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青年与春心初动二八年华女、历经沧桑啥都不是的大圣女、往事不堪回首中的中熟妇谈情说爱的文字。继《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后,有望挑战“恋爱小圣经”的制作。
《谈到世界充满爱》这本书里谈到小三、暖男、离婚、纯爱,有现实中的干物女和草食男,也有影视作品里的爱情模板。凡此种种,都旨在强调一个观点:在人心的高岗和山谷之间,所有情感问题,到最后都是自我修炼。
想得却不可得,情爱里无智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爱情的甜蜜,也不免在丛生的荆棘中穿梭。伤痛、彷徨、迷茫,在内心咀嚼是一种体验,倾吐出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在这个无爱不欢的时代,期待你从傅踢踢的《谈到世界充满爱》里读到彼此的探问与关怀,再外化成在爱里修行的动力。
想得却不可得,情爱里无智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爱情的甜蜜,也不免在丛生的荆棘中穿梭。伤痛、彷徨、迷茫,在内心咀嚼是一种体验,倾吐出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谈到世界充满爱》是傅踢踢的情感类文章结集。无论来信还是热词,谈谈恋爱、劈劈情操,有来有往、见招拆招。
在这个无爱不欢的时代,期待你从书里读到彼此的探问与关怀,再外化成在爱里修行的动力。
不要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先谈到世界充满爱。
驯化心中的野兽,做爱情里的大猫
亲爱的傅老丝:
作为一个今年本命年的妹纸,有一段very long very long的感情经历(有多长呢?大概你们在初中时候被男孩扯小辫儿的时候,我就和他好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掰掰手指头算算,7年之痒都快来第二次了。
在一路懵懂又纯情的少年情怀下,在高中老师跟防贼似的探照灯严密监视下,我俩中间还各自劈过一次腿儿,是的,在高中时候,腿儿劈得真长啊大约持续了一年,完了我们俩就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一样,又在一起了。
就这么着吵吵闹闹上了大学,俩人就在对门的两所大学里学着相似的专业,过着和所有情侣一样的逛街吃饭一块儿上课临考抱佛脚的生活,觉得嗯,这大概要成为生活的常态了,这男人,大概真是上辈子欠他的这辈子甩也甩不掉了。
但是,临毕业前又发生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儿——他又劈腿了! 甚至领着小三上门见家长一度打算毕婚来着,楼主哭也哭了闹也闹了,上吊这事儿我干不来,于是异常冷静打算拜拜。男友他妈这时候粉墨登场了,非常强势地将小三扫地出门,并领着儿子上我家并跟我保证只认这一个媳妇儿。
So现状是我们又无耻地在一块了,但是工作了嘛,有更现实的问题啦:楼主在一家企业坐着朝九晚五小白领,日子将将过得去,存俩月钱够买个包那种:男主呢开过淘宝店开过奶茶铺不过都没有然后了,目前在家人安排下去了一家小公司,每月拿着不到4k的收入。
期间双方父母都知道了彼此的存在。我心里暗搓搓地想,大概没什么花头好搞了,世界终于要消停了。他妈妈还张罗着准备让我们今年或者明年办事儿,难道就要酱紫把以后的人生都定了吗?! 显然不甘心啊,可是这么多年的准已婚身份,让我都不记得恋爱要怎么谈了。
所以啊傅老丝,你说我是要分手呢还是分手昵还是分手呢?
头昏脑涨歪小姐
歪小姐:
生活中总有一种情侣,是你一见到就忍不住要送上祝福的:恭祝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不要去祸害其他人了。看了你的来信,我的内心又升腾起这种“善念”。别再分手了,你们就是为彼此而生的,这么登对的再到哪里找?
有一种行为,普通青年叫搞外遇,二逼青年叫轧姘头,文艺青年叫安娜·卡列尼娜。搁你们这儿,哪里还算得上劈腿,直接叫跨栏得了。看这年限、频率、方式的多样化程度,绝对可以分为110米栏、400米栏和铁人三项齐头并进。不管是跨是钻,你们在赛道上一路飞驰,任谁都拉不住。作为旁观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一句,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说真的,虽然一贯抱持宽容的态度,但看你们这一段段分分合合的狗血经历,真想给你们专门开发一款360爱情卫士,就设俩功能,分别叫:情商上环、智商上锁。如果搞成了,也算是圈养起两头爱情的猛兽,为天下人造福。
写情感专栏到现在,从来没在看完一篇素材后感到如此深邃的绝望:说啥都没用,有一天过一天吧。那句说滥了的“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叫人避之不及。
不过为尽职尽责计,还是简单说几句。乍看之下,你们属于旷世真爱,经历了那么多波折最终仍旧在一起。但反过来说,也正是情智双商侧漏的程度互相匹配,让你们始终保持着目光的平视。其余那些俯仰之间的正常人,早已被你们略过,或者从你们身边逃开,为数不多曾和你们相爱的,最终也被你们的神节奏打败。
即便这样,对于已然来临的稳定状态,你还有着不甘的念头和分手的冲动。相信于你男友,也是一样。并不是你们不爱对方,只是爱自己太盛,任由极度自我型人格膨胀,活在密闭的玻璃盒子里,对旁人的眼光不管不顾、无动于衷。放电影里,你可以说这是Love me if you dare,在生活中,爱谁谁、爱咋咋的劲头,找不到半点值得赞许的地方。
人毕竟有社会属性,很多生活中的关系,都将有意无意左右感情的走向。你大可以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只要彼此开心就好。但当恋爱向深处推进,就不是你侬我依远走天涯那般简单。它可能牵涉到朋友圈的融合,父母的意见,家庭的打磨等等。意气太盛的青春期,可以始终故我,罔顾他人的目光,反叛一切既定的规则。但这些“自由”都有着相应的代价,出来混,迟早有还的一天。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野兽,任由它策马奔腾纵横驰骋,必然会导致欲望的野蛮生长。爱情之必要,就在于人在彼此的付出与获取中,能体味成长、完善人格,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在这个过程里,心中的野兽也会不断驯化。要找一时的伴侣真的不难,难就难在要学习爱的能力,并借此能力去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一生的旅伴。如果没有成长,再绚烂的感情,也会走向厌倦。
抽象地说,成长和爱情的次数真的不是正相关关系。很多人迷醉于恋爱的新鲜与甜蜜,却不愿在日趋庸常和平凡里改变自己、体谅对方。在他们的世界里,恋爱不是生动的相处,而是一场养成游戏,还要频繁使用save/load大法,保持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得以循环播放。
可现实的爱情法则却是,只有懂得付出,知道取舍,明白尺度,才会进入下一阶段。爱要放轻松,但也并不是儿戏。像你们这么反反复复地折腾,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相贱时难惜亦难,年轻人,可长点心吧。
P13-15
我认识傅踢踢,得益于幼狮传播的褚宁。
问他,最近手里有没有特别能写的小鲜肉?推荐傅踢踢,恰是我们复旦大学新闻系师弟。恕眼界窄,除了之前曾推荐过的2B青年明道副总裁许维师弟,我复旦新闻系似乎随着“主编死了”,连师弟师妹们好像都人才凋零。
我把踢踢请来,喝咖啡,一起参加活动,玩乐的同时,了解一下他。
85后,眼镜男。相比较他的文字,其人温和沉默。不太说话,喜欢直接干活。除了码字之外,喜欢看书,是“拇指阅读”的铁杆用户。似乎也喜欢音乐、足球。
我被打动,可能是因为2014年3月中旬有关李宗盛演唱会的那篇文字。我们都去看了当晚的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这是属于我们70年代的声音。演唱会结束就比较晚,但在我们洗洗睡的时间里,傅踢踢的订阅号文字就出来了———《我今天的承诺,用这首歌来作证》。我和老婆都在手机上看完了,惊讶于一个85后为什么有着70后的同感。相信那一晚,相当多看了和没看演唱会的人,都被这篇文字刷屏了。后来还有不少引起小众轰动的文字。比如调侃师兄、同行的《澎湃之后,是否涛声如旧》。这篇和邱桑的《我心依然澎湃如昨》一样广泛流传。踢踢大胆,师兄大量。
书中纪念《大话西游》的《你以为看到了爱情,说到底不过是命运》那篇,也引起很多人共鸣。
即使是很私人的伊斯坦布尔旅行,他写的《但愿你的道路漫长,不要仓促地抵达命定之所》,相信也有不少人喜欢。我默默找出自己曾经写的伊斯坦布尔游记,准备发出来和一下,又默默地作罢了———前浪已经死在沙滩上,就不必再兴风作浪。
很多人和我一样奇怪,一个应该没多少情感经历的85后,有什么资格谈情说爱,甚至还是帮助其他人谈情说爱来答疑解惑?按照他的说法———经验嘛,总是有的;再说,谈着谈着不就有经验了吗?算是可接受的回答吧。
踢踢文字的特点,一是有自己的思考;二是逗比有趣;三是出手极快;四是产量不小(目测每天一万字不呕吐)。我对踢踢的赞赏,乃至一点微不足道的协助,源自于何呢?一是类似的背景和爱好(虽然年龄差距不小);二是对他的思考、文字与情趣的真心认可;三是年纪大了后确实对算是后辈又认真努力投缘人的溢于言表的喜爱;四是就踢踢本人而言,靠谱、真诚的暖男也是原因吧。举个例子。前阵子他不知道从哪里旅行回来,给我带来两支Lamy钢笔——想来看出我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不看价格,我有十几支万宝龙文豪系列,但最近倒都是在用他送的这支,很顺。这次他从土耳其回来,看朋友圈又给微信公众号“72物候元气生活”的花小要送去了很多包调味料———想必也是她心水之物。不管贵不贵,这么重不远万里带回来,就是心意。幼狮的生日会,他也会花心思订做有意思的蛋糕。这一切,都在随手之间,安静自然。
我承认,喜欢踢踢这样的师弟,有些个人的情感成分。一位朋友曾经善意提醒,你对踢踢这几个85后的同学,夸奖太多,推崇过度,反而害了他们。也许吧,我也认同这样的善意批评。但我就是这样,也没有办法啊。我真心认为他们不错,也真心希望能够在他们成长道路上,推上一把。而且,他们有他们时代的生活,我们的标准未必适用。当年我们开始的时候,虽然遇到不少好师长,但也有不少从传真机上抢发布会邀请函的前辈。我们在恶心之余,并没有变成他们,也算是幸事。
踢踢这样的85后,倒是让我对他们这代人,以及他们和我们的未来,有更多的希望。
熊三木
企业社交协作平台明道、移动生活视频一条、葡萄酒社交应用dr.wine和赞赏社交出版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