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志杰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王志杰著的《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与代入感,每一章都是先以场景切入,将读者带入规定的情境之中,再一一让人物登场展开故事情节。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三国末期司马氏集团大权独揽的那段历史:一边是霸道专横、“名教”治国的虚伪与残忍,一边是“竹林七贤”纵情山野,以“玄学”对抗专制霸权的人文战场,使得整部作品中的对抗感非常强烈。全书尤其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嵇康的气节、风骨,以及他对《广陵散》的专卖寻访、追求过程,险象环生,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王志杰,生于1931年2月8日。1949年考入位于渭南的西北军政大学;同年11月,被编人西北军政大学附属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53年毕业后,进人西安市话剧院的前身西北人民话剧团_丁作,成为一名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新文艺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乱世 第二章 至交 第三章 忧思 第四章 论语 第五章 合鸣 第六章 婚礼 第七章 杀戮 第八章 反击 第九章 砥柱 第十章 授奸 第十一章 漂泊 第十二章 祭碑 第十三章 悲歌 第十四章 寻觅 第十五章 定力 第十六章 铸剑 第十七章 奇遇 第十八章 噩梦 第十九章 绝交 第二十章 陷害 第二十一章 计谋 第二十二章 逼迫 第二十三章 救援 第二十四章 死牢 第二十五章 壮行 第二十六章 绝响 后 记 序言 “广陵”一曲百年盛,义侠除恶兮,史册留名。 学琴习武报仇冤,父仇民怨兮,埋藏心中。 哀其初刺未遂愿,漆身吞炭兮,变声易形。 十年寒暑苦磨炼,被邀献艺兮,终报冤仇。 这是我在小说当中,假托嵇康之名所写《广陵散 赋》。嵇康终其一生去寻找、修复的《广陵散》,是 凝聚了嵇康毕生心血的生命之歌。同时,也是他的告 别之声,因为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不忘弹奏 一曲《广陵散》,向亲人、朋友以及世间所有的人来 告白内中心意。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化长河,这 条蜿蜒曲折的长河流经三皇五帝、周秦汉唐,以至宋 元明清等朝代,都曾涌现出诸多文学巨匠和文化精英 ,他们在科学文化等领域,创造铸就的丰功伟绩,宛 若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滚滚融人世界文明的汪洋,推 动并影响着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三国时期的正始名士与竹林七贤给这一时代的文 化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揭开了璀璨辉煌的时代华章。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名士, 他们虽生于纷乱之中,活在险恶之世,当面对司马氏 集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灭族杀戮暴行时,则秉 持危邦不入、乱世不居的人生态度,隐居于山阳的竹 林之中,以《老子》的无为论、《庄子》的逍遥说与 《易经》的辩证法为主,把正始名士们兴起的“玄学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司马氏集团推崇、提倡的所谓君臣父子乃名教之 本的愚民教化,竹林七贤则以诗、文、传、赋、箴言 等文学形式给予猛烈的抨击,在揭露其虚伪面目的同 时,还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嵇康的《太 师箴》,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刘伶的《酒德颂 》等著作,对当时僵化的文化格局及道德禁锢都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主张思想与人格的独立自主 ,强调个性开放张扬,揭露统治阶级的伪善,批判其 假仁假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性大觉醒与人 性回归的大时代,也给后世的历史与文化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嵇康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古琴作曲家 和演奏家。他是一个大义凛然的正人君子,从骨子里 瞧不起那些奸佞小人、欺诈之徒,而司马氏父子的所 作所为,正是这种奸佞、欺诈之流的集大成者。然而 嵇康的为人之道又耻于与其为伍,司马昭则千方百计 地想利用嵇康的名望和影响来为其所用,许以高官厚 禄作诱饵,然而嵇康坚决不受,最终怕连累友人山涛 ,他发出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旷世文告。 司马昭身边的一个武官吕巽在家乱伦,诱奸其弟 媳,为掩盖自己的丑恶行径,反诬胞弟吕安有挝母罪 行,胞弟吕安蒙冤入狱。其弟吕安乃是嵇康好友,嵇 康为伸张正义,出面为吕安证言洗冤,结果遭到小人 陷害入狱……嵇康入狱实则乃司马昭耍的阴招儿,目 的是逼其就范,依附、屈从于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的 卑劣手段则是:为其所用者有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享 用,否则就是阶下囚、上断头台。然而嵇康则选择了 宁上断头台,也不与司马氏集团狼狈为奸。 嵇康在被行刑之前,顾日影而弹琴。此琴曲《广 陵散》,乃是仙人所授。这部聂政刺韩王的《广陵散 》,亦是嵇康心灵的归宿所在。他将自己生命的所思 所图,都浓缩于该琴曲之中,故而《广陵散》琴曲的 弹奏,就是嵇康在用那不屈服的灵魂对奸佞、欺诈和 一切凶残暴力的宣判与回应。正始名士们与嵇康、阮 籍等人的命运,正是三国末期那个时代的写照。 王志杰 2017年5月 导语 王志杰著的《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为一本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国末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以老庄之术、玄学新风对抗司马氏所倡导的“名教”;以自由独立的人文精神,对抗封建王朝的愚民教化,并最终以一曲《广陵散》的“绝响”告别人世间,为历史留下不朽印记的伟大故事。全书从嵇康生平着手,辅以嵇康与《广陵散》之间心魂合一的羁绊,映衬出了名士嵇康一生的不羁风骨和悲怆经历。 后记 2016年的夏天,从一位忘年交朋友手里收到了一 本奇厚无比的小说手稿(这是名副其实的手稿,均由 手写完成)——《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说“ 奇厚无比”自然是夸张了些,但在这个电子产品普及 ,连学生作业几乎都上交打印稿的时代.能够一字一 句写下几十万字文章的人,比文字本身更弥足珍贵。 细聊之下得知.这是朋友年逾80的父亲的手稿。 惊叹之余,不由得对老先生生出一份敬佩;对小说本 身,更是生出了大大的好奇心。展开文稿,其间贴上 了各种字条和增页,早在到我手之前,文章已经经历 了数次修改,每一个用词,每一处描述,笔者都力求 精准、精致。 这是一部影视小说,一部描写中国传统文化与“ 不传统”的名士的小说。因此与传统文学创作手法不 同,每一段落的描写都是先以场景描写切人,将读者 带入规定的情境之中,再一一让人物登场展开故事情 节。这样写来,每每引人人胜。 竹林七贤的事迹虽流传已久,可无论正史野史, 对竹林七贤的生平和记录都着墨甚少。在距离魏晋近 两千年的现在,在一个现代人所创作的小说中,会写 些什么呢?这不禁让人疑惑,但在通读小说之后,这 种疑惑被打消。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三国末期,在 曹操死后,司马懿父子独揽大权,打着“名教”治国 的幌子,背地里却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 道之策。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提出“越名教而任自 然”的主张,七位名士外表自由狂放,心性却又各自 不同。他们带着不同的目的隐居稽山,表面诗酒为乐 ,令人神往,实则是在朝堂之外开辟了一个战场,一 个对抗司马氏霸权集团的战场。这些近两千年前的知 识分子们,以笔代刀,通过他们的文论和诗赋不断宣 扬着他们的政治观点以及人生主张,以独特的方式, 与司马氏集团抗衡。 然而世上从没有不流血的战争,在这场竹林七贤 与司马氏集团的战斗中,最终以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被斩首而告终…… 嵇康死了,死在断头台之上,死在司马昭的屠刀 之下,死在他所有亲友、所有支持者以及所有反对者 的眼前。嵇康临死之前,他相知相爱的妻子长乐亭公 主带来了他平常最为钟爱的古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 刻,弹奏了倾注半生心血寻找的《广陵散》。他在就 义前弹的这一曲,令观者动容,亲人落泪,天地感动 。这一刻,嵇康以乐曲重现了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以 生命焕发了自由和反抗的荣光。 小说完结了,然而故事却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 挥之不去:嵇康与长乐亭公主坚贞的爱情,为友人吕 安两肋插刀的义气,不屑入朝为官的气节,对《广陵 散》矢志不渝的追寻,与聂政神魂相通的交流,结识 世外仙人的机缘,以及最终遭奸人所害的悲怆结局, 让人又感动,又心酸,又不忍…… 在电脑录入完成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沉了下 去,久久难以平复。为嵇康,为聂政,更为了本书的 作者——王志杰老先生。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著名思 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然而关于他本人的生平,流传下来的故事却并不 多。写嵇康,应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就连百 度百科上,能查到的嵇康生平也不过寥寥数千字。而 老先生的这部《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长达几 十万字,这样丰富而精彩的篇章,是作者在缺乏史料 与素材支持的情况下,一字一句手写出来的。完成这 样的写作,一定需要极大的热情与充沛的精力,以及 对嵇康强烈无比的爱。 其后与作者见面,听他讲述一生中的传奇故事, 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投入如此的精力去完成 这样一部“不讨好”的小说。作者本人,生长在中国 变革最快的时代,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每一天都 要重新适应这个世界,因为世界每一天都在变得不一 样。那一时代,大概和嵇康生活的魏晋时期,有着异 曲同工之处。而嵇康,因为他的才华、风骨、勇敢、 遗世而独立的态度,他的形象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图 腾。每一个不阿谀有立场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能 够体会到嵇康的心境。 嵇康与聂政神魂想通,通过《广陵散》琴曲实现 了跨越生死的交流,而先生通过小说创作与嵇康同样 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交流。三国末期,是个纷杂混乱的 时代,现在,何尝不是一个纷繁而又浮躁的世界,有 多少人能静下来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呢!对于这个坚 持自己的内心,固执地完成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的长者 ,我忍不住喝一声彩——好! 据先生说,他在几年前读到《竹林七贤》一书, 深受感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大环境和几位名士 的生平,又阅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如:《魏晋名士 》《嵇康集校注》《魏晋文学史》《晋书》《世说新 语》等。但这些大部头,对于竹林七贤的人生轨迹记 述并不多,遂萌发了自己创作一部小说的念头。但真 正创作起来,还有很多的问题要面对,了解1700多年 前古人的思想不难,因为他们的诗词歌赋里有记述, 但要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并非历史专业的 人来说,犹如面前横着一座太行山。尤其是嵇康的妻 子长乐亭公主,在历史 精彩页 乱世 公元二世纪四十年代,魏蜀吴三国的战乱势态已经接近尾声。曾经辉煌一时的曹魏强国,其政权势力正在悄然地向司马懿父子手中转移。曹操在世时,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已经成为曹操手中的一个傀儡。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洛阳后,曹丕登上皇帝大位,东汉就此灭亡。这时的司马懿已成了曹丕身边的辅政权臣,司马懿的子弟十一人,都成了曹魏政权中食邑十万户的军政要员。他们打着为国尽忠的幌子,在“名教”治国“忠孝”理政的旗号下,大力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之策。几十年来,曹魏国一直在战火疾疫血腥中打来打去,致使这个曾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处于强国之首的曹魏强国,呈现出白骨遍原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被称为“正始之音”的那段时日,曹魏在文化思想领域呈现出一派正始风流的华彩景象。在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等带领下兴起一股玄学思潮,他们代表着新兴的文化势力,使新旧思想的斗争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正始之音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个竹林名士的知识群体,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刘伶等,把正始之音的玄学思潮又推到了一个新高峰。在伺晏、王弼、夏侯玄等名士被司马氏杀害之后,竹林名士们便顶着腥风血雨继续在避祸隐居的状态下,坚持推行已经形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性大觉醒与人的真性回归的大时代。何晏等人的被杀,意味着司马氏集团及其代表的旧势力的强暴残酷和灭绝人性。嵇康、阮籍与刘伶等竹林士人顶着腥风血雨继续追求人性觉醒的心灵自由,坚持在富有哲理的思辨中,谈老论庄,相互品题,辨析明理,继续振兴玄风,与司马氏推行的霸道之策作殊死斗争。 山阳县稽山山麓的山川崖壁,有烂漫的山花草木和奇峰异石,大片的翠林碧竹交相辉映。据说嵇康先辈因避祸躲灾从安徽迁居到此,因这里的山叫稽山,便将自姓之奚改姓为嵇。随着世态时局的变迁,这个远离喧闹的偏僻之地又成了曹魏名士们避难躲灾逃离杀戮的隐居之所。这些曾经坚持过危邦不居乱世不处的魏晋士人,由于嵇康的先辈也在这里避难隐居,故而这块宝地也很自然地成了竹林名士们聚集议事的安乐所在。他们在这里逃离红尘,自由自在地谈天论地,超然独处,适情任性于尘埃之表,大声吐纳着心中所愿,或研读老庄,或著书立说,或解渎《易经》,或随心所欲,以自己的文论、传、赋和诗词等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王道沦丧霸道横行的不满与愤慨。 嵇康在自己的文论《释私论》中公开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他开篇明义地说道:“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也。”“是故言君子,则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郄,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嵇康的这几句话把名教与自然、君子与小人的界限说得清清楚楚。此文发表后引起了世人的强烈反响,有人说嵇康这“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是嵇康思想中最闪光的一个亮点,嵇康的这篇文论,是最具时代精神的光辉篇章。司马懿鼓吹名教是为了在其旗号下推行霸权,嵇康则是毫不含糊地要撕掉名教的虚伪外衣,坚定地抛弃名教以显示竹林士人的刚正不阿与人格魅力。当然,竹林名士的隐居出世,目的也不尽相同,各自的想法和打算也有差异,但总体说来,在争取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等方面还是相通的。 漆黑的夜晚。 大魏国的都城洛阳,坐落在漆黑的中华大地上。城内的一个小客栈里,竹林七贤的名士之一山涛,身穿布袍,面对一盏惨淡的油灯,一动不动地思考与等待着。少顷,他转身坐在一把木椅上长长地叹了口气,凝视着那幽幽闪动的灯光独自诉说着自己的心事:“……而立之年已过,不惑之年将至,与我同隐的竹林好友,都比我年轻,他们的门第都比我高……这几年来,虽说已隐出个名士的身份,我这个同乡同族的知县主动求人推荐我在京城为官,如果今晚能有个好结果,我定要努力做事,让人们知道我的人品和能力。” 他刚说完自己的心语,小客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官吏进门又随手将门关闭,山涛当即起身殷切地望着那人的脸色。那官员面色凝重地看一眼山涛,然后坐下叹了一声,道:“常言道,识人难,识才、用才更难啊……” 山涛已知此事无望了,他也平静地坐了下来。 同乡同族的官吏继续说:“如今世人都知道,你们竹林七贤里,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士中,山巨源就是其中之一啊。我在推荐你的文书中除了讲你是当今三大名士的身份外,还着重讲了你的才学人品与处世能力,本想今天就会有个好结果,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山涛虽已知结果,然而他还是以君子风范对这位同乡说:“呵,贤弟是为我求职去托别人的,事虽未竞,由于最后定夺的那位大人跟我还有点亲戚关系,虽然由于门不当户不对,平时也无什么来往,我还是想知道人家看了你写的举荐文书,有怎样的议论?” 同乡官吏:“呵,这个吗?我拜托的那位大人,他说太傅司马懿大人认为,你们举荐的这位文士乃布衣山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