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与区域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从资源的角度出发,阐释都市圈形成和发展机理。编者王玉海认为,所谓的都市圈,其实就是多元利益主体追逐资源租金的集聚体。而资源租金联系于制度经济学所界定的“资产公共领域”,取决于“资源共享”的内在特性,其根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物品之间的相互联系。因为它客观地潜藏了丰富的“租金”,吸引了多元利益主体竞相追逐,从而出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某一空间地域的集中。与此同时,利益主体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又客观地形成了合作的“共享性资源”,由此蕴涵产生“合作剩余”,即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实现利益主体由“扎堆”向“集群”组织的转变,这才是区域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
都市圈的形成是我国经济进入21世纪的显著特征。这不仅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将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由行政区单元“点”状格局进入以都市圈为主导的“块”状整体竞争新时代。王玉海编著的这本《资源共享与区域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从资源的角度出发阐释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机理。所谓都市圈,其实就是多元利益主体对资源潜在收益追求集聚的过程。是在更大范围利用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利用资源的不同利益主体中。政府相对于资源的关系调整是都市圈得以形成并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切入点是改革政府对资源的占用支配关系,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资源的转化、资源的整合、资源的升级。
第一章 资源共享与区域都市圈关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三、研究的视角与创新观点
四、研究的内容与研究逻辑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态势与区域都市圈发展
一、区域都市圈发展趋势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深刻内涵
三、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四、“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资源概念厘定与资源概念拓展
一、资源变迁:资源利用的演进
二、资源学理:资源概念及其局限
三、从经济活动及其组织形式出发对资源概念的审视
四、基于组织的资源及组织对资源概念的拓展
五、资源利用方式:特点归纳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都市圈形成中的多元利益及其资源冲突问题
一、中国都市圈形成的历史:由点到面的演进
二、区域都市圈形成过程中的资源冲突:从资源角度出发的分析
三、资源冲突的实质所在
四、围绕资源争夺的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五、政府主体的行为变迁:结合改革进程的实证分析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资源共享与区域都市圈经济集聚
一、关于区域经济集聚的研究
二、综合化趋势下的区域经济集聚分析
三、基于共享性资源的区域经济集聚分析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共享资源利用与都市圈的演进变化
一、共享性资源之于区域都市圈形成变化的机制
二、都市圈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三、基于三大都市圈的实证比较分析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区域都市圈发展转化的关键分析
一、区域都市圈的相关利益主体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区域都市圈发展变化的优势转换机制
三、促进地域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资源共享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机理
一、共享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二、联系于共享资源的多元利益主体及其资源利用的组织载体
三、资源租金阻滞与资源型城市衰败机理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机理与过程
五、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转型及其实现途径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资源共享与首都经济圈可持续发展
一、首都经济圈的提出及其内在要求
二、可持续发展下的“首都经济圈”内涵
三、“首都经济圈”可持续发展下的产业合作
四、“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五、首都经济圈产业空间调整的路径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