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为明代许仲琳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绎》、《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本书是《封神演义》的无障碍阅读学生版。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著,本书在对原著中的生僻字随行注音,对难词(包括典故、制度、俚语、古汉语句式)给予简明的注释,帮助学生扫清了阅读中的字词障碍,连贯欣赏名著的精彩,充分领略经典的神韵。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又名《封神传》,俗称《封神榜》,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全书共一百回,以商周易代为历史背景,写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顺应天意民心而讨伐纣王。天上的神仙也分成两派,支持武王的为阐教,支持纣王的为截教。最后纣王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
截教门中我最先,玄中妙诀许多言。
五行道术寻常事,驾雾腾云只等闲。
腹内离龙并坎虎,捉来一处自熬煎。
炼就纯阳乾健体,九转还丹把寿延。
八极神游真自在,逍遥任意大罗天。
今日降临西岐地,早早投戈免罪愆。”
吕岳道罢,子牙笑曰:“据道兄所谈,不过如峨嵋山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琼霄、碧霄之道,一旦俱成画饼,料道兄此来不过自取杀身之祸耳。”吕岳大怒,骂曰:“姜尚!你有何能,敢发如此恶言?”纵开金眼驼,执手中剑飞来直取,子牙剑急架忙迎。杨戬在旁,纵马摇刀飞来,大呼曰:“师叔,弟子来也!”杨戬不分好歹,照顶上剁来,吕岳手中剑架刀隔剑。哪吒登开风火轮,使开火尖枪,冲杀过来。黄天化在旗门脚下,忍不住心头火起:“虽然是苏侯放归吾父子,难道我不如他们?只要成功,顾不得了!”催开玉麒麟杀将过来,把吕岳围在当中。且言旗门下郑伦看见黄天化杀将过来,“呀”的一声,几乎坠于兽下,长吁叹曰:“谁知我为纣王擒将立功,原来主将有意与周,反将黄家父子放回去了。”郑伦自思:“这番捉住,即时打死,绝其他念。”催开金睛兽,大呼“黄天化”,急曰:“吾来也!”天化见了仇人,拨转麒麟,双锤并起,力战郑伦。哪吒见黄天化敌住了郑伦,恐怕有失,忙登回风火轮,把枪劈心就刺郑伦,大叫曰:“黄公子,你去拿吕岳,吾来杀此匹夫!”郑伦曾被哪吒乾坤圈打过一次,大抵心下十分陡他,纵战俱是不济,先是留心着意,防哪吒动手。且说子牙见杨戬使刀敌住吕岳,又见黄天化助力,土行孙也提宾铁棍滚将进来,邓婵玉在辕门下看战。吕岳见周将有增,随将身子摇动,三百六十骨节,霎时现出三头六臂,一只手执形天印,一只手擎住瘟疫钟,一只手持定形瘟幡,一只手执住止瘟剑,双手使剑,现出青脸獠牙。子牙见了吕岳现如此形相,心下十分瞑怕。杨戬见子牙怯战,忙将马走出圈子外,命金毛童子拿金丸在手,拽满扣儿,一金丸正打中吕岳肩臂。黄天化见杨戬成功,把玉麒麟跳远了,回手一火龙标,把吕岳腿上打了一标。子牙见吕岳着伤,祭起打神鞭,这一鞭正中吕岳,响一声,坠下金眼驼来,借土遁去了。郑伦见吕岳失机不能取胜,心下一慌,被哪吒一枪正中肩背,几乎闪下兽来,败进辕门。子牙不赶,鸣金回兵。
且说苏侯父子在辕门见吕岳失机着了重伤,郑伦也着了伤,心中大悦:“这匹夫该当如此!”吕岳回营进中军帐坐定,被打神鞭打的三昧火从窍中而出。四门人来问老师曰:“今日不意老师反被他取了胜。”吕岳曰:“不妨,吾自有道理。”随将葫芦中取药自啖(dan,吃),仍复笑曰:“姜尚,你虽然取胜一时,你怎逃灭一城生灵之祸!”郑伦着伤,吕岳又将药救之。吕岳至一更时分,命四门人每一人拿一葫芦瘟丹,借五行遁进西岐城。吕岳乘了金眼驼也在当中,把瘟丹用手抓着,往城中按东、西、南、北,洒至三更方回。不表。且说西岐城中那知此丹俱入井泉河道之中,人家起来,必用水火为急济之物,大家小户,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吃水者,满城尽遭此厄。不一二日,一城中烟火全无,街道上并无人走,皇城内人声寂静,止闻有声唤之音,相府内众门人也逢此难。内有二人不遭此殃,哪吒乃莲花化身,杨戬有元功变化。故此二人见满城如此,二人心下十分着慌。哪吒进内庭看武王。杨戬在相府照顾,又不时要上城看守。二人计议:“城中止有二人,若是吕岳加兵攻打,如之奈何?”杨戬曰:“不妨。武王乃圣明之君,其福不小。师叔该有这场苦楚,定有高明之士来佐。”
不言二人在城上商议,且说吕岳散了瘟丹,次日在帐前对苏侯等言曰:“我今一日与汝等成功,不用张弓只箭,六七日之内,西岐一郡生灵尽皆死绝。尔等速速奏凯回兵,不负我下山一遭。”郑伦曰:“连日西岐不见城上有人。”吕岳曰:“一郡众生尽逢大劫,不久身亡。”郑伦曰:“既西岐城人民俱遭困厄,何不调一枝人马杀进城中,剪草除根?”吕岳曰:“也使得。”郑伦欣然领了苏侯令,调出人马来,方出汤营。且说杨戬在城上看见郑伦调兵出营,哪吒着慌,问杨戬曰:“人马杀来,我你二人焉能挡抵大众人马?”杨戬曰:“不要忙,吾自有退兵之策。”杨戬连忙把土与草抓了两把望空中一洒,喝声:“疾!”西岐城上尽是彪躯大汉,往来耀武。郑伦抬头看时,见城上人马反比前不相同,故此不敢攻城。有诗为证,诗曰:
杨戬神机妙术奇,吕岳空自费心机。
武王洪福包天地,应合姜公遇难时。话说郑伦见西岐城上人马轩昂骁勇(勇猛。骁,xiao),不敢进兵,徐徐退进营来,见吕岳言曰“城上有人”一事。不表。
P377-378
《封神演义》又名《封神传》,俗称《封神榜》,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
所谓“神魔小说”,多言怪力乱神,自《西游记》之后,蔚然成为风气,短短几十年间即涌现出近三十部内容各异、长短不同的作品,形成了一个可以与历史演义相抗衡的小说流派。其中影响最大者非《封神演义》莫属。
《封神演义》一百回,有现藏日本内阁文库的原刊本,为明代舒载阳所刻,假托钟惺批评。此书卷二题有“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其他各卷不署作者名。卷首有邗江李云翔序,称“余友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据此推断,此书最初作者为许仲琳,续作者,也是主要作者应为李云翔。成书的年代,当在明天启年间。也有人认为是隆庆、万历年间道士陆西星(字长庚)所作。本书署名还是取共识程度较高的说法。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的故事,很早就是民间说书的素材。据原刊《封神演义》卷首舒载阳称“此书久系传说,苦无善本”,李云翔的序也称“俗有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从未有善本,不过传闻于说词者之口”云云,则可知自宋元以来民间艺人说封神故事的就已经很普遍了。因此,这部小说应当视为许仲琳、李云翔对民间创作的改编、写定,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样,是一部集体累积型的作品。
《封神演义》以商周易代为历史背景,写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顺应天意民心而讨伐纣王。天上的神仙也分成两派,支持武王的为阐教,支持纣王的为截教。最后纣王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商周之际的历史,悠渺难考,《封神演义》所写又多荒诞无稽之谈,所以它不可理解为一般的历史演义,只能视为一种发扬想象的神魔小说。当然,小说中也运用了一定的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作者把明代前中期明令删节的《孟子》中的一些具有古代民主思想的言论,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通过正面人物之口加以宣扬,甚至让姜子牙一再宣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些为“以臣伐君”“以下伐上”张本的言论,无疑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至于写敢闯敢干的少年英雄哪吒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追杀其父李靖,这不啻是对封建社会“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伦理观念的一种反抗。这些进步思想的显露,显然与晚明尊重人性、张扬个性的社会思潮有关。但另一方面,书中也流露出浓重的宿命论观点。书中把一切都归结为天数,又不管正义与非正义,笼统地歌颂忠君精神:因而最后敌对双方的人物,甚至助纣为虐的奸佞小人都一齐上了封神台。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还在其次,数百年来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种奇诞飞腾的想象。书中神怪或具千里眼,或具顺风耳,或能肉翅飞行,或能随意土遁,或有七十二变,又各有各的法宝相助,显得光怪陆离,奇幻无比,从中可以感受到明代文化的浪漫色彩和活跃气质。虽由于才华所限,加工不够精细,所写的神怪性格比较单一,亦别有一番风味,对民间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百年来,无论民俗、民间戏曲曲艺、民间信仰崇拜,都能到出《封神演义》的影子,这对本书的艺术魅力而言是一种绝佳的佐证。
为了便于普通读者和青少年能无障碍地阅读原著,我们采用文中夹注的方式,对生僻疑难的字、词、句进行了细致的注音、解词、释典。本书尊重原著,除了极个别已消亡的异体字、错字和标点略做订正,尽量保持全书语言文字原貌,通假字力求标出,望读者学习借鉴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