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夏塔月的第七天,恰是阿维那什·考什尔的生日,他度过了整整三十二个年头。从清早起,祝寿电报络绎不绝,喜庆的鲜花纷至沓来。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这则饶有兴味的故事开始之前,还应有一个开端,点燃黄昏之灯前就得准备清晨的灯盏。揭开这则故事往世书时代之幕,人们就会明白,考什尔家族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黄金时期,它像座美丽的森林屹立着。后来,它日渐衰落,黯然失色。无法断定,究竟是外界的葡萄牙人的入侵,还是内部社会的打击,迫使它落到那般境地。但是,那些被迫抛弃破旧家宅的人,有着很快安置新家的能耐。所以,从考什尔家族历史的创始时期,人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土地财富、牲畜耕牛、用人奴仆,从未匮乏过。节日盛典的庆祝活动更是连绵不断、豪华奢侈、热闹非凡。然而今日,坐落在他们古老的什亚古利乡村里的十丈方圆的考什尔湖池,从湖水的薄薄面纱里,只能用淤泥哽咽的颤音,诉说着昔日的骄傲。仅有那个湖池,还铭记着那个家族的名字,然而它却被吉特尔纪家族的地主们占有着。考什尔族人为什么迫不得已地埋葬掉自己祖先的荣耀,有必要探个究竟。
打从考什尔家族发展历史的中期起,他们就与吉特尔纪家族的地主们发生着冲突,冲突的原因不是财富的争夺,而是对神明的膜拜。具有争强好胜心的考什尔族人所塑造的神像,比吉特尔纪族人所塑造的神像高出二分;吉特尔纪族人马上给以回击,他们在运送神像的大道上,日夜兼程地修筑了一座座巨大的拱门。于是,考什尔族人所塑造的神像头颅,一次次撞在这座座拱门上,难以通过。运送高大神像的人们急忙组织人力,捣毁座座拱门;运送低矮神像的人们奋起阻击,打烂了对手的头颅。这样,神明在那次冲突中获取了比限定的贡粮更多的鲜血。从此,为神明塑像的殴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直到考什尔家族濒临毁灭边缘才偃旗息鼓。大火熄灭,一枝干柴也不会残留,一切都已化成灰烬;吉特尔纪族人的石头女神塑像的面庞也变得丑陋不堪。双方不得不缔结和约,但从未平静过。一会儿那方占上风,一会儿这方失了势,但无论是谁胜谁负,双方都不情愿化干戈为玉帛,至今热血沸腾,怒气冲天。吉特尔纪族人使用社会习俗的利剑,给予考什尔族人以最致命的一击,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考什尔族人曾是堕落的婆罗门,他们来这里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如今蚯蚓却装扮成蛇形,借以唬人。面对那些财大气粗的制造流言的人,人们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这样,在富有贵族书香气息的乡村里聚集起一批吹鼓手,加入了这种毁誉的宣传行列里。那时刻,南方的考什尔族人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洗刷被人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慑于强大教派社会的舆论的压力,他们迫不得已第二次抛弃自己的土地财产,背井离乡,艰辛地徙涉到勒吉伯布尔安家立业。 死去的人是容易被人遗忘的,但人们不会轻易地忘掉辱门败户的事儿,他们手中已不握有棍棒,但内心却念念不忘;手已冰冷,而他们家族的精神棍棒却始终挥舞着。一桩桩战败吉特尔纪家族的真假相掺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传播着。阿夏塔月黄昏时分,孩子们经常坐在茅屋里津津有味地听着那些传奇故事:当吉特尔纪家族的闻名遐迩的达什武头深夜熟睡时,几名武艺高强的悍汉从天而降把他掳走,然后他在考什尔家族的私堂里销声匿迹了。一百多年来,这则引人入胜的故事,至今仍在考什尔家族里流传着。当警察来调查这桩案件时,考什尔家族的管家波恩直言不讳地相告:是的,他曾为自己的事来过这里的私堂,我获得了机会教训了他一番。听说,他羞愧难当,怀着难以言状的苦楚,抛弃了家庭,远走他乡。警察无奈地相信了他那一套谎言。管家波恩还信誓旦旦地说:倘若年内我得不到他行踪的信息,我的名字就倒着写。天晓得,他从哪儿寻觅到达什那个模样的人,他被直接派往达卡。在那里,他偷了一只小壶,在警察局里他说出了自己的姓名达什勒梯? 门达尔,被处罚一个月的囚禁。他获释时,管家波恩向县政府报告达什武头被囚禁在达卡的一所监牢里。查询后获悉,达什确实在监牢里蹲过,但已把自己的棉被扔在监牢外的院子里逃之夭夭了。唯一证据是那棉被委实属于达什武头的,以后,他去向何处,提供这个消息则不是属于波恩职责范围之内的事了。
这类故事宛如当今过期的透支支票,荣耀的日子已逝去,荣耀的古老性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只是它的余音萦绕在人们心头。
油尽灯灭,黑夜终将会遁去。考什尔家族也将随着默吐苏登命运的变化而东山再起。P1-3
他(泰戈尔)生活,又完全从生活出发,写了许多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和寓言。
——[英国]欧内斯特·里斯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人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5年元月
《纠缠(泰戈尔集)(精)》是泰戈尔描写城市生活和资产阶级的长篇小说。作者原计划写一个资本家家族三代人生活的三部曲,题为《三代》,但只写了第一部,以《纠缠》为名出版。出身望族的美丽姑娘古姆迪妮与无礼轻浮的百万富翁默杜苏纳结婚,后者妄想用自己意志控制古姆迪妮,但在古姆迪妮的坚强人格和自尊心面前吃了败仗。小说鞭挞了资本家空虚、卑下的精神灵魂,勾勒了资本的发迹、发展的历史轨迹,真实地描写了十九世纪印度资产阶级及其精神特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深入灵魂的爱情著作!
作家泰戈尔用诗人独有的细腻、敏感的文字,写了婚姻爱情在金钱、尊严与信仰方面的矛盾,刻画了资本家精神的空虚和女主人公高尚不被污染的灵魂。
《纠缠(泰戈尔集)(精)》译者倪培耕,著名翻译家,国内权威译本!
本书极具收藏价值!