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自王国维的“境界”说理论提出以后,中国现当代文论创造陷入停滞状态,学术研究与文艺评论的文论话语以移植西方文艺理论为主要态势,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文论话语权,患上了严重的文论“失语症”。《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要义萃论——当代中国本土化文论话语体系之建构》作者于成我提出并系统建构、阐释了旨在超越中国传统文艺旧审美理想“意境”理论的“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为中国文艺找到了更高于“意境”艺术境界的新的审美理想,也为二十世纪以后不以“意境”为最高最上追求的艺术境界确立了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因而确立了其崇高的地位。本书即为此理论体系的要义萃论,以悟性思维为逻辑表现形态,以“神味”“意境”新旧两大文艺审美理想理论的差异对比为主线,整体上勾勒出了“神味”说理论体系的大体架构,同时也对“意境”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的批判。 作者简介 于成我,1977年生,男,山东平度人。本名于永森,自名于沧海,字成我,号负堂、否庵、复北。出身农民,曾为化工厂一线车间工人7年;201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2010年8月至2018年1月任教于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2018年1月调到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能诗词,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文论与文学研究,1998年以来提出并系统建构了旨在超越中国传统文艺1日审美理想“意境”的“神味”说理论体系(为二十世纪以来唯一具有中国“本土化”品性的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并将理论普适性从诗歌延展到小说、杂文、戏剧、影视剧、漫画等领域。已出版专著《诗词曲学谈艺录》《聂绀弩旧体诗研究》《(漱玉词,评说》《诸二十四诗品》《稼轩词选笺评》《元曲正义》《论豪放》,另撰有《论意境》《论“神味”》《(论语)我说》《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说》《王之涣诗歌研究》《否庵旧体诗集》等著作10余种。《中国美学三十年》(副主编,撰写古代美学部分30万字)获山东省第六届刘勰文艺评论奖(著作类,2011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著作类,2011年),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2011年);《诗词曲学谈艺录》获宁夏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类,2014年);旧体诗创作与评论获第二届聂绀弩诗词奖(2015年)。 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以“问题”为切入点建构中国当代文论语体系 一、当代中国文论的“失语症”现状与话语体系 建构的困难 二、“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 理路的五大层次 三、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标准、 原则 “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要义萃论 一、“神味”说理论体系之根本性质、目的 二、“神味”“意境”之最高境界 三、“神味”“意境”创造根本思维方式之区别 四、“神味”之本质特征及“神味”“意境”建构最小 质素、单位“细节”“意象”之区别 五、“神味”“意境”最高诗性之区别——“叙事性” 与“抒情性” 六、“神味”说理论之哲学思想基础与精神核心 七、“神味”创造之美学理想与理想风格形态 八、“神味”“意境”之代表作 九、“神味”寄寓之最佳文体形式 一○、“神味”“意境”之普适性 一一、“神味”之在文艺实现之情况 一二、“神味”说理论体系核心之三要素 一三、“神味”“意境”内涵之总结 一四、“神味”说理论之两种境界 一五、“神味”说理论体系之逻辑起点、建构之总逻辑 与逻辑理路 一六、“神味”“典型”“意境”三大审美理想形态之 综合比较 附录 附录一 《“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要义萃论》旧 版本 附录二 “新文化主义”思想宣言 附录三 价值本体论哲学纲要 附录四 相关著作简目 附录五 “神味”说理论体系相关成果的学界评价、研 究主要文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