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晓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精选张晓风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多为叙事中的感悟。角度不同,但文字优美,内容深刻,具有极强的阅读性。

本书特点:

1.华语文坛暖心散文的开创者,在大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龙应台席慕容等同为台湾知名女作家。

2.余光中、席慕容推崇的大师级散文家;余光中称其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大家的代表人物。

3.作品入选教材最多,多年来深受大陆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喜爱。

4.张晓风作品曾入选2014新浪壹周读国际家庭日书单。

内容推荐

《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选入了张晓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写人记事的抒情哲理散文为主。是一本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文集。

这本作品精选集包括《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刚好》《不朽的失眠》《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等,我们看到的是张晓风作品中空灵而又温暖人心的一面,本书文章写了自然的美丽和时间的残酷,写了家的温馨和亲人的牵挂,写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写了温暖,写了感恩,也写了领悟与释然。文中有剪不断的柔情爱意,也有无限的生之喜悦和死之苍凉。

目录

第一章 有个叫时间的家伙来过

 时间

 某个不曾遭岁月蚀掉的画面

 例外的惭愧

 尘缘

 陈年老茶

 高处何所有

 回首风烟

 一双小鞋

 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

 有个叫“时间”的家伙走过

 会不会有一天招人嫌?

 秋光的涨幅

 敬畏生命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

 替古人担忧

第二章 不朽的失眠

 别人的同学会

 取消的日程

  发了芽的番薯

 牵绊

 误入桃源

 前面的水果

 “你为什么拿这一颗?”

 平视,也有美景

 这些石头,不要钱

 一只公鸡和一张席子

 瓶身与瓶盖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卖花人去路还香

 除了卡雷拉斯,你也得听听喷嚏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不朽的失眠

第三章 晓风过处

 我喜欢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遇

 第一个月盈之夜

 晓风过处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我觉得,他的妻子比较好

 秋千上的女子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

 六桥

 咏物篇

 林木篇

 春日二则

 西湖十景

 雨之调

 春之怀古

第四章 圆桌上的亲情构图

 母亲的羽衣

 我家的子虚氏

 圆桌上的亲情构图

 傻傻的妈妈

 许士林的独白

 包子

 我家独制的太阳水

 母亲·姓氏·里贯·作家

 巷子里的老妈妈

 不识

 一碟辣酱

 癫者

 念你们的名字

 种种可爱

 种种有情

第五章 远方,仍有一个天涯等我去行遍

 鼻子底下就是路

 女人,和她指甲刀

 生活赋

 一山昙华

 戈壁行脚

 给我一个解释

 从你美丽的流域

 放尔千山万水身

 一本书,仍有它出航的必要

 老教授所悬的赏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请不要对我说欢迎

 城门啊,请为我开启

 “一切看阿拉的意思!”

试读章节

尘缘

大约两岁吧,那时的我。父亲中午回家吃饭,匆匆又要赶回办公室去。我不依,抓住他宽边的军腰带不让他系上,说:“你戴上这个就是要走了,我不要!”我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

那时代的军人军纪如山,父亲觉得迟到之罪近乎通敌。他一把抢回了腰带,还打了我——这事我当然不记得了,是父亲自己事后多次提起,我才印象深刻。父亲每提此事,总露出一副深悔的样子,我有时想,挨那一顿打也真划得来啊,父亲因而将此事记了一辈子,悔了一辈子。

“后来,我就舍不得打你。就那一次。”他说。

那时,两岁的我不想和父亲分别。半个世纪之后,我依然抵赖,依然想抓住什么留住父亲,依然对上帝说:

“把爸爸留给我吧!留给我吧!”

然而上帝没有允许我的强留。

当年小小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不住爸爸,半世纪后,我仍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走不可?当年的我知道他系上腰带就会走,现在的我知道他不思饮食,记忆涣散便也是要走。然而,我却一无长策,眼睁睁看着老迈的他杳杳而逝。

记忆中小时候,父亲总是带我去田间散步,教我阅读名叫“自然”的这部书。他指给我看螳螂的卵,他带回被寄生蜂下过蛋的虫蛹。后来有一次我和五阿姨去散步,三岁的我偏头问阿姨道:

“你看,菜叶子上都是洞,是怎么来的?”

“虫吃的。”阿姨当时是大学生。

“那,虫在哪里?”

阿姨答不上来,我拍手大乐。

“哼,虫变蛾子飞跑了,你都不知道,虫变蛾子飞跑了!你都不知道!”

我对生物的最初惊艳,来自父亲,我为此终生感激。

然而父亲自己蜕化而去的时候,我却痛哭不依,他化蝶远扬,我却总不能相信这种事竟然发生了,那么英挺而强壮的父亲,谁把他偷走了?

父亲九十一岁那年,我带他回故乡。距离他上一次回乡,前后是五十九年。

“你不是‘带’爸爸回去,是‘陪’爸爸回去。”我的朋友纠正我。

“可是,我的情况是真的需要‘带’他回去。”

我们一行四人,爸爸妈妈我和护士。我们用轮椅把他推上飞机,推入旅馆,推进火车。火车一离南京城,就到了滁县。我起先吓了一跳,“滁州”这种地方好像应该好好待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怎么真的有个滁州在这里。我一路问父亲,现在是什么站了,他一一说给我听,我问他下一站的站名,他也能回答上来。奇怪,平日颠三倒四的父亲,连吃过了午饭都会旋即忘了又要求母亲开饭,怎么一到了滁州城附近就如此凡事历历分明起来?

“姑娘(即姑母)在哪里?”

“渚兰。”

“外婆呢?”

“住宝光寺。”

其他亲戚的居处他说来也都了如指掌,这是他魂里梦里的所在吧?

“大哥,你知道这是什么田?”三叔问他。

“知道,”爸爸说,“白芋田。”

白芋就是白番薯的意思,红番薯则叫红芋。

不知为什么,近年来他像小学生,总乖乖回答每一道问题。“翻白芋秧子你会吗?”三叔又问。

“会。”

白芋秧子就是番薯叶,这种叶子生命力极旺盛,如果不随时翻它,它就会不断抽长又不断扎根,最后白芋就长不好了。所以要不断叉起它来,翻个面,害它不能多布根,好专心长番薯。

年轻时的父亲在徐州城里念师范,每次放假回家,便帮忙农事。我想父亲当年年轻,打着赤膊,在田里执叉翻叶,那个男孩至今记得白芋叶该怎么翻。想到这里,我心下有一份踏实,觉得在茫茫大地上,也有某一块田是父亲亲手料理过的,我因而觉得一份甜蜜安详。父亲回乡,许多杂务都是一位安营表哥打点的,包括租车和食宿的安排。安营表哥的名字很特别,据说那年有军队过境,在村边安营,表哥就叫了安营。

“这位是谁你认识吗?”我们问父亲。

“不认识。”

“他就是安营呀!”

“安营?”父亲茫然,“安营怎么这么大了?”

这组简单的对话,一天要说上好几次,然而父亲总是不能承认面前此人就是安营。上一次,父亲回家见他,他年方一岁,而今他已是儿孙满堂的六十岁老人。去家离乡五十九年,父亲的迷糊我不忍心用老年痴呆解释。两天前我在飞机上见父亲读英文报,便指些单字问他:

“这是什么字?”

“西藏。”

“这个呢?”

“以色列。”

我惊讶他一一回答,奇怪啊,父亲到底记得什么又到底不记得什么呢?

我们到田塍边谒过祖父母的坟,爸爸忽然说:

“我们就回家去吧!”

“家?家在那里?”我故意问他。

“家,家在屏东呀!”

我一惊,这一生不忘老家的人其实是以屏东为家的。屏东,那永恒的阳光的城垣。

家族中走出一位老妇人,是父亲的二堂婶,是一切家人中最老的,九十三了,腰杆笔直,小脚走得踏实迅快,他把父亲看了一眼,用乡下人简单而大声的语言宣布:

“他迂了!”

迂,就是乡人说“老年痴呆”的意思,我的眼泪立刻涌出来,我一直刻意闪避的字眼,这老妇人竟直截了当地道了出来。如此清晰如此残忍。

我开始明白“父母在”和“父母健在”是不同的,但我仍依恋仍不舍。

P9-12

书评(媒体评论)

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台湾文学家“当代十大散文家”评词

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余光中

晓风的智能是一种洞悉与悲悯的智能,她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

——席慕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