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集 第一回 感瑞兆名将挺生 试啼声乡人情话 第二回 遭回禄示兆宝刀 遇灵芝探奇古洞 第三回 述仙缘兄弟奇逢 闹家塾师生笑柄 第四回 葛玄一设教腾蛟村 冷田禄窃学点穴法 第五回 肆淫行大盗动恶机 游岳庙群英肆遐瞩 第六回 混风尘双侠留踪 听茶话狡童注念 第七回 茶客闲述白老狗 田禄夜探红石崖 第八回 于豹儿冷眼观微 杨时斋热心规过 第九回 逢道侣玄一潜踪 动纯诚遇春割股 第十回 叙前尘甥舅话良宵 闯寿筵强梁寻旧憾 第十一回 田武师丧命凶锋 红英女伤心家难 第十二回 起情思噩梦警芳心 辞故里求师涉长道 第十三回 宿村店老客述闲惰 传异闻荒山藏怪兽 第十四回 盘陀山孝女葬亲 慧照寺老僧逐弟 第十五回 杜娘子荒野遇凶淫 陈二官客途遭陷阱 第十六回 剑炊矛淅血溅浮屠宫 雨意云情夜宿章华驿 第二集 第一回 匣剑帷灯述豪举 狂花浪蝶遂幽欢 第二回 施元昌计折紫金钟 茹家娘大闹元真观 第三回 花娘子隐约逗春光 红英女飘零触幽感 第四回 陈二官荒园续佳会 茹南池趺坐证初功 第五回 刺梁燕气慑群凶 赏中秋恨思往事 第六回 走深山诛蟒奋神威 镌石壁题名志大德 第七回 荐豪客贤令修书 报师恩义士拥帚 第八回 项副教一味藏奸 御扑营五鬼闹判 第九回 陶然亭野望诧奇装 茹南池归程携弱息 第十回 了生死绝笔述怀诗 逗衷情巧打同心结 第十一回 窥艳札马胜起淫心 遭冷局红英捐傲性 第十二回 鉴微识远老眼无花 涉险探奇雏鬟告警 第十三回 化鲤门豪饯辞师 襄阳城淫徒遇艳 第十四回 谏幼主老仆剖深衷 闹婚堂怪风示衰兆 第十五回 来深诮有玷遗羞 听春声无理取闹 第十六回 恶姻缘忽接好姻缘 今昔地顿增今昔感 第三集 第一回 返乡园衰状增凄 憩山村孽缘巧合 第二回 春怀香梦两迷离 幽院闲庭试款曲 第三回 遂幽欢狡童授艺 窥秘事荡妇留钗 第四回 于太公病榻遗言 冷田禄亲帏肆忤 第五回 却污金正士立身 试云程贤母训子 第六回 惊肤箧于益戏观场 入城府逢春闯客寓 第七回 魁元坊一妪留宾 华阳观两贤握手 第八回 设骗局黠妇攫金 测诡踪良朋注念 第九回 深宵探斗于益踏奸踪 客邸联床时斋再规过 第十回 辞故里北上赴春闱 趁渡船客途逢大侠 第十一回 浮梁镇一客逞豪情 升仙港三凶遭显戮 第十二回 山王庙正气除邪 奚老翁宾宴见女 第十三回 恣桑濮中篝播羞称 剪风情强梁劫通好 第十四回 孙银姐爱逐情移 吴屠夫鹊巢鸠占 第十五回 据洞房千古奇凶 奋官威一场没趣 第十六回 赚恶棍过客划奇谋 述险闻驴夫落骗局 第四集 第一回 谦恒太小四被毒 伊阳镇孙经捣鬼 第二回 炎凉反面客路识人情 声势惊心车夫谈侠士 第三回 水底鱼除恶乱石沟 玉哪吒索客万福集 第四回 走畏途游戏种种 宿羑里疑阵重重 第五回 滕家寨豪客款宾 杨遇春雄谈惊座 第六回 全节义滕二装神 示整暇寨主耀武 第七回 群英聚会教练场 大侠游戏死囚牢 第八回 叶一清对酒说良缘 水底鱼临歧赠名骑 第九回 近帝乡瞻象卢沟桥 征乱源演说和相府 第十回 叶倩霞赌酒取羊舌 杨时斋遇雨陷黑车 第十一回 脱陷阱侠女再乔装 抢库丁宠奴矜霸气 第十二回 朱延卿临命说根源 祝松山长跽求排解 第十三回 行刺窃骡两没趣 盗珠掷柬巧相逢 第十四回 倩霞大闹媚川楼 遇春被盗旅客店 第十五回 探侠女燕市遇良朋 述活佛邪氛露先兆 第十六回 英雄儿女两模糊 黔楚风云将际会
精彩页 第一回 感瑞兆名将挺生 试啼声乡人情话 冬日青山潇洒静,春来山暖花浓。少年衰老与花同。世间名利客,富贵与穷通。 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是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翁。丹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缠。 年事已衰残,鬓发苍苍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这两首词,前名《临江仙》,后名《南乡子》,乍看来不过寻常叹世之语,山林枯槁之士尽能作得出,那游方觅食之辈敲起渔鼓简板,走到人丛闹市,唱得来且是起劲,也都没人理会。岂知作这词的人,却是个绝世英雄,铁骨铜筋,身经百战。及至功成名就,却看着个寒透心、冷透骨的榜样,所以把盖世雄心化作达观顺物,表面上大彻大悟,哪知正是一肚皮牢骚,两眼眶热泪。 你道此人是哪个?便是那南宋生封蕲王、死谥忠武的韩世忠。因见岳武穆那等的精忠豪气,幕下多少奇才勇士,做的事业震今铄古,尚且不免风波亭一死,所以他灰尽了念头,罢兵就第,徜徉西湖,倒与长耳公做了个寻山玩水的伴儿。这两首词便是他意有所会,偶然题在断桥亭上的,词翰何等潇洒。可见古今名将都娴文事,但是慧业名将古今多有,独有福慧兼全的,除唐朝郭汾阳以外,实在不多见。著者因慨那岳武穆福命不齐,痴气发作,偏偏要寻一个德才福慧、件件皆备的,将他生平事业际遇写将出来,以弥补武穆之缺憾,为血性英雄吐一口无穷怨气,便登时剪灯开帙,乱腾腾翻了一案。 那时密雪打窗,院里皓皓一白,深有尺余,著者都不管他,只拱肩缩背地拣书。末后忽拣着清人所著的一册《杨侯逸事纪略》,乃是清朝乾嘉问名将杨遇春的一生事迹,热闹有趣,自不必说。独其幕下,许多的奇人剑客,做得来许多的奇情异事,真如行到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哪里接应得暇! 著者这当儿心花怒发,逸思冲霄,一领温袍,如挟重裘一般。及至看到杨侯行军偶题驿壁的一首诗道: 行尽斜阳叉见星,孤村灯火识寒亭。 小眠一觉沧桑梦,茅店鸡声雪里听。 不觉拍案叫绝,顿足起舞,自语道:“这一首诗,不但敌得过韩忠武的词,便是岳武穆的《满江红》词也敌得过了。但是杨侯一生厚福,恐韩、岳两公望而生羡了。” 正在慨叹,忽一回头,只见著者的老妻噘着嘴走来道:“明日瓶中储粟将要告罄了,却怎样好呢?你看求求谁好哇?”著者的高兴登时打去一半,一面沉吟,一面将书翻得哧哧地响,忽然心有所触,不由跳起来,嘻着嘴向老妻憨笑。 老妻咕着白眼,撇嘴道:“到底怎样呀,谁与你瞅笑面不成?”著者叹道:“我看求谁也不如求自己。孔方老兄虽与我绝交,却是管城子究竟与我是总角交儿,还有些来往。这些年苦挣岁月,凡我的同学少年都弃掉管城子,攀到孔方兄那里去了,一个个裘马轻肥,好不得意。唯有我没疏远他,今急来抱佛脚,他必然助我一胳膊。” 老妻笑着将《杨侯逸事纪略》夺去一看,只管孜孜含笑。著者待了许久,她方看完,道:“我知道你又要作怪,要将这册书编起来,博人家大人先生、太太、奶奶酒后茶余开颜一笑。人家一高兴,多买几部,你这笔润便利市三倍了。却有一件,这书的底本气焰光芒,惯会腾霄烛汉,需要藏得严密,倘被人偷去编将起来,你便舍掉猢狲,没得弄了。” 著者笑道:“你放一百个心。我这稿儿便如白鱼腹内的丹书,是有在肚腹内的,还怕失掉不成?”说着,随手将那册书向火炉中一丢,只见红火一闪,紫焰腾空,顷刻间化作祥云瑞彩,却听得街上小儿拍手唱道: 青萍吐焰灿龙纹,扫荡群魔策异勋。 多少奇情传侠士,伫看龙虎会风云。 就这一片歌声里,却听一阵哔哔剥剥爆竹响,原来此夕正是民国十一年的阴历除夕。著者不由捧腹大笑道:“好了,好了!从此时局大定,南北统一,但愿数年来的青磷碧血、奇妖杰怪,都如方才这册书一般,登时销为日月光,可不快煞人哩!”说着,向后一仰。哪知那张破椅岁久失修,本来勉强着承载他,只听咔嚓一响,闹了个仰面朝天。 老妻忍笑扶起道:“你倒会学那陈希夷老子的嘴脸,只是少一匹白驴哩!” 著者这当儿兴会飙举,连忙挥退了老妻,便提起如椽大笔,蘸着金壶宝墨,洋洋洒洒,写将出来。 正是: 纸上文章贵,毫端血泪多。龙门传游侠,此意奈今何。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且说大清乾隆年间,四川崇庆府地面,距城三十里余,有一片村落,地居万山中,民风朴厚,大半都以耕种为业,竞有终生不入城市的。偶然有游客经过,见那番鸡犬闲闲、世外桃源的光景,无不流连赞叹。 P3-5 导语 赵焕亭作为民国武侠小说作家,在南派武侠盛行时期独掌北派武侠局势,促成了“北派五大家”的产生。他1923年开始的《奇侠精忠全传》一出世,便和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并称。赵焕亭的小说生动逼真,注意武打动作的一举一动,语言平实,情节丰富多彩。我社“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赵焕亭卷”收录其作品二十余部,编辑成十七册,《奇侠精忠传(第1部)/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为其中一部。 序言 赵焕亭及其武侠小说(代序) 赵焕亭,民国时期著名武侠小说家,被评论界和学术 界称为“北赵”。他本名赵黼章,但发表作品上均写作赵 绂章,生于清光绪三年正月初六,卒于1951年农历四月, 籍贯直隶省玉田(今河北省玉田县)。 据新的有关资料记载,赵焕亭祖上是旗人,隶汉军正 白旗,始祖名赵良富,随清军入关,携家落户在距离丰润 与玉田交界线不远的铁匠庄。第五代赵之成于乾隆三十六 年考中辛卯科武举,于是赵家迁居至玉田县城内西街,由 此在玉田生活了一百多年,至赵焕亭已是第十代。 赵家以行伍起家,入清后应有相当经济地位,但无籍 籍名。自赵之成考中武举,赵家在地方上开始有了一定名 声。之成子文明曾任候选布政司理问,孙长治更颇受地方 好评。据光绪《玉田县志》载:“赵长治,字德远,汉军 旗籍,监生,重义气,乐施济,尤能亲睦九族,世居丰之 铁匠庄。悯族中多贫,无室者让宅以居之,捐附村田为义 田以赡族。卜居邑城西街,遂家焉。嘉庆癸酉、道光庚子 ,两值饥,豁全租以恤佃者,计金三千有奇,乡里称善人 。” 赵长治的儿子赵大鹏克承家风,再中己酉科武举人, 至其孙赵英祚(字荫轩),则一变家风,于清同治九年中 举人,同治十年连捷中第二百七十二名进士,位列三甲, 曾三任山东鱼台知县,一任泗水知县,还曾署理夏津、金 乡等县,任内主修过鱼台和泗水县志。 赵英祚生四子,长子黼彤,附贡(即秀才)。次子黼 清(字翊唐)光绪二十年中举,二人似未出仕。三子黼鸿 ,字青侣,号狷庵,光绪十九年举人,二十一年二甲第七 十六名进士,人翰林院,三年后散馆以工部主事用,1903 年复人翰林院,1907年选任为江苏奉贤知县,但被留省, 直至次年年底方才正式到任。辛亥革命爆发,他弃官而走 ,民国时又担任过常熟县知事。据说他和著名藏书家铁琴 铜剑楼主人有交往。赵黻鸿大约于1918年去世。四子黼章 就是赵焕亭。 抗日沦陷期间,《新北京报》上曾刊登了一篇署名雨 辰的《当代武侠小说家赵焕亭先生小传》(以下简称《小 传》)。作者自承“与先生为莫逆,知之甚详,因略传梗 概”。据该文介绍,因赵英祚长期在山东为官,赵焕亭的 出生地实际是济南,玉田系籍贯所在。 赵焕亭在济南念私塾,还和其二哥、三哥一起,拜通 家至好蒋庆第和赵菁衫二人为师,学诗和古文。 蒋庆第,字箸生,玉田人,咸丰壬子进士,文名响亮 ,著有《友竹堂集》。他历任山东武城、潍县、峄县、章 丘等地知县,官声很好,甚得百姓拥戴。赵菁衫,名国华 ,丰润人,进士出身,曾为乐安知县,“以古文辞雄北方 ,长居济南”,著有《青草堂集》。《清稗类钞》中说他 “清才硕学,为道、咸间一代文宗”。赵自署的集句门联 很有趣:“进士为官,折腰不媚;贵人有疾,在目无瞳。 ”(赵的左眼看不见。) 赵焕亭的开蒙师父叫赵麟洲,栖霞人,学问好,对教 学有独到见解。 兄弟三人在名师的指导下,学业大进,在济南当地读 书人中号称“玉田三珠树”。据《小传》所述,赵菁衫看 了兄弟三人的习作,曾感叹道:“仲、叔皆贵征,纪河间 皆谓兴象,且早达。季子虽清才绝人,然文气福泽薄,是 当作山泽之癯,鸣其文于野耳。” 果然,黼清、黼鸿二人很快先后中举、中进士,黼章 则“独值科举废,不得与焉”。根据赵焕亭在小说中留下 的只言片语,他参加过乡试,而且应该不止一次。在短篇 小说《浮生四幻》开头,他写道:“光绪中,予应秋试于 洛(时功令北闱暂移河南)……” 北闱秋试移到河南举行,在清代科举考试历史上是独 一无二的,发生于光绪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考试地点在 今河南开封。原因是受到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等事件的影响,本该于光绪二十六年举行的乡试被迫停办 。赵焕亭究竟参加了其中哪次乡试不详,但显然没有中举 ,之后科举就被清政府宣布废除。 在其武侠小说《大侠殷一官逸事》第十七回中,也有 一小段作者的插入语:“……原来那四十里的石头道,自 国初以来,一总儿没翻修过。您想终年轮蹄踏轧,有个不 凹凸的吗?人在车子里,那颠簸磕撞,别提多难受咧!少 年时,人都应试,曾亲尝这种滋味……” 据最后的寥寥十几字推测,赵焕亭在河南参加乡试之 前,还曾经参加过在北京的顺天府乡试,估计以光绪二十 三年丁酉科可能性最大,他当时已经二十一岁,正当年。 其兄赵黼鸿、赵黼清分别于光绪十九年、二十年中举,那 时他不过十六七岁,一同参加的可能不是完全没有,但应 该不大。 无论如何,赵黼章一袭青衿的秀才身份应该是有的, 只是两次乡试都不成功,待科举废除,就再没机会了。传 统上升之路中断之时,他还不到三十岁,但没有因此而茫 然,继续认真读书。《小传》中说他“砣砣治诗文辞如故 ”,同时大约为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北之辽沈,南浮江汉,登泰山,谒孔林,登蓬莱、崂山, 揽沧溟,观日出而归”。游历之余,他还注意记录、搜集 山东、河北等地的风土人情、逸事趣闻,老家玉田本地的 名人掌故逸事更是他一直关注和搜辑的对象。这一切都为 他后来的小说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些素材和人生经历 是上海十里洋场中的才子们所不具备的,也是赵焕亭终成 为“北赵”,并与“南向”分庭抗礼,远胜同期南派武侠 作者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焕亭正式开始投稿卖文的写作生涯,据其在1942年 《雨窗旅话》一文所述,始于民国初年。文中写道:“民 国初,颇尚短篇之文言小说。一时海上各杂志之出版者风 起云涌,而文字最佳者,首推《小说月报》并《小说丛报 》,以作者诸公,如恽铁樵、王西神、钱基博、许指严等 ,皆宿学名流,于国学极有根底也。余见猎心喜,乃为《 辽东戍》一篇,试投诸《小说月报》,此实为余作小说之 动机,并发轫之始。” 《辽东戍》刊登于《小说月报》第五卷第二期,时间 是1914年4月。但据目前发现,早在1911年6月的《小说月 报》第二年第六期上就刊有署名玉田赵绂章的短篇小说《 胭脂雪》。关于这篇小说,赵焕亭在《辽东戍》篇末自述 中是承认的,他写道: ……有清同光间,吾邑以诗古文辞鸣者,为蒋太守箸 生、赵观察菁衫,世所传《友竹堂集》《青草堂集》是也 。予以通家子,数拜榻下,伟其人,尤好拟其文,随学薄 不得工,顾知有文学矣。时则随宦济南,书贾某专赁说部 ,不下数百种,于旧说部搜罗殆尽。余则尽发其藏,觉有 奇趣盎然在抱。后得畏庐林先生小说家言,尤所笃嗜,复 触夙好,则试为两篇,各三万余字,旋即售稿去,复成短 章《胭脂雪》一首,邮呈吾兄于京邸。兄颇激赏,以为殊 近林氏。兄同年生某君,则驰书相勖,后时时为之…… 赵黼鸿1907年离京赴江苏任职,辛亥革命爆发方逃回 北方,是否在京无法确定,由此推测,赵焕亭的两篇试笔 小说以及《胭脂雪》或许写于1906至1907年间。只是《胭 脂雪》何以迟至1911年才发表,且赵焕亭似乎并不晓得此 事,令人有些费解。倒是他自承笃嗜林氏小说,连所写短 篇小说路数都被赞极有林氏风格,倒是研究赵焕亭包括晚 清民国作家作品的一个新方向。 …… 就这一点而言,“北赵”之侠或又可称为“儒侠”。 “南向”“北赵”之别不仅在于两人的地理位置之不同, 也在其侠客属性有所不同。 作为“儒侠”的对立面,自然是“恶徒”,武侠小说 中不能没有这样的反面角色。赵焕亭自然不能例外。值得 一提的是,赵焕亭小说中的不少主要的反面人物并不是一 出场就开始作恶,甚至很难说是一个恶人,如《奇侠精忠 传》中的冷田禄,虽是名师之徒,但屡犯淫行,品行不佳 ,但在杨遇春的不断劝诫与行为感召下,心中的善念在与 恶念的斗争中,曾一度占了上风,于是冷田禄力求上进, 千里赴京,追随杨遇春投军,在平苗战役中立了不少功劳 ,但最后还是恶念占了上风,彻底滑人邪魔外道中。又如 《大侠殷一官逸事》和《殷派三雄》中的赵柱儿,本是聪 明孩子,性格上有缺点,虽有师父、师兄的提点、劝告, 但终不自省,终于蜕变为真正的淫贼。《马鹞子全传》中 的主人公马鹞子,由乞丐小童成长为武林高手,然而不注 重品德修养,逐渐热衷功名富贵,不论大节与是非,反复 无常,最后羞愧自尽而亡。马鹞子王辅臣是真实的历史人 物,最后结局确实如此,小说中发迹前的故事多是赵焕亭 的自行创作,讲述了一个武林好汉如何变为热衷功名、三 二其德的朝廷走狗的历程。 上述这类角色身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复杂 和多变,赵焕亭或许并非有意塑造这样另类的武林人物, 但与同期包括之前的武侠小说相比,大约是最早的,有些 角色也是比较成功的。 对于这些角色包括书中的真恶人,其为恶的途径与发 端,赵焕亭却处理得很简单,基本归于一个字——淫。恶 人无不是好色之徒,也往往由各类淫行,终于走上为恶不 归之路。更有甚者,普通人物也往往陷入其中,招致祸端 。如此处理人物未免过于简单,只是赵焕亭在这类事情上 的笔墨也花得有点儿过多。 顺带一提的是,时下论者都认为“武功”一词用于形 容功夫系赵焕亭所创。其实他用的也是成品。清朝著名笔 记《客窗闲话》续集里有《文孝廉》一文,其中就有“我 虽文士,而习武功”一语。准确地说,赵焕亭的贡献是在 民国武侠小说中率先使用而非创造该词的新用法。赵焕亭 自己肯定没有想到,这个词竟然成为日后百年间武侠小说 作者的必用词语,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 赵焕亭的武侠小说具有其他名家所没有的“世俗风情 ”,以此似完全可以单独撑起一个“世情武侠”的门户, 与奇幻仙侠、社会反讽和帮会技击诸派别并立于武侠小说 之林。 作为掀起民国以来武侠小说第一波高潮的领军人物“ 北赵”,作品无疑极具研究价值,可惜一直未能得到应有 的重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零 星的赵焕亭武侠作品出版,至今二十多年间,仅出版过四 种。 此次中国文史出版社全面整理出版的赵焕亭武侠作品 ,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未出版过的,所用底本也尽量 选择初版或早期版本,即使如出版过的《双剑奇侠传》《 奇侠精忠传》《英雄走国记》和《惊人奇侠传》,也都用 民国版本进行校勘,由此发现了不少严重问题。《奇侠精 忠传》漏字、漏句和脱漏段落十余处,近2000字;《惊人 奇侠传》漏掉了大约15万字;《英雄走国记》20世纪90年 代的再版只是正编。这些意外发现的问题已经在此次整理 中全部加以解决,缺漏全部补上,《续编英雄走国记》也 将与正编一起出版。 此次出版的作品集中,还有几部作品需要在这里略做 说明: 《南阳山剑侠》是赵焕亭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言武 侠小说; 《江湖侠义英雄传》,又名《江湖剑侠英雄传》,系 春明书局1936年出版的长篇武侠小说,封面、扉页均未署 有作者名字。从赵焕亭所撰序言看,也许另有作者,他则 如版权页部分所示,为“编辑者”; 《康八太爷》和《风尘侠隐记》都是未曾结集的报纸 连载,也没有写完。为了让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全面了解赵 焕亭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不同时期的小说特点,特地予 以抄录,整理出版; 《殷派三雄》在天津《益世报》上一共连载四十回, 未完。天津益世印字馆出版单行本三册,仅三十回。此次 出版据报纸补充了未曾出版的最后十回,以示全貌予读者 。 笔者多年来一直留意赵焕亭的有关资料,幸略有所得 ,今效野人献芹,拉杂成文,期副出版方之雅爱,并就教 于识者。 是为序。 顾臻 2018年8月20日于琴雨箫风斋
内容推荐 赵焕亭著的《奇侠精忠传(第1部)/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以清朝乾嘉年间杨遇春兄弟平苗、平白莲教事为主干,杂以江湖朝野间奇侠剑客故事以及白莲教的种种异术奇闻,历史味道看似浓厚,然而里面有关奇侠剑客的内容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平苗和平白莲教的战争与武打场面也有限,倒是杨遇春师兄弟及各色人等的日常生活与交际、各类生活琐事的碰撞与解决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农村空气中漂浮的乡土气味仿佛都能闻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