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班级管理与经营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班集体组织与培养的一门综合科学,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邓云洲编著的《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与实务(第2版)》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学校班主任的素养和班级管理的途径。 目录 前言 1.班级制度的改革及其社会学分析 1.1 班级制度的沿革和发展 1.1.1 班级制度的历史溯源 1.1.2 班级制度的发展 1.2 中国班级制度的历史考察 1.3 国外班级管理制度 1.3.1 前苏联的班级管理制度 1.3.2 美国的班级管理制度 1.3.3 德国的班级管理制度 1.4 班级的社会学分析 1.4.1 社会体系的含义 1.4.2 班级为一种社会体系 1.4.3 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2.班主任的素养及任职要求 2.1 班主任的道德素养 2.1.1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1.2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2.1.3 对学生怀有热忱的期望 2.1.4 关心集体,真诚团结 2.1.5 尊重家长,友好合作 2.1.6 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2.2 班主任的知识素养 2.2.1 精深的专业知识 2.2.2 广博的文化知识 2.2.3 深厚的教育理论 2.2.4 扎实的管理科学知识 2.3 班主任的能力素养 2.3.1 组织能力 2.3.2 语言表达能力 2.3.3 板书、绘图能力 2.3.4 独立创造的能力 2.3.5 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2.4 班主任的心理素养 2.4.1 班主任的动机 2.4.2 班主任的教育信念 2.4.3 班主任的情感 2.4.4 班主任的意志 2.4.5 班主任的兴趣爱好 2.4.6 班主任的性格 2.5 优秀班主任的素质分析 2.5.1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 2.5.2 模范班主任丁有宽个案举例 3.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 3.1 班级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 3.1.1 了解班级 3.1.2 了解学生 3.2 班级目标的要求与分类 3.3 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3.3.1 班干部选拔的若干方法 3.3.2 班干部的培养 3.4 班级规范 3.5 班风培养与建设 3.5.1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 3.5.2 重视课外活动 3.5.3 充分利用品德教育的时间 3.5.4 指导学生自己制定规章 4.中学生学习指导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中学生性心理和性教育 7.学生的个别教育 8.班级人际关系 9.主题班会及其设计 10.学生的职业指导 11.学生工作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