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是大师童书系列之一,冰心散文是一个“真善美”同一的艺术世界,她赞美自然,讴歌自然,爱慕贤良,探索真理。她所有的散文著作,正是她真的人格、美的灵性、善的箴言的结合体,是自我“真善美”人格的写照,同时也寄托了她最高的“真善美”理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童年(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大师童书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冰心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的童年(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是大师童书系列之一,冰心散文是一个“真善美”同一的艺术世界,她赞美自然,讴歌自然,爱慕贤良,探索真理。她所有的散文著作,正是她真的人格、美的灵性、善的箴言的结合体,是自我“真善美”人格的写照,同时也寄托了她最高的“真善美”理想。 内容推荐 《我的童年》收录了冰心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经典散文,包括“文学家的造就”、“我的文学生活”、“写作的练习”、“写作经验”等。冰心的散文清丽雅致,温柔细腻,充满爱心。阅读冰心,可以感悟到生命的丰盛与美好。 目录 一只小鸟 文学家的造就 笑 图画 梦 往事(一) 到青龙桥去 往事(二) 山中杂记 南归 我的文学生活 新年试笔 闲情 二老财 胰皂泡 记萨镇冰先生 一日的春光 默庐试笔 我的母亲 我的教师 我的奶娘 我的同班 我的童年 写作的练习 我的同学 我的学生 写作经验 力构小窗随笔 从去年到今年的圣诞节 无家乐 丢不掉的珍宝 请客 日本的风景 日本的房屋 纯白的婚礼 给日本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试读章节 文学家的造就 文学家在人群里,好比朗耀的星辰-,明丽的花草,神幻的图画,微妙的音乐。这空洞洞的世界,要他们来点缀:要他们来描写。这干燥的空气,要他们来调和。这机械的生活,要他们来慰藉。他们是人群的需要! 假如人群中不产生出若干的文学家,我们可以断定我们的生活,是没有趣味的。我们的感情,是不能融合的。我们的前途,是得不着光明的。然而人群中的确已产生出若干的文学家,零零落落的点缀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看:人类对于他们,是怎样的惊慕,赞美,崇拜! “天才,天才!”“得天独厚”“异才天赋”,我们往往将这等的名词,加在他们身上。现在呢?这等迷信的话,已经过去了。我们对于文学的天才,只有同情的崇拜,没有神秘的崇拜;我们只信天才是在生理心理两方面,比较的适合于他的艺术;并不是所谓“文曲下凡”等等鄙俚的说法。 然而是否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这也是一个疑问。 细细的研究起来,这文学家的造就,原因很复杂,关系也很长远;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包括过来的。现在姑且以文学家的本身作根据地,纵剖面是遗传,横剖面是环境,怎样的遗传和怎样的环境,是容易造就出文学家的,我们大概可以胪举如下: (一)文学家的父母——稍远些可以说祖先——要有些近于文学的嗜好。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的父母,也一定要是小说家,诗人的父母,也一定要是诗人,——要是这样,这文学家竞成世袭的,门阀的,还有什么造就可言?——只要他们有些近于文学性质的嗜好,如喜欢花木,禽鱼,音乐,图画,有绵密沉远的心胸,纯正高尚的信仰,或是他们的思想,很带有诗情画意的。这样,他们的子女,成为文学家,就比较的容易些。这就是所谓“得天独厚”,“异才天赋”了。 (二)文学家要生在气候适宜,山川秀美,或是雄壮的地方。文学家的作品,和他生长的地方,有密切的关系。——如同小说家的小说,诗家的诗,戏剧家的戏剧,都浓厚的含着本地风光——他文学的特质,有时可以完全由地理造成。这样,文学家要是生在适宜的地方,受了无形中的陶冶熔铸,可以使他的出品,特别的温柔敦厚,或是豪壮悱恻。与他的人格,和艺术的价值,是很有关系的。 (三)文学家要生在中流社会的家庭——就是不贫不富的家庭。克鲁泡特金说:“物质的欲望,既然已经满足了,艺术的欲望,自然要涌激而出。”自然生在富豪之家,有时夺于豪侈禄利,酒食征逐,他的理智,都被禁锢蒙蔽住了,不容易有机会去发挥他的天才。但是生在贫寒家里,又须忙于谋求生计,不能受完美的教育。即或是他的文学,已经有了根基,假如他一日不做小说,一日不编戏剧,就一日没有饭吃,这样,他的作品,只是仓猝急就,以糊口为目的,不是以贡献艺术为目的,结果必至愈趋愈下。俄国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过:“我固然是不如屠格涅夫(也是俄国的文豪,和他同时的),然而并不是我真不如他,我何尝不愿意精心结撰,和他争胜,……无奈贫乏逼我,不得不急求完工得钱,结果我的作品,就一天劣似一天。”又有尼司壁做的两首诗的断句,如下:——全诗见《社会主义的歌谣与抒情诗》(照录《少年中国》译语): 那手民现在就等着我的稿, 我连下星期的酬金都到了手, 但是我若不做便一文都没有, 上帝呵叫我如何做? 我不会再做了, 咳,上帝,使一家嗷嗷的, 全靠着我一枝笔, 偏生我又一行都不能写, 这也像是神圣的爱么? 于此可知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的景况,是如何的艰苦,于他的艺术上,是如何的受亏损。虽然是说穷愁之词易工,然而主观的穷愁,易陷于抑郁牢骚,不能得性情之正。虽可以博得读者的眼泪和同情,究竟不是促进文学的一种工具。所以最适宜于产生文学家的家庭,就是中流社会的家庭。既然不必顾虑到衣食谋求到生计,一面他自己可以受完全的教育。他的著作,是“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自然就比较的浓厚活泼了。 此外家庭里的空气,也很有关系。文学家生在清静和美的家庭,他的脑筋永远是温美平淡的,不至于受什么重大的刺激扰乱,使他的心思有所偏倚。自然在他的艺术上,要添上多少的“真”和“美”。 (四)文学家要多读古今中外属于文学的作品。这就是造成文学家的第一步了,他既有了偏于文学的嗜好,也必须多读属于文学的作品。读的愈多,机局愈精熟,材料愈方便,思想愈活泼。而久之,必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以蚕蛾作比喻,在它成蚕的时候,整天里沙沙的只顾食叶,时候到了,身体透明了,便将几十天内所食的叶子,牵成有条不紊的长丝,也将他自己隐在里面,好比雏形的文学家,读破万卷,心中光明透澈,将百家之说,融化成有系统的思想,也将他自己濡浸在里面,然而他是不能永久拘囚在里面的;也要和蚕蛾一般,白衣如雪,咬破茧丝,飞了出去。我们可以看假如蚕儿当初不肯食叶,不但以后不能抽丝,不能作茧,不能成蛾;而且要立刻僵死的。所以即或是个人有偏于文学的嗜好,若不肯多研究属于文学的书籍,他的思想终久是要破产,终久不能勉强造成一个文学家。 P3-6 序言 陈恕 吴青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冰心自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到1994年搁笔,创作了整整75年。她一直文思敏捷,笔耕不辍。冰心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她的小说、诗歌或散文作品,都具有开拓性。她在这些创作领域内的个人独创性,给新文学运动以独特、卓越的贡献。 冰心文学成就最卓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她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写作。19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奖”的殊荣,并于同年八月启程去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深造。行前,她首先想到的是小朋友,她想要为千百万小读者创作。她提议《晨报》开辟“儿童世界”专栏。到美国后,冰心率先发表了《寄小读者·通讯一》。接着,她在三年里写了《山中杂记》和27篇通讯。1927年,她的《寄小读者》出版了。这本书向国内小读者讲述了她在美国的见闻,娓娓地叙述异国的风情和习俗。由于她的博爱和对人的真诚,她在美国交了不少挚友,这种友谊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 冰心为五四以后的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寄小读者》以其纯朴的感情,丰富的知识,创新的形式,清丽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小读者、也包括成人的喜爱。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母爱和博爱,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巨大的教益。他们终身不忘冰心的博爱和奉献。作家冯牧谈到《寄小读者》对他的影响时说:“对于像我这一代的文学工作者,没有从冰心作品中那种真挚、明丽、流畅、自然、朴素的文学风格和文学气质受到影响的人,恐怕不多。”(《真诚的祝愿》)《寄小读者》是中国散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她确定了冰心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 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儿童文学创作开始引人注目。刚刚登上文坛的冰心以敏锐的眼光,关注少年儿童的命运,创作了一组以少年儿童不幸遭遇为题材的“问题小说”,希冀人们了解孩子们的苦难生活,并设法改变这种状态。她倾注主要精力为少年儿童写作。她那清新优美的通讯,把儿童散文升华到一个高超的境界。20世纪30年代,她创作了富有现实意义的、跳动着时代脉搏的作品,如儿童小说《分》《冬儿姑娘》等。20世纪40年代,日寇疯狂地进攻我国广大领土,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抗日救国运动风起云涌,遍布各地,冰心不甘心在沦陷区苟且偷安,决心冒风险,历艰苦,跋涉千里进入西南大后方,参与抗战大业。她先后住在昆明和重庆,但对全国的小读者仍然极为关注,写了四篇《再寄小读者》。面对严酷的现实,她描写了普通劳动者与爱国知识阶层敌后的艰苦生活,讴歌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她除了写出了《默庐试笔》这样直接鼓动抗战情绪的作品外,还出版了《关于女人》这本散文集,以此来探究“伟大的中华儿女精神”,为抗战服务。 这时她文章的激情与自己的心绪和20世纪20年代相比,少了些欢快,增添了些忧虑和沉重。 …… 在《冰心全集》(1995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时候,作家巴金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九五、八月五日。” 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我们应邀参加了在威海大鹿岛举行的祭奠甲午海战壮烈牺牲的将领和战士的活动。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当年任北洋水师“来远号”的驾驶二副,参加了这次壮烈的海战,该舰船被日本鱼雷偷袭击沉,谢葆璋泅水游到刘公岛。冰心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海军军官的家庭,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关爱、培育和熏陶,受到大海的洗礼,孕育了她爱父母、爱亲人,爱一切生灵和美好的事物的心灵,培育了她似海般深邃、宽广的胸怀。她在《寄小读者·通讯九》中写到:“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彼此呼唤着。我一忆起,心中就充满爱感。如今是隔着挚爱的海洋呼唤着了!亲爱的父亲,再谈吧,也许明天我又写信给你!”(1923年11月29日感恩节)冰心的文学创作和她的家庭背景,父母的影响以及后来在燕京大学所受的教育是不可分的。 2015年就是冰心诞辰115周年,由梅杰同志策划出版的《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是对冰心最好的怀念,愿更多的年轻读者喜欢这套丛书。 2014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