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彭勇穗著的《形变与值变(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翻译)》以分析为主,旨在回应受源语导向对等论和形式审美主义浸染颇深的陌生化语言翻译观念,这种观念认为文学陌生化语言翻译就是要仿造陌生化形式,再现文学性。在回应和分析上述观念基础上,本书探讨了陌生化语言的几种翻译策略,提出这些策略导致形式和价值的再生产,以致交互文化意识形态的构建。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主体共六章。第二章对陌生化理论作整体介绍,第三章关注有关源文陌生化语言的阐释,第四章着重讨论语言间的形式差异和目的语文本特殊语境对仿造陌生化形式的制约,第五章、第六章探讨文化差异对源文陌生化语言翻译的影响以及不同翻译策略的文化意义生产,第七章讨论语言文化差异使源文陌生化语言翻译成为杂合,生产交互文化意识形态。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回顾和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陌生化理论概览 2.1 陌生化的内涵 2.2 陌生化的对象 2.3 陌生化的方式 3 源文陌生化语言的阐释 3.1 作者死了 3.2 陌生化意图与陌生化形式 3.3 源文陌生化语言的文化意义 4 偏离在目的语文本中的跨语言再造 4.1 偏离之英汉差异 4.2 偏离之理据和意义 4.3 交互文化语境下偏离之多重性、多样性和多义性 5 陌生化语言文学文化意义与跨文化 5.1 陌生化语言对文化语境的依赖 5.2 陌生化语言跨文化再现的矛盾 5.3 陌生化、跨文化与“文学翻译 6 陌生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6.1 异质主义 6.2 明晰化 6.3 归化陌生化 6.4 归化常规化 7 陌生化语言翻译后的交互文化意识形态 7.1 交互文化语境和价值转变 7.2 跨文化指涉与目的语符号更新 7.3 交互文化意识形态 8 结论:意义在于关系,翻译即是挪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