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财务人员急需提升自己参与决策的能力。该书以 职场小说的形式,将高深的决策行为通俗化,通过深 动的案例,帮助我们财会人员,一窥企业高层决策的 殿堂,理解如何在决策中发挥财务的作用,并应用数 据洞察问题本质,“练就鹰眼”。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 计师,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 李莉 该书将高深的决策行为通俗化,并从案例的研究 与总结中,对决策中如何应用数据说话的技巧与理论 ,从实践视角进行创新性的分析与思考,使读者能在 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真正理解如何用数据进行科学决 策的技巧,从而帮助决策者“练就鹰眼”。 ——三一重工总裁 向文波 理工科出身的CEO做企业绝非易事,而*为不易的 ,我以为是做决策。现在已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如果还凭直觉、靠胆大做决策,企业恐怕早晚会出 问题。所以依靠数据,练就鹰眼,增强洞察力,就应 该是企业决策者毕生的功课。该书以职场小说的形式 ,特别用诙谐的语言,讲述如何应用数据洞察问题的 本质,快速解决问题的技巧,将初看毫无头绪的经营 管理难题,化简成了类似于初中数学中的一道道“列 方程解应用题”,为我们这些理工科出身的CEO如何 练就鹰眼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 经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线通信国 家标准编制组组长,中关村电联电力线载波技术创新 联盟理事长 杨国文
后记 本书终于脱稿了。企业界的朋友们争相传看,给 予了我很多鼓励。 “很有启发!”这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特别 是对于企业高管人员如何应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解 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高管层科学决策水平,很有教 益。 “带入感强!”这是大家比较一致的感受。讲解 如何利用数据来决策,本身会有大量的数据表格和计 算,很容易写成数学加经济学的教科书。本书却写成 了一部职场小说,使人读起来悬念丛生,轻松有趣。 许多朋友反映,他们是一口气读完本书的,其中的许 多案例,对其如何开展经营管理分析,如何在经营管 理中科学决策、用数据说话,真的是很有帮助。 有个学理工科出身的高科技企业首席执行官说, 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是,对科学决策有了深刻理 解,知道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科学决策的重要性,看 来必须尽快补补课了! 同时,有不少朋友担心地指出,书中写了不少反 面的人和事,会不会得罪人?是不是去掉会好一点儿? 我赶快向对方解释: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避 免写成一本教科书,书中插入了一些人物和故事情节 ,同时,许多数据也进行了相关处理。因此,书中的 故事、人物和数据都是虚构,对事不对人,切莫对号 入座。 在此,我万分想念和感谢我所工作过的单位的同 事们和朋友们,是我们共同的工作和努力,创造了这 些精彩的管理案例!是他们的正义和良知,感动着、 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感谢我的妻子武晓霞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柳传志先生、谢志华教授、朱武祥教授亲为 本书作序,向文波先生、李莉女士、杨国文先生隆重 推荐本书! 感谢许志总编和编辑部的同志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 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朋友们!
目录 第一章 初出茅庐,莽揭管理漏洞 ——发现福氏工厂材料供应中的问题 第二章 纸上谈兵,巧析收支结构 ——首饰厂困境调研与对策研究 第三章 人微言轻,难胜名实之辨 ——工美大厦更名辨析 第四章 力排众议,逆天开业预测 ——工美大厦重新开业效益预测 第五章 资金规划,渡过开业难关 ——工美大厦开业资金规划 第六章 术中有数,创新促销策略 ——拉菲公司促销策略中的经济分析 第七章 线性规划,智解排产难题 ——拉菲公司排产难题解析 第八章 破产在即,巧行重组解围 ——宏华公司重组脱困谋划 第九章 定位之误,深挖亏损根源 ——商业大厦市场定位之误 第十章 数据挖掘,解析商品结构 ——商场商品结构分析 第十一章 平效分析,研究店内布局 ——商场店内布局分析 第十二章 踏破铁鞋,妙得扭亏策略 ——工美大厦利润实现模式分析与扭亏策略 第十三章 百口莫辩,数析新股申购 ——新股申购风险解析 第十四章 国际倾轧,解开巨亏迷局 ——东方公司国际竞争分析与巨亏迷局分析 第十五章 战略谋划,构建内部报表 ——东兴集团内部报表体系构建 第十六章 绩效优先,改革考核体系 ——东兴集团考核体系改革实践 第十七章 运筹帷幄,高效借壳上市 ——东兴集团电子装备业务重组与借壳上市 第十八章 数据说话,践行科学决策 ——构建用数据说话的决策文化 第十九章 练就鹰眼,探秘决策技巧 ——用数据洞察现实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页 1994年10 月,方明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毕业没多久,受南新市工美集团组织部招聘,被派往其下属一个国家大型二级企业——福氏汽车装饰品厂(以下简称福氏厂)任副厂长。 福氏厂原为生产手工羊毛地毯的小厂。1990年,卜全智担任厂长后,定下“跟着汽车跑”的战略,转型开发汽车装饰品,使工厂得到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成为工美集团发展前景最为光明、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 当年28岁的方明副厂长,可谓是初出茅庐、雄姿英发。刚被派到厂里,卜全智厂长即委以重任,分工主管供应和销售。方明却不知道,这是厂里最有风险,当然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供应,负责全厂原材料的采购,如果原材料供应不上生产,那是重大事故!销售,负责新的市场开拓。福氏厂当时主要为切诺基汽车厂配套生产顶衬和地毯。由于切诺基配件生产采用美国汽车标准,而我国的原材料生产厂家沿用的是我国民用产品的国家标准,原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就远低于美方的生产要求,因此原材料质量成为一个大问题。厂里过去经常发生由于原材料供应不上生产而停产的事故,而立项3年多的7项原材料国产化开发项目,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上任伊始,方明发现,供销科一个正科长加两个副科长、若干科员共十几个人,成天忙得不可开交,科里基本见不到人,方明想给3位负责人开个会都很难凑齐人。经过调研观察,方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分工和管理。到任后方明决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革供销科内部管理方式,决定将原材料以ABC分类法进行分类,科员也分为3组,3个科长各带一组。ABC 3类原材料,分别按特性和工作量,基本均分给每个组。实行分类管理后,工作效率随之大幅提高,局面也彻底改观。一周以后,供销科上上下下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令大家颇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一下子都“没活儿可忙了呢”? 但是传统的国企职工还是很难接受这个外来的年轻领导,为他精心策划的“考试”无处不在。作为切诺基的配套厂商,工厂产品必须符合美国汽车行业的标准,在具体执行时,这种标准严格到近乎苛刻。一天,方明照例像往日一样,上班后去各车间巡视一遍再到供销科,他一进供销科的大屋,就发现各车间主任以及供销科全体员工都迎候在那里,顿感气氛不对,还未及开口,一个难题便当场抛了过来。 原来,切诺基前面有一个遮阳板,橘黄色的,印有英文“caution” 等字样,美方要求整体印标大小必须按美国样品尺寸,检测时一律使用游标卡尺,哪怕仅有0.1毫米的微小误差,美方也不认可。为了满足要求,厂里委托一个大印刷厂,按美方的样品尺寸先刻了一个胶版,但上机印刷后尺寸却变了。后来厂里又找了一个最好的刻版师傅,再刻了一个版,但上机印出的尺寸还是不对。当时都是手工操作,刻一个版好几万元钱。“方厂长,下一步怎么办?”大家一起问。 方明知道,这是难为他来了。“这是印刷厂工程师们的问题,怎么来问我了?”方明心里想。 方明开始冷静地发问:“他们用的什么印刷机啊?”答:“滚筒印刷机。”“为什么不用平台印刷?”答:“塑料布必须连续进料,只能用滚筒印刷。” 方明过去参观过印刷厂,知道如果用平台印刷,刻出的胶版是多大印出来的印张就会是多大,不会变形。他马上推断出,胶版刻的时候是按平版量的尺寸,可能一上滚筒,变成了弧形,相应的印刷尺寸就变大了。但是对同一台机器,一定有一个固定的变化率! 方明立即叫人将两付胶版和对应的印出产品拿过来,用游标卡尺测量相关尺寸,得出的数据如表1-1所示。 方明立刻意识到,美方样品尺寸为86.6毫米,刻版师傅按此尺寸刻出了第一块胶版,但印出的尺寸为90.9毫米,大了4.3毫米。为此刻版师傅将胶版尺寸减小4.3毫米,为82.3毫米,刻出第二个胶版,但印出产品的尺寸为86.4毫米,又小于美方样品的86.6毫米。 方明算了算两次印刷的产品与胶版的尺寸比,立刻乐了,放大率都为1.05,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为此方明计算出胶版的尺寸应为86.6毫米除以1.05,为82.5毫米。 就这样,方明通过了职工群众一次次的考试,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抓的各项工作也成效显著。P3-5 导语 本书作者吴文学为北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同时兼任沈阳市副市长,在企业界声望颇高,自带粉丝流量。 柳传志亲为本书作序推荐。另外作序推荐的还有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和清华大学教授朱武祥。 《决策那点事儿》是一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职场小说,内容浅显易懂,讲述深入浅出,切中要害,很适合企业管理者在茶余饭后阅读。但它又不是一本纯粹的休闲性读物,因为深刻的决策道理蕴含在其中,作者也对其进行了重点讲解和阐述。这本书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很适合国内企业的老总们阅读和学习。建议高端客户定制及机场店面铺货。 序言 序1 练就鹰眼,洞察天地,决胜千里,是决策者们毕 生追求的崇高境界。科学决策,一听起来就让人觉得 高深莫测,历来都被奉为顶级企业家们的神来之笔; 决策科学,一看书更让人感到晦涩难懂,其间大量的 经济学与数学计算,令大家只能高山仰止。而《决策 那点事儿》将作者自己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实践 ,以职场小说的形式,写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点透 科学决策的玄机;将看似高深莫测的决策科学,用深 入浅出的语言,通过对实践应用关键技巧的解剖,也 使我们对其理论和应用有了较好的感性把握。读后, 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第一,科学决策对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太重要 了!书中的许多故事使我认识到,人们自觉不自觉, 都太习惯于凭经验做决策了。不少企业高层管理者由 于缺乏科学决策的方法论,还习惯于凭俗话、谚语做 决策。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算不知道,一 算吓一跳,错误的决策严重伤害了企业的价值。 第二,“练就鹰眼”并不是天方夜谭,其中有章 可循。练就鹰眼,提高决策者的洞察力,不是什么高 深“武学”,它的实质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企业经营 管理决策实践中的应用,是运用数据开展各种经济分 析,洞察事物本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书中 的每一个故事,都仔细展示了作者如何应用经济学和 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决策之“理”,又如何因 理成据,找到决策之“数据”,抽丝剥茧,苦口婆心 ,揭开了科学决策的神秘面纱,也使我们对科学决策 的技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纸上谈兵”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 。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生动地讲解了经营管理中是如 何用数据来“纸上谈兵”,进行“沙盘推演”的,而 且还要做到战前“沙盘推演”,战后再进行“复盘” 。用数据说话,“纸上谈兵”,就是我们现代经营管 理者的数字沙盘。 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科学决策,是我们每一个 决策者的信仰;练就鹰眼,提高洞察力,是每个决策 者的必修课。希望各位同人能从此书中获得有益的启 示,更希望更多的同人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营管理 决策实践,并无私地总结出来,以启来者。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柳传志
内容推荐 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领导者的必修课。然而想要学习其中的知识,要么是去读那些高深难懂的管理书,要么是去听价格不菲的管理课程,这两个途径都不轻松,而且还未必能找到打开高层决策圣殿的钥匙。《决策那点事儿》对作者吴文学20多年的企业高级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决策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通过讲述主人公方明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决策故事,以职场小说的形式,用故事化的语言,对如何在经营管理决策实践中用数据来说话,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案例的系统梳理,将高深的决策过程通俗化,并从案例的研究与总结中,对决策中如何应用数据说话的技巧与理论,从实践视角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分析与思考,使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真正理解如何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