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秦始皇全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林若初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秦始皇终结了春秋战国的历史,一统华夏,被称为中华帝制的开创者;他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被称为中华文化大融合的促成者;他下令修建了有世界奇迹之称的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被称为中国万世流芳的建造者;他建宫室、筑陵墓、谋长生、求仙丹、焚诗书、坑儒士,又被称为大秦帝国的葬送者。他到底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罪人?林若初著的《秦始皇全传》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给予了全新的解读。 目录 第一章 赢秦变法终崛起 一、赢秦的起源 二、变法图强 三、纵横家苏秦和张仪 四、南征北战 第二章 落魄王孙遇贵人 一、奇货可居的异人 二、游说华阳夫人 三、异人归秦 四、赢政继位 第三章 王风初显欲亲政 一、缪毒乱政 二、赈灾救民 三、长安君叛乱 第四章 大权在握任能臣 一、铲除王太后面首 二、仲父之死 三、迎接王太后回宫 四、李斯与《谏逐客书》 五、韩非与《韩非子》 六、谋臣尉缭 七、外交家姚贾、顿弱 八、勇冠三军的悍将们 第五章 削平群雄灭六国 一、灭韩之战 二、灭赵国,雪前耻 三、水淹大梁 四、荆轲刺秦难救燕 五、秦楚大战 六、智取齐国 第六章 修明法度定律令 一、收兵器,迁富豪 二、创帝号,废谥号 三、建立三公九卿制 四、推行郡县制 五、监察与谏官制度 六、完善军事制度 七、制定《秦律》 八、同文、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九、改革土地制度 十、完善户籍制度 十一、开疆土,修灵渠 第七章 宣示威权游四方 一、西巡祭祖,体察民情 二、东巡祭天,威服四海 三、为求长生,再东巡 四、北巡得图谶 五、驱逐胡人 第八章 苛政虐民失人心 一、扩宫苑,建阿房 二、修建骊山陵墓 三、焚烧诗书 四、坑杀儒生 五、后宫成谜 第九章 身死沙丘遇变局 一、异象频生 二、南巡消解“天子气 三、病死沙丘阴谋起 第十章 权臣当道二世亡 一、秦二世暴政 二、蒙氏兄弟之死 三、李斯惨死 四、奸臣赵高的下场 五、王朝覆灭功与过 后记 序言 战国末年,中华大地风起云涌,群雄逐鹿,长 年冲突不断,战事频仍,安居乐业成了天下百姓的 夙愿。公元前259年1月27日深夜,在中国的极西之 地(秦国)上空忽然划过一道道刺眼的闪电,使大 地恍如白昼,与此同时,一阵阵炸雷响彻天际,似 乎要唤醒一位沉睡千年的巨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秦始皇赢政诞生了。 秦始皇赢政13岁继承王位,年纪虽小,却有着 雄心壮志,但因羽翼未丰,势力单薄,为了保全性 命,他只能韬光养晦、隐忍待时;22岁那年,他开 始崭露锋芒,铁腕出击,除面首,罢权臣,平内乱 ,使秦国进入了全新的赢政时代。赢政并不满足于 做一个小小的秦国国君,他有着高踞万邦的野心与 一统天下的抱负,心中开始酝酿一个史无前例的宏 伟计划。他目光长远,虑事周到,并不急于求成, 而是效仿先祖的仁德,礼贤下士,广泛搜罗人才, 其中包括英勇善战的大将王翦、王贲、蒙武、蒙恬 等人,才思敏捷的外交官顿弱、姚贾等人,谋略过 人的国相尉缭、李斯等人。这些文臣武将积极献言 献策,使赢政攻打六国的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赢政开始努力实现自己 统一天下的雄伟目标,首先将攻击目标瞄准韩国。 韩国与秦国相邻且实力较弱,最重要的是,平定韩 国可以打通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的通道。秦对韩采取 了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 韩国南阳郡代理郡守腾起义投诚,向秦国献出了他 所管辖的属地。赢政让腾带兵伐韩,对韩国了如指 掌的腾不负重望,于公元前233年迫使韩国向秦国割 地称臣。公元前230年,秦国再次进攻韩国,俘获韩 王安,将韩国的全部国土据为己有,改称颍川郡, 韩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大地震,接下来又发生 了大灾荒,赢政下诏任命王翦为大将军,领兵攻赵 。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交战一年, 秦国没有攻下赵国半座城池。面对僵局,人困马乏 的秦军使出了离间计,以重金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 ,让郭开在朝廷内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 消息,赵国都城内外一时流言四起。赵王决定派赵 葱、颜聚替代李牧为大将军。李牧识破了秦军的诡 计,拒不交权,但他的做法使赵王深信流言并非空 穴来风,于是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并处死。秦军就此 扫清了进攻的障碍,俘获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率 数百人仓皇逃跑,到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自立 代王。7年后,秦国大将王贲进攻代郡,俘虏代王嘉 ,赵国从此灭亡。 并吞韩赵两国后,赢政将目光投向了燕国。为 了避免灭亡的命运,燕太子丹派荆轲以献督亢(今 河北省境内)土地为名,刺杀赢政,不料却失败了 ,还给秦国提供了进攻燕国的口实。公元前227年, 赢政派大将王翦、辛胜率兵出征,大举进攻燕国。 燕军被破于易水之西。第二年,秦国再次发兵,将 燕军打得落荒而逃。秦军乘胜追击,直取燕都蓟城 (今北京)。燕王喜北逃至辽东。秦军穷追不舍, 到衍水(今辽河一带)打败了燕太子丹的军队,燕 王喜为了保命,被迫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军。公 元前222年,王贲攻打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彻底 灭亡。 公元前225年,赢政又将目标转向魏国,命王贲 为大将军,率军攻魏。魏军凭借城高墙固,拒不出 战。王贲决定采用水攻,他命令士兵修筑鸿沟,将 黄河之水引入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3个月后, 大梁城破,魏王假被俘获,至此,魏国灭亡。 接连吞并四国后,秦国文臣武将的士气空前高 涨,赢政趁势挥师南下。公元前224年,蒙武、李信 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结果大败而归。接着,赢政 又下令由王翦为大将军,率兵60万再次伐楚。王翦 进入楚境后,吸取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 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一 年后,秦军适应了楚地情况,全军士气高昂,体力 充沛;而楚军斗志日益松懈,加上粮草补给不足, 打算东撤。王翦抓住时机,一举重创楚军主力,并 长驱直入,挺进楚国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公 元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 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最后只剩下齐国了。齐王苟且偷安,长期屈服 于秦国,与秦国签定了互不侵犯的君子协定,既不 与他国结盟,也不加强军备。直到秦灭掉五国后, 齐王才意识到狼真的要来了,连忙下令加固城防。 可惜为时已晚,公元前221年,王贲大军由燕南下, 一举攻破齐国,俘获齐王建,齐国灭亡。 赢政用了整整10年时间扫平六国,在公元前211 年建立了大秦帝国,称始皇帝。 帝国建立后,为了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秦始皇采 取李斯的建议,对中央官职和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划 分,实行三公九卿,废除地方分封制,代之以郡县 制。这套行政制度的设置对秦始皇巩固统治起到了 巨大作用。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秦始皇还采取了 一些更有力的措施:一是将王公贵族全部迁到都城 成阳,置于自己眼皮底下,使他们失去根基,没有 造反的机会;二是将民间的兵器全部没收,运到咸 阳销毁;三是将六国都城的城墙以及国与国之间的 边防全部拆除,连成一个整体的国家;四是修筑驰 道(今属战备国道),无论哪里发生战事,四通八 达的驰道可以使中央军队火速增援。以上措施表现 了秦始皇治国安邦的伟大智慧。 为了使国家的统治有法可依,秦始皇以魏国李 悝所著的《法经》为基础,改“法”为“律”,增 加了参夷法(即夷灭三族法,犯了重罪,子孙、长 辈皆不得幸免),结束了全国法律不一致的混乱状 态。另外,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北疆治理方面,公元前214年春,为了解除匈 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 。蒙恬实行东西夹击之策,匈奴不敌败逃。秦遂取 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并 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为了彻底消灭匈奴,清除 后患,公元前213年秋,秦始皇命蒙恬率军北渡黄河 ,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占阳山 (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 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大败,向北迁徙。 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同 时,为防止匈奴南下,秦始皇在燕、赵、秦长城的 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对巩固秦北部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之成 为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南疆治理方面,秦始皇同样采取军事措施, 统一岭南。当时,为了方便运输粮草,他在广西兴 安开凿了兴安运河,时称灵渠,连通湘江和漓江, 同时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修筑新道, 大大便利了内地与岭南的交通。他还设置了南海、 桂林、象三个郡,作为秦国南部边陲,鼓励内地百 姓迁徙于此,与当地人通婚,使大秦的南疆边域繁 荣稳定。 秦始皇的以上措施,使大秦帝国东到辽东,北 至阴山,西达陇西,南至南海,实现了全国大统一 ,也使他赢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不过,后世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他建宫室、筑陵墓、谋长生、求 仙丹、焚诗书、坑儒士,是大秦帝国的葬送者。那 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代明君,还是千古罪人呢? 本书结合现实与历史的思辨,试图通过复杂的 矛盾和冲突,客观反映秦始皇波澜壮阔的一生。同 时,本书又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正本清源,重现 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那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 面,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导语 秦始皇到底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罪人?林若初著的《秦始皇全传》结合现实与历史的思辨,试图通过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客观反映秦始皇波澜壮阔的一生。同时,本书又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正本清源,重现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那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后记 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华伟、林中华 、李华军、范高峰、林学华、张慧丹、林春姣、丁 艳丽、刘艳、李小美、林华亮、陈聪、曹阳、李伟 、曹驰、庞欢、刘艳、张丽荣、李本国、林晓桂、 李泽民、龚四国、周新发、林红姣、林望姣、李少 雄、陈志、向丽、杨城、曹茜、杨卫国、孔志明、 叶超华、康艳、罗斌、赵志远、汪建明、翟晓斐、 林承谟、曹雪、林运兰、曹建强、陈娟、许伟、曹 琨、曹霞、丁艳丽、金泽灿、林葳、梁晓丹、赵生 香、丁彦彬、李雄杰、张培玉、邵鑫、朱成兰、王 晓玉、常志强、李友仙、蒋永红、张宏洲、李华军 、张红平、李丽芬、林丽娟、李伏安、丁一、刘屹 松、林喆远、张恒、周宣、辛大念、孟凡君、陈艳 、兰豪、陈胜、吴露、陈艳威、任勤超、张杨玲、 陈怡祥、赵艳霞、王甫东、王智利、沈剑锋等不少 同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示深切的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唐太宗李世民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 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 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 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 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 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 种伟大的理想的。 ——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清末思想家章太炎 精彩页 显而易见,秦人与玄鸟大概也没什么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只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优越感。实际上,玄鸟并不是什么神鸟,而是普通的燕子。燕子上体蓝黑,前胸黑褐相间,主色是黑色,而黑色为玄,所以古人称之为玄鸟。燕子虽普通,但这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对秦人后来的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秦人崇尚黑色,这也是玄鸟的本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与群臣皆穿黑色朝服,黑色成为秦国的“国色”,秦国百姓也因此被称为“黔首”。 秦国在西北,但秦人的祖先并非生活在西北,作为炎黄后裔,他们最初也是在中原地区活动。大约在尧舜时期,大费曾辅佐大禹治水,受到嘉奖,大禹将黄帝的后人嫁给大费,并赐“赢”姓。大费辅佐舜驯服了许多鸟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后来,有人考证大费的所作所为,认为大费和伯益是同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舜的属下,也都曾辅佐大禹治水,主要职责也都是驯服鸟兽。如果真是这样,秦人的先祖还曾拥有过一次和平得到天下的机会,遗憾的是,禹没有实行禅让制,而是把帝位传给了儿子启,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 大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另一个叫若木。嬴姓后人在各地繁衍、迁徙,其中有许多分支先后成为诸侯、贵族。这些嬴姓分支同出一祖,其封地多在东方。诸侯、贵族通常以封邑为姓氏,嬴姓子孙由于分封不同的封邑而获得了不同的姓氏。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余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其中,嬴秦族属是大廉的后人,后来的秦国王族和赵国王族都来自嬴姓的这个分支。由此可见,秦国与赵国同宗。 嬴姓子孙是一个善于驾驭车马的族群,他们继承祖先的特长,拥有高超的调驯鸟兽的技能,后人多以养马善御而立功于当时,在历史上相当出名。其中,若木的玄孙费昌投奔商汤,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成了商汤的马车驾驶员,并参加了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费昌立下了大功,得以跻身权贵之列。大廉的两个玄孙孟戏、中衍也成了商朝国君的御用驾驶员。就这样,赢姓后人经过不断繁衍,凭借自身优秀的技艺,许多分支发展成诸侯和贵族。 到商纣王时,中衍的后人中潏成为商朝西部地区的一名将领,负责保卫西部边疆地区。中潏的儿子叫飞廉,飞廉生了许多儿子,其中一个叫恶来。恶来天生神力,纣王对飞廉、恶来父子极为宠信,不时给予厚赏,而他们也投桃报李,帮着纣王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事情。武王伐纣时,恶来被杀,飞廉则下落不明,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他被杀了,有的说逃走了,但其部族为避难而举族西迁却是不争的事实。 乱世可以成就一个英雄,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秦人的祖先在商周风云变幻之际站错了队,致使整个部族蒙受巨大损失,被迫西迁。他们来到西北黄土高原,向西周王朝俯首称臣,并与当地的戎羌等族杂居在一起。但秦人也是顽强的,他们凭借祖传的技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快在新王朝中站稳了脚跟,重新争取到了崛起的机会,也为后来秦国和赵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周穆王时期,嬴氏族群中出现了一位善于养马御马的杰出人物——造父。造父是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的后人,他的驾驭技术相当出色,很快赢得了周穆王的赏识,成为周穆王的御用驾驶员。造父十分能干,不仅善于驾车,还善于养马,他亲自培育出了温骊、骅骝、骥、鵦耳等8匹良驹,经常载着周穆王四处巡游,还去会见过西王母。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