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她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橘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这本《腊八粥(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腊八粥(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大师童书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冰心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她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橘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这本《腊八粥(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腊八粥(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最新版)》收录了冰心创作的《童年的春节》、《我的大学生涯》、《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意外的收获》、《漫谈过年》、《给当代青少年的信》、《寄小读者的信》、《漫谈赏花和玩猫》、《当教师的快乐》、《说梦》、《我这一辈子还未有过可》、《称为“书斋”的书斋》、《我的一天》、《春的消息》等散文作品。 目录 与小朋友谈访印之行 我得了一条红领巾 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 还乡杂记 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朋友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 寻求友谊的“风筝” 京戏和演京戏的孩子 和演戏的孩子一起看戏 莫斯科河畔的孩子们 中野绿子和小慧 樱花赞 一寸法师 孩子们的作品 只拣儿童多处行 王忆慈 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 一只木屐 香山消夏录 海恋 我自己走过的路 咱们的五个孩子 乌兰托娅的话 老舍和孩子们 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 腊八粥 我的故乡 写作文要有科学态度 从“五四”到“四五” 我的童年 回忆“五四” 我和小读者 我是怎样被推进儿童 文学作家队伍里去的 童年杂忆 我到了北京 我和玫瑰花 灯光 书给了我快乐和益处 梦的启发 祖父和灯火管制 绿的歌 我的中学时代 我入了贝满中斋 天南地北的花 童年的春节 我的大学生涯 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 意外的收获 漫谈过年 给当代青少年的信 寄小读者的信 漫谈赏花和玩猫 当教师的快乐 说梦 我这一辈子还未有过可 称为“书斋”的书斋 我的一天 春的消息 在美留学的三年 养猫 我喜爱小动物 我差点被狼吃了 故乡的风采 我梦中的小翠鸟 话说君子兰 话说萝卜白菜 玻璃窗内外的喜悦 “大雪”这天下了大雪 我的家在哪里? 从“一”数到“九十二” 试读章节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和快乐,今天能有机会对全国的小朋友们,报告我们这次访问印度的经过。 我们这访印代表团,以丁西林副部长为首,包括其他三位团员,两位工作人员,是代表中国中印友好协会,接受印度印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去参加印度全国印中友好协会的成立大会的。我们在去年,就是一九五三年的十一月廿七日,离开北京,在十二月八日到达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在十二月十一日参加了印中友好协会全国大会的开幕式以后,我们还访问了印度国内的十九个城市。我们北至新德里,南至马德拉斯,东至加尔各答,西至孟买,路程共有八千八百多公里。在印度旅行了五个星期之后,我们在今年,就是一九五四年的一月十二日,离开印度,返回祖国。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在印度的五个星期,完全沉浸在印度人民的热烈的友情之中!每到一个机场,一个车站,远远地就看见旗帜飘扬,万头攒动,我们一下了飞机,下了火车,就被人海包围起来。千百对渴望的目光向我们射来,千百只热情的手向我们伸来;无数个美丽芬香的花环,重重叠叠地套在我们脖颈上,无数纷纷的花瓣像下雨一般洒在我们的头上。“中印友好万岁”、“和平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毛泽东万岁”的口号,像怒潮一般,在我们周围震响着。招待我们的印度朋友们,在万分拥挤之中,紧紧地手拉着手,替我们开出来一条路,一直护送我们出了车站,上了汽车,但是在站外的人山人海之中,汽车还是开不出去,连车门都关不上,因为车门外,车窗外,都伸进无数只友谊的手来,要同我们握手。 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除了在群众大会上,和广大的印度人民会见以外,我们还参加了地方政府教育界、文艺界、工商界、妇女界以及其他团体的招待会。在新德里,我们拜会了印度总统、副总统和尼赫鲁总理。我们也应邀参加了尼赫鲁总理的餐会和外交部次长的酒会。有的时候,我们一天要赴六七个集会,我们虽然身体上有时觉得疲劳,但是精神上永远是兴奋的,因为印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友情,太使人感动了! 在群众大会上,人数最多的有三、四万人,最少也有千人以上。在开会以前的一两个钟头,万千的群众,就坐在广场上等待了。在我们丁西林团长和夏衍副团长的演讲和报告之后,听众们总是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喊起热烈的“中印友好”的口号。在每一个集会上,印度朋友们都给我们套上无数的花环,献上许多的礼品,还给我们表演了许许多多音乐、舞蹈、唱歌、朗诵的节目。在我们参观大大小小的学校的时候,那一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除了请我们演讲之外,还请我们参观校舍,学生们给我们表演体操、舞蹈、唱歌等等。在我们访问农村的时候,这农村里的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出来招待迎接,家家户户都用粉笔在台阶上画上祝福欢迎的图案,在门口挂上花花绿绿的欢迎的标语和旗帜。 亲爱的小朋友们,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和热爱,是说不完的,我可以举许多动人的例子: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农村里访问的时候,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他的眼睛完全瞎了,但他还从人群里摸索着挤向前来,叫他怀里的三四岁的孙子,给我们递过一个橘子,作为献礼。还有一次在一个城市的群众大会上,有一位很瘦弱的老大娘,颤抖地挤到台前,流着眼泪送给我们一包用报纸包起的四块小烙饼。在我们坐火车旅行的时候,每经过一个小站,无论在白天,或是深夜,都常有人们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来,争取停车的几分钟的短时间,和我们握手、拥抱,要我们向他们说几句短短的话。他们在车站上有时要等一两个钟头,只为着看我们一眼,挥着旗帜,喊着口号,跟火车走出多远,他们奔跑着给我们递上来一节甘蔗,或者一颗番石榴。这小小的礼物里,充满着友情和热爱。这些情况,常常使我们忍不住的流下了感动的眼泪。P1-3 序言 儿童文学是什么?我相信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要比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更为普遍。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给出的定义有很多种。 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 ——蒋风著:《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方卫平、王昆建主编:《儿童文学教程》 对儿童文学最简明的界说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 ——吴其南主编:《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 ——王泉根主编:《儿童文学教程》 应该说,上述四种儿童文学的定义都明白易懂,而且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理解。我自己也写过《儿童文学概论》一书,在写作过程中,我回避了给儿童文学下明白易懂的定义这一方式,而是提出了一个儿童文学成立的公式——“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想通过对这一公式的阐释,来回答儿童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我在书中说—— ’ 我提出这个公式的前提是否定“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两个公式。 在儿童文学的生成中,成人是否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不是使作品成为儿童文学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却成为儿童文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为重要的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公式中不用加法而用乘法,是要表达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和“成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这个公式里的“文学”,一经与乘法关系的“儿童”和“成人”相乘也不再是已有的一般文学,而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即儿童文学。 在儿童文学的生成中,“儿童”、“成人”都是无法恒定的、具有无限可能的变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我提出的公式里,“儿童”、“成人”、“文学”的数值均至少等于或大于2,这样,它才有别于“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个公式,即它的结果至少不是6,而是8,如果“儿童”、“成人”、“文学”的数值是3,那就不是加法结果的9,而是乘法结果的27。可见“儿童”、“成人”的精神内涵越丰富,“相乘”之后的儿童文学的能量就越大。 一旦儿童和成人这两种存在,通过文学的形式,走向对话、交流、融合、互动,形成相互赠予的关系,儿童文学就会出现极有能量的艺术生成。 …… 作品是以什么性质和形式存在,是一个观念中的形态,是作家的文本预设与读者的接受和建构共同“对话”、商谈的结果。如果一部(一篇)作品被某人认定为儿童文学作品,那一定是那部(那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与某人的儿童文学观念发生了契合。儿童文学的观念不同,就会划分出不同的儿童文学版图。 作为《大师童书系列》(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序文,我花了如此多的篇幅谈论儿童文学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现代”思想意识建构的一个观念,为的就是避免陷入这套书系所选作品是不是“实体”的儿童文学这一认识论的误区,进而认识到该书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我感到,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儿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主编梅杰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如果由另一位儿童文学学者来编选此类书系,所呈现的一定会是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梅杰的选文来看,这套丛书运用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可以给儿童阅读的文学。这一选文思路,不仅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史论研究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会给儿童读者呈现出一片具有广阔性和纵深度的阅读风景。 我由衷地祝贺“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面世! 2015年4月16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