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陕西故事(精)/陕西地情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留珠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黄留珠主编的《陕西故事(精)》辑录了陕西历史大事涵盖2000余年陕西的发展历程,上迄西周,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依时代顺序排列,每件大事均独立成篇,真实地再现了每个时代的不同风貌。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国政
周人图商与灭商
周公东征及制礼作乐
秦国商鞅变法
短命秦帝国
汉代察举制度
二十七天的汉帝
王莽其人和新朝其事
东汉五斗米道与汉中张鲁政权
南北朝关中政权的更迭
隋唐治世面面观
隋唐积极外交政策与长安大都会地位确立
一代女皇的文治武功
唐代科举的进士科
忽必烈汉法治关中
慈禧西逃与“回銮新政”
20世纪30年代陕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红军陕北会师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
洛川会议
确立毛泽东思想的“七大”
模范的陕甘宁边区
第二编 文治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汉代兴建太学、郡国学与校理群籍
司马迁著《史记》
班固撰《汉书》
唐长安与外来文明
唐代史馆和官修八史
隋唐时期的两大地理名志
隋唐宗教中心与寺观文化
隋唐宫廷藏书制度
隋唐关中节日风俗
丝路影响下的隋唐长安胡风
宋敏求的《长安志》
关中书院与陕西书院教育
明修“关中八志”与《陕西通志》
毕沅与清代陕西修志
味经书院及其刊书处
百年沧桑话西大
驷驖车辚话秦声
第三编 民生
秦直道
郑国渠与关中六渠
隋唐关中的水利工程
隋唐时期秦岭古道与关中交通
千年沧桑耀州窑
宋元明清四代的关中水利
丝绸之路与陕西人的情缘
明代关中大地震
明清陕南移民
明清时期的陕西商帮
民国十八年陕西饥馑
陇海铁路与民国西安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工商界
第四编 人物
坚贞不屈志不移——苏武
药王孙思邈与唐代医人群体
颜真卿——刀光剑影度一生
关学创始人张载
北宋蓝田四吕
鸦片战争中陕人“死战”与“死谏”
陕西维新领袖刘古愚
戊戌维新时期的陕籍京官
李仪祉与“关中八惠”
第五编 武事
安史之乱击碎长安盛世
宋夏三川口、永乐城之战
宋金富平、和尚原、饶风关之战
明末陕西农民大起义
太平军、捻军在陕的活动
辛亥革命在陕西
陕西靖国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陕西武装起义
转战陕北与西安解放
第六编 都邑
神木县石峁古城及其主人推测
西汉定都关中及京师长安建设
隋唐两代经营长安城
帝京长安孕嘉名
西安鼓楼与钟楼
西安城墙
陕、甘分治与再度携手
桥山黄帝陵
骊山秦始皇陵
西汉帝陵
康十八陵
后记
序言
本书名曰《陕西故事》。不过这里所说的“故
事”,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
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合于口头
讲述的文学体裁,而是取其古义“旧事”使用之。
这就是说,本书讲的是陕西旧事。
故事指旧事的用法,论者常举的例子是成书于
西汉时期的《史记》中《太史公自述》里的一句话
:“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此话中的“故事”,指的就是“旧事”。而这样的
旧事,用更通俗并典雅的话来概括,无疑“历史”
是最为合适的了。准此,上文说的“陕西旧事”,
换言之也就是“陕西历史”。
当然,“故事”里面还含有另外的义项,如成
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等。如此用法,秦汉时也颇为
常见。《汉书·苏武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
故事,奉使不辱命”句,即其典型用例。然而无论
成例也好,抑或旧日典章制度也罢,似都可以包含
在“历史”之内,所以把“陕西故事”解作“陕西
历史”,应该是较为准确的。
如果从蓝田猿人算起,陕西历史长达百万年以
上;如果从传说的黄帝算起,陕西历史也有五千多
年之久。如此漫长的历史,全部表述出来自然困难
很多,所以我们只好采取一种择优法,即辑选其精
粹者编为一册,以供人们学习陕西历史之需。
《陕西故事》全书按内容性质分为六编:
第一编,国政。这说的是政治类故事,凡与政
事有关者均列入此类。
第二编,文治。一般说“文治”与“武功”相
对应,而此处的“文治”含义要更宽泛些,举凡文
化、教育、思想、学术、宗教、著述、风俗以及交
往交流等等都涵盖在内。
第三编,民生。这主要是说水利、交通、灾害
一类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故事。
第四编,人物。讲重要历史人物其人其事。
第五编,武事。讲与“武”有关的故事,主要
包括内外战争、民众起义、革命战争等。
第六编,都邑。此讲城市的故事,并旁及政区
变更、市政建设、帝王陵墓等。
在各编中,故事均按时代顺序排列。而每编故
事的多少不一,多的超过20条,少的则不足10条,
这全按“择优”的结果来定,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
。每个故事最后,均署撰稿人姓名,一则表示对其
著作权的尊重,再者亦有文责自负的含义。
以上的编排,颇似志书的写法。其实,这是我
们有意为之。因为本书毕竟是陕西省方志办组织编
写的一部书,多一些方志的色彩和印迹,有助于彰
显其个性与特点。然而,这种以地方志的章法去写
地方史,是耶?非耶?我们衷心期待着广大读者的
批评指正!
导语
黄留珠主编的《陕西故事(精)》分为六编:
第一编,国政。这说的是政治类故事,凡与政事有关者均列入此类。
第二编,文治。一般说“文治”与“武功”相对应,而此处的“文治”含义要更宽泛些,举凡文化、教育、思想、学术、宗教、著述、风俗以及交往交流等等都涵盖在内。
第三编,民生。这主要是说水利、交通、灾害一类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故事。
第四编,人物。讲重要历史人物其人其事。
第五编,武事。讲与“武”有关的故事,主要包括内外战争、民众起义、革命战争等。
第六编,都邑。此讲城市的故事,并旁及政区变更、市政建设、帝王陵墓等。
后记
《陕西故事》是由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策划出
资的一部书,列入陕西地情丛书。其目的就是想为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奉献一份陕西力量。
全书的故事主要来自我以往主持的项目“陕西
历史大事研究”,其次则是省方志办组织的补充文
稿,以及我们针对性补写的内容,总计82个故事。
显然,这远不是陕西故事的全部,而只是一种“辑
萃”。不过这样的辑萃之作,毕竟还是反映了陕西
自古以来故事的主体和主流的,所以我们最初设计
的书名便老老实实叫做《陕西故事辑萃》,但后来
总觉得如此命名太直白了些,故而改用四字的现名

在此,衷心感谢秦向东主任、雷湛主任,正是
他们的大力支持,才有如今这部《陕西故事》的面
世,才在陕西文化建设史册中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
一页,才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上增大了陕
西声音。
在此,还要向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处表示感谢
,是他们的全力支持、密切配合,才使本书得以迅
速顺利出版。
在此,还要向三秦出版社特别是李郁副总编表
示感谢,《陕西故事》一书,曲折颇多,是他们始
终以宽容待之,方得绝处逢生,绽放异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起初本书由省志办李川处
长负责筹办,做了大量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后
李处不幸遭遇车祸,使筹办工作一度停顿,造成了
太多的遗憾。现本书终于付梓,应该说也是了却了
李川处长的一桩心愿。我们谨以此书祭奠李处的在
天之灵,寄托我们深切的悼念之情!
七七叟 黄留珠
草于西大南校区望山居
2018年10月12日
精彩页
二、王莽的政治钻营
王莽,字巨君,自称是黄帝的后代。他的亲姑姑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他家算是正宗的外戚。不过,他的父亲死得较早,也未曾封侯,家境相对孤贫一些。这样的客观环境,使他养成了一种既折节恭俭,又自我奋斗的性格。同时还练就了一套善于察言观色、曲意奉承、伺机钻营的本领。他曾拜沛郡(治今安徽淮北市西)人陈参为师,学习《礼经》,“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在家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对外广交“英俊”;在族内悉心“事诸父,曲有礼意”。成帝阳朔年间,他的伯父,权倾当朝的大将军王凤患病。他觉得这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现状从而飞黄腾达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下大力气精心护理生病的伯父。“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不想这一手还真灵验,王凤终于被感动,临死前把他推荐给太后和皇帝。那太后王政君,就是王凤的亲妹妹;而皇帝(汉成帝),则是王凤的亲外甥。他们对王凤举荐的人,岂能不用!于是乎王莽由此步人仕途,先拜黄门郎,不久即迁官射声校尉。
永始元年(前16),30岁的王莽继嗣了补授给其亡父的新都侯的爵位,并担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的官职。随着官爵的升迁,他更加以谦谨的方式来“匿情求名”。“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果然,又有一个机会被他抓住了。原来太后姊子淳于长,与王莽一样也是个极善于钻营的人物。由于他为立赵飞燕为后之事卖过力气,所以得到汉成帝的赏识,不仅受封列侯,而且位居九卿。此人显贵之后,“淫于声色,不奉法度”,十分猖狂。王莽对他一直看不惯,尤其是嫉妒他的官比自己升得快,地位比自己高。于是王莽便“阴求其罪过”,亦即秘密搜集淳于长的过错乃至隐私,通过大司马曲阳侯王根向太后告密,并最终置他于死地。这样一来,王莽不仅铲除了竞争对手,而且获得了“有忠直节”的更大名声,真可谓一举两得。绥和元年(前8),王根上书告老“乞骸骨”,并推荐由王莽接替他所担任的大司马职务,被汉成帝批准。如此王莽终于爬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高峰,时年38岁。
一个不到40岁的年轻人,便口含天宪,手握大权,应该说是人生的极大成功。不过王莽此时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继续付出代价。“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吏,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遮膝。见之者以为童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就这样,王莽小心翼翼地辅政一年多时间,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不想成帝这时却撒手人寰,离世而去。继立的哀帝似乎对王莽不感兴趣,出于外戚间的复杂斗争,他被罢官回封国杜门自守。此时,他更加小心谨慎。一次,他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隶,他便毫不客气地责令其自杀。这件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多年来王莽恭俭克己给人们留下的好印象,所以他在封国的三年之中,“吏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元寿元年(前2),刚巧发生日食,参加对策的一些贤良也乘机颂莽功德。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哀帝不得不把王莽征还京师。岁余哀帝驾崩,无子,而莽的主要政敌傅太后、丁太后等皆先期死去,这样汉廷的大权又全部落入太皇太后王政君及其侄王莽之手。
此次王莽重新上台,完全今非昔比。他先诛灭了哀帝的宠臣董贤,接着迎立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作为傀儡,自己则以辅政大司马的身份掌握着实权。“于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把自己的亲信全部安插在要害部门,层层加强控制。当然,王莽毕竟是王莽,他的所作所为有其非同一般的特色。“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以示信于众庶”。显然,王莽政治手法较其他人更为隐蔽狠毒,他的权术手段较其他人也更加阴险狡猾。当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王莽便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挺进了!
P45-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9: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