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黎运汉著的这本《汉语言风格文化新视界》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阐释了汉语言风格现象。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文化、语言风格的内涵与特征;汉语言风格之文化审视的因由;汉语言风格生成之制导文化因素;汉语言风格类型的文化窥探等。 作者简介 黎运汉,广东阳春人,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系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修辞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中国修辞学会顾问、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顾问、中国辞章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 主要从事修辞学、语体学、语言风格学、公关语言学和文学语言艺术教学与研究。独著、合著、主编参撰的语言学著作主要有《新编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汉语语体修辞学》《汉语风格探索》《汉语风格学》《汉语言风格文化新视界》《公关语言学》《商务语言教程》《秦牧作品语言艺术》《黎运汉修辞·语体·风格文选》等28部,以及主编“语言研究新视角丛书”一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94年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及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12录》等都有其小传。 目录 第一章 文化、语言风格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汉语言风格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章 汉语言风格之文化审视的因由 第一节 汉语言风格之文化审视缘起于二者的互融互动 第二节 汉语言风格之文化审视是对汉语传统风格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汉语言风格之文化审视是提高汉语风格学品位的必需 第三章 汉语言风格生成之制导文化因素(一)——主体文化因素 第一节 表达主体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接受主体的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语言风格生成之制导文化因素(二)——客体文化因素 第一节 表现对象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交际语境的文化因素 第三节 语体的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语言风格生成之物质文化因素(一)——语言要素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基于语音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二节 基于词汇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三节 基于语法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六章 汉语言风格生成之物质文化因素(二)——超语言要素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基于汉语修辞格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二节 基于汉语辞趣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三节 基于汉语组段谋篇文化特点的风格手段 第七章 汉语言风格手段生成之文化导因透视 第一节 导因于物质文化 第二节 导因于制度文化 第三节 导因于精神文化 第八章 汉语言风格类型的文化窥探(一)——表现风格和语体风格 第一节 汉语言表现风格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第二节 汉语言表现风格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三节 汉语言表现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和风格基调 第四节 汉语言语体风格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第五节 汉语言语体风格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六节 汉语言语体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与风格基调 第九章 汉语言风格类型的文化窥探(二)——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 第一节 汉语言民族风格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第二节 汉语言民族风格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三节 汉语言民族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 第四节 汉语言时代风格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第五节 汉语言时代风格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六节 汉语言时代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 第十章 汉语言风格类型的文化窥探(三)——地域风格和流派风格 第一节 汉语言地域风格的文化含义与文化价值 第二节 汉语言地域风格形成的文化导因 第三节 汉语言地域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 第四节 汉语言流派风格的文化含义与文化价值 第五节 汉语言流派风格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六节 汉语言流派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和基调 第十一章 汉语言风格类型的文化窥探(四)——个人风格 第一节 汉语言个人风格的文化含义与生成的文化导因 第二节 汉语言个人风格的语言文化标志和格调风貌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