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雄飞编著的《信仰的力量》内容的重点是阐释犹太笑话中蕴藏的成功法则。上篇是通过犹太人的历史揭示犹太民族的不灭之谜和犹太文化精神,下篇是通过《塔木德》中的故事揭示犹太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智慧,目的是通过对犹太智慧的阐释,从而为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灵魂“迷途指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仰的力量--犹太笑话中的哲学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贺雄飞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贺雄飞编著的《信仰的力量》内容的重点是阐释犹太笑话中蕴藏的成功法则。上篇是通过犹太人的历史揭示犹太民族的不灭之谜和犹太文化精神,下篇是通过《塔木德》中的故事揭示犹太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智慧,目的是通过对犹太智慧的阐释,从而为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灵魂“迷途指津”。 内容推荐 贺雄飞编著的《信仰的力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犹太人的历史揭示犹太人的不灭之谜和文化精神,下篇通过犹太人的“思维圣经”一一《塔木德》中的故事和格言来揭示犹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智慧,透过犹太笑话中所蕴涵的哲学智慧来提升我们的生活境界,从而鞭策我们改变自己的思想与灵魂。上帝是谁?宇宙的起源为何?人类存在的目的为何?人类的终极命运是什么?《托拉》最深层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开启我们新的智慧,让我们从黑暗中得以见光。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两块碑的故事 变了模样的儿子 寻找另一个地球 天国里的犹太人 第二章 犹太人不灭之谜 磨难成为第一财富 “只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 “一发不剩”的子弹 第三章 犹太文化精神 信仰的力量 智者是向所有入学习的人 犹太文化的叛逆性 第四章 谁是犹太英雄 学者的地位高于国王 庸医会下地狱 公平的法官是上帝的助手 老人、蛇和所罗门的裁决 谁的过失 公平的裁决 他不应该得到报酬 神的保佑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五章 幽默是最好的武器 上帝的手艺 不借钱的原因 谁的职业最古老 互报姓名 守规矩的犹太教姑娘 转交钱 基辛格的衣服 一个谨慎的男孩 界定“会议” 犹太人反对偶像崇拜 处理钱的办法 一张替换的支票 不同寻常的赞美词 免费理发 拉比和神父打了个赌 金钱的测试 只有傻瓜才问过多的问题 读死书的人是一头驴 违背自然 诊断 优雅的方式 学者问的礼仪 经文教师行盗 第六章 挑战生命的春天 谁是真正的傻 这是我吗 赫尔姆的公正 真正的科学 赫尔姆的掘土入 错误 金鞋子 清白和算术 多余的 被打湿的逻辑 赫尔姆的哥伦布 安全保护 泄露秘密的杂役 一个谜语 什么叫作傻瓜 一些最优秀的人 挑战生命的春天 瞎子看一眼就够了 他们也很痒 感觉上的年龄 好运气 真实性 太晚了 势利鬼 传道者的说明 上下班时间 怀孕的女儿 裁缝们的算法 生命的珍贵和归宿 下篇 第七章 上帝与宇宙 上帝的存在 太阳不过是上帝的仆人而已 灵魂居住在身体的最深处 上帝居于何处 上帝无所不在 上帝无所不能 公正与慈悲 上帝的父性 神圣与完美 第八章 人的教义 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的 葡萄园的故事 男人一生的七种变化 灵魂的归宿 虔信与祈祷 罪恶 忏悔与赎罪 信仰的含 第九章 自己与他人 成为你自己 你来自何方 幸福生活的定义 控制你的情绪 与智者同行 关于生活的三条忠告 什么是成功 爱所有的人 朋友们 应尽力避开的人 处世之道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 妇女 婚姻与离婚 抚育孩子 坏妻子与好丈夫 第十一章 肉体生活 身体的保养 健康的准则 酒的故事 与疾病有关 第十二章 道德生活 知识是甜蜜的 给教师的忠告 美德培养 第十三章 社会生活 生命的价值 个人与社会 劳动者的价值问题2: 市场道德 穷人与富人 政府、法律与正义 第十四章 末日审判和永生 忏悔和善行 试读章节 变了模样的儿子 阿瓦拉罕在20多岁时就漂洋过海,从波兰去了美国纽约,投奔表哥。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已经成为一名富有的女式上衣制造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他终于赶回贫穷的小村庄,看望年迈的双亲。两位老人喜出望外,激动万分。 “你的络腮胡子哪儿去了,阿瓦拉罕?”母亲问道。 “我将它剃掉了,母亲。”他答道,“在美国,人们不兴留胡子。而且现在大家也不叫我阿瓦拉罕,我已经去法院改名为阿兰.摩尔。” 老两口面面相觑,许久说不出话来。父亲迟疑了半天,又问:‘‘孩子,你的包皮还在吗?”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却是犹太教徒的真实写照。口音、毛发、名字都可以改变,但割掉的包皮恐怕很难再长出来了。 事实上,犹太人早已成为一个宗教概念,不管是否为犹太母亲所生,只要皈依了犹太教就是犹太人。前以色列内政部副部长鲁费森系犹太母亲所生,但他是一位天主教神甫,在他申请移居以色列时,劳工机构只承认他获得以色列公民权,但不承认他是犹太人。目前,各教派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判定犹太人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是否行割礼,这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证据;二是是否守安息日,这是上帝与摩西在西奈山立约的标记。 “割礼”就是割去阴茎的包皮,一般选定男婴出生后的第八日施行,礼节非常隆重。上帝用六日创世,第七日为“圣日”,第八日则成为世界的开端。割礼既是犹太人履行和上帝的约定的举动,也成为犹太人种族的标记。因此,犹太人的割礼不仅割在肉上,还割在心上,更割在灵魂深处,从而达到种族的纯净和对上帝的忠诚。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小说《店员》就是对“割礼”最好的注解:弗兰克为了与海伦结婚,不仅经受了多次精神磨难,还割去了包皮,在他的精神和肉体上都打上了犹太人的烙印之后,才为犹太之家所接纳。此外,犹太男孩满13岁或女孩满12岁,还要到犹太教堂行成年礼。 “安息日”自然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风俗是犹太人头等重要的规则,也是休息日、欢乐日和圣日的三位一体,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安息目的时间是:从星期五晚上太阳落山到星期六晚上太阳落山。在安息日夜晚,家庭主妇要点燃蜡烛,整整一天不准熄灭,并举起双手感谢上帝。家里13岁以上的男子还要去会堂做安息日祈祷,祈祷完毕后进行丰盛的晚宴。安息日这天任何犹太店铺都不开门,所有犹太人都专心休息学习。后来,《塔木德》规定,在下列特殊情况可以不守安息日:病人病危、妇女生产、房子着火或敌人来犯。正因如此,犹太思想家阿哈德·哈姆才说:“与其说犹太人遵守安息日,不如说安息日维系了犹太人。” 寻找另一个地球 有个犹太商人很久没有度假了,很想出去散散心。5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从波兰逃亡到美国,现在幸运地活到60岁。前不久妻子刚过世,孩子们都劝他出国走走。 他走进一家国际旅行社,导游小姐非常热情地递给他导游小册子和地球仪.并说:“您指到哪儿就去哪儿,我们会为您安排满意的旅程。” 老头盯着地球仪看了半天,自言自语,这是苏联,“哼!谁去这个沙皇的故乡?”这是波兰,“哦,我出生的地方,噩梦一般,我再不想看它一眼!”于是,他将地球仪旋转起来,看能否找一个合适的去处。呸,这是德国!“纳粹之国,他们整整杀了6。。万犹太同胞!哦,谢谢,让它见鬼去吧!” “选好去哪儿了吗?”导游小姐笑眯眯地问他。 “小姐,我哪儿也不想去,能不能另换一个地球仪?” 可怜的老先生,换了地球仪还不是一样,哪里有您的天堂?从古到今都有反犹主义分子狰狞的面容。天国里的犹太人 除了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外,世界上另一个反犹主义盛行的国家,就是沙皇俄国,有许多故事可以证明那些生活在“天国里的犹太人”的状态。故事一:两个犹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他们不停地喊:“救命呀!救命啊!”可过往的行人毫无反应。此时,两个警察从旁路过。当他们得知这两个落水者是犹太人后,非常高兴。“让他们淹死算了!”一名警察幸灾乐祸地说。 两名犹太人急中生智,高声喊道:“打倒沙皇!”这下可不得了,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将他们逮捕归案。故事二:一名警察发现一个犹太人在学习希伯来语语法。“学那东西干吗?”他盘问。P11-15 序言 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我们在一开始……要与上帝在一起, 因为“在上帝的光中我们得以见光”。 ——《圣经·诗篇》 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从摩西到摩西,无人像摩西。”这里的第一个摩西,是指公元前1200多年的犹太民族领袖、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第二个摩西则指摩西·迈蒙尼德这位中世纪著名的犹太学者。这句话肯定了两个摩西的伟大,第一个摩西在犹太人心目中素来享有崇高的地位;把第二个摩西与第一个摩西相提并论,就是对迈蒙尼德的极度夸赞。摩西.迈蒙尼德是中世纪著名的律法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就叫《迷途指津》。 犹太哲学家罗伯特·塞尔茨指出:“迈蒙尼德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均试图表明,宗教和哲学显示同样的真理……他的思想是由一种信念形成的,即犹太教在智性上和逻辑上是首尾一贯的统一体。”而著名的以色列史学家阿巴·埃班也说:“《迷途指津》是用阿拉伯文撰写的,后来被译成欧洲许多种文字。他为以后的犹太哲学奠定了基础,并且对中世纪讲拉丁语的基督教界的哲学思想也有所启发。迈蒙尼德的影响在基督教方面表现在圣托马斯·阿奎那身上,在犹太人方面则表现在巴鲁赫·斯宾诺莎身上。在近代,斯宾诺莎大概是迈蒙尼德的最杰出的学生。”可见迈蒙尼德和《迷途指津》是多么的重要。 本书取名为《信仰的力量》,内容的重点是阐释犹太笑话中蕴藏的成功法则。上篇是通过犹太人的历史揭示犹太民族的不灭之谜和犹太文化精神,下篇是通过《塔木德》中的故事揭示犹太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智慧,目的是通过对犹太智慧的阐释,从而为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灵魂“迷途指津”。 在犹太文化中,最高的典籍是《托拉》,其次是《密释纳》,然后是《塔木德》,最后是《卡巴拉》。 《托拉》的思想精髓是:创造、救赎和启示。创造意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并和人类(特别是与犹太人)立下了信仰之约;救赎是指犹太人从埃及的奴役生活中被拯救出来,并领受上帝的启示;而启示则是指上帝赐下他的诫命,作为人类举止的蓝图和行为的规范,这些道德典章要透过礼仪的遵行来持守。正因为《托拉》是上帝自己的话,它也反映出上帝的旨意、言语、律法,以及对他人的诫命,它是所有犹太律法的根本。 《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它上承《托拉》,是《圣经》犹太教向拉比犹太教过渡的标志性经典;下启《革玛拉》,是拉比犹太教走向成熟的纲领性典籍,重点在于种子、节期和学习与阐释律法。 《塔木德》则是锻炼独特的犹太思维方式的智慧启示录,表面上是对律法的解释,其实是不允许人们对律法只有一种方法去阐释,一般是有四种方法:意指文本的简单字面意思(pay),文本背后的暗喻(resh),文本里的道德教训(dalet),以及文本中隐藏的神秘寓意(samach)。 而《卡巴拉》是犹太神秘主义的代称,字面含义是“接受”或“接受传统”,用超越经验主义的眼光来探索宇宙,是一套探寻宇宙奥秘的思想体系与感觉模式,所追求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卡巴拉主义询问生命的终极问题是:上帝是谁?宇宙的起源为何?人类存在的目的为何?人类如何跟上帝接触与交流?人类的终极命运为何?《托拉》最深层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意义对生命的终极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在过去的250年里,卡巴拉神秘主义无人问津,但是当代对灵性追寻的觉醒促使人们重新发掘卡巴拉的精神。许多人认为,寻找生命最深邃的意义不是只能透过理性,而可能是要更多地透过在探索灵性奥秘时所放射出的神圣之光。 在当今时代,许多人在撒旦和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无限地放大自己的欲望,变得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和饕餮,把整个世界折腾得干疮百孔、残破不堪。于是,为了勒紧这匹快速奔向悬崖的马的缰绳,我们必须重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正如一位犹太拉比约瑟夫·卡罗在《备好的桌子》一书中所言:“如果上帝没有差派弥赛亚来,就表示这个世界还没有预备好迎接救赎。而这个世界能做好预备的唯一方法,就是全人类要努力让他变得更美好。如果全人类在犹太人的榜样带领下,一起认真踏实地履行上帝的律法,完美的世界将指日可待。” 因此,这部《信仰的力量》提醒我们在犹太笑话中感受智慧的光芒和道德的光芒,鞭策我们改变自己的思想与灵魂。 贺雄飞 2015年4月14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