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寂静的春天(全译本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蕾切尔·卡森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激起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于1962年出版。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目录 译序 一 明日寓言 二 忍受的义务 三 死神的特效药 四 地表水与地下海 五 土壤王国 六 地球的绿斗篷 七 多余的破坏 八 没有鸟儿歌唱 九 死亡之河 十 祸从天降 十一 波吉亚家族“借尸还魂” 十二 人类的代价 十三 透过一扇窄窗 十四 四选一 十五 自然在战斗 十六 雪崩的轰鸣 十七 另一条路 序言 美国历史上曾有两位女作家,以其作品引起时代 剧变。一位是比彻·斯托夫人,她写的《汤姆叔叔的 小屋》(1852),引发了美国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另 一位是距离现在更近的蕾切尔·卡森,她写的《寂静 的春天》(1962),成了当代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的导火 索。 《寂静的春天》讲的是人与昆虫之间的战争及其 后果。昆虫是地球上的古老居民,比人类早出现若干 亿年。人类来得虽晚,但来势迅猛,对地球上的老住 户毫不客气,犯我利益者,远近必诛。巨型猛兽犹可 捕杀屠戮,何况微小的昆虫。所以人类从诞生后,就 开始了与昆虫的战争,每年灭掉的昆虫不可胜数。但 是昆虫的数量太大、繁殖太快,斩不尽杀不绝,给人 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灾难。 二十世纪中叶,对昆虫杀伤力巨大的新武器出现 了。这是一种化学武器——化学农药,快速高效,很 快就像时尚一样流行起来。在化学工业发达的美国, 化学农药使用非常普遍,不但在农田用、在森林用、 在溪流沼泽用,甚至居民在自家花园和室内也用。而 且化学农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以前被昆虫害苦了 ,现在终于有了特效药为人解忧,于是化学农药登堂 入室,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学发达的时代 。毒性日益强大的化学药剂出产速度惊人,整个化学 工业因制造各类农药而大发横财,生产商为之欢欣鼓 舞。 在席卷全美的农药滥用浪潮中,有一位科学家发 出了盛世危言,她就是本书作者蕾切尔·卡森。作为 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对这场以化学武器屠灭昆虫 的战争,忧心忡忡。她通过细致耐心的研究、观察, 看到了农药滥用的弊端,并把事情的真相展示出来: 毒死的虫也把吃虫的鸟毒死了,春天里鸟儿不再歌唱 ,本来莺歌燕舞的田野树林,变成一片死寂;喷洒的 毒药进入土壤、溪流,其中的生物也相继中毒,形成 整个生物链的灾难;而且土壤和水源遭到污染后,直 接危及人类自身: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水含有 了毒素,已经造成了许多死伤案例,也成为了各种恶 性肿瘤发病的一个根源。人类自己生产的化学农药打 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了无形的恶魔,布下了天 罗地网,捕捉所有生命,侵害所有人的健康。 当时,化学工业领域以及大多数化学家和生物学 家,都热衷于研究威力更强的新型农药,所以卡森的 这种惊世呼声,受到的排挤、打压是可想而知的。压 力主要来自农药生产商,因为这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有的科学家对这个问题也有觉察,但研究经费来自化 学工业领域,无法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面对 各方面的压力,卡森显示出超强的勇气‘,把滥用化 学药剂的事实与后果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书里讲了大量喷药导致地球生物受害的事实,令 人触目惊心。譬如一地为灭蚜虫,几乎将本地的鸟类 灭绝;为灭某种甲壳虫,结果把河里的鱼悉数杀死。 鸟类受到的伤害尤其严重,侥幸存活的不生蛋了或者 生出的蛋孵不出小鸟。所有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农药成 分,人体组织也不例外。人因接触农药中毒致命的案 例时有发生。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结果却事与愿违 ,那些害虫暂时被消灭了一部分,但因为天敌也被消 灭而繁殖无制约,便以更大的数量卷土重来。更要命 的是反复喷洒农药,使它们产生了抗药性,以后再喷 洒同一种农药,对它们不起作用,只能用毒性更强的 新药防治。如此频繁更替,形成恶性循环,如同下山 路上刹车失灵,结果不堪设想。 卡森叙述的这些事实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引述 的数据全部来自专业刊物、实验报告、调查人员亲历 、医院病历、各级政府年鉴等可靠的资料。因而所述 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真实发生的情况。作为 科学家,卡森把生物链的关系和自然平衡、农药破坏 细胞组织造成基因突变的机制,等等,以浅近明白的 科普讲述方式讲述出来,让人毫无阻碍地理解了本来 十分深奥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容易理解滥用农药的危 害。 卡森揭示了化学防虫手段的恶果后,并未止步, 而是主张并提出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并以充分的实 例,说明生物防治是一种替代化学防治的行之有效的 办法,既不破坏生物链的自然平衡,也不危害人类的 生存环境。 与那些追逐短期效应的功利者不同,卡森立足点 高,视野宽广深远,追求的是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长 远利益。她敢于在美国农药盛行的时代,发出一士之 谔谔之声,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的过人勇气, 值得所有人尊敬。因此,《时代周刊》把她评为二十 世纪百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她是当之无愧的。 作为本书的中文读者,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所 处的生存环境。卡森书中谈及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化学 农药,而我们正面临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包括卡森时 代尚未出现的、更严重的其他污染。化肥、抗生素、 各种催生素、严重超标的各类保鲜剂、五花八门的添 加剂,等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更加深入我们的 生活,已经严重危害了我们的食物安全系统。更可怕 的是,不可须臾或缺的空气也遭到污染,一些地区雾 霾已成常态,以至于不戴口罩就不敢出门,偶现蓝天 白云,人们便纷纷惊喜拍照,奔走相告。在这种背景 下,卡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出的警世之言,非但不 过时,对我们当前推行生态环保,更是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导语 蕾切尔·卡森著的《寂静的春天(全译本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是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作品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危害。全书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被公认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 精彩页 一 明日寓言 在美国中部,曾有个小镇,万物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四周农田宛如棋盘,欣欣向荣。平川上是粮田,山坡上是果园。春天里,大片云朵般洁白的苹果花在翠绿的田野上方轻轻荡漾。秋风中,色彩斑斓的橡树、枫林、白桦,如熊熊烈焰,背靠松林摇曳闪烁。秋日的晨雾中,常闻狐狸在小丘上尖叫,野鹿在绿野中闷头穿行,身影若隐若现。 一年里有大半时间,道路两边都长满郁郁葱葱的月桂、荚蒾、赤杨,还有巨大的蕨菜和野花,令行人赏心悦目。即便到了冬季,路两边的景色依然美不胜收,鸟儿成群结队在雪地寻觅浆果、啄食从雪盖下探出头来的干草籽。这一带乡野,还真是出了名的鸟雀之乡,鸟儿数量大、品种多,每到春秋季,大群候鸟潮水般飞临此地,总有远道而来的游人在此观鸟。也有人来这儿的溪流垂钓,清冽的溪水源自山涧,流水潺潺,幽潭片片,水中鳟鱼倏尔飞蹿。多年前移民们来此定居,造屋凿井,耕田储粮,此后这里就一直是如此这般,其乐融融。 后来,一种奇怪的枯叶病在此间蔓延开来,迅速改变了一切。小镇周围似乎蒙上了一层不祥的妖雾:神秘的瘟疫肆虐鸡群,牛羊成群病倒死去——到处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农民家家户户谈病色变。疫病前所未见,让小镇上的医生越来越莫名其妙。已经有几例突发的莫名死亡,不仅是成年人,也包括儿童,玩耍中突然栽倒,几个钟头后就断气了。 一时间这里静得出奇。就说那些鸟儿吧,都去哪儿了?大家提起来很纳闷,心里都感觉不妙。家家后院——鸟儿常来的觅食之地,如今也都冷落荒芜了。凡能见到的不多的几只鸟儿,也都要死不活、奄奄一息的,忽然浑身抽搐,飞不起来。这是个寂静的春天。往日天刚破晓,准能听到知更鸟、猫声鸟、鸽子、蓝樫鸟、鹪鹩齐声欢唱,还有几十种别的鸟鸣,如今全都销声匿迹;田野、树林、沼地,一片死寂,悄无声息。 农场的母鸡在孵蛋,却不见小鸡破壳。农民们抱怨猪也养不活了——刚出生的猪崽儿体形瘦小,活不了几天。苹果树开出花蕾,却没有蜜蜂飞来采蜜,也就谈不上授粉,更结不出果实。 道路两边曾是那样的草木繁盛、生机盎然,如今却枯黄遍野、满目疮痍,仿佛遭天火焚烧了一般,同样的死寂,了无生气。连溪水里也没了鱼,鱼都死光了,没人再来垂钓。 屋檐下的雨水槽里、屋顶上的瓦板缝间,还留有斑斑白粉痕迹;这是几周前下雪般从天而降的,纷纷落在房顶、草地、田野和溪水中。 未见妖魔作怪,未遭敌人进攻,而这里却惨遭荼毒,生机不再。是人自己作的孽。 小镇并非真有其地,但在美国和世界各处,它的现实版却成千上万。我虽没见过哪个地方遭遇了我描述的全部祸害,但其中必有一种实际上正在某个地方发生,而有许多真实的居民区,已经遭遇了上述多种灾难。一个狰狞冷酷的幽灵在我们中间悄然徘徊,几乎未被察觉,而这想象中的悲惨景象,很可能变成一个有目共睹的严酷事实。 是什么窒息了美国无数村镇的春之声?本书愿释其详。 二 忍受的义务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是生命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的植物、动物的生理形态是由环境塑造的。从地球的整个时间跨度看,相反的情况,也即生命改变了环境,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在当今这个世纪所在的时间点上,一个物种——人类——获得了一种改变其所在世界的巨大力量。 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长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巨大程度,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攻击,在于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去污染空气、土壤、河流、海洋。这种污染,大部分是不可恢复的;它不仅在生命赖以存在的世界而且在生命自身组织中导致了连锁恶果,这恶果大部分也是不可逆转的。在今天这种普遍的环境污染中,与放射物质结伴而来的化学物质,险恶而隐蔽,改变了世界的性质——存在于世界的生命的性质。核爆炸释放于空气中的锶-90,混人雨水或以飘散的放射性尘埃形态,落在地面,寄居土壤,进入当地的草、玉米或小麦之中,到时候会融进人的骨骼,在那儿聚集起来,直到人死去。同样,化学物质扩散到农田、森林或花园里,在土壤中长久留存,进入生长中的有机物,使其染毒致死。要么是经地下水神秘传播,不定在哪儿现身,借助空气和阳光的魔力,合成各种新形态的灾害,弄死植物,病害牛羊,给以往从干净的水井取水饮用的人带来莫名的祸害。正如艾伯特·施韦策所言:“人甚至很难辨认他自己创造的魔鬼。”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