审。根据他们的表现实行区别对待,对于守法的给予适当鼓励;对于基本守法的指出他好的地方,批评他不好的地方;对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给予严厉批评。之后,只对个别有严重违法行为、在评审中又不低头服法的,才列为重点对象,依靠群众进行说理斗争。为了坚持“文斗”,省委工作队规定,如果在评审中出现“武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