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杨万明主编的《中国少年司法(2018.2总第36辑)》是关于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的会议专刊,共分为四个栏目。总结讲话栏目收入了姜启波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会议综述栏目收入了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综述;主题发言与专家点评栏目收入了三个单元的发言和相应的专家点评;获奖论文选登栏目收入了八篇优秀获奖论文。 目录 【总结讲话】 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 【会议综述】 用司法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综述 【主题发言与专家点评】 第一单元 职能定位 不忘少年法庭初心 坚定理想信念前行 少年法庭的独立职能定位 儿童利益最大化语境下少年法庭职能定位再思考 少年法庭职能定位探究——以司法延伸工作的正当性为视角 承上启下:论中级法院在少年审判中的纽带辐射作用 从基层司法实践谈少年法庭的职能定位 第一单元点评 第二单元 路径选择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少年法庭路径选择 从实践出发,着力构建少年法庭发展的宏图——从江苏法院的探索谈当前机构改革背景下少年法庭的路径选择 少年法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设立少年法院的现实可行性 机构改革背景下少年司法的破茧寻路 借助司法改革春风,推动少年法庭发展——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改革方向及路径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 第二单元点评 第三单元 制度构建 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少年司法格局 少年司法的界限与中国少年司法的实现 如何构建科学的少审绩效考核体系 立足审判构建少年审判标准化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基于北京模式的总结与思考 第三单元点评 【获奖论文选登】 少年法庭存在的基础、发展路径及再完善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少年法庭发展路径——基于对部分省市法院少年法庭的实地考察 少年司法的界限与中国少年转处的困境 论司法改革情境下少年司法的破茧寻路 司法改革背景下少年法庭受案范围之思考——以S省Z市为分析样本 “司法·社会”模式下的基层法院少审法官业绩评价机制探究 帕累托最优:少年与家事审判合并合理性探究 用KPI视角看少年审判绩效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